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docx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高二地理教案: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 高二地理教案: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教学构思】本节课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动力优势,采纳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实力,达到教养性、教化性、发展性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熟识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育学生联系实际的实力、综合评价的实力以及学生小组的协作实力。 教材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是第三章的第三节,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车载导航比较接近生活, 全球定位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节教学内容是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1.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探讨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此三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又称为3S技术,3S技术也是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2.全球定位系统以其高技术含量及全方位、定位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广泛应用于旅游交通、军事和野外勘探等众多领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 2.能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 3 能说出GPS接收机的主要种类及其主要用途; 4. 能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GPS组成示意图”,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并探讨该系统的功能; 2通过多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列出探讨探讨我国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 3通过“车载GPS功用”的案例,初步相识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导航原理及作用。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 通过对全球定位系统奇妙功能及广泛应用领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 2. 通过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定位导航技术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念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难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阅读法 四、导-教学过程 学问体系; 学习供应 一、全球定位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 2、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3、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4、GPS接收机依据用途分类 二、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1、静态导航定位 2、动态导航定位 3、举例说明GPS的用途 学问结构 一、全球定位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在 、 、 进行全方位、 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 系统。 2、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系统结构 空间位置 组 成 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 由2l颗 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匀称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 包括5个监控站、1个主控站和3个注入站 用 户 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 3、依据用途分类,GPS接收机分为 接收机、 接收机和 收机。 类 型 应 用 特 点 导航型接收机 用于运动载体的导航,分为车载型、航海型、星载型 能够实时给出载体 ,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测地型接收机 用于精密 测量和精密 测量 高,仪器结构困难,价格较贵 授时接收机 用于 及无线电通讯 供应高精度 二、全球定位系与定位导航 1、最初用于军事目的 定位能达到厘米级甚至是毫微级精度, 定位能达到米级至亚米级精度, 能达到毫微秒级精度。 2、目前GPS 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也逐步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 应用类型 应用领域 应用的作用 航海导航 向用户供应 、 、航向信息、海图、海迹显示 把自己的位置和 发送到航海管理中心 便于中心的跟踪、搜寻和救援 航空导航 空域 、着陆、机场 和管理 实现空域划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 活动”解答 阅读指导GPS的起源 在卫星定位系统出现之前,远程导航与定位主要用无线电导航系统。 1.无线电导航系统 缺点: 2.卫星定位系统 最早的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的子午仪系统(TRANSIT),介绍: 197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GPS安排。 3.GPS发展历程 GPS实施安排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放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其次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接连放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的接收机。试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好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放射胜利,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好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依据安排更换失效的卫星。 4. 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名称: 你了解多少: 阅读指导手持型 CPS 接收机 优点: 功能: 【阅读指导】车载GPS的功用 功能: 应用: 【 阅读指导 】 GPS 在航海、航空导航中的应用 航海应用 功能: 航空应用 空域航路、着陆、机场监视和管理实现空域划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飞行路径管理。 典题赏析: 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一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型信号放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马上支配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EA一6B电子干扰机发觉飞行员的精确位置时,一架MH一60G搜寻与救援直升机着陆在飞行员面前,把飞行员接上直升机并平安返回基地。据此回答1一2题:1、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以上都不对 2、北约轰炸的科索沃,其气候属于(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四)思维拓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读图完成1一2题。 1、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2、下面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解析,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甲区域为暖和广袤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 C、甲乙两区域均为热带草原,牧场广袤,牛羊成群 D、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峻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教案)一、教材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最新发展,在当今社会日益普及,例如在很多学生的家庭用车中就有定位仪的运用。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确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与优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学会运用“GPS手持机”。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构成、定位导航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领域。(2)了解GPS手持机的运用。2实力目标:学会运用GPS手持机,看懂其显示的信息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利用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科学、用科学和探究科学奇妙的爱好和热忱。三、教学重点难点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两方面的应用。3、学会运用GPS手持机。四、学情分析对于文科一般班的学生,其学问基础和文科小班是有相当差距的,但本节课的学问是比较独立的,所以,在学习本节课的要求上,应当全体文科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本节课的重点任务就是明确构成、知道应用领域、学会手持机GPS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探讨法。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打算老师要打算好与本节课相关的所用的图片、电脑设备;学生做好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有一个也许的了解,要达到预习学案的基本要求。七、课时支配: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学案,明确了学生对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全球定位系统的维护、数据注入等怀疑的问题。(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今日我们来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放射胜利,标记着空间科技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不断放射,利用卫星定位测量已成为现实。定位技术的发展经验了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多普勒测量到现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头起先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实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与“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升空,共同给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介绍完GPS的由来刚好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老师讲解:GPS的全称是“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system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它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1)我们来逐一介绍:空间卫星系统作为空间部分,由匀称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各卫星升交角距差90,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事实上,空间卫星系统的卫星数量要超过24颗,以便刚好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卫星,保障系统正常工作。该卫星系统能够保证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向运用者供应4颗以上可视卫星。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最多可达11颗),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看GPS卫星图4-4-2,它的两侧有两块双叶太阳能板,能自动双向定位,以保证卫星正常工作用电。完成探究学案空间卫星系统部分视察下图并探讨,老师提问,让学生说出地面监控系统,老师补充。(2)地面监控部分,由匀称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一个主控站、五个监测站和三个信息注入站构成。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的斯平士(Colorado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个美国军事基地上,即大西洋的阿松森(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狄哥伽西亚(DiegoGarcia)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五个监测站设在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以及夏威夷岛。主控站是依据各监控站供应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完成各项工作:如刚好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并传送给注入站;限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导航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诊断卫星工作状态,变更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及姿态,调整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监测站是用GPS接收系统测量每颗卫星的伪距和距离差,采集气象数据,并将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点,5个监控站均为无人守值的数据采集中心。信息注入站接受主控站送达的各卫星导航电文并将之注入飞越其上空的每颗卫星。完成探究学案地面监控系统部分关于用户设备系统的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探究学案。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索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刚好救援。老师介绍:GPS现在主要是用来定位、导航和测量。在军事上GPS的应用:军事是GPS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为各种军事活动供应定位导航.在现代斗争中,不仅陆、海、空三军,而且很多高科技武器弹药等,也都起先采纳GPS技术进行定位导航.还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例如: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的圆概论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其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后来,GPS又起先发展到民用上。民用的GPS主要用于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以及导航,以及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求援、旅游探险、农业监控、生态探讨等方面。下面同学们完成探究学案的其次部分。(老师当堂检查完成状况)承转:大家完成的学案状况较好,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学问窗的内容。看一看GPS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它详细的例证了以上几个功能,如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车配备合理,能最大程度的满意乘客的要求,从而削减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平安系数大大提高等功能。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GPS接收机是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生疏的城市里快速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确定的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行进方式和路途。野外探险者则可以快捷的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出现险情时快速定位、报警,求得快捷的救援行动。思索: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刚好救援。讲解并描述实例引起学生思索: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时离最近的补给站仅几百米。风沙淹埋了前人走过的踪迹。在茫茫荒漠中又渴又饿的他最终倒下了。假如当时他有一台中文显示GPS接收机,这种惨剧又何以发生?。在地广人稀没有任何参照物可用以辨别方向的状况下,危急无时无刻不存在,手持GPS接收机沿着机中记录的平安轨迹当心行进,从而可以平安返航。目前,很多休闲俱乐部围绕GPS功能相继推出"穿越"、"寻宝"、"野外拓展"等都市嬉戏,丰富了人们的周末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深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欢迎。从我国闻名科学家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个事务可见GPS的重要用途。转承: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了一下GPS手持机,了解GPS手持机的运用,即如何利用GPS手持机来定位和导航。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总体介绍:GPS接收机是用于接受GPS卫星定位信息的用户设备,其有两大主要用途:定位和导航。GPS12是美国GARMIN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全中文接收机,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一款主流机型。如预习学案图1所示,它的功能键:最上的是内置天线,左边从上到下有导航键、开机键和退出键;右边则是翻页键、定位键和输入键;中间是光标键;下面则是显示屏。GPS的主要用途是定位和导航。(学生同时复习预习学案最终的填图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如何用GPS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有特定的经度、纬度和高度。用GPS接收机定位,具体步骤如下:1、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探究学案图1所示收星画面是开机后的第一个画面,表示卫星的分布与接收状态。接收到的卫星不能低于3颗,要选屋外无障碍物的地区接收。卫星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卫星仰角:中心相当于所处位置正上方,大圆代表地平线,中间圆为45度仰角卫星编号:图中数字表示地平线上方的卫星,数字反白表示卫星未收到黑框条图: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强弱,黑条越高,代表信号越强;假如是白框条,表示该颗卫星正处于跟踪状态;假如黑条和白框条都没有,表示还未收到卫星信号。一般来说,圆圈中卫星越靠近中心,则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越强。如图1-2中接收到10颗卫星,而且信号比较强。下面完成图1的填图任务2、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切换至数据查询画面,如图1示,其上表示了接收点的信息,有:航向:运动时的方向,它的角度是以正北为0°,顺时针渐渐增加,正东为90°,正西为270°,因此运动时可以据此来推断北的方向。航速:为固定显示数据不能更改,当接收卫星后卫星会自动依据你的运动状况测定该值。航程:相当于里程表,记录航行过的实际路程。高度:显示你所处点的海拔高度。图2中高度是17m坐标:接收点的经纬度。图2中坐标是N32°3653.9E120°5419.2。时间:采纳卫星钟授时。这就是定位,它不仅可以为你定位,而且可以为你导航,这样不管你是身处浩瀚的沙漠之中,还是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都不会为迷失方向而发愁。下面完成图2的填图任务通过完成探究学案然爱护区户外探险的探究活动并视察电脑展示的GPS手持接收机的画面,学生叙述利用GPS导航的两种方法(视课堂实际状况老师补充学生的叙述将此方法补充完整)。导航方法是:运用GPS接收机导航,首先要建立航路点,然后才能进行导航。建立航路点第一种方法:按定位键记录各个位置,建立航路点。其次种方法:干脆输入经纬度建立航路点A、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图1示B、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直到显示功能设定画面C、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按输入键确定,显示航点画面D、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用光标键选择所要的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E、移动光标键选中经纬度,进行经纬度编辑,输入航路点的经纬度,方法同上,按输入键确定F、最终移动光标键选中画面下部的完成,按输入键确定,录入完成,回到功能设定画面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进行导航。(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由于条件所限,学校没有GPS手持机和其他相关设备,只有通过在微机上的演示和老师介绍,学生才能学习此方面的学问,所以在本节课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是特别必要的。(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随着本节课的结束,我们的关于必修二的课程也随之结束了,下一节课我们将进入课程的复习,希望大家仔细做一做今日下发的总复习的预习学案。九、板书设计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GPS的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GPS的优点。二、GPS的应用领域GPS在军事上的应用。GPS在交通中的应用(车辆管理,空中导航)。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三、学用GPS手持机定位十、教学反思本节主要介绍了GPS的原理和组成系统,同时也了解了GPS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了解GPS手持机的运用,在没有手持GPS接收机的状况下,借助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课前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应用、GPS手持接收机的功能面板都有了一个也许的了解。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的基本学问的驾驭状况,并使学生初步会运用GPS手持接收机。在学习怎样运用GPS手持接收机时,除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之外,运用形象的语言讲解也是特别重要。若运用模型,让学生在模型上,用铅笔写一写、画一画各种界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水平所限,本节课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珍贵看法,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自己。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初步明确GPS的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了解GPS接收机面板以及功能键。二、预习内容(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1、概况(1)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称是。英文缩写是(2).在美国,被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的有、和。(3)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综合了、和三高校科的技术。2、构成 (二)、应用1GPS应用最早的领域是。2.目前,GPS在导航方面应用最广的部门是。3.GPS接收机在旅游探险中的作用有哪些?4此外,GPS还广泛应用于、和等方面。(三)、学用GPS手持机GPS手持机的两大用途是和。1。在运用GPS定位时,最好选择在位置,缘由是。 2.填写出GPS接收机各功能键地名称图1 三、提出怀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学习重难点:1、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2、学会运用GPS手持机。3、GPS系统构成。二、学习过程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索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刚好救援。 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1)分别在图1、图2中填写出地平线、卫星编号、卫星信号和坐标 三、反思总结1、GPS定位原理是什么?2、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刚好的救援?四、当堂检测(一)、选择题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记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12题。1.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依据下面时刻表,乘坐表中哪一次车的旅客到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D21北京长春07:1513:31D201南昌长沙08:0011:15D584宝鸡西安11:1112:23D776深圳广州11:1812:28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AD21B.D201C.D584D.D776读图,完成34题。3巴黎安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纳下图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体风向4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纳的技术是()ARS技术BGIS技术C无线电呼叫技术DGIS与GPS技术(二)、综合题5、(2022年上海卷)联系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关学问,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纳的技术是_(单项选择)ARSBGISCRS和GPSDGIS和GPS(2)在分析20世纪90年头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觉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推断,该地区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用地面积在扩大。(3)依据三颗卫星供应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4-4-1所示,有四颗卫星供应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快速计算出_物体的空间位置。(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多项选择)A导弹放射的精确制导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C人口诞生率、死亡率的统计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课后练习与提高12022年山东夏蝗发生面积达到450万亩左右,占全国发生面积的一半。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撤入池塘等问题,2022年山东省在蝗虫发生的高密度区域采纳现代地理技术,精确驾驭防治区域,收到很好的灭蝗效果。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纳的技术是()A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22022年初,国家测绘局开展对明长城的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在对明代万里长城的精确长度和精确走向的测量中,GPS的主要功能在于()A可供应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B可供应用户随时查阅的地理信息C可供应飞机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D可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和海拔高度目前,发达国家已起先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精准农业耕作”。回答78题。3.GPS在“精准农业耕作”的作用是()A农田信息定位获得B管理措施决策C分析处理获得的信息D估算农业产量4.“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A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肥C在不减产的状况下,增加生产成本D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监测板块的运动。下图中T0、T1、T2表示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的三个监测点,结合观测资料,回答5-6题。5.监测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板块运动的手段最可能是AGPS技术BRS技术CGRS技术DGIS技术6.据显示信息可知,T0T1和T0T2的距离在加大,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是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二、综合题7、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很多废弃的古城遗址。新疆某旅行社打算向游客推出一条新的大漠观光和古城遗址旅游探险路途。(1)假如你是该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将会添置些什么新设备,又如何确定这条路途? (2)导游服务人员在迷路时怎样运用新设备才能回到从前的路途上来?2.D解析:GPS主要为为各类用户供应服务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3-4.AD解析: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精准农业”有利于精确分析不同地块在肥力、病虫害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合理施肥和除虫,从而有利于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5-6.AD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对于监测地壳改变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指向标,可以推断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二、综合题7、(1)购置GPS手持机,先请特地人员踏勘出两三条较合适的路途,并且在每条路途上的若干标记点按GPS手持机的定位键,以便记录下这些标记点的数据信息,从而自动建立起这些路途上的一个个航点(2)打开GPS手持机,依次激活踏勘过的那些线路,GPS手持机自动告知你,往什么方向走多远就可走到某条线路上的最近一个航点 高二地理上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学问点中图版 高二地理上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学问点中图版 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2.GPS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事实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须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3.GPS信号的接收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图3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状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限制系统的限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全部困难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运用或工作。(2)能为用户供应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纳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相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详细如下表所示:(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最大程度地满意乘客的要求,从而削减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平安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状况时,可通过GPS刚好实行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瞒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刚好发出警告,责令其马上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途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详细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2)精准农业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状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开资源奢侈,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GPS可以应用于土壤养分的分布调查,在播种前,可用一种适用于在农田中运行的采样车辆按肯定的要求在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车辆上配置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详细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限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依据养分含量分布图限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约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详细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削减重叠,节约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开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削减转弯重叠,避开奢侈,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简单汲取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约大量的农药和化肥。(3)消遣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生疏的城市里快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行进方式和路途。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快速定位、报警,以便刚好、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精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拍摄到最志向的画面供应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变更。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 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 探究点一遥感(RS)及其应用 1.遥感系统工作原理图示 遥感的工作过程比较困难,但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没有把遥感的过程想像成立体图。现图示如下,以助理解。 地面物体(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被传感器(安装于飞机或卫星上)所接收,然后将信息传导给遥感地面接收系统,由地面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成果,以供参考。 2.遥感技术与传统方法的比较:遥感是提高探讨工作精确度与质量的主要手段,节约人力、财力,从而提高效率。传统的探讨方法是从点线的实地观测入手,逐步过渡到面上的探讨,全是由人工完成,精度低,效率差。遥感技术是从整个面上的区域分析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从而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3.遥感的应用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详细内容备注 矿产资源隐藏矿产的地方有很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简单借助遥感技术“发觉”矿产人们只须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隐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爱护等部门服务 遥感技术在环境、灾难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详细内容备注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改变及其影响、植被改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改变,使环境得到爱护和改善 灾难监测旱情、水灾、滑坡、虫害、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有利于防灾减灾 例1依据所学学问,回答-题。 下列技术中,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 若想实时获得大范围洪涝灾难的分布及面积等信息,优先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是() A人工实测B电脑虚拟技术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详细监测内容包括() 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 ABC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领域,以进一步加深对遥感的理解和把握。 解析:遥感技术利用安装在飞机或卫星上的传感器将地面物体(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下来,因此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得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灾难监测,如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答案:ACC 探究点二遥感影像解译标记的分类 类型概念作用举例 干脆解译标记 能够干脆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影像上的色调、色调、大小、形态、阴影、纹理、图型等利用干脆解译标记可以直观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水文要素(如河流、湖泊)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自然事物(如湖泊)的边界多为圆滑的,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往往棱角明显;湖泊、城市为面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改变,而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渐渐变宽;道路相对比较顺直,而河流则弯曲多变等 间接解译标记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对于难以辨别的小池塘和小村庄,则要进行分析:与道路连接的是村庄,与河流连接的则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