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2020年精讲班刘艳霞-第3章生产及成本理论-第1节: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与第2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1)-1528347667596.docx
-
资源ID:81174528
资源大小:12.5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级经济基础2020年精讲班刘艳霞-第3章生产及成本理论-第1节: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与第2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1)-1528347667596.docx
中级经济基础2020年精讲班刘艳霞-第3章生产及成本理论-第1节: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与第2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1)-1528347667596中级经济基础精讲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17年 2题2分 - 2分 2016年 - 2题4分 4分 2015年 2题2分 - 2分 2014年 2题2分 - 2分 2013年 1题1分 1题2分 3分 2012年 2题2分 1题2分 4分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1.生产者的目标及企业形成理论 2.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3.规模酬劳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4.成本及利润的概念 5.成本函数 6.成本曲线 7.确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生产者的目标及企业形成理论 一、生产者的目标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详细化。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从长期来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全部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2)企业存在的根本缘由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缘由,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历史上,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两种交易都须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交易费用是围绕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以及签订契约、监督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削减了须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 A.企业规模的大小 B.市场失灵 C.管理成本的凹凸 D.信息的不完全性 D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依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企业是市场机制的补充物 C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D 企业存在的根本缘由是交易成本的节约。依据科斯企业理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A、B两项均错误;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只是一部分交易成本,C选项错误。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肯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状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全部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二、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说明1:生产及相关概念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产出 生产 投入 说明2: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探讨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行变时,一般是探讨企业的短期行为。 假定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改变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改变,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举例: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单位,总产量为0 (1)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单位: 总产量为200, 边际产量=(200-0)/(1-0)=200 平均产量=200/1=200。(2)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 总产量为300, 边际产量=(300-200)/(2-1)=100 平均产量=30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