2008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化学卷试题及答案.pdf
-
资源ID:81000302
资源大小:1.63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8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化学卷试题及答案.pdf
2008 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 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Br2FeBr3Br+HBr 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 33.6L 氯气与 27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NA B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 C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A D1L 浓度为 1molL-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 NA个 CO32-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 5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放电充电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OH-=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OHFH2S 原子半径:NaMgO 酸性:H3PO4H2SO4HClO4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 B C D 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 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 0.4000g 的 NaOH 固体配成 1000mL 浓度为 0.010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电解H2+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2OH-水浴加热CH3COO-+NH4+3NH3+3Ag+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D Na2SO3溶液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1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OHOCH3CH2CHCH2OHOCH3CHO丁香酚香兰素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 丁香酚只能与 1molBr2反应 B丁香酚不能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 香兰素最多能与 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 12个原子共平面 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D0.1molL-1的 NaHA 溶液,其 pH=4:c(HA-)c(H+)c(H2A)c(A2-)13 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 CuO 和 C 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12COCOCO2CO2n(CuO)n(C)BFe 在 Cl2中的燃烧产物:11.5FeCl2FeCl2FeCl3FeCl3n(Cl2)n(Fe)CAlCl3溶液中滴加 NaOH 后铝的存在形式:34Al(OH)3Al3+Al(OH)3AlO2-AlO2-n(NaOH)n(AlCl3)D氨水与 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12n(NH3 H2O)n(SO2)NH4HSO4NH4HSO4(NH4)2SO4(NH4)2SO4 14 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 10g 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 72 分)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15(10 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 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 NaOH 溶液吸收。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 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Ag(CN)2-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 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 0.01000mol 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 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16(8 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 M、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M红色金属H2SO4H2O2MSO4蓝色溶液E金属MXH2SO4H2O2YKSCN红色溶液ZKOHKOHCl2K2EO4 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某同学取 X 的溶液,酸化后加入 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由 E 制备的 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E。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17(10 分)工业上制备 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重晶石矿高温焙烧炭溶解盐酸气体吸收过滤结晶滤液产物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高温4CO(g)+BaS(s)H1=571.2 kJmol-1 BaSO4(s)+2C(s)高温2CO2(g)+BaS(s)H2=226.2 kJmol-1 气体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 BaCl2溶液中加入 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反应 C(s)+CO2(g)高温2CO(g)的H2=kJmol-1。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18(10 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 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的有:。(填字母)E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将 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光合作用 C6H12O6 bCO2+3H2催化剂CH3OH+H2O cCO2+CH4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 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CO2H2O铁粉镍粉3006h冷却气体收集过滤固体滤液检测检测检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 CH4和 H2,滤液中检测到 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 是 CO2转化为 CH4的中间体,即:CO2HCOOHCH4 写出产生 H2的反应方程式 。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a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当镍粉用量从 1mmol 增加到 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a反应的速率增加,反应的速率不变 b反应的速率不变,反应的速率增加 c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的速率增加 六、(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19(12 分)布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药物。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CHCNHOCH3HNO3CH3COOHCHCNHOCH3O2NH2Pd/C催化剂C9H10N2O1)盐酸2)调节pHC9H11NO31)C2H5OH,H+2)调节pHCHCOOC2H5HOCH3H2NClCOCl吡啶C18H16NO3Cl1)NaOH2)H+NOCHCOOHCH3Cl布噁布洛芬ABCDEFG 请回答下列问题:A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有 A 到 B 的反应通常在低温时进行。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填字母)aOHO2NNO2CHCNCH3 bOHO2NCHCNCH3O2N cOHNO2O2NCHCNCH3 dOHO2NNO2CHCNCH3 在 E 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填字母)aHOCH2CHCOOCH3H2NCH3 bHOCH2COOCH(CH3)2H2N cHOCHCHCOOHH2NCH3CH3 dHOH2NCCH2COOHCH3CH3 F 的结构简式 。D 的同分异构体 H 是一种-氨基酸,H 可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则H 的结构简式是 。高聚物 L 由 H 通过肽键连接而成,L 的结构简式是 。七、(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20(10 分)将一定量的 SO 和含 0.7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 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 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 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 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 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aSO2和 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 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 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a向装置中再充入 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 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生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 5%通入过量的 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八、(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下列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 A 题评分。21(12 分)A 已知 A、B、C、D、E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BCDE。其中 A、B、C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DC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 C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 的原子序数为 24,ECl3能与 B、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 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3)写出化合物 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 B、C 组成的化合物与 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 D 的单质反应时,B 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R-OH+HBrR-Br+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 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 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1)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3)将 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 Br2的生成 c减少 HBr 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 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 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2008 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析】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添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所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一定有坏。答案:B。2【解析】选项 A 中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必须先将溴乙烷在 NaOH 溶液中水解,然后用过量的 HNO3综合 NaOH 溶液,再加入 AgNO3。选项 B 中 CH3COOH 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选项 C 中离子方程式的得失电子不守恒和电荷不守恒。答案:D。3【解析】选项 A 中 n(Al)=1mol,Cl2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当 Cl2的物质的量小于 1.5mol时,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当Cl2的物质的量等于或大于1.5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5mol;己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所以其物质的量不能用 nV22.4来确定;选项 C 中含有 NA个分子的 CO2和 O2,其物质的量为 1mol,而不管是 CO2还是 O2 1mol 中均含有 2mol 的 O,NA个 CO2和 O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 O 数为 1mol;选项 D 中 CO32为弱酸根离子,水解后使得CO32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CO32的个数小于 NA。答案:C。4【解析】选项 A 中浓硫酸的浓度下降,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盐酸浓度的下降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 B 中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氯水中含有 HClO,HClO 具有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的结构,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红墨水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选项 C 中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与空气中的 CO2和 H2O 反应,但漂白粉反应生成 CaCO3和 HClO,HClO 分解生成 HCl 和 O2;选项 D 中乙烯、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和乙炔与 Br2发生了加成反应,它们的原理相同。答案:D。5【解析】由充电时方程式中的 Cd 和 Ni 的化合价的变化可知,Ni(OH)2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 K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Cd(OH)2作阴极,Cd(OH)22e=Cd2OH;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Cd 作负极,Cd2e 2OH=Cd(OH)2,Cd 周围的 c(OH)下降,OH向负极移动。答案:A。6【解析】中收集氨气装置无棉花,(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气体对流,在计短的时间内收集满氨气);B 中右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应收硫酸铜,C 是实验中常见检查气密性的装置,C 对;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故 D 错。答案:C。7【解析】中 O 和 F 属于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中 Na 和 Mg 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aMg,而 Mg 比 O 多一个电子层,所以 MgO;P、S、Cl 属于同周期元素,其酸性:HClO4H2SO4H3PO4。答案:B。8【解析】选项 A 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必定呈碱性,则 OH与 Fe3不能共存;选项 B 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 Fe2不能共存;选项 C 中 c(H+)=10-12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均能共存;选项 D 中 HCO3与 H不能共存。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 9【解析】苯与溴水分层且苯在上层,乙醇与溴水互溶,四氯化碳与溴水分层且四氯化碳在下层,可以鉴别,A 可以达到目的;天平的准确度只有 0.1 克,所以不能称取 0.4000g 的NaOH 固体,故 B 不能达到目的;苯酚与溴水虽然能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三溴苯酚又溶于苯中,所以 C 不能达到目的,淀粉是胶体可用丁达尔现象检验,故 D能达到目的。答案:B、C。10【解析】选项 A 中水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改写;选项 C 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CO2H2OOHHCO3。答案:B、D。11【解析】处于酚羟基的邻对位的 H 原子均可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甲子CH2CH=CH2中含有一个 CC,所以 1mol 丁香酚可与 2mol 分 Br2发生反应;选项 B 中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能与 FeCl3发生显色反应;选项 C 中含有 3 个 CC 和一个 CO,所以 1mol 的香兰素可与 4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 D 中和苯环相连接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HO 的H 和 O 原子也与它共面,所以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 12 个原子共平面。答案:D。12【解析】选项 A 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 B 中 pH 相等,溶液中的 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 c(Na2CO3)c(CH3COONa);选项 C 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由于 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将2得:c(CH3COO)+2c(OH)=2c(H+)+c(CH3COOH);选项 D 中 NaHA 溶液的 pH4,溶液呈酸性,即 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 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A2)c(H)c(H2A)。答案:A、C。13【解析】Fe 在 Cl2 中燃烧的产物与 Fe 和 Cl2 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 FeCl3。答案:B。14【解析】n(CaCO3)=0.1mol,m(CO2)=4.4g,m(C)=1.2g,m(H2O)=7.1g4.4g=2.7g,m(H)=0.3g,所以有机物中含氧的质量为:31g1.2g0.3g1.6g,所以 n(O)=16g16gmol1=0.1mol,即 n(C)n(H)n(O)0.1mol0.3mol0.1mol131,选项 A 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131;选项 B 中的原子个数比为:261;选项 C 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21;选项 D中甲醇的原子个数比为:141,丙三醇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383,其中甲醇的 H 原子个数大于 3,而丙三醇的 H 原子个数小于 3,满足题意要求。答案:A、D。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 72 分)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15【解析】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将污水中含的氰化合物 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全部转化成 HCN,然后用 NaOH 溶液吸收将 HCN 全部转化为 CN,很明显将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充分吸收 HCN,防止气体排到空气中,引起大气污染,但 同时可能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倒吸,可以将蒸馏瓶升至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时,氯离子也消耗银离子,实验结果将偏高。答案: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 CN 完全吸收 HCN,防止气体放空气 防止倒吸 偏高 109.2 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16【解析】M 为红色金属且生成蓝色溶液,H2SO4提供酸性环境,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 +2H2O,E 为金属铁,原因是 Y 遇到硫氰化钾呈红色,X 为铁置换铜后生成了 Fe2+,H2SO4提供酸性环境,H2O2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Cl2将 Z 氧化为 K2EO4的化学方程式: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错误的结构为:中有几部份为环五二烯,有三种等效氢原子,而正确的结构中为大键,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答案:Cu+H2O2+H2SO4=CuSO4 +2H2O 4Fe2+O2+4H+=4Fe3+2H2O 2Fe3+2I=2Fe2+I2 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 1 3 17【解析】Na2S 水解实际上是二元弱酸根 S2水解,因分两步,向 BaCl2溶液中加入 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两种沉淀的平衡体系中银离子浓度是一样的,=Ksp(AgBr)/Ksp(AgCl)=2.710-3,反应 C(s)+CO2(g)2CO(g)的H3等于H1减去H2。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来维持反应所需热量。答案:S2+H2OHS+OH HS+H2OH2S+OH(可不写)2.7103 172.5 使 BaSO4 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 BaS 的产量)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18【解析】控制和治理 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可以控制源头,也可以吸收大气中CO2,光合作用利用了太阳能为最节能,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有机物,为原子利用率最高。由反应原料为铁和水,故 3Fe+4H2OFe3O4+2H2,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根据 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图可知,反应的速率均增加得快。答案:abcd a c 3Fe+4H2OFe3O4+2H2 c e 六、(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19【解析】A 中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化合物。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因为其被空气中的 O2氧化了;由 A 到 B 的反应其实就是硝基取代酚类化合物邻、对位上的氢,因此答案应选(a)。手性碳原子就是该碳原子四条键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观察备选答案只能选择(a)、(c)。应该不难确定 F 至 G 的反应属于酯的水解,H+的作用是将羧基恢复,在此整个反应中碳个数及碳骨架不会改变,因此由 G 的结构即可确定 F 的结构应该Ec(Br-)c(Cl-)高温300300是:,C 到 D 的过程其实就是CN 转化为COOH 的过程,所以,D 应为,D 的同分异构体 H 既然是一种-氨基酸,又可 以被酸 性 KMnO4溶液 氧化成对 苯二甲 酸,所以 H 的结构 简式是 只能是:,由 H 通 过 肽 键 连 接 而 成 的 高 聚 物 L 即 可 确 立 为 。答案:酚类化合物易被空气中的 O2氧化 a ac 或 七、(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20【解析】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定”,指的是平衡状态时反应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强、浓度等保持不变,而平衡时的上述各种量的比较关系取决于多种条件,不一定是相等的。且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一定相同。向装置中再充入 N2和改变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移动逆向移动,消耗的 O2物质的量:。生成的 SO3物质的量:SO2和 SO3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前的 SO2物质的量:NOCHCOOC2H5CH3ClCHCOOHHOCH2NH2CHCH2OHCNHOnNOCHCOOC2H5CH3ClCHCOOHHOCH2NH2CHCH2OHCNHOnCHCH2OHCNHHOHOmolmolLLmol45.0/4.226.57.0molmol9.0245.0molmolLL95.0/4.2228.21molmolLL95.0/4.2228.21SO2的转化率: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 BaSO4的质量 答案:(1)bc (2)b(3)消耗的 O2物质的量:生成的 SO3物质的量:SO2和 SO3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前的 SO2物质的量:SO2的转化率:(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 BaSO4的质量 八、(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 分)21(12 分)【解析】A:化合物 DC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 C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推知 C 为氧元素,D 为镁元素,AC2为非极性分应为二氧化碳,A 为碳元素。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推出 B 氮元素,NH3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氮原子 sp3杂化,E 的原子序数为 24,ECl3能与 B、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E 为铬元素,二氧化碳分子应满足 8 电子稳定态。答案:A(1)CON (2)三角锥形 sp3 (3)N2O(4)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Cr(NH3)4(H2O)2Cl3(5)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解析】B:布氏漏斗是用来过滤和干燥,醇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浓硫酸会使醇发生脱水而生成烯和醚等副产物,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反应过程中能将HBr氧化成Br2,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HBr 易挥发,可减少 HBr 的挥发,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 Br2应选的适合试剂是可以与Br2反应而溴代烷与不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正丁醇和 1-溴丁烷的沸点相接近,会正丁醇将蒸出。答案:%7.94%10095.09.0molmolgmolgmol5.10/23305.09.0molmolLLmol45.0/4.226.57.0molmol9.0245.0molmolLL95.0/4.2228.21molmolLL95.0/4.2228.21%7.94%10095.09.0molmolgmolgmol5.10/23305.09.0B(1)d (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3)下层 (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