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81139885
资源大小:35.41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复习资料.docx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复习资料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教学目标】: 1、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视察、分析、比较,培育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实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分析、推断实力。 【学习重、难点】: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育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实力。 【教学设计】: 课前背诵16的乘法口诀 一、复习导入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殊兴奋,为什么呢,因为它遇到了一点小难题,你们能帮帮猴妈妈吗? 二、探究求商的方法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算得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情愿帮助他吗? 请看,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依据你们发觉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 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老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老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用几种方法求出来的商。 连减法连加法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他多聪慧,干脆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 小挚友们可真聪慧,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假如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学生汇报沟通 师总结:干脆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精确地求出商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比较三种求商方法时,可以问问学生“你们喜爱哪种算法,谁和他的算法一样?” 3、解决另一道题,再次巩固求商方法。 老师:我们再一起看看这道题“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老师板书:12÷4 老师:商是几?你是用哪句口诀算的? 老师板书:12÷43(个)想:(三)四十二(三)视察比较: 师: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觉了什么? 这两道算式都能用同一句口诀。(找2-3人说一说) 师:大家的发觉可真了不得,计算这两个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求商。 三、巩固练习 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 12÷66÷212÷4 8÷29÷310÷5 2、6÷3 依据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棵黄瓜苗,()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4、算一算 从得数是1的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被除数和除数都一样。 师:你真是一个擅长发觉和质疑的好孩子。这里面0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数,以后我们就知道0不能做除数,所以0除以0这个算式不成立。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具、学具打算: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打算12个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2=4×3=2×5=3×3=2填空。2×()=43×()=64×()8()×3=12()×4=205×()=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沟通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二、新课1引出除法算式12÷3。呈现例1放大图,讲解并描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2)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依据学生探讨的状况,赐予主动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3)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运用了哪句口诀。(4)沟通想商的过程。依据学生的沟通,老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三、练习1练习五的第1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挚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2练习五的第2题。(1)让学生依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沟通。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3练习五的第3题。按题意组织送信嬉戏,说明要求:仔细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最终,特殊请学生视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四、总结1请学生谈收获。2老师总结:今日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觉,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嬉戏中还发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挚友学会了不少新学问。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除法计算,我信任小挚友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案 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章节其次课时备课人孙健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洁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育学生逆向思维实力。教具学具例2情境图的放大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按依次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2二()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8÷4212÷34l2÷62除法算式的商怎样算的最快?(用乘法,用乘法口诀)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齐读)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1.生本互动学生自学的任务:1打开课本19页,用自己的圆片替代包子,分一分。并把课本填空填充。2小组探讨怎样很快地算出商?教学过程2.生生互动学习小组内沟通自学收获,初步探讨自学中的困惑。沟通探讨。答案可能性分别为:1、口头推算。(减法推,乘法逆推)2、借助直观实物图,感受乘除法的内在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3.师生互动1、完整出示实物情境图。指导学生按除法含义列式后提问: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商的?2、指名汇报。并板书:24÷4=()24÷6=()想:4和几相乘得24?想:6和几相乘得24?四(六)十二,商是6。(四)六二十四,商是4.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分层习题1、完成第19页“做一做”。2、练习一第5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商的?说说想的过程。(引导乘除法的联系)3、7题采纳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4、第6、9题采纳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5、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示学生用今日学习的方法计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老师巡察,留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6、第11题,老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假如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老师巡察,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干脆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根据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终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驾驭用口诀求商的方法。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依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娴熟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复习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寒假不知道大家忘了没有?下面我们就用接龙答题的方法来检验下大家忘没忘行吗?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5×2=4×3=2×6=3×3=2填空。2×()=43×()=64×()8()×3=12()×4=205×()=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沟通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二、新课猴妈妈摘回来一些桃1引出除法算式12÷3。,分给小猴子,怎样分呢?呈现例1放大图,讲解并描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2)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依据学生探讨的状况,赐予主动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3)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运用了哪句口诀。(4)沟通想商的过程。依据学生的沟通,老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三、练习1练习五的第1题。先让学生视察图面,理解题意,再算一算。计算后在小组相互说一说,怎样求出商?因为二三得六,所以6÷3=2.2练习五的第2题。(1)让学生依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沟通。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3练习五的第3题。按题意组织送信嬉戏,说明要求:仔细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最终,特殊请学生视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四、总结1请学生谈收获。2老师总结:今日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觉,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嬉戏中还发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挚友学会了不少新学问。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除法计算,我信任小挚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做一做”和练习五的部分习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支配教学内容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例1,以把12个桃平均分给小猴的情境,分别计算出“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使学生在学习除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怎样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例1的教学是被除数不超过12的教学内容,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充分利用学生学过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践阅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的求商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三、学生分析: 所选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下支配的一节课,我班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好问、新奇,喜爱各种生动好玩的形象,留意力不集中简单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奇、色调艳丽的东西所吸引。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上,利用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系统来播放动画故事,旨在能剧烈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共同参加的主动性,充分让学生各抒己见,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外,主要是让学生经验除法求商的过程。并能从多种方法中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这节课是计算课,假如都采纳单一的练习,就简单让学生产生味同嚼蜡的感觉。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利用教材中供应的主线图“猴妈妈分桃”,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例题。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来解决问题。特殊关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沟通与分析方法。这样即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尝探究的欢乐,又培育了合作意识。同时,采纳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将图、声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爱好,而且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之中。 细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爱好所在。练习中,我没有干脆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排列出来,而是将课后三道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闯关嬉戏。创设情境: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情愿吗?她已经把你们精彩地发言、团结合作的精神用邮件发给了山上的小猴子,聪慧又淘气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情愿接受挑战吗?来激发孩子们的爱好和敢于想苦难挑战的志气,让他们在欢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支配,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五、教学目标: 1、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视察、分析、比较,培育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实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分析、推断实力。 六、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育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实力。 七、教具、学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12个桃、折叠口算卡。 八、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故事动画:有一天,小猴和他的好伙伴下山去玩,走着走着,他们看到一个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连忙摘了一些,兴冲冲地回家了。猴妈妈看到孩子拿回来了这么多桃,可兴奋了,说:“今日,妈妈给你们分桃吃”。 依据小学生喜爱各种生动好玩故事的心理特点,依据情境图图意并借助多媒,以生动活泼的动画,引起学生的爱好,很自然地进入到例1的学习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a、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b、视察回答: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索,并汇报想法) 课件出示: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几只猴子? 师:你会列算式吗? 独立思索汇报,师依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12÷3=? 让学生“走入情境”去发觉问题,并通过视察了解信息,通过独立思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并感受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在获得一些解决简洁实际问题方法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师:你会算吗? 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好方法和组里的小挚友说一说。 C、展示算法 (1)学生以组汇报,课件出示: 第一只分3个,12-3=9 其次只分3个,9-3=6 第三只分3个,6-3=3 第四只分正好分完 (2)学生动手用学具分,分成4个3 (a)3+3+3+3=12 想:三()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b)同学们可真聪慧,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猴妈妈,假如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小组沟通、汇报。 师:听了小挚友的发言,老师觉得大家长大了,不仅能说清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采纳别人的好方法,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像这题,只要想三(四)十二(板书),就能又快又精确地求出商来。猴妈妈对大家的帮助表示诚心的感谢! 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使孩子们体验到胜利的乐趣;通过学习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主动的评价,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解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2、巩固方法,敏捷应用。 师:假如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板书:指名学生读题,然后列式) 12÷4=?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俩人说一说) 通过“你是怎样算的?”或让“同桌俩人说一说”来引导学生理性地思索,启发学生干脆用乘法口诀求商。 3、视察比较 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汇报。 小结:大家的发觉可真了不得,这两个除法算式我们用了同一句口诀(板书:用口诀求商) 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驾驭了学问,熬炼了实力,学会了学习 闯关嬉戏 创设情境: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情愿吗?她已经把你们精彩地发言、团结合作的精神用邮件发给了山上的小猴子,聪慧又淘气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情愿接受挑战吗? 第一关,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12÷6=8÷2= 10÷5=12÷2=8÷4= 要求(1)自己小声说一说,有问题找老师或同桌小挚友帮忙。 (2)你觉得自己哪组题说得棒,你就说哪一组。 (3)你发觉每一组有什么特点。 其次关,涂一涂。 8÷26÷310÷2 20÷524÷615÷3 18÷35÷130÷5 要求:把得数是5的涂成红色。把得数是4的涂成绿色。 第三关,算对了,玩具就属于你。 课件出示:三只小猴子:欢迎到花果山做客! 师:花果山上还有很多好玩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再去玩,好吗? 低年级学生留意力不易长久。单调的练习学生简单产生厌倦心情,降低练习效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闯关练习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爱好盎然、生动活泼地投入练习活动,将有效地提高计算实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欢乐,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以活动促发展。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1)学生说学习所得,让学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2)老师评价学习看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九、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12÷3=? 想:三()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2÷4=?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 其次课时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洁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学习过程: 1按依次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 12÷34 l2÷62 4、让学生视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2题请学生先从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6、第3、5题采纳嬉戏的形式进行。 7、第4、7题采纳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 8、第6、9题采纳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示学生用今日学习的方法计算。 10、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 6"。老师巡察,留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11、第11题,老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假如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老师巡察,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干脆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根据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终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驾驭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依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1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娴熟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反思: 编辑举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驾驭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打算: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老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阅历。 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 )10 2×( )8 ( )×412 12÷3= 6÷2= 3×( )=9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 新授学问 1教学例2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学问驾驭得很好!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有关除法的学问。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引导视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预料学生可能回答: 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 生:用乘法列式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老师:谁还能发觉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 老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 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老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 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 师:视察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激励学生发言) 生: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2: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生3: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最终确定用那句口诀求商。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真的驾驭这些学问了吗? 三、 练习巩固 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第1、2题。(说一说题意,你是怎样求商的,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 2、 课本第21页第5题。 四、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哪些学问呢?(激励学生发言,老师最终总结) 五、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4×624 24÷46 24÷64 口诀:四六二十四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再确定用哪句口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第七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教学目标:1、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育应用意识。3、在嬉戏中巩固学问并激发学习爱好。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打算: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2、指名汇报。【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爱好。二、探究学习1、教学例2(1)、引导学生依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老师板书。*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细致视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觉规律。【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意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实力。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四、课堂总结。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8题。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娴熟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教具打算:课件。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乘法口诀复习题。二、创设情境谈话:春天是漂亮的,春天也是植树的季节,大家看植树的小挚友们来了。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三、合作探究1.学生提数学问题。第(1)个问题:每行栽4棵,6行栽多少棵?请学生列出乘法算式:4×624(棵)。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2.探讨方法。(1)引导: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的把加法变成减法的做法。(2)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方法。(3)依据学生探讨的状况,赐予主动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改变和算理上理解。3.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除法算式。(1)沟通。请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2)请学生说一说运用了哪句乘法口诀?依据学生的沟通,老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因数。四、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想出商。2.练习四的第6、7题。练习时,留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五、总结1.请学生谈收获。2.老师总结。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624(棵)24÷46(行)24÷64(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汇总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六)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八)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九)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六)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八)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十九)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十)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九) 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九) 【教材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8页例 1 。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结合简洁实际问题,经验自主尝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驾驭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情愿与他人沟通各自的算法,初步感受用口诀求商较简便。 【教学重点】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 (1)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成果。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3)评价:引导学生发觉别人的闪光点,每个人的方法都有肯定的想法,值得学习。 小结:同学们都很棒!经过我们班同学的努力,把6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状况全部 想到了。猴子妈妈听到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特殊兴奋,她想把花果山的特产-水 蜜桃送给小猴子们。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题目。 (2)视察回答: 问题引领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3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你会列出算式吗?你会计算吗?(可以小组沟通) 自主学习 (3)读题:自由地大声朗读。请声音嘹亮的同学来读一读。 (4)由学生独立思索解决问题并板书12÷3=? 并询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 (5)展示算法 学生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第一只分3个,12-3=9 其次只分3个,9-3=6 第三只分3个,6-3=3 第四只刚好分完。 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这种方法又快又精确求出商,像这道题一样:只要想三(四)十二(板书出来)。老师替猴妈妈感谢孩子们的帮忙!特别感谢! 2、即时练习: 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不清晰的,可以和同桌沟通一下。 (2)学生汇报,多问几个同学的想法,并板书出结果:12÷4=3:想 :三(四)十二商是3。 3、视察比较板书: 从12÷3=4想:三(四)十二,商是4 和12÷4=3想 :三(四)十二商是3。 师生小结:这两个除法算式我们运用同一句口诀。(用口诀求商) 三、有效训练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用口诀求商,那么,今日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学问去挑战难关,我们的同学有没有信念? 学生:有! 师:好样的!你们看:熊大熊二给您们设下难关了喔!(出示熊大熊二的问题) 难关1:口头练习(开火车) 老师出示折叠口算卡片(左边是算式,右边是口诀,先把口诀折叠,当学生说出口诀,在把口诀打开) 难关2: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 12÷3= 8÷4= 10÷5= 12÷4= 8÷2= (1)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你发觉了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难关3:熊大熊二除了喜爱吃蜂蜜还喜爱吃什么? 生:苹果! 师:对了,您们来帮熊大熊二找找红苹果:得数是5的放到红苹果里,得数是6的放在青苹果里。 10÷2= 12÷3= 8÷4= 5÷1 = 15÷3= 18÷3= 10÷5= 12÷2= 8÷2= 9÷3= 6÷6= 14÷2= 四、全课总结 师生总结:今日我们共同探讨了动身的计算方法。我们发觉,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 五、布置作业 (一)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