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docx
-
资源ID:81165969
资源大小:13.2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docx
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二年级网权威发布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安排,更多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安排相关信息请访问小学二年级网。语文教学安排使老师对教学任务能有一个醒悟的相识,对自身教学有一个规划,这样就能提高效率。其次,能够有一个统领教学始终的理念,才能少走弯路。同时,教学上能有一个纲领也会轻松一些。最终呢,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而不是随意敷衍。以下是大范文网为您打算的小学语文教学安排,希望能帮助到你!一、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支配了8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3课。每单元支配1个综合练习,共个。本册接着采纳“识写分流”的方法支配生字。全册共支配生字50个,其中要求写的为350个。本册教材支配课文34篇,其中韵文8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课为“秋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秋天的物候有关;课为“生活篇”,意在反映儿童的生活乐趣;课为“祖国篇”,意在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1317课为“人生篇”,意在让学生相识社会,明辨是非,学会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课为“团结篇”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人要友好相处,团结合作;2225课为“情感篇”意在让学生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培育爱心;2629课为“环保篇”,主要教化学生酷爱自然,爱护环境;3034课为“科学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本册教材仍旧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旧体现内容丰富、充溢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致,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其形象思维实力。二、班级状况分析我班学生人数51人。年龄大多是7岁左右。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有了肯定的语言基础,但由于教材变动较大,要求相识和会写的字许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而且我班学生男女比例悬殊,男生比*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留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简单受他人影响分散留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大部分同学学习仔细,上课能仔细听讲,主动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慧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慧,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接着驾驭正确的读写姿态,并养成习惯。(2)接着培育用心倾听的习惯,养成仔细写铅笔字的习惯。(3)培育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2、汉语拼音。(1)接着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一般话。(2)相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1)精确认读450个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整。4、口语交际(1)能仔细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洁的事。(2)能在看图或视察事物后,用一般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晰,语句完整,有礼貌。5、阅读(1)接着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6、作文(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学习按肯定的依次视察图画和简洁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3)学会“庆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事,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4)学习运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意读写结合。2、充分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习作爱好。3、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供应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4、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