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docx
-
资源ID:81131635
资源大小:34.4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14课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第1314课案例:访谈某某 活动内容:以宋元文化两课所涉及的人物为对象,以课本内容为依据,以相关素材做补充,进行一场模拟采访。 活动目的:通过参加对某某的访谈,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加深对人物极其作品的理解,开阔人文学问视野,开发主动体验、主动探究地意识,激发成材欲望,培育应辩实力及自信力。 活动要求: (1)采访时间:某某代表作发表(或成名)后的某一天。 (2)采访形式:现代化的电视采访现场直播。 (3)采访内容:尽量再现历史(注意名人青少年时侯的故事,要有教化意义)。 (4)采访地点:某某家中。 (5)采访者:大都(或东京等)电视台名记者。 (6)被采访者:第1314课全部人物(当然是你最喜爱的啦)。 活动过程: (1)自由结组,分别扮演记者和某某。 (2)记者列出采访提纲,“某某”搜集关于某某的素材。 (3)记者与“某某”探讨确定3-5分钟的采访内容后,让老师批阅并提出指导性看法。然后合作者再共同修改。 (4)依据修改好的采访内容,自行排练。 (5)由历史课代表组织全班同学汇报演出。(时间限定3-5分钟) (6)由全班同学提名并举手表决,选出一名最佳记者,一名最佳被采访者,一组最佳合作者。再次赐予掌声激励。 活动总结: 老师:看到同学们尽情地呈现了名人风采,老师也不由得想做一次名人了。好,我现在就是2024年某初中生杂志的一名记者,我第一个采访的当然是我的同行了,“某某记者(刚才扮演记者的一位同学),我特别喜爱你的采访专栏,作为胜利人士你能为我的初中生读者谈谈你的初中时代吗?” 我其次个采访大名鼎鼎的女诗人“某女士,你的诗豪迈奔放,具有男子气魄,没想到你人却娇小秀丽。听说你初中时候就起先写诗了,在历史课上还扮演过李清照,能谈谈那时的感受吗?” 同学们,老师信任今日名人的扮演者就是20年后真正的名人。请大家合上眼静思一分钟你是名人的情景。好,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就是名人的初中时候喽。 活动延长: (1)请你用一百字左右描述(肯定要用你认为最形象的形式比如诗、画等)出二十年后你成名的情景,贴在你的床头或书桌上,每天看上一遍、深思默想几遍。 (2)请你用一百字左右谈谈“二十一世纪二十年头某一领域最有成就的某某(当然是你喽)初中时候的生活学习状况”,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1课导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学习目标基础学问:知道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记住辽、宋、夏的和战及澶渊之盟;记住金和南宋的对峙和岳飞抗金。过程和方法:相识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相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相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育辩证地相识和思索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斗争,对斗争性质形成正确的相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评价岳飞抗金。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契丹的兴起:时间建立者都城建国发展: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据了,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2、陈桥兵变:背景: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割据混乱的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时间:人物:地点:陈桥驿结果:建立,取代后周,定都,史称北宋。二、辽、宋、夏的和战北宋建立以后,对辽用兵是失败,只好实行政策。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始终打到黄河岸边的城下,威逼东京。宰相_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宋朝给辽_,史称_。问题归纳:澶渊之盟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样正确相识澶渊之盟?)三、金和南宋的对峙金、南宋的建立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金世纪初期会宁南宋年赵构汉族2.抗金名将从金军手中收复。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大败金军,收复很多失地。3.和权臣胆怯抗金力气壮大,威逼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岳飞班师回朝以后,宋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问题归纳:宋金议和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共同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对联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珂岳佗续编材料四:(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恭候者,充溢道路。.材料一是岳飞的满江红。其中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匈奴B.辽C.金D.蒙古.材料二“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岳家军”去的了哪些辉煌的战绩?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战果的缘由.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岳飞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永久怀念?当堂训练1.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的方式是()A.军阀割据进行叛乱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D.身居要职发动兵变2.下列人物,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阿骨打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4.某历史爱好小组,对“辽宋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斗争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5.对于澶渊之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辽与北宋之间达成的和议B.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C.维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D.没有任何主动意义6.在漂亮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非常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样的感慨()A.文天祥至死不屈B.王彦抗金C.秦桧谋害岳飞D.韩世忠抗金课堂小结请你用学问树或学问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学问框架课后学习,加强自律一、学问落实(组内A对D、B对C检查基础学问驾驭的状况)1.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杰出首领是。2.北宋建立的时间是,定都,建立者。3.西夏的建立者是。4.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二、学问拓展如何看待北宋与少数民族的和与战?学(教)后反思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学习目标基础学问:知道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记住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过程和方法:通过思索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育综合归纳的实力;通过思索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相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加民族骄傲感。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旺盛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自主预习,自我提高新课标第一网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的谚语。2.棉花的种植,由、扩展到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问题归纳:江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缘由有哪些?二、南方手工业的兴盛1.蜀地丝织品“”。从海南兴起的,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新颖的美感。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闻名的瓷都。3.宋朝的造船业局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三、南方商业的旺盛1.宋代商业的旺盛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许多,最大的是和。杭州改为都城后,旺盛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是著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激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3.北宋前期,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4.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最终完成。问题归纳:我国经济重心何时移到南方?此时南方经济发达的表现是什么? 共同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改错题北宋初期,商人李某从海外经商归来,打算到东京探亲。他从泉州上岸,发觉港口停岸着很多大船,一片繁忙;途径黄河流域,发觉棉田遍布;路过淮河流域,闻到稻花飘香;他选购了一套本朝史书,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时,不觉潸然泪下;到了东京,受到亲人的热忱接待。他发觉家人生活的很好:烧的是煤,吃的是大米饭,桌上摆着精致的瓷器,出门买东西用的是纸币。请你诊断: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些不符合史实?请逐一指出并说明理由。;理由。;理由。;理由。合作探究二材料一(宋朝)朝廷在古都时,实仰东南财宝,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其中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白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二体现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有效管辖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当堂训练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苏湖熟,天下足。”D.“无徽不成镇。”2.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A.越南B.朝鲜C.印度D.日本3.北宋时,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指的是什么地方()A.四川B.江西C.江苏D.浙江4.有位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你推想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A.唐代刑窑B.宋代哥窑C.唐代越窑D.北宋景德镇5.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B.会子C.美元D.英镑6.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缘由不包括()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苏湖熟,天下足”7.南宋时,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道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宣政院C.市舶司D.理藩院8.假设你回到了北宋时期,下列哪些事情是你可能遇到的()夜间酒楼、商店营业在四川用交子买东西酒店里的用具有精致瓷器在饭馆中,看到了一个大汉吃了三大碗米饭A.B.C.D.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白()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夫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10、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应当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课堂小结请你用学问树或学问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学问框架课后学习,加强自律一、学问落实(组内A对D、B对C检查基础学问驾驭的状况)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的粮仓。2.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新颖的美感。3.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闻名的瓷都。4.两宋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和。5.两宋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7.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时间是。二、课后拓展1.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独创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日的货币又优有了什么新发展?2.结合以前所学学问,简要叙述自东汉末年以来到南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史实。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导学案学习目标基础学问:知道宋朝社会生活也许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装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消遣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过程和方法: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相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实力。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相识,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学习重点:服饰和瓦子学习难点:宋朝的服饰改变反映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瓦子”是当时商业旺盛的产物。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改变1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一般百姓只能穿两色的衣服。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的陋俗也渐渐传开。新课标第一网2.北宋的肉食中以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_多。3.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简陋,多为低矮的。略微富有的人家,外建门屋,。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4.宋朝缺马,人们多用,也有。达官贵人出门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那时的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许多。问题归纳:宋代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改变?二、喧闹的瓦子和快乐的节日1.东京城内有很多消遣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中圈出很多专攻演出的圈子,称为“”。2.今日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最受重视。问题归纳:简述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并说出有哪些节日。共同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材料二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上述两段材料描述了人们庆祝哪一节日的景象?从材料中可看出人们庆祝这一节日的那些活动?上述两段材料说明白什么?当堂训练1.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是在()A.北宋初年B.北宋末年C.南宋初年D.南宋末年2.在宋代,修建园林式建筑是下列哪种人的时尚()A.农夫B.城市平民C.达官贵人D.富商3.水浒传中又这样一个情节,梁山英雄“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买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我,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瓦长B.瓦子C.早市D.农贸市场4.北宋东京城内的肉食店中,卖什么肉的最多()A.马肉B.猪肉C.羊肉D.牛肉5.在一部反映宋朝的历史剧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场景,其中有误的是()A东京夜市上小吃许多B.临安城里有很多鱼店C.“瓦子”里上演京剧D.百姓过中秋节6.南宋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这说明白什么()宋代的服饰明显的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反映了统治阶级生活的腐化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A.B.C.D.7.古诗与相关的节日连线今朝佛粥相交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重阳节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元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腊八节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课堂小结请你用学问树或学问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学问框架课后学习,加强自律一、学问落实1.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的短衣,2.北方的肉食中以为多,南方人吃多。3.东京城内有很多消遣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中圈出很多专攻演出的圈子,称为“”。4.宋代称春节为。二、课后拓展1.穿越时间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想一想,你怎样变更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2.想一想今日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教)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14课教案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1-4课教案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1-8课导学案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 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旺盛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输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3.隋朝的大运输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输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沟通,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慧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傲慢。 二. 重点:大运输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旺盛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三. 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老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终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旺盛 缘由:、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 2、大运输河的开通 目的:,。 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夫,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输河。 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输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 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输河是。作用大运输河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探讨: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输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输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 四、(10分钟)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输河之一的是秦始皇时开凿的() A.灵渠B.白渠C.六辅渠D.都江堰 2.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0年 3.大运输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输河,它的开通是在()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B.洛阳C.成都D.建业 5.隋朝大运输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6.隋朝主持开通大运输河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 7.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广阔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D.南北经济文化沟通加强 8.阅读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龙舟水殿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曰休汴河怀古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闻名的水利工程? 上述水利工程的功能是什么?当前,国家正在进一步扩展材料二中水利工程的功能,那么扩展其功能的重大建设工程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出唐代对该项水利工程的开凿普遍持什么看法?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其次课贞观之治学案 出品人:王晶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22-2-21 一.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驾驭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通过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洁的评价,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二. 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 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老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唐朝的建立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就是唐高祖。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他就是,年号。 2、贞观之治 (1)、唐太宗从汹涌澎湃的农夫斗争中相识到力气的宏大,吸取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行过分压榨农夫;政府要,;皇帝要,善听正确看法;大臣要,。 (2)、唐太宗留意任用贤才和。他任命给予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最闻名的谏臣。 3、女皇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武则天当政期间,接着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加,人称她的统治“,”。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学生自己看课本p8-9,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缘由: 问题二:贞观之治的表现: 五. 四、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则天 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 3.“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A.重视农业生产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D.国力不断强盛 4.连线 房玄龄敢于直谏 魏征善断大事 杜如晦富于谋略 第3课开元盛世导学案 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旺盛等主要史实。 二、 本课的重点:“盛世经济的旺盛”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 三、 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老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一)、“开元之治” 武则天以后,.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盛世经济的旺盛 1、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 具. 2、手工业品方面:(1)瓷器有.的青瓷和.的白瓷最出名; (2)、.是艺术的珍品。 3、唐朝闻名的大都会有:.、洛阳、.和成 都。.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 市,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的中心 。 (三)、唐朝的衰亡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天宝年间的.和.的叛乱。唐朝由盛转衰。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夫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年唐朝灭亡。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1、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什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统治的后期却使唐朝由盛转衰从中你得到什么相识? 2、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妙”,说说唐朝时城市有那些美妙的方面? C.学问拓展 我国是茶的家乡。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就被人称为“茶神”了。 五. 四、(10分钟) 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 2、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具-。 3、瓷器有:-的-和-的-最出名;-是艺术的珍品。 4、唐朝闻名的大都会有:-、-、-和-。(-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的中心。) 5、唐玄宗统治后期,-年间-年的-和-的叛乱,又称-。 唐朝走向衰弱的标记是:_。-(什么事务)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年唐朝灭亡。 6、-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称为“茶神”。 7、材料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是谁的诗句?2)“开元”是谁的年号?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5)这种全盛局面是何时被打破的? 6)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为什么?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7)与这位大诗人同朝代的闻名诗人还有哪些?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 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22-2-2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状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探讨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缘由,按考试成果选拔人才带来的改变,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育学生从详细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实力。通过采纳小组探讨的方式,培育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纳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实行什么选官方法。其次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原委怎样考。一个一般读书人怎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学法:阅读、探讨、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相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旺盛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须要,从而使学生相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 2、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留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当官。) 设问过渡: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需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举荐,才能当高官。(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地方官吏、高门权贵举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举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心集权。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科举制度。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学生阅读15页课文、插图和资料,依据老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隋文帝起先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分科考试) 2、按考试成果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正式诞生?(隋炀帝) 3、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从今,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心。) 过渡讲解:科举制建立之初的隋朝,选拔的人数不是许多。后来,经过唐初几位皇帝的完善,通过科举制度录用了许多有才学的人。 二、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阅读16页课文和插图,依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1、唐太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扩充国学规模) 2、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这句话说明白什么?(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科举制度的最大获益者。) 3、武则天怎样发展科举事业?(起先实行“殿试”,在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应举者。) 4、唐玄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把诗赋列入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八次亲自“殿试”应举者,录用了许多有才学的人。) 5、结合第16页“动脑筋”:它类似于我们今日哪一种题型?(填充)你怎样看待这种题型?(有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 6、学生阅读16页小字部分“唐玄宗处理曳白者”和15页导入框“李昂羞李权”的故事,思索回答:这两件事说明科举制度讲究什么原则?(公允,真实。) 过渡讲解:因此,科举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学生依据18页“动脑筋”:唐朝进士科考诗赋好不好?(好)为什么?(对于唐朝文学旺盛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后来唐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2、学生阅读18-19页课文,按19页“活动与探究2”: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它与英国的考试制度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有着亲密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用功读书,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3、学生阅读19页“自由阅读卡”,思索回答:“最大最重的石头书”说明白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读书人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仔细攻读儒家经书,防止传抄错误。) 4、学生按18页“活动与探究1”:李德裕看法如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有理吗?(他这些话不妥。因为熟识朝廷事物和礼仪只是有利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并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5、学生依据17页归纳:隋唐科举制度从哪三个方面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影响?(用人制度、教化事业、文学艺术)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了步步深化的探讨。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围绕什么问题进行探讨的,又是怎样步步深化的?(学生总结)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为变更很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心和地方担当高官的弊端,实行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起先于()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诞生是在() A.隋朝B.唐朝C.明朝D.秦朝 3.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 C.唐玄宗时D.武则天时 4.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头是() A.500多年明朝B.700多年清朝C.900多年元朝D.1300多年清朝 6.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分科考试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则天殿试、武举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7.自隋朝确立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其意义在于() 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心。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考试、同等竞争的特性。起先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果择优选才。中下层有实力的读书人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 A.B.C.D.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汉B.明朝C.唐朝D.隋朝 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限制了读书人。 C.培育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分,在于() A.一般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与官府的考试,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B.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举荐。 C.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限制在朝廷手中。D.选拔官吏必需实行世袭制。 11.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根本意图是() A.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化事业的发展。 C.激励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巩固封建统治。 12.隋文帝废除旧的选官制度的缘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须要加强中心集权隋文帝重视文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使选官实权限制在地方官员手中,扩大地方自主权利。 A.B.C.D. 13.下列属于完善科举制度的皇帝是()唐太宗隋文帝唐玄宗武则天A.B.C.D. 二.问答题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材料三说明白什么? 举例说明在科举制度下出现的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科举不第的才华之士。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