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对大脑的影响_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比较.docx
-
资源ID:81185631
资源大小:12.9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开颅手术对大脑的影响_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比较.docx
开颅手术对大脑的影响_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比较 677000云南临沧市医院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 微创钻孔引流高血压性脑出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77 近8年来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8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手术68例,微创钻孔引流60例,均收到满足效果,现就病例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术相宜:浅昏迷至中度昏迷患者,年龄不宜超过65岁。出血部位:壳核、基底节、皮层及小脑。出血量: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手术时机:提倡超早期手术,即争取在发病7小时内完成,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以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而微创钻孔引流术相宜各年龄段,神志清晰至浅中度昏迷患者均可,出血部位多为壳核、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及皮层。手术时机:最好发病时间8小时,并且血压限制平稳。 手术操作:开颅手术均采纳全麻插管,依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及昏迷程度,合理设计切口,现已不主见去大骨瓣,但减压应需充分,术中操作应温柔,削减不必要的牵拉。尽量避开重要功能区,选择血肿距皮层最浅或分开侧裂而进入血肿腔,止血准确,以上升血压后不出血为满足,忌盲目粗暴。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是CT定位穿刺点,依据血肿的深浅确定穿刺针的长度,一旦微创钻孔胜利后,首次缓慢抽吸血肿量60%70%凝血块为宜,快速抽吸血肿或抽吸过多,简单引起再出血。首次抽吸后马上注入立止血1kU+生理盐水1ml,10分钟后放开引流管,5小时后注入液化剂(尿激酶4万U+生理盐水2ml),4小时后开放引流,引流积血。复查头部CT依据血肿清除状况确定是否拔除穿刺针。 术后管理:无论是开颅血肿清除还是微创钻孔引流,术后24小时均应限制血压不超过150/90mmHg。昏迷患者输液量限制在20002250ml为宜,使患者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年龄超过60岁,甘露醇每次用量125ml为宜,34次/日,810天停用。2天后起先鼻饲,呼吸不畅者行气管切开。不宜应用激素,不宜应用止血剂或凝血剂。预防消化道出血应用洛赛克,40mg,2次/日静脉滴注。3天后酌情应用改善循环药物。隔日复查肝肾功能及离子,预防电解质紊乱。加强翻身、扣背及肢体活动,肢体摆放功能位。 结 果 开颅手术组死亡5例,死亡率7.3%,感染6例,感染率8.8%;微创钻孔引流组死亡2例,死亡率5%,感染3例,感染率5%。住院天数及费用:开颅组平均住院天数28.6天,住院费用1.8万元。微创组平均住院天数12.5天,住院费用8500元。 讨 论 开颅血肿清除多为出血量大,病情进展快,微创钻孔引流不能立即缓解病情或有引发再出血可能,所以一旦确定手术,应马上争分夺秒,尽快清除血肿,解除压迫,以利于复原神经功能,并且以削减创伤为准则,即骨瓣不宜过大,能经侧裂入路不经皮层,能简洁操作就不牵拉过分暴露,避开人为挫裂伤,这是手术质量好坏的最大区分。另外,开颅去骨瓣,日后患者因脑组织移位,甚至脑室穿通畸形而感到不适,需二次手术植骨;而微创钻孔引流术创伤小,患者及家属简单接受,且不受年龄限制,但要求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出血时间应>8h。因此,本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穿刺胜利到拔除穿刺针期间应亲密视察病情及引流状况,如发生出血,可改为开颅手术,每次注药应留意无菌操作,本组感染3例。其中2例与操作有关,1例因拔管困难,置管时间长而致。 总之,开颅手术较微创钻孔引流感染几率大,术后再出血是医生与家属普遍担忧的问题,而术后再出血多数发生6小时以内,因此,术后24小时应限制血压在160mmHg以下。用药方面,激素易诱发溃疡不宜用;止血剂、凝血剂对脑出血无治疗作用,且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经脱水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用后简单诱发梗塞,不利于侧支循环建立;术后3天应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则有利于神经功能复原;125ml甘露醇与250ml甘露醇作用相同,年龄大者,不宜大剂量应用,有引起肾功能衰退的可能。床上活动也是必需的。活动可避开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止脑梗死、肺感染、压疮及关节挛缩和难受1。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