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1.3《比较万以内数大小》.docx
-
资源ID:81172769
资源大小:16.8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数学教案1.3《比较万以内数大小》.docx
二年级数学教案1.3比较万以内数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例题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万以内数的依次,驾驭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情境图中的素材非常丰富,涵盖了数的大小比较的3种状况:一是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二是最高位上的数不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三是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要看次高位,次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否则接着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在比较的过程中,教材不再借助直观,而是注意借助学生的沟通呈现比较方法的道理,如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时,借助中间数的计数单位比较,说明位数多的数大的道理(940是三位数,不够一千;1899是四位数,超过1000);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时,以最高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比较,说明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的道理,进而为第三种状况的比较作好铺垫;第三种状况则体现了开放性,让学生利用已有阅历自由比较,同时依据详细例子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刚刚学了万以内数的相识,他们已经驾驭了位数多的肯定比位数少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本节课应从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动身,培育学生的迁移实力。多样化的素材,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体现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驾驭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实力、类比迁移实力和归纳概括实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3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增加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胜利的喜悦。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驾驭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驾驭万以内数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尝试指导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学问的迁移尝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等。 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100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和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为新课做好铺垫,并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温故而知新 1、 创设生活情景,感受学习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2、 依据图中电视机的价格信息,随意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它们的价格。3、 自主探究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比较。4、 探究数位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5、 小组沟通:数位相同、最高位也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6、 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把电视机的价钱从小到大排列。7、 小结: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基础练习。 2、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翻卡片嬉戏。在既是练习又是嬉戏中,让学生主动、主动参加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学问,使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表现实力得到张扬。4、拓展练习。 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畅谈收获,说说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课堂总结,梳理学问 一、 温故知新 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相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1、填一填。(1)723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由( )个百、( )个十和( )一组成的。(2)4168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4”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6”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2、比一比: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10099 5885 4346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我们已经学会了,那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景,引发思索 小红搬家了,你们看,新居子真美丽! 可是缺少了一些家用电器。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逛商场,看中了这四款电视。 你说说这四款电视机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吗? 这些电视机价钱,哪台贵?哪台便宜呢? 现在你能依据电视机的价格信息,随意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9401899 13502365 18991350 9401350 18992365 9402365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A、比一比: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B、小组探讨: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可能有以下状况: 数的依次: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1899。位数的多少: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1899。数的组成: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1899。找中间数: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 议一议: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比较的方法,小组探讨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起来最简便呢? 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大小比较。 (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质疑: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 小组探讨:比较方法。汇报:你是怎样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 小结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 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沟通比较方法。学生汇报比较方法。那3001和3010比较,谁大呢? 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3、综合运用,拓展延长 把图中四种电视机价格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4、师生小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则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比较的过程。 2、生活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学生独自完成,说出理由。 (1) (2) A、学生独立推断,同桌沟通方法。 B、沟通时说说推断的依据。 3、嬉戏:翻卡片 从0-9这10张卡片中,每人翻4张,比一比谁组成的四位数大。在摆卡片的过程中思索:4张卡片怎样摆,才能摆出最大的四位数? 4、拓展题: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四、课堂总结,梳理学问 今日我们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留意什么呢? 课后反思: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和相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育学生主动主动地构建学问,通过小组探讨、合作沟通、自主探究等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状态。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驾驭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主要采纳“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主动探究为主线,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在现实的情境中,利用学问的迁移,自主探究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 温故而知新 复习10000以内数的组成和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为新课做好铺垫。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向学生呈现熟识的生活情景小红和妈妈为新居添置一台电视机,在看中的四台电视中,让学生依据数的组成分别猜出这四台电视机的价格。然后提问:这些电视机的价钱,哪个数大?哪个数小?进而感受学习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同时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在教学时,我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后,就让学生从中随意选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最终在全班进行沟通。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搜集资料,整理搜集的信息,体验和感悟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也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学生自己依据供应的学习材料进行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探究发觉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规律、总结出方法。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现学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练习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题是基础的“在圆圈里填上、或=”,其次题是在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第三题是在一些数字不知道甚至全部数字不知道的状况下进行比较。在开放的、有梯度的练习情境中,使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为理性相识,参加学问获得的全过程。我在教学的最终支配了一个嬉戏。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从09的卡片中随意抽数组数,比较大小。第一场竞赛把有卡片的数位上的数都抽出来,体会数位多的数字大,嬉戏的不公允;其次场竞赛抽到的数先放个个位,再放十位、百位、千位,嬉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确定性作用;第三场竞赛,抽到的数先放在千位,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确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依次;第四场竞赛,抽到的数自己确定放在哪位,让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有深刻的全面的相识。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干脆利用总结出的规律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练习形式为学生宠爱的“开火车”和“给小动物找家”的嬉戏。其次层次:开放题,“摆一摆”、“想一想”,应用规律解决好玩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应用,敏捷驾驭学问,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4、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这一流程以“今日学了什么?”这种谈学习体会的形式结束全课。学生可以讲本课所学到的学问,也可以讲学习学问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回答,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总之,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出来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觉的绝不示意,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沟通中探究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索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建的信念,多一点胜利的体验。 课后反思: 1、创设生动好玩的教学情境,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在引入新学问时,讲解并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一位老爷爷求助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并描述,把学生学习学问与生活实现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2、创建性地运用教材,扩充了教学内容 按原教材只是学习四位数与四位数的比较,而且这四位数的最高位不是相同的。比如:3214与2499的比较。原教材的内容很单一,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发展。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和愉的教学环境中学会学问,在教学时自编老爷爷求助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爱好特浓时,引出新学问,要求学生去帮老爷爷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化。在学问的学习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不同数位的两个数的比较;位数相同且最高位的数又相同时的比较。在课堂作业中,还增加了思维训练题(多个数的比较)。3、转变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内容,学生老一套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维得不到发展,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在争先恐后地抢答,学生的思维在接受一次次碰撞时,他们一个个不是在坐着观望,而是在合作与沟通、自主与探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4、细心设计练习,巩固所学学问,扩宽学问面 “精讲多练”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地位。本节课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题,把所学学问都溶入了进去,即时进行了巩固,其次道题是思维训题,其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他们抽出数字卡片,自由组数,然后将组成的数进行比较,其二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实力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育,让他们从多角度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