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的测量》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81138703
资源大小:18.6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的测量》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的测量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学问点 一、串联电路 串联电流电流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U1+U2=UR1+R2=RI1=I2=I 二、并联电路中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干路的两端电压.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 U1=U2=UI1+I2=I1/R1+1/R2=R 课后练习 1.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着的.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200mA、1A、300mA和250mA.假如干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3A,这些用电器是否可以同时运用? 2.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假如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答案: 1、可以同时运用. 解析:这位同学家中的用电器是并联关系,而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此同学家中电路的干路电流不许超过3A,也就等于各个用电器所用电流之和不许超过3A.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I总=0.2A+1A+0.3A+0.25A =1.75A 由此可知I总I干,各个用电器电流之和不超过3A,所以这些用电器可以同时运用. 2、200mA 解析:此题是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所以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都应和电源插头处的电流相等,都是200mA. 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学问点 1.串联电路 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相互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限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肯定经过另一盏灯。假如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肯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限制全部电路,即可运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达到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式。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详细方法是: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终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九年级物理上册两种电荷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两种电荷学问点复习新人教版 学问点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运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推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 在通常状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全部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缘由: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留意: 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建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3、导体和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潮湿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简单导电的缘由: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简单导电的缘由: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简单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简单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肯定的界限,在肯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肯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