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10篇.docx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10篇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1 物理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物理试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试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育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试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试验教学,现做安排如下: 一、试验目的通过物理试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试验提出的试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试验教化;还要培育学生的科学试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肃穆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试验、课堂演示试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视察和勤于思索,培育学生主动探讨的探究精神和创建性的发觉、思索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要求学生在试验中,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在不怜悯况下擅长应变,培育学生的应变实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实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希望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学生自己进行学问的建构 2、培育学生自觉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创新实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3、利用探究试验培育学生的自主设计试验的实力,让学生学会并娴熟探讨问题的基本方法,如限制变量法等。 二、试验措施: 1、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2、仔细组织,细心辅导。 3、激励学生回家利用家中原料做试验、回校沟通。 4、关于演示试验的教学,首先必需确保胜利性,驾驭试验的原理,抓住关键,其次演示现象必需明显、直观,可见度大,在进行演示试验时要让全班同学都望见,而且要看清晰。第三演示试验简便易行,操作便利,得出结论的推理简洁易被学生接受。 5、关于学生分组试验的教学:试验前必需完成预习内容,进入试验室后要求学生按分好的试验小组坐到相应的试验桌前,并设立试验小组长加以监督。试验时应要求学生不能大声喧哗要让试验课始终处在探究、探讨的氛围中。试验中应要求学生敬重事实,照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试验完毕要求学生整理好器材刚好处理试验数据。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忱和爱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念,培育他们逻辑思维实力、运算实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实力、归纳实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驾驭好物理的,加强试验操作实力培育,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果,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详细措施 1、 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老师间的联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气。 加强教法探讨和发挥最高效益。 2、 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部就班,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 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探讨,了解并驾驭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实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学问与基本试验。 其次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运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五、实施安排表 13.13.7 第一轮,声现象,物态改变 23.83.14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33.153.21 光综合练习 43.223.28 电流,电路 53.294.4 欧姆定律 64.54.11 电功,电功率 74.124.18 平安用电,电与磁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3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九年级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学问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学问点、考点、热点进行思索、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驾驭的学问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改变、心情等因素,因此制定有效的复习安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 一、教学内容 1、学完九年级物理下册课本三章内容。 2、复习八、九年级物理全部内容。 3、做好专项和综合训练。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学问联系亲密。 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学问。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学生对于画等效电路图的问题总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误。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简单出错的学问。 三、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驾驭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驾驭程度,刚好反馈,与学生做到学问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依据中考题“源于课本以高于课本”的考试特点,在复习将各个学问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学问联系,形成学问的主线贞,再将学问主线交织成面,形成系统,协作精选的习题对学问增加提炼性。 分成力学、电学、热学、声学和光学五大版块,并且对学问进行综合梳理,通过口诀、推论、简便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的学问有一个新的整合过程,理清学问脉络,知道侧重点。 3、综合训练,实力提高。 通过前两步的阶梯学习后,通过综合训练培育学生的分析、归纳、做图等综合应用实力,希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实力。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在学问的认知实力方面上会有一个可喜的质的飞跃。 4、模拟中考,素养适应。 在复习的最终阶段,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开阔视野,多见各类题型,让学生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简洁省时的解题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主动心态. 四、复习支配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记忆关。要求记居处有的计算公式。没有精确的记忆,就不行能有良好的结果,尤其在我校学生整体基础偏差的状况下。 (2)基本方法关。如限制变量法的理解等。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要求娴熟驾驭解基础题的思路。 基本宗旨:学问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当留意的几个问题 (1)必需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实力自测上的改造题,必需深钻自测书,以实力自测为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刚好反馈。老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纳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6)注意思想教化,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念,并创建条件,让学困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二)、其次轮复习 1.其次轮复习的形式 假如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其次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长和提高,应侧重培育学生的物理实力。其次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其次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殊是重点;留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驾驭,这就须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 2.其次轮复习应当留意的几个问题 (1)其次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支配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四平八稳;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殊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依据专题的特点支配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奢侈”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意解题后的反思。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高校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学生推动题海。 (6)注意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4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终能考上一个志向的高一级学校,作为老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要求动身,在学问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须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留意从物理学问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化和品德教化的潜能,主动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主动创建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加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根据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二、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学问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初步的分析、概括实力和应用物理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实力; 3、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化、爱国主义教化和品德教化。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觉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探讨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沟通”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而老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留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学问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3. 加强演示和学生试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视察、试验为基础。视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试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详细的明确的相识,视察和试验,对培育学生的视察和试验实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引起学习爱好都有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试验 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问的核心内容。要培育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视察、分析、试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觉过程产生爱好。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干脆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学生的分析概括实力。 5.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许多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实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化,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进入中考复习工作,面对中考复习,我们是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复习中,强化基础教化,帮助学生驾驭好物理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学问的实力,教学中,加强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的实力。 二、教学目标 1、努力提高学生的试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试验操作,力争中考试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 2、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对各种类型的考题,能娴熟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使学生能娴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问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力争中考平均分达90分以上,优分率达85%以上,及格率达90%以上,低分率限制在3%以内。 三、教学措施 1、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教化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2、要重视基础教学: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试验操作是教学的基础。因此,仔细探讨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应敏捷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不做超过课程标准的繁难试题,提高学习效率。 3、联系实际:留意视察生活中常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试验,会用学过的物理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学问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化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4、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试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试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试验实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实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试验学习应包括:试验器材的选择、试验操作、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5、强化规范:规范是胜利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四、教学课程和时间支配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补课2.1-2.8第1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讲声音的特性噪声与声的利用第3讲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第4讲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补课2.18-2.27第5讲物态改变第25讲分子热运动内能第26讲比热容热机第27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3.1-3.7第6讲电流和电路第7讲串并联电路第8讲电压电阻第9讲欧姆定律2、3.8-3.14第10讲电功率及其测量第11讲电与热平安用电3、3.15-3.21第12讲磁场电流的磁场第13讲电动机与发电机第14讲信息的传递4、3.22-3.28第15讲宇宙和微观世界第16讲质量和密度第17讲运动的描述时间与长度的测量5、3.29-4.4第18讲力与运动第19讲弹力重力摩擦力第20讲杠杆简洁机械第21讲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6、4.5-4.11第22讲浮力及其应用第23讲功功率机械效率第24讲机械能7、4.12-4.18综合一与声音相关的问题综合二与光相关的问题综合三与物态改变相关的问题综合四与内能和热量相关的问题8、4.19-4.25综合五与密度相关的问题综合六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综合七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综合八与做功、机械相关的问题9、4.26-5.2综合九电路的连接和限制综合十欧姆定律电功率综合十一电与磁10、5.3-5.9专题一作图专题二简答11、5.10-5.16专题三试验5+212、5.17-5.23专题四计算题5+213、5.24-5.30基础补漏5+214、5.31-6.6作图试验5+2 十15、6.7-6.13计算创新16、6.14-6.20自我调整17、6.21-6.27中考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6 总复习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历时5周,对单元学问进行系统复习、梳理。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学问块的学问复习要交叉进行。依据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初中物理共分13个单元。前7个单元为力学学问,接下来是光学和热学学问,各占2个单元,最终是电学学问,共4个单元。假如复习时按其次序逐章复习,学生事先知道了依次,同时由于同一学问块的单元学问放在一起,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可以先讲一部分力学学问,插讲一个光学单元,再将一部分电学学问,再插一个热学的单元。其次个原则是先主再次。依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学问,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学问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终。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仔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惫。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这6个单元不仅次要,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简单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第三个原则是初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无非是给学生一个调整,加强簇新感。 其次轮复习,从4月中旬到下旬,即区水平测试之前,为时2周。这两周以这时块为单元进行复习,并穿插历年的模拟卷的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13个单元都过了一遍,再由于第一轮历时较长,很多学问简单遗忘。再者要把各单元学问适当综合,以使学生能较早接触,适应水平测试题。因为水平测试题难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学问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次考试将干脆影响到学生填报志愿的问题。第三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底,即毕业考之前,历时3-4周。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一些中等题上。主要进行一些专题复习。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毕业考后要分流入学,采纳分层教学。课后作业把10个重点学问再过一边。 专题复习可以可以分成4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其次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实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试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学问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学问,又有肯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肯定的困难。 这4类专题复习可以交叉进行,视学生状况而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取舍。 比如作图和计算专题,这些题目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太简洁了可以不用,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这部分题目干脆关系到他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所以要花大力气,保证这类专题的复习。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复习重点是历年的毕业考试卷的强化训练。专题复习和历年的毕业考试卷交叉进行。教学时,前半节课讲解,后半节课学生独立练习,课后批改以后,对每个人进行个别辅导,独立订正,直到全部通过合格为止。然后让他们再来做一份。 初中物理学问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特殊是第一次带初三的青年老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怎样从宏观(整体复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索,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制定严密的安排,采纳“三轮复习”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复习前应制定严密的安排,安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育学生哪些方面的实力等。安排还要全:包含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学校组织的联考、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等,另外对试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合理支配。复习中要强调重点,多练难点,不漏学问点。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看课本再现学问,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以点代面,突破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这轮复习事实上是完善初中物理复习目标,使前后学问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这么多的学问点假如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变成新课的“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行能的,也是无效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分析探讨问题,然后再总结,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对于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如对力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复习,首先要深化对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液gV排中, 液不是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V排也不是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只有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其次对浮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举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用弹簧称二次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力,漂移物体的计算等,最终对浮力与压强,简洁机械有联系的简洁的综合题也要涉及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尽早接触综合练习又能加强基础学问的记忆。 其次轮: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依次,把全部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学问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育学生的综合实力。 (2)“按题型”专题复习:依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试验(包括操作试验),计算等专题,进行特地练习,使复习犬牙交错,从整体上驾驭复习重点。 (3)“热点学问”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纳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视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当解决了问题又娴熟驾驭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轮: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从学问的驾驭,还是从解题实力的培育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驾驭,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驾驭公式的应用范围和运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洁的推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学问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学问的困难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学问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根据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洁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依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留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困难的图形看简洁(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困难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假如能娴熟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简单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重视视察和试验 物理是一门以视察、试验为基础的学科,视察和试验是物理学的重要探讨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视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觉诞生于细致的视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细致视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视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学问有生动、形象的感性相识;只有通过细致、仔细的视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学问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很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视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相识。 在学习物理学问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重视试验,留意把所学的物理学问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试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起先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仔细视察老师的演示试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试验。 在仔细完成课内规定试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来推断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试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试验。这些都须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索、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视察、推断、思维等实力,使自己对物理学问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五、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学问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化,随着学习学问的增多,很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索的方法不对头的原因。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真正领悟和驾驭并非“一日之功”,还须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六、留意适当分类,把学问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学问增多时,就很简单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根据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楚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学问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中考物理考试要点分析 学问点主要有,力学主要有四个:二力平衡(包括一条直线力的合成、功、功率、机械效率、),密度,压强,浮力。电学主要有三个: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力学主要要理解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三个重要力:一个是重力、还有摩擦力和压力。在学力学时,应当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并且力争建立物理情景,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每一个力学概念要加强理解,力争弄明白每个概念怎么来的,它在讲解并描述什么内容,这个概论有什么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训练,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学问的驾驭程度。刚好查缺补漏。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安排 篇7 一、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通过视察和试验,初步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发展性目标: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说明生活中热现象。 融通性目标:用演示试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爱好,使学生了解通过干脆感知的现象,可以相识无法干脆感知的事实。 二、教学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三、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 转换法 小组探讨法 四、教学打算:课件,演示试验和学生动手的试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学 【课件图片展示】同学们,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宏观世界,那么,假如深化物体内部,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回顾第十一章的“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学习,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播放课件) 1.物质由_组成。 2.分子是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的,假如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m,用肉眼干脆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很_。 通过对前面学问的回顾,我们能够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试验:1.学生参加:请同学们推断桌子上甲烧杯中无色透亮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2.演示试验: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之间的扩散试验。 由上面的两个试验,引入分子的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现象。 证明: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递进提问: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发生扩散现象呢?课件展示: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试验。 证明: 液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课件展示:1.铅片和金片的扩散。 2.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厚厚的一层都变黑了。 证明: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总结: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探究活动(二) 提问:扩散现象能证明什么?请小组探讨。 请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证明白: 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 分子间有间隔。 学生分组动手试验: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视察混合后总体积。3分钟后请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证明白什么?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60ml。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探究活动(三) 提问: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温度。 猜想的理由(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证明扩散快慢跟温度有关):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1.同样大的糖块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2.其他状况相同时,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比放在家里干的快。 3.妈妈炒菜时,老远就闻到香味,但吃菜的时候却感觉没有那么香。 学生动手试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 水,用钢笔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3分钟) 结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猛烈,扩散越快。 (三)启思点拨 提问:1.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飞散开来? 2.分子间存在间隔,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很难被压缩?(学生探讨3分钟) 请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老师出示:“弹簧连着乒乓球”教具。讲解:用两个乒乓球代表某种物质的两个分子,中间用一个弹簧连接。分析: 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平衡状态)时,两分子(两乒乓球)之间的距离设为r0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 F斥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引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0 时,F引 F斥,表现为斥力。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r0 时,F很小,几乎为0教学小结:(学生一起大声读一遍,加强印象) 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猛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随温度上升而日趋明显。 3.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发生。 4.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四)差异评价 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想我将会 我还有怀疑的是 第十六章 第1课时 分子热运动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学 思索后回答 1.物质由_组成。 2.分子是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的,假如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m,用肉眼干脆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很_。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 1. 推断无色透亮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2. 演示试验:NO2气体和空气扩散试验。 注明:1) NO2气体制取方法:(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 NO2气体是红棕色的有毒气体。 3)NO2气体处理:用NaOH溶液。 3. 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扩散试验。 证明:液体之间是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师:三鑫美不美? 生:美。 师:爱不爱三鑫? 生:爱。 师: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漂亮的三鑫。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宏观世界,同学想不想知道,假如深化到物体的内部,有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我们在第十一章第一节就学习过分子的有关学问。 下面我们一起来思索后回答几个问题: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分子是很小的,假如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用肉眼干脆看不到。 4.分子的数量许多的。 师:1m =_nm 10-10m=_nm 生:1m=109nm 10-10m=0.1nm (好,掌声!) (老师结合课件,讲解分子大小) 师:通过对前面学过的学问的回顾可知;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师:请同学们推断我们试验桌子上大烧杯里面无色透亮的物质是什么液体? ?学生动手试验(3分钟) 生:是酒精。 师:大家的推断跟这位同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