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知识讲座ppt_丹东市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ocx
-
资源ID:81183747
资源大小:12.4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生健康知识讲座ppt_丹东市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ocx
小学生健康知识讲座ppt_丹东市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A R 179G 479 1000-9817(2007)06-0548-02 健康教化;结果评价(卫生保健);比较探讨;学生 学校健康教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卫生学问水平,培育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儿童时期 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学起先接受健康教化,使儿童刚好获得相应的卫生学问, 将为其成年后拥有健康的身心奠定基础。依据学校健康教化评价标准要求,笔者在丹东 市2所乡村小学和1所城市一般小学进行了以健康教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探讨学校健 康教化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康教化工作供应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丹东市宽甸县杨木川乡、大安平河乡2所乡中心小学和1所市内 一般小学三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健康教化前发放问卷2 813份,回收有效问卷2 789份,有 效率为99.1%,其中农村小学有效问卷2 139份,男生1 213名(56.7%),女生926名(43.3 %);城市小学有效问卷650份,男生347名(53.4%),女生303名(46.6%)。健康教化后, 调查农村学校学生1 773名,其中男生981名(55.3%),女生792名(44.7%)。 1.2 方法 2005年9月进行基线调查,之后进行了为期1个学期的学校健康教 育 活动。采纳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班主任统一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内容主要 涉及学生对健康学问的知晓状况、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状况、就医取向以及对健康教化需求 、认怜悯况。2所农村学校为干预学校,另1所城市一般学校为比照学校。干预学校开展一系 列健康教化活动,比照学校不开展相关的健康教化活动。健康教化措施包括在校内内设立健 康学问专栏、发放宣扬折页、每周开设健康教化课、开展健康学问探讨、组织学生开展以健 康为主题的班会、黑板报及绘画竞赛、在班级内构建健康学问图书角等一系列活动。 1.3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2结果 2.1 干预前后小学生健康学问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农村学生相关学问知晓 率明显低于市内一般学校(P值均0.01),大部分健康学问知晓率低于50%,市内一般 学校相 关学问的知晓率虽然比农村学校略高,但很多学问点的知晓率仍很低。通过干预,农村学校 学 生的各项学问点知晓率明显提高(P值均0.01),均高于城市一般学校(P值均0 .01)。见表1。 2.2 干预前后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比较 干预前,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形 成 率明显低于城市一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选项(除刷牙和饭前洗手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明显提高,部分项目接近城市一般学校学生的健康 行为形成率。见表2。 3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健康学问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前,城市普 通 学校显著高于农村学校,但通过1个学期的强化干预,农村学校学生健康学问知晓率普遍提 高 ,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干预效果明显。系统的教化可以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缺乏良好生活条件的农村学生养成讲卫 生、爱清洁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提高自我爱护意识。健康教化首先应提高学问知 晓率,其次要着重培育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先普及、后提高须要一个过 程1。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化活动,学生的健康学问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健康 需求明显,但对健康学问驾驭和理解不够全面,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基本健康学问、生活技 能健康教化的力度,系统规范地学习有关学问,以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提高学 生素养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石文惠,史平.学校健康教化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化,2006,22(10):744-746. (收稿日期:2007-02-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