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1篇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 )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A能力高低B运气好坏C外界环境D任务难度正确答案:C只有外界环境是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请在(28)处填上最佳答案。正确答案:F 建造不同设计方案的太空城所面临的两个共同难题是什么?_ 面对这两个难题,人们设想的解决途径分别是什么?_正确答案:(1)共同难题:寻找合适位置,以保证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寻找特殊的运输工具,以解决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2)解决途径:找到太阳、地球、月球引力相互平衡的特殊点,它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改进完善航天飞机,用来运输物资设备和人员。 皮肤觉主要包括( )。A触觉B压觉C温度觉D痛觉正确答案:ABCD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正确答案:略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正确答案:基础性 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A十进分数B分数C真分数D假分数正确答案:A 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除了讲授外,主要还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技能?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技能的优点。(5分)正确答案:(2)提问。这个教学片断提问的目的明确,意图清楚;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紧扣文章思路;难易程度适合学生水平,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各个问题的排列顺序合理,提问语言清楚明白。(联系教学实际略) 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2分)正确答案: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2篇 某学生利用等车的时间背单词,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正确答案:资源管理策略 认识的发展也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略 语文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思想素质。 ( )正确答案:× 提出解决问题的“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杜威C西蒙D桑代克正确答案:A苛勒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了18个实验,依据其结果,撰写了猩猩的智慧一文。他发挥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党纲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接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四)联合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无产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为个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材料一提出的革命目标是什么?(5分)(2)材料二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5分)(3)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5分)正确答案: (1)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不同之处:材料一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二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原因:说明在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影响。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成熟正确答案:A略。 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正确答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只有夹角为90°时,两条直线才垂直。 (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来研究学习的人。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托尔曼正确答案:A桑代克最初用小鸡做实验,早于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故选A。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_正确答案: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3篇 - Do you mind if I_the TV a bit?- Yes, I do, because I'm busy with my homework now.A turn onB turn upC turn downD turn off正确答案:Bturn on打开;turn up调大(音量);turn down调小(音量);turn off关掉。答句说:是的,我介意,因为我正忙着做家庭作业呢。所以“介意”的应该是调大一些音量。turn on不能跟a bit搭配,故正确答案为B。 首先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西方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B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曾说:“我正在试图将人类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一致起来。” 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复习。正确答案:(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的重量比是4:3,当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的重量比是3:4。原来甲队有多少吨水泥?正确答案: 口语交际是_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正确答案: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正确答案:A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会知识的不如勤于学习的,勤于学习的不如喜欢学习的。它体现的是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的作用。 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对内部动机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正确答案:附属的内驱力 “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要更具灵活性,请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为论点,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正确答案:写这样的论文,首先要明确论文的中心。其次举一些教学案例或者自己的实践情况来论证中心。最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洋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正确答案: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4篇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B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_,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正确答案:淮水东边旧时月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_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正确答案:质量各级各类 比较美国和德、意、俄、日在l9世纪中期面临的革命任务的异同。它们各采取什么手段完成任务?(10分)正确答案: 异同:相同点都是要扫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不同点是具体任务不同,美国是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要解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遗留下的残余问题,以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德、俄、意、日要解决的是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手段:美国通过内战方式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德、俄、意、日则是通过原有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完成的,德、意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度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完成。 请从“今逢四海为家日”诗句中,说出这首怀古咏史诗所表达的思想。正确答案:反对分裂,主张统一。(意思对即可)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正确答案:B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下面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的结尾两段。作者在这里对比南国之秋的意图是什么?怎样去体会北方秋天“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6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正确答案:在作者看来,北方秋天的天高云淡、槐树的落蕊中所透露出的淡淡的凄清气氛,以及秋蝉哀婉的残声和悲凉的秋风秋雨,这才真正反映出北国秋天鲜明、高远、苍劲、悲凉的韵味。而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以及并不鲜明突出的秋景就不能反映悲秋的氛围,因此作者在文中用“黄酒之与白干”等等的一些比较来区别南、北方秋色不同的特点,目的是要肯定北方高远、苍劲、悲凉的秋天神韵,强调其“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作者肯定北方秋天“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是出于个人感伤忧郁的个性和感时忧国的心情。因此他特别推崇北国之秋那种“清、静、悲凉”的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_的权利。正确答案:义务教育 10年之后他将成为一名记者。正确答案:He is going to be a journalist in lo years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5篇 古代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A.政治性B.贵族性C.阶级性D.封闭性正确答案:C ( )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A斯金纳B阿特金森C阿尔波特D布卢姆正确答案:C1920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正确答案:A校本课程开发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假如你带领学生参观安徽省的凤阳县,请你分别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凤阳县的农村发生巨大变革的原因。(10分)正确答案: 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变革,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81964年,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浮夸风空前泛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61976年,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四处逃荒要饭。1978年至今,农业产量犬幅度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2分)例:选A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选_说明:分析:正确答案:示例:选B。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没时间”的同学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分析: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二是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等,挤占了阅读名著的时间。(说明图表1分,作分析1分。共2分)选C。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不喜欢”的同学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分析:这部分同学大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未能从读书中获取教益和乐趣。个别同学有欣赏趣味低俗化文学的倾向。(说明图表1分,作分析1分。共2分) _,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正确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 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画线B记笔记C列图表D记忆术正确答案:C画线是复述策略,记笔记、记忆术是精细加工策略。 _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正确答案:科尔伯格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_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正确答案:质量 各级各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6篇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十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级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开展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正确答案:CC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5年”可知其时间背景为20世纪70年代,此时美苏两级对峙格局依然存在,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美苏军备竞赛加剧,A说法正确;欧洲国家为保障自身利益开始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B、D说法正确。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者_和_者。正确答案:组织引导 案例下面是一位教师进行写作前指导的情况简介。这次作文的题目是我希望,老师在让学生准确把握文题含义的基础上,着手做了两方面的指导工作。(1)拓展“希望”指向的范围。如对物质方面的希望,对精神方面的希望,对学校的希望,对某位教师的希望,对家庭的希望,对社会的希望,等等。(2)抓住“希望”的动情点。心中之所以有“希望”升起,是因为胸中有情感激荡:或由隔膜而求沟通,或由委屈而求理解,或由埋怨而求体谅,或由痛苦而求欢乐比如:要求老师理解的希望;由父母失和而产生对温馨和谐家庭的希望等。问题请分析评价这位教师的写前指导。正确答案:这位老师的写前指导是成功的。既对学生有所启发,又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情感丰富了,写作积极性提高了,自然也就容易写出具有深切体验而富于新意的文章来。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完成了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确答案:AA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A正确;改革开放方针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目前我国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迈进,故B、C、D错误。 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正确答案: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2024 题: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_。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迅速”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记录(有人称它为“软拷贝”)。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第 20 题 第段中的加点词语“上述愿望"所指代的内容是:_。(1分)正确答案: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自己面前。 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_对。正确答案: 从生理方面来看,身体的发展基本是按照“从_向_”、 “从_部位向_ 方向”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头部四肢中心边缘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过500/0 ,19世纪末达到此标准的国家是( )A法国 英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B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C英国 德国D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正确答案:CC19世纪末,达到城市化标准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篇 第7篇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正确答案:CC本题考查宋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体现的是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财政,通过这种分工起到分散相权、集中君权的作用,A错误,c正确。宋以后的明清时期皇权专制达到顶峰,B错误。题干体现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不能直接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错误。 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_ ,另一部分是_。正确答案: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正确答案:A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正确答案:C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_、任务、_、_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性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回答下列各题。(12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二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正确答案: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 ( )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正确答案:C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正确答案:C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正确答案:D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