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如何挖掘语文的资源.docx
-
资源ID:81168586
资源大小:13.6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如何挖掘语文的资源.docx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如何挖掘语文的资源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任震钧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俗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取代了传统文字阅读的主流地位。它在深刻地变更人们生活行为、精神心理的同时,也静静地变更着传统的阅读方式: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本阅读正日渐让位于直观、生动的图像阅读。尤其是青少年,已经习惯了在声、光、电的陪伴下“阅读”。新颁布的中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亲密联系社会生活,留意开发显示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新课标也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假如语文课堂教学与当代社会现实缺乏有机的联系,就不行避开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敬而远之。因此,鉴于学生对通俗文化的情有独钟,假如能够找到通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连接关系,或许可以充分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一、在流行歌曲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诗词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项目,很多学校对诗歌教学往往实行淡化处理。语文学习杂志曾经发起过关于诗歌教学的大探讨,大力呼吁诗教传统的回来。因此,假如从学生宠爱的流行歌曲入手,或许有助于诗词教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流行歌曲歌词,来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那些歌词追本溯源的爱好,从而学习古典诗词的内容和技巧。如以涛声照旧中的“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岸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来引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别亦难来导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二者异同,来加深对古典诗词特点的相识。然而,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终归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有着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在表现主题上,现在的流行歌曲比古典诗词对情感的看法更为开放,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而古典诗词中写个人情感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在语言表达上,古典诗词对格式多有严格的要求,遣词造句非常探究,而现代流行歌曲的语言则以现代白话为基础,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在这种比较下,能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性和理性相识。二、在日常广告中学习修辞选用广告语作为修辞教学的例句,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广告的最大特点是想方设法引起观者、读者的留意,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为了达到一鸣惊人的号召效果,各种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相当普遍:既有严谨、工整的精雕细刻式的成语、联语、排比句,又有综合比方、夸张、拟人、典故等修辞手法的不拘一格的自由体。如眼镜的广告:“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爱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前者对仗工整,后者用的是比方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可谓比方得当,拟人得体。类似的还有:“一明(鸣)惊人”(眼药水)用的是成语谐音。“秦镜如悬机关参透,庐山在此面目留真”(照相机)的广告语中包含“明镜高悬”的典故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除了修辞格之外,还表现在修辞策略的运用上。如乐百氏纯净水广告: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到大自然的山顶,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只见黎明拿起乐百氏:“乐百氏纯净水,和我们一样,经得起纯净考验。”然后打出字幕。该广告在纯净水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同时也在纯净水与青春、活力、单纯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这就是典型的广告修辞策略:把一种附加的意义(所指)人为地嫁接到产品(能指)上。明确了广告语的写作特点,借鉴大量优秀的广告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广告语的创作。这种创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驾驭和利用修辞手法。三、利用影视引导学生读原著影视在本质上与文学须臾不离。近来,影视更是与文学频频“联姻”:电视散文、文学TV然而,或许是先有文学后有影视的原因,通常,人们的思维更多的是想到影视依靠文学,至于影视“浇育”文学,好像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事实上,影视与文学的亲缘使两种艺术优势形成互补。一方面,文学为影视剧的发展供应了源源不断的剧本,众多文学名著及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领会到名著的魅力与风采。从“四大名著”的不断改编、重拍到如今流行大江南北的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都成为影视题材。继音乐电视走红后,能够表现文字意境美的电视散文、电视诗歌也走入荧屏。但是,电影电视与纯文学终归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对电影电视与原著两者之间的区分加以点拨,由此来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爱好,并通过阅读原著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如在播放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电视剧时,可以让学生读原著,既有利于提起爱好,又有利于共同沟通。总之,通俗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提倡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今日,我们要充分开掘这些资源,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摘自语文建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