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当代诗三首2.docx

    • 资源ID:81137381       资源大小:25.8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当代诗三首2.docx

    中国当代诗三首2中国当代诗三首5 4总结:从感情抒发上,第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方句干脆列出六个否定,激扬剧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行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抗拒、是抗争、是战斗、诗人始终以一个英勇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 其次层诗人的感情是平缓的,从第一层的激扬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幻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摆。 四形式特点 象征:是诗歌重要的形式和特点。不是从整体上孕含象征意义,而是在详细的形象上干脆在表达象征意义.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体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愿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详细形象。 对偶: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内容。我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都大量运用对偶句。本诗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整齐匀整的语言对应形式。如第1句至第3句/第4句至第6句;第7句,第8句/第9,10句;第11句/第12句;第16句/第17句;第22句至第24句/第25句至27句;第28句/第29句;第30句/第31句,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达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五学生评述舒婷的另一首朦胧诗墙 原文:我无法抗拒墙, 只有抗拒的愿望。 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慢慢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芳香。 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偶然,它必定。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松软的伪足, 挤压我,勒索我, 人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态。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 发觉相同的恶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呵,我明白了, 我首先必需抗拒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 和对这个世界的担心全感。 分析: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气。化抽象为具象,正是抽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愿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定”。诗人说“我无法抗拒墙,只有抗拒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范畴“我偶然,它必定”。必定存在于偶然之中。对于文学新人,传统之墙乃是慢慢老化的皮肤,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寄生的小草,这就是抗拒意识萌芽的契机。 于是,恶梦出现了一个适应传统的梦。那是心理上的阴影,像影子一样“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是的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人,你适应它,就只能射出畏缩的目光;你坚持它,捍卫它,就成为“冰冷的墙”。 梦中有真理。诗人说“我明白了”。她应当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克服恐惊心理。这样,非但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可能由冲破传统而改造传统,由脱离传统而丰富传统。 新诗潮力求摆脱新诗的政治抒情传统。内容上,由强调“大我”到重视“小我”;在形式上,由形象化转化为意象化,趋向于理念和感知的变形。其特点,敬重自我的身世感受,着重表现富于“主体性”的人格形象。客观上,它的确表现出解放思想带来的心灵复苏,以及在新时期一代人的自觉。这种新的文艺风气,无疑是对传统的有力冲击。 六课后练习:阅读舒婷的或许,回答诗后问题。 中国当代诗三首6 原文:或许 -答一位读者的(甲) 或许我们的心事(乙)没有读者 或许路起先已错结果还是错 或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或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或许泪水流尽,士地更加肥沃 或许我们歌颂太阳,(丙)被太阳歌颂着 或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雄伟 或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缄默 或许由于不行(丁)的呼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题目:(1)理解诗意,为甲、乙、丙、丁处分别选入最恰当的词(c) 问题总是同时回避 孤独全是而不抗拒 孤独总是也抗拒 孤立完全也推辞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鄙视生活中弱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中的孤独孤独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 这首诗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加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加语势。 (3)对“肩上越是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过重的工作量 过重的家庭生活负担 过重的精神负担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这道题目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对现代诗歌内容构思与抒情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诗句中,我们并不难看出这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它表现了主动面对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看法。赏析这类诗,要从朗读入手,进行联想想像,再现作者的艺术创建境界,领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七现代诗歌的赏析要点 1揣摩诗的意境。意象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客体描写对象,主观感受体验。诗歌是诗人情感谢流的表现。诗人写诗总是通过某种景物或事务,表现自己剧烈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托物言志,或借古咏怀。我们观赏诗歌就是要理解诗人如何借助抒情个体来表现自己显明的特性色调的,表现自己爱和恨、苦痛与高兴、希望与追求的。 2深化解剖诗的形象。不同的时代因素给了抒情主子公特定的时代影响,因而观赏新诗中的抒情对象就不能不留意时代的亮色。同时还要留意抒情主子公的特性特征,因为诗人写诗时,感情的涌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点的。观赏中,我们既要看到风采豪放、气度飘逸,也要看到沉郁深厚、苍老悲凉。一句话,不同的主子公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特性。 3充分分析诗的感情。 4细细品诗的语言。从分析语言的精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分析语言的音乐性和图画美。找警句-诗眼。例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找”字,就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探究活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解在于理解海子,海子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带有神话色调的人物,这是不容忽视的。老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海子的材料,供应给学生可以学习探究的问题。如:海子的挚友骆一禾、西川都是现代诗坛的闻名诗人,可以在与他们的诗作比较中理解海子。又如:海子是现代诗坛上绚烂的一点,那么可以把他的诗作与同时期闻名诗人的作品比较,等等。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上沟通,这比常规的教学更有效。假如这种学习真正绽开,那么延长到课外的学习就是丰富无比的。 中国当代诗三首4 通过分析,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剧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动身,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震天动地的呼喊。从意义上讲,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 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是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诗人心目中志向的爱情格式是什么呢?假如男人是一棵橡树,我假如爱你,我怎爱才算是志向的爱情呢? 其次层:诗人在下半部份用“我必需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作了神圣而庄重的回答。 志向爱情中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持有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决不能是凌霄花的藤.女性,不仅在男女双方“恒久分别的物质状态下,应当是一棵独立向上的树,即使在男女双方“终身相依的精神领域,也应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是一棵能够独立支撑自身身躯的高大挺立的树。 志向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实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锋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敛,也像戟女性便应当具有木棉的热情、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只有双方具备了相匹配的实力,才能互为支持,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在人生的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假如女性唱、念、做、打的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有破就有立,其次层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爱情观的确立。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致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恒久分别,却又终身相依、相互同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仔细思索,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盼和渴望。 深化: 志向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情的爱应当得到男性主动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麻木不仁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志向爱情中的男女,应当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相互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宏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舒婷以她的敏感、醒悟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同等的憧憬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学问女性对志向爱情的向往。这在当时十年浩动刚刚结束,国人亟待在文化的空地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诗人的自我不仅指向过去,而且也指向将来,它不仅是诗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评价,还是诗人诗人关于我该成什么样子的探究或思索。这样,抒情主子公必定包含着诗人的人格志向,使之成为志向化了的自我。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要求得到另一个人的重视不只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某一详细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的整体,我应当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由脉脉含情到心心相印,爱情诗的美,由于呈现了人格的价值面变得崇高了。在舒婷的爱情观中,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丢失自我。忘我是对爱情如交易,视人格如财物的一种超越;不丢失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只有同等才有沟通,只有并进才有共勉。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志向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学问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中国当代诗三首3 一.关于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诞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起先写诗,1979年起先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绽开关于朦胧诗的探讨,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敬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头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袤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很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调,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头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索人的本质,探究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示意来代替过去的干脆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洁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损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厚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而致橡树则不一样。 三,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情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推断.-“我假如爱你不应当怎样“爱?应当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志向爱情的渴望、向往。 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袤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索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奇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知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 四.结构分析 1、分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其次层:“我必需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终.表达作者对心目中志向爱情的渴望、向往。 2、分析第一层:用“绝不学“绝不像昭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种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一种是“鸟儿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无趣可笑,丢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安慰?还是“险峰似地满意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静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丢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全部的爱、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须要吸取养分,不断强壮、完备自己的筋骨。最终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备,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当代诗三首2.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