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docx

    • 资源ID:81287854       资源大小:14.7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docx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高校、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欢迎参考。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一)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洁。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尝古文经典,感觉自己从前的相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高校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相识,仿佛洗心革面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相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二)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宏大才智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化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才智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简单,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高校,有许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简单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协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相互谅解、相互关切、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行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惊隐显慎独等方面培育自身的品德,驾驭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别,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高校生所必需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受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缘由,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全书体例清楚,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休戚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尝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才智、处世之道。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简单呀!特殊是我们今日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许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苦痛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三)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慢慢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需敬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给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化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化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事实上把全部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白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则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简单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限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平常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确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说明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行更易,不是别的不行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行更易。今日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日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日没有难过的事,所以没有悲伤;今日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兴奋,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状况这种境界叫中。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化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坚韧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注意事项

    本文(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docx)为本站会员(ylj18****7094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