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甲基糠醛(5-HMF)在中药中的研究现状探讨 羟甲基糠醛对身体好吗.docx
-
资源ID:81191130
资源大小:17.8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羟甲基糠醛(5-HMF)在中药中的研究现状探讨 羟甲基糠醛对身体好吗.docx
羟甲基糠醛()在中药中的研究现状探讨 羟甲基糠醛对身体好吗 摘 要:总结了5-HMF的形成、存在、性质等概况,归纳了其毒副作用及药理作用的探讨现状,并且探讨了试验室现阶段的探讨结果,提出5-HMF可能会被作为中药中一个新的活性成分加以探讨,并认为它对阐明中药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508-03 Discuss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 in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Research Presentsituation FU Zi-qin, WANG Ming-yan, CAI Bao-chang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gjing 210029, Jiangsu,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overview of 5-HMF"s formation, existence, nature and so on. It also induced its poisonous side effect and the pharmacologicalaction research presentsituation, and discussed the laboratory"s findings at the present stage, proposed that 5-HMF possibly can be taken in th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as a new active constituent to be studied, and thought it has vital significance to expound th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function. Keywords:5-hydroxymethylfurfural;Chinese native medicine 中药化学成分困难,但从多种单味药及复方中发觉,多数中药存在一个共同的成分:5-HMF。5-HMF是葡萄糖等单糖化合物在高温或弱酸等条件下脱水产生的一个醛类化合物,一般经炮制或加热后含量会上升,有的甚至上升极其明显。现阶段对于5-HMF探讨存在着很大的争辩。有报道称该化合物对人体横纹肌和内脏有毒副作用等。因此,医药、食品等工业中往往对其产品进行5-HMF含量的限制。但近年来有探讨发觉,5-HMF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因此,本文就5-HMF的形成、性状、影响因素、检测方法、毒副作用及其药理作用等探讨现状作一个归纳。现综述如下。 1 5-HMF概况 1.1形成15-羟甲基糠醛(简称5-HMF),又称5-羟甲基-2-糠醛,由单糖化合物加热分解产生。多糖及苷类化合物在浓酸作用下首先水解成单糖,单糖在浓酸(4-10N)加热作用下,再脱去三分子水,生成具有呋喃环结构的糠醛化合物。该物质稳定性欠佳,可进一步分解为乙酰丙酸和甲酸或是聚合。 1.2存在5-HMF主要存在于可能发生糖降解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的食品和植物中,如在蜂蜜、婴儿乳品、葡萄干及大多水果(如日本黄杏)中等均有发觉。而其他植物中近来发觉也不少,如刘漂亮等2从熟地黄中分别得到5-HMF;再如贾天柱等3首次从狗脊升华物中分别鉴定了有肯定刺激性的5-HMF,同时认为可将其作为狗脊炮制品的一个指标物质。对于葡萄糖输液剂而言,在其储存、加热灭菌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5-HMF。 1.3影响因素由于5-HMF稳定性欠佳,其含量影响因素较多。加热时间和温度是影响5-HMF的首要因素,一般均使5-HMF含量呈规律改变4。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的存在对5-HMF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另外,高温状态下,存在溶液的电解质价数越高,分解的5-HMF量越多6。再者,复方配伍对其也有肯定的影响。中国药科高校中药探讨所严永清等7对生脉散复方进行探讨,探讨表明,单味药在煎煮前均不含5-HMF,而生脉散全方及麦冬与五味子配伍的水煎液中5-HMF的含量显著增高,由此推断,5-HMF的形成可能与五味子的酸性有关而其含量主要受麦冬的影响。 1.4检测方法常见的5-HMF检测方法有UV法和HPLC法。由于UV汲取度法简洁、通用、不需比照品,ChP(2000)、BP(1998)和USP(24)均采纳此法限制产品中的5-HMF含量。如张嵩等8用双波长比色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但若主药等干扰检测时,可采纳HPLC外标法,该法克服了5-HMF和其他成分在同一波特长有汲取的问题,从而能更精确地测定其含量和限制注射液的质量。如戴其昌等9用HPLC法测定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61%)。 2 5-HMF毒副作用及其代谢探讨 2.1毒副作用有探讨利用结肠致癌剂造模的45F344雄性大鼠进行试验,造模1周后,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并分别在正常饮食中加入未加热的蔗糖、加热后的蔗糖、加热后蔗糖的丁醇提取物(去除5-HMF)和1%的5-HMF进行饲养。结果显示,蔗糖加热组和1%5-HMF组均出现明显的结肠小囊异样生长(ACF),而丁醇提取物组大鼠未出现ACF。进一步试验还证明5-HMF能干脆导致ACF的产生,并呈剂量依靠性。由此得出结论,对糖进行加热后(包括家庭烹制)如能产生含量为1%的5-HMF,就有可能引发并促进ACF10。另有探讨显示5-HMF还可产生肯定程度的基因毒性,推想其机制可能为5-HMF在体内经过硫化和氯化的过程而产生的致突变作用11。另外,5-HMF对人体横纹肌和内脏有毒副作用。 但也有大量报道称5-HMF不具有某些毒副作用。在对8种碳水化合物的热降解产物对小鼠皮肤癌的作用探讨中,5-HMF并未显示出诱导和促进皮肤癌作用12。通过5-HMF对蛋白质损伤和影响谷胱甘肽活性的探讨,得出结论,5-HMF虽能使正常cell内谷胱甘肽活性受到肯定影响,但远远不会给人体造成严峻的损害13。 2.2 代谢探讨5-HMF主要经肾排泄。将5-HMF用14C标记后大鼠口服给药,8h后发觉14C主要集中在肾脏和膀胱,其次是肝脏,胃肠道较少,推想肾排泄是5-HMF的主要排泄方式。在大鼠给药8h后的尿液中检测到了两种呋喃环的成分,5-羟甲基-2-糠酸(HMFA)和HMFA的甘氨酸结合物(HMFG),并且尿液中的14C含量高达85%,给药24h后其含量大大降低。由此可见,5-HMF在大鼠体内主要经肾排泄,且代谢速度较快14。Godfrey等采纳管饲法对雄性F344大鼠和B6C3F1小鼠赐予5、10、100或者500mg/Kg14C-HMF(5-HMF),探讨其在体内的安排状况,从组织安排的状况表明:HMF在雄性大鼠和小鼠的汲取是快速的,在雄性小鼠组织中的浓度在早期时间点与剂量并不呈直线比例关系,其分泌途径主要经由尿排出,口服剂量的60%80%在48h内经由这条途径排出。对于肝、肾、组织/血液的HMF放射比活性大于1,尿液中的代谢物中一种为:N-5-羟甲基-2-呋喃。 3 5-HMF的药理作用探讨 3.1 抗心肌缺血近年来,在中药复方探讨中发觉,5-HMF有肯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夏云等7对生脉散的化学成分进行探讨,从其合煎剂中分别得到一个新成分,经UV、IR、MS、及NMR谱鉴定为5-HMF。同时,探讨发觉,单味药在煎煮前不含5-HMF,单味五味子水煎后能产生少量5-HMF,人参、麦冬水煎液中未发觉5-HMF,而生脉散全方及麦冬与五味子配伍的水煎液中5-HMF的含量显著增高,推想5-HMF生成可能与五味子酸性有关,而其含量主要受麦冬影响。进一步进行药效学探讨后发觉,全方合煎的药效明显优于该方单煎或两两组合配伍或三方单煎后混合的药效,推想该结果可能与其中所含的5-HMF及其含量有关。对分别所得5-HMF进行初步药效学试验,探讨表明,5-HMF能降低心肌缺血小鼠血清中LDH含量,降低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提示生脉散全方煎煮后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利于其抗心肌缺血作用,它的产生对复方整体疗效是有利的,是生脉散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之一。 3.2 抗氧化作用近年来严永清等15从生脉散煎剂中分别鉴定了原三药材没有的5-HMF,证明5-HMF除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同时,有报道称茅台酒中含有5-HMF,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有益于口腔健康,且同样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3.3 Ca2+拮抗活性探讨发觉,梅果实(如乌梅)中所含的蔗糖经加工炮制后可生成5-HMF,具有Ca2+拮抗活性,有较强的拮抗由钾离子引起的豚鼠结肠带收缩的活性。同时,乌梅具有抗过敏作用,其抗过敏机理可能是非特异性刺激产生的游离抗体中和侵入体内的过敏原的结果,有人认为该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中所含的5-HMF有关16。 3.4 改善血液流变学Kubo M等17探讨发觉,生地黄在蒸制过程中生成5-HMF,随蒸制时间延长,熟地黄中5-HMF含量增加,炮制成熟地黄后其含量增加约20倍左右。而药效学试验发觉熟地黄可以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实力、红细胞集合体形成等红细胞动态,并通过使纤溶系功能增加而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呈现血液促进的作用,与熟地相比,生品在这方面作用较弱,这可能与两者所含5-HMF含量的差异有关。另外,从产于日本的黄杏中分别得到了5-HMF,通过试验同样证明5-HMF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肯定作用。 3.5 影响甘草酸代谢有报道称,蜂蜜中含有葡萄糖、蔗糖、5-HMF等成分,将这3种成分分别家兔口服给药后,视察其对家兔体内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代谢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5-HMF能抑制甘草次酸氧化为3-脱氢甘草次酸,增加甘草次酸在体内的汲取,从而促进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抑制肿瘤、抗炎、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18。 3.6 其它近年来,有人以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抑制剂叠氮钠微泵恒速灌注30天导致大鼠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和学习记忆实力减低,从而探讨补肾中药山茱萸单体成分5-HMF作用,结果显示,5-HMF能够拮抗叠氮钠致神经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并且可上升转AD患者线粒体DNA融合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同时,有试验实行药效追踪的方式对山茱萸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别得到5-HMF,药效学试验发觉5-HMF对于黑腹果蝇幼虫有杀虫作用19。 4试验室探讨结果 本试验室采纳RP-HPLC法测定山茱萸生、制品中5-HMF含量,结果显示,山茱萸经酒蒸后5-HMF含量显著上升。本试验室从山茱萸酒制品中分别并鉴定出5-HMF。初步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5-HMF能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ALT和AST且存在肯定的量效关系,提示5-HMF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肯定爱护作用。同时,探讨还发觉,5-HMF对H2O2及葡萄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爱护作用,可逆转SOD活力减低,推想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爱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理之一(5-HMF化学及药效探讨另见报道)。 5讨 论 作为糖的热降解产物,5-HMF具有广泛存在性,其药理及毒副作用是人们探讨的重点。多年来,其相关探讨取得了肯定进展,但仍没有得到公认的结论,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尤其是药理作用方面,其作用产朝气制仍处于一个推想、争辩的阶段。5-HMF存在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作用?其存在对中药及其复方疗效有着怎样的意义?生脉散等的探讨提示人们,在某些方面,5-HMF对中药疗效是有利的,它很可能是中药中未被人们所相识的活性成分。并且,本试验室在山茱萸中发觉了该成分,且制品中该成分含量显著上升,而体内药效学试验发觉,在爱护肝损伤方面显示制品作用优于生品,由此推想,该结果可能与其中所含5-HMF含量多少有关。因此,对分别出的5-HMF进行进一步药效探讨,结果发觉,5-HMF对肝损伤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具有肯定的爱护作用,且发觉5-HMF标准品同样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爱护作用,并且推想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笔者将接着关注对5-HMF的探讨,从而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及其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立军.自然药物化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74. 2 刘漂亮.地黄炮制探讨熟地黄中5-羟甲基糠醛的提取分别及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5,26(1):13. 3 贾天柱,陈焕亮,解世全,等.饮片炮制狗脊升华物中5-羟甲基糠醛分析J.中成药,2002,24(10):768-771. 4 王俊平,李百华,蔡磊.高温高压灭菌对血液保养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1995,8(3):136-137. 5 刘昕,吕秀阳,夏文莉,等.高温液态水中有机酸对果糖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6,5(7):152-156. 6 迟文,曹永红,黄桂芳.电解质对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3):128-129. 7 夏云,李志明,朱丹妮,等.化学生脉散复方化学动态改变与药效关系的探讨生脉散复方化学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0-231. 8 张嵩,徐卫国,陈蔚林,等.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双波长测定J.药品监管,2000,9(12):13-14. 9 戴其昌,范小萍.HPLC法检查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J.西北药学杂志,1999,14(3):99-100. 10 Zhang XM,Chan CC,Stamp D,et al. Initation and promotion of colonic aberrant crypt foci in rats by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in thermolyzed sucroseJ.Carcinogenesis,1993,14(4):773-775. 11 Surh Y,Tannenbaum SR.Activation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 5-Hydroxymethylfurfural to strong mutagens via allylic sulfonation and chlorinationJ.Chem Res Toxicol,1994,7(3):313-318. 12 Miyakawa Y, Nishi Y, Kato K, et al .Initiating activity of eight pyrolysates of carbohyates in a two-stage mouse skin tumorigenesis modelJ. Carcinogenesis,1991,12(7):1169-1173. 13 Janzowski C, Glaab V, Samimi E, et al . 5-Hydroxymethylfurfural:assessment of mutagenicity,DNA-damaginh potential and reactivity towards cellular glutathioneJ. Food Chem Toxicol,2000,38(9):801-809. 14 Jacques-Edouard Germond, Grorges Philippossian, Urs Richli,et al .Rapid and complete urinary elimination of 14C-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administered orally or intravenously to ratsJ.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1987,22:79-89. 15 严永清.生脉散复方化学成分的动态改变与药效关系探讨 5-羟甲基糠醛的分别、鉴定及含量改变C.全球华人中药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213. 16 许腊英,余鹏,毛维伦,等.中药乌梅的探讨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1):52-57. 17 Kubo M, Asano T, Matsuda H, et al. Studies on Rehmanniae radix.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constituents and improvable effects on hemorheology with the processing of roo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J. Yakugaku Zasshi,1996,116(2):158-168. 18 Hou YC, Ching H, Chao PD,et al. Effects of glucose, fructose and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on the presystemic metabolism and absorption of glycyrrhizin in rabbitsJ. J Pham Pharmacol, 2005,57(2):247-251. 19 Miyazawa M, Anzai J, Fujioka J, et al .Insecticidal compounds. Againt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SiebJ.et Zucc. Nat Prod Re,2003,17(5):33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