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印度》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81130037       资源大小:28.1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印度》教案设计.docx

    印度教案设计印度教案 第三节印度教学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难常见的缘由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重点和难点:印度的人口状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印度多水、旱灾难的缘由课时支配:2课时 学问点一:世界文明古国学生自学课本P34页课文,并看阅读材料、“印度舞蹈”图、“泰姬陵”彩图、课本P36页活动3、4题。 学问点二: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1、阅读课本P35页图7.34印度地形图回答:2、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学生活动课本P37页活动,学生视察印度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图和南亚季风图,留意视察出雨季和盛行季风,再视察旱季和盛行的季风。回答:读南亚季风图回答:3、阅读课本P38页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4、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学生结合人口、地形、气候、农业问题综合探讨题:印度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印度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它们各分布在哪里?这些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口给印度农业造成很大压力?要求: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分析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了解印度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的状况。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暖和,降水丰沛。不利条件:常常发生水旱灾难。(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印度在六十年头起先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和良种,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产量大大提高,但人口增长过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印度政府正在努力限制人口增长数量。 学问点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本节小结:本节学问要点:(一)世界文明古国(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1矿产资源:煤、铁、锰2工业部门:采矿、纺织、电力、钢铁、机械3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四)主要城市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最大城市,重要海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一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本节学法指导: 印度的觉醒教学设计 其次单元其次课第一框印度的觉醒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1-7列举实例,分述印度争取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 解读:印度的觉醒,以觉醒为关键词,讲解并描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直至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人民的抗战。在英国的百年殖民统治之下,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印度社会起先觉醒,特殊是20世纪以后,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抗拒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有了新的方向,以非暴力不合作为原则绽开的印度民族运动。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向学生介绍的印度的觉醒的背景,和觉醒的表现-甘地的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教材结构体系:英国的殖民统治 工业文明的冲击 背景 开端 印度的觉醒国大党的成立 经过 表现: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 影响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近代工业文明对印度的冲击有个初步地了解,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的缘由和影响;知道称甘地为圣雄的缘由。 通过对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状况的回顾、教材图文资料的研读等,使学生对印度2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能有个直观清晰的相识。老师引导学生思索和探讨互动,加深学生的印象。 体会甘地高尚的品行和牺牲精神,感受印度人民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的缘由与影响。 2难点: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动作用与局限性。 五、: 教学思想: “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 策略方法: 1采纳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探讨和分析。 2采纳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细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相识。 六、: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多媒体呈现甘地的照片 请问学生: 1、这张照片说的是谁? 导入:甘地是领导印度人民觉醒的领袖人物,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印度的觉醒,那么,究竟印度人民为什么要觉醒,又是如何觉醒的呢? 展示课题:印度的觉醒 (二)新课学习: 教学环节一印度的觉醒(历史背景)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37整一页) 设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印度觉醒的背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4个史实、组织条件等角度) 学生开展探究、研讨,并在纸张上写出来: (1)英国的殖民统治4个史实 (2)组织条件(读图2-21及旁边正文材料,思索:国大党成立的初衷什么?) 教学环节二印度的觉醒(深化了解历史背景) 1、出示一队大象拖着一个火车头到达印度中部和印度工人在铺电缆图片资料,设问:这组图片说明白当时印度的觉醒的哪个缘由?(英国在印度大力推广西方文化、科技独创,修建铁路等,促进了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 2、出示生活在印度的英国人与他们的印度仆人和英国人与她的印度仆人的图片资料,设问:这组图片说明白当时印度的觉醒的哪个缘由?(印度受到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活动:依据两组图片,说一说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期间,给印度带来的主动和消极影响。 老师依据不同探讨结果(观点),引导学生辩证地思索问题,相识英国既为印度带来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也使印度本土的民族经济受到猛烈冲击,须要明确,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其恶果至今难以消退。 过渡: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有什么觉醒的表现呢? 教学环节三印度觉醒的表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师: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闻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他的非暴力思想是在南非生活期间形成的。 1、读p38阅读卡什么是非暴力? 设问:我们能从甘地身上学到什么?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非暴力的理解。 2阅读教材,出示相关史实,体会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改变 (1)甘地在南非期间,亲眼目睹了印度侨民遭遇卑视的状况。民族自尊心驱使他放弃律师职业和稳定的收入,采纳非暴力的方式,领导印度侨民进行了多次颇有成效的反种族卑视斗争。 (2)1919年,新的治安法通过后,曾对殖民统治者抱着合作看法的甘地号召人们罢工,实行祈祷和绝食以反对该法,未料引发流血惨案。 (3)阅读p38图2-24、25、26的图文资料 设问:属于非暴力的史实是?属于非暴力不合作的史实是?(体会体会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改变) 深化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结合p38图2-24、25、26的图文资料 (1)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此处可结合内容点析) (2)从最早的不合作运动到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这其中有哪些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从形式上的不合作,到以食盐进军为代表的追求国家独立的不听从、不合作运动,最终发展到摧毁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从改变中,我们能感受到印度人民要求民族解放、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人民的抗拒中奄奄一息) (3)在这些运动中,甘地个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进步性:创立并宣扬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加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念和自尊心。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局限性:采纳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4)经过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你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能否持续下去?尝试推断印度争取独立的走向。(用以说明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意义。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年,印度便获得独立。) 教学环节四:课堂练习 1英国统治印度期间,促进工业文明在印度传播的做法有() 大力推广西方文化、科技独创修建铁路 大力推广君主立宪制将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ABCD 2“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对马克思这句话本质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入侵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生产力B入侵导致印度自然经济瓦解 C入侵使机器纺织代替了手工纺织D入侵摧毁了印度的传统手工业 3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发生在() 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其次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三次都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斗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化,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材料一: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峻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日,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日,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甘地还把纺车当作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靠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象征。海默劳甘地传 (1)依据材料一、二,说说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2)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 1世纪教化网版权全部要把历史人物放到详细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七、板书设计 英国的殖民统治 工业文明的冲击 背景 开端 印度的觉醒国大党的成立 经过 表现: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 地理教案印度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其次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人口、民族、种族困难; 2、依据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难常见的缘由及其影响;!-DVNEWS_AD_BEGIN-!-DVNEWS_AD_END- 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通过讲解并描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相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相识到人口的增长肯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 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开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印度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开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相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相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行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绚丽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实行以下步骤: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归纳表格4、世界其次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纳谈话探讨法,重点培育视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实力: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4、归纳表格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1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景观图片;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其次节印度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学问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探讨) (老师留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承转)印度为世界人口其次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依靠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探讨回答,老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足够)、水(降水相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袤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依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需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板书)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足够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棉抗旱实力强,棉花后期生长需更多光照,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地势和缓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 东北部 雨水足够,有排水较好的低山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提问)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请分析缘由? (出示印度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探讨、回答) (老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探讨)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冲突?(开放性问题) 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修水库等等 (板书)3、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老师归纳板书) 其次节印度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于“印度”其次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2 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及其中心城市 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发展的自然条件 印度农作物分布图;矿产资源的分布与主要工业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 (引入)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绚丽文化的文明古国,始终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印度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但由于长期遭遇英国殖民统治,资源被大量掠夺,经济落后。只有在印度独立后,不仅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板书)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 (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老师留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印度重视培育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气发展了民族工业。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快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肯定的规模。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思索)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学生探讨) 老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 棉纺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地 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三个城市,确认这三个城市在图中的精确位置,展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简要介绍这三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老师归纳板书) (复习反馈) 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城市 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3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相关的印度教学课件 (引入)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另外三个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也可提问学生)。这四大古国创建的绚丽多彩的文明是人类不行多得的财宝,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 (提问)印度从位置看,位于南亚次大陆上,与我们相邻,那么大家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国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老师总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但是在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今遭遇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宣布独立,1950年才正式成立印度共和国。印度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它的饮食和服饰有着显明的民族特色。 (展示课件)世界文明古国 (承转)在印度有一种动物受到特殊优厚的待遇,大家知道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牛印度教)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玄奘到西天取经,目的地是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今日在印度第一大宗教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 (简要介绍印度是一个宗教困难、民族众多的国家) (课件展示)印度地形图、印度气候类型图 (承转)一个国家要想社会安定及不断发展,必需要有稳定的农业生产作为保障,而农业对环境的依靠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从地形及气候两方面看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探讨) 老师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土地肥沃,广袤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于热带,光热足够) (降水相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 (课件展示印度农业分布图及降水量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需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承转)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缘由? (展示课件)印度粮食人口对比表 (引导学生探讨) (老师总结)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冲突? (老师总结)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其次节印度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探究活动 利用课下时间收集资料,在课上任选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 1、收集印度有关的资料,介绍印度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内容,办一个学问竞赛或表演。 2、探讨:人口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是什么? 3、上网收集印度与巴基斯坦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的缘由,关注二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影响。 目的:培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表达实力。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印度》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