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这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的美味艳遇 电影.docx
-
资源ID:81169280
资源大小:15.5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假如我是这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的美味艳遇 电影.docx
假如我是这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的美味艳遇 电影 崔莺莺 假如肯定要来个角色扮演,指定我是崔莺莺,我不愿当西厢记里与张生一见钟情,经红娘推波助澜私定终生,却遭母亲反对,最终等到团聚结局的华蜜女子,而宁选会真记里情感层次饱满的原型。 张崔二人相识之初,莺莺不乐意会面的原因,既不正眼瞧张生,对于问话也不回答。后来张生给她递了情书,她虽回信引他来,但义正辞严的训了一顿,待他以为无望了+她却又在夜里不请自来,完全是一个少女初探爱情时欲迎还拒的姿态。 两情相悦之后,张生赴京赶考前夕,莺莺流着泪给他弹奏曲子,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隔年张生没有中考,停留长安,给她去书送了礼物。她的回信更是宛转动人,描述分别后始终精神恍惚,若有所失,梦中常哀叹抽泣,对于彼此间的山盟海誓也从未变更,并回赠头发一缕,玉环文竹茶碾子一枚,借物表达想要恒久相好的心愿,和之前的举动相比,此时几乎是卑微得“低到尘埃”里了。 惋惜张生并不感动,反而公开了这封哀怨的信,还有一段(历来被读者抨击的)忍情说,指莺莺为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而他的德行难以赛过不祥之物,只好跟她断绝关系。所以他娶高官之女,她另嫁他人。再一年,张生偶遇莺莺的丈夫,以莺莺的表兄身份恳求相见,这一次她一再拒绝,最终干脆去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这句话是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转折,记得第一次阅读至此,心底忍不住大大喝采,以为这犹如一记甩在对方脸上的耳光,让莺莺在爱情的角力上扳回一局,在看似全盘皆输的惨状里赢回了一点尊严。现在重读,才明白“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不只赠与对方,也说给自己听,不管曾经的关系有多深刻多纠葛,在我与你,爱与恨,情感与理智,深意与薄情之间,一旦下了确定,此后,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了。 在爱情里,难的不是待月西厢人约黄昏,难的也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难的是在爱的酣欢,爱的苦痛中直面了爱可歌可泣可怖可恨的诸相后懂得饶过自己。崔莺莺经验了冰火二重的恋爱洗礼,并不如步非烟的“生得相亲,死亦何恨”,也没有霍小玉的“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担心”,她只是刚好握住另一双手脱身而出,聪慧地不再被往事的魅影;中撞了日常的秩序,呈现了一个女子和过去告辞的志气和决心。 所以,崔莺莺可称作疗愈系的爱情始祖吧。 柳如是 始终在想,假如我是柳如是,能不能自主地选择一种人生?从故相之妾到秦淮八艳之首再至反清复明运动的幕后推手,每一次身份的更替像是走在一条迂回的密径,转出了一重重各异的风景,令人不禁猜疑,当她站在旁出的岔口,试图谋出一条路之时,依循的原委是心底的声音还是命运的食指? 也就是说,假如柳如是不是被诬,导致沦落风尘,假如宋徵舆有些担当不至于断琴绝交;假如和陈子龙不碍于家庭局面经济情势只得离去,假如她嫁的是谢象山而非钱谦益7假如钱谦益不降清二人以死明志?假如 “假如”只是一个假设,似乎之前看不见的差错都可以弥补,我们的无知得到平反+得到一个争取华蜜的机会:其实,这也是一个后见之明,一个重新再来的幻觉而已。读着柳如是的传记,望见她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以及她下的一个又一个确定,实在无法去说“假如”,终归这已经是当下有限的条件和资源里,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 可见柳如是的取舍都顺应了更大的现实,打一起先,她就注定是一株不得已的藤蔓,但内心却渴望站立,一有机会就自他人身上吸取养分,最早自周道登处获得文学指引和朝中掌故,间中曾拜李待问学习书法,与陈子龙的唱和之中开启了她的正式创作,也孕育了政治见解,后来和钱谦益一起,诗风从江松转向常熟,被赞誉为文采斐然,异于流俗,在反清的立场上更是贯彻始终。所以,从一个男人辗转另一个男人,并非一个名妓颠沛流离的落难境遇,而是一个女人心志养成的过程,像一张草图,每一回的阅历都发生作用,一点一点增加了线条和色调显现出一个真实又饱满的形象。 如此的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她三次面临死亡的表现,第一次是死里逃命,周老夫人出于怜惜,放过遭诬陷与人私通的她,幸运地跨过了生死大关:其次次是求死不能,她为保全名节,要求钱谦益一起投河自尽,以身殉国,因他的软弱不成,她转向反清复明的运动:第三次是死无所惧,复明志业落空,钱老病逝,她为保家人免于族人的索逼而自缢。三次的依次中,可看出命运宣示主权的意昧,她只能把自己交托出去,似乎她的一生就是一个命定的故事,一个打开多数扇门却始终走不出去的迷宫。可是,她内在的意志却在双方一次次的对峙中,渐渐变得强悍,变得澄澈,在面对无可逆转的局面之时,计算着手中仅剩的筹码迎上去,赌一把。 惋惜再怎么坚韧,她还是在关卡前败下阵来,终究不能如自己所愿活过一回,命运有着必定的残酷,谁也无从去要求公允和合理,或等待一个侥幸,但是,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她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形貌。 由此,这一场个人和家国的双重悲剧里,她活出了只属于柳如是的姿态。 董小宛 我的脑袋里从不萌起:“假如我是董小宛”的浮想,她太符合社会对于一个女人的全部期盼,美貌、温顺、贞静、听从,奉献,持家有道,待礼而动,出入得宜,看,是多么珍贵的妇德,因此缺乏了吸引我的特质,一种生命蠢动的状态,一颗充溢张力的心。 或者说,我尚未懂得这一类女性的好与美,一旦替她代言,强作解人,都可能低估了她的人生内容,不免有欠公允。但我不否认我仍旧喜爱她,喜爱她的才华一一泼墨挥毫,赏月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也喜爱她的优雅擅于把寻常日子过得细致漂亮。 所以,董小宛建构了一个精致的世界,端坐其中,怡然自得。书上说,她爱曹娥碑,她爱咏月,流萤和纨扇等诗,她也爱在外头赏月,为了领会月色的美,常随着月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室,则开窗让月光照在枕箪间,待月西去,又卷帘长望,恋恋不舍。她更爱细品名香,极珍爱“女儿香”,蓄有“蓬莱香”,冒辟疆特地从江南觅得一种味比芳兰的“生黄香”,请挚友黎遂球鉴赏,令对方惊羡不已。她甚至懂得制作香丸,寒夜里垂放玉帏,点两三枝红烛,在宣德炉内焚燃沉香,”飘飘然也,欣欣然也。”此外,她尤其擅长厨艺,炒、烧、溜、炸、爆、煮、熬、焖,煨无所不能,巧手之下,一般的素菜都能翻出新花样,加上酷爱探讨食谱,故有诸多独创。冒辟疆喜甜点、海昧和腊制薰制的食品,她更是精于此道,“火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火肉,有麋鹿之味。”而被誉为“董菜”;至于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制成的酥糖,外黄内脆,甜而不腻,人称“董糖”:另还一道鼎鼎大名的“董肉”,也称跑油肉和虎皮肉,是带皮肋条猪肉,色泽似虎皮,质地软烂,成中渗甜,醇香味美。 可见董小宛的聪慧才智尽在生活的花边,放在这个时代叫恋物又宅,但此等物欲享受,其实是一种依靠着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缓慢的心理状态,在从容里孕育,并且经由一层层精神涵养翻转出来的品尝,因此才能不落俗套,直见真章,像一颗沉潜的石子,让流水从粗糙的表面滑过去,久了,自然浑圆。 于是我又想,或许世事总是一体两面,好坏乃是相对,人也一样,董小宛不活泼大胆,不激情放任,不独特显明,很多时候更是寸寸柔肠,纤细如线,但一切我不观赏的性格反而成就了我艳羡的日常趣味,她的温婉灵性,正好在小小的庭院里养出了一套动人的生活美学。 (编辑王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