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婺源 婺源天气.docx
神游婺源 婺源天气 汽车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婺源境内,我们的旅途倦意忽然为车窗外的景物所激活。一座座层峦叠嶂的山林,一段段碧绿娟秀的河流,一条条蜿蜒伸向丛林深处的石板路,然后来了仿佛是文章段落大意的村落。树林和河流以静态和动态的形式转动着我们的视觉,时常有一道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民居穿过,两者朴实而灵动,既肃穆又亲切,既深邃又浅白。比之于我们阅历中的风景,这里更多地保持了自然界的整体与和谐。哪怕是最能体现人力所为的建筑,也深深地遁入了大自然的韵律之中。一切是眼睛中明白不过的表情,一切又是语言难以述说的衷曲,像低浑而不华丽的浅吟轻唱,又像中心模糊的整篇文章。一切存在于我们对城市的相识之外,又区分于我们对家乡风物景致的熟稔与理解。 这是中国最漂亮乡村五月里的田园春梦! 婺源的建筑是典型的徽派风格,详细体现为粉墙黛瓦,洁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像上世纪初的黑白照片,不着色调,超凡脱俗又弥足宝贵。屋顶有刻着各色图案的檐角,不是写意而是工笔,却没有弄巧成拙的俗艳。在延村、上晓起村、下晓起村,在汪口俞氏宗祠和清华古镇,我们以缓慢的脚步丈量历史在这里的沉淀。青石板上走出了南宋的理学家朱熹,走出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也迎来了如我等的旅人,而它仍寂静得令人肃然起敬。数百年的光阴轻轻挪移之后,我们走进,感觉到了心虚、害怕的慌乱。这样的生存环境,比之于城市显得陈旧却又大度、松散却又朴实、谨慎却又开朗。城市的熙熙攘攘,更多的是让人感觉到生存与生活的挤压。 在这里,一种单调的乡村情怀隐藏着人生意义的厚度,使你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健旺。 婺源的水恰合民间小调的品位,原始、自由,为所欲为。相较于西湖,它少了一份神化的宠爱;比之于秦淮,又少了一份熙攘多了一份安静。在李坑村,小桥、流水、人家清爽自然地表达了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天雨逃脱了空气的污染,又经过翠色逼人的花草树木的洗礼,自然就上了一级台阶,有了独特的韵味。石板路连着石板桥,石板桥下蕴清流。闲逛在乡间小径上,到处与水邂逅,有时它和顺秀丽,有时它对你嫣然一笑又自顾走去,有时它倚门回首,仿佛暗许芳心的乡间秀女。这里的水是有感觉的,它听得见人与自然的互动,嗅出了大地的芳香,并品出了人类对它的痴爱。这些水可以濯我足、可以洗我衣、可以灌我田,最难能珍贵的是,它还能涤去我们内心的污痕。 和婺源的水一样,婺源的绿也是无处不在。 古树以历史的名义,绿得深厚,青翠欲滴。稻田荷着农人的希望,绿得亮丽招摇,一大畈一大畈地越过旅人的视野,向远方延长。金色的油菜花代表着绿所能达到的境界,氤氲着春天的极致。还有那随山起伏的茶园。在五月的阳光下始终把绿写满了人们全部的感觉器官,仿佛是造化铺就的巨大的绿毡。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上晓起村和下晓起村的古生态树。这里的绿斑斓杂驳,极富层次和景深感。一壁是行将枯死的树不甘寂静的黑绿,一壁是正值壮年的树年轻有为的深绿,一壁是青春活泼的树蓬勃向上的亮绿,一壁是初出茅庐的树不甘落后的嫩绿。这些绿和平相处又相互竞争,仿如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比照。从远处看,是一团巨大的绿;深化进去,又是详细生动各不相同的绿。这里的绿,倘如流进人的内心,肯定会窒息你的思维。除了视觉里的绿,还有听觉里的绿、嗅觉里的绿和味觉、触觉里的绿。于是。你会在浑然不觉中走进一个绿的世界。 绿色的梦境是人类追求和要达到的境界。 婺源的山是真山,水是真水,绿是真绿。这些可归结为一抽象的词:纯朴。几百公里叠下来,未见一处俗艳和苟且。山坡、草地、农田、树丛、竹篁、河溪、道路,仿佛一切都是造化率性而为,又仿佛是上帝的神工鬼斧;一切像是引人留意,一切又像是撇开人的眼光。这是退居山林的隐士风度,隐士的名义要引人注目,隐士的内容少为人知。 美的景致加上纯净与朴实,再加上自信与秩序,使婺源这块土地千百年来不失神采,也使如我等逃脱城市而不能只得偷三五日闲暇的所谓回来童年走入乡村梦境的人有了一个绝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