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必备热点素材:《感动中国》人物.docx
-
资源ID:81244916
资源大小:15.4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高考必备热点素材:《感动中国》人物.docx
2023高考必备热点素材:感动中国人物 20xx高考必备热点素材:感动中国人物 (一)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颁奖辞:离乱中寻找一张宁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担心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二)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老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踪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xx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接着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心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老师。颁奖辞: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终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觉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三)赵久富:心有清泉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xx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起先,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辞80岁高堂,仔细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颁奖辞: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终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抹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四)张纪清:大爱深厚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xx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隐私。人们发觉,他就是江阴人找寻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始终在找寻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设馆。颁奖辞:一个和善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识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隐私。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实的心愿,清贫的生活,名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五)陶艳波:同桌妈妈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确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高校。颁奖辞:他的四周宁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全部,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快,也听见无声的爱。(六)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高校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加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爱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决。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妙的一个将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颁奖辞: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急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静,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八)肖卿福:医者之大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不遗余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扬麻防科普学问,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学问讲座近百次。颁奖辞:偏见犹如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坚韧反抗;像一位天使,用暖和驱逐无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八)朱晓晖:最孝女儿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xx年患充满性脑梗塞,从今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看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颁奖辞: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暖和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华蜜的王。(九)师昌绪:光耀人间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探讨与开发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其次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颁奖辞: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十)陇海大院:爱意满园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覆盖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救济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担当起照看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番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颁奖辞: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和善的人,暖和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集体奖: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供应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救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