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嵇康的生平事迹.docx
文学家嵇康的生平事迹嵇康是中国古代闻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跟大家共享的嵇康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嵇康人物生平 1.家族与家庭嵇康的祖先原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并改姓嵇氏。有文献称嵇氏家族是一个儒学世家,但因缺乏佐证,这种说法产生了争议,后世学者揣测嵇氏是因为与魏武帝曹操同乡,而在嵇康父亲的一辈发迹。嵇康的父亲名叫嵇昭,字公远,在曹魏担当督军粮治书侍御史的官职。他在嵇康还在襁褓之中时便已经去世,嵇康由母亲和哥哥抚养长大。因为父亲的遗产和兄长的抚养,嵇康的早年过着优裕的生活,母亲和兄长并没有强迫他拜师系统学习儒家的经典,这让嵇康得以学习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技艺以及接触其它学派的思想,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有观点认为,父亲的早逝与母兄的纵容,对嵇康日后桀骜不驯的性格形成有着潜在关联。嵇康有两个的哥哥。长兄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学者们通过对嵇康经验与自述的探讨确认了他的存在。他同母亲一同将嵇康抚养长大,对嵇康影响巨大。嵇康对他感情深厚,曾在答二郭诗等作品中多次提及他们的哺育之恩。后来长兄与母亲都先于嵇康去世,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与思亲诗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哀思。次兄嵇喜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他在西晋时担当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等重要官职。兄弟二人之间作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及答嵇康诗相互赠答,嵇喜在赠答诗中表现出了与嵇康迥然不同的主动入世的看法,使得后世对二人的关系有着诸多揣测。有观点认为二人虽然价值观不同,但是仍有骨肉亲情;也有观点认为政治立场与价值观的分歧干脆导致了兄弟关系的裂开嵇康成年后迎娶了曹魏宗室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后又迁至中散大夫。其家族与活跃在正始时期的名士何晏有着深切渊源。有观点认为与曹魏的婚姻本身,及曹氏与何晏之间的关系,对于嵇康今后的政治立场与命运起着关键作用。结婚后,嵇康与妻子大约在248年生下一女,又在253年生下儿子嵇绍。2.隐居与养生虽然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然而嵇康并不热衷于当官谋富贵,没有留下任何官场事迹。他憧憬出世的生活,隐居于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人交游,并创作了大量表达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受到当时人的瞩目,被称作竹林七贤。后又与吕安、向秀为邻,以锻铁为生,不出肯出仕为官。亦有说法称嵇康锻铁并非为谋生。当时担当大将军的司马昭要聘用嵇康成为他大将军幕府的属官,他逃到河东郡去躲避征辟。司隶校关于不愿出仕的理由,嵇康本人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经说明,是因自己性格慵懒以及志在长生而不愿追求功名。嵇康不仅崇尚道家的自由思想,也信任道教服食长寿的主见。在隐居期间,他曾亲身实践前往山中采药,并且意欲将养生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而不愿选择出仕为官。文献中记载有他与孙登、王烈等隐者道士的交游。他还著有养生论,在炼丹服食之外主见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养生方式,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尉锺会打算了盛大的排场前去探望他,遭到他的冷遇。好友山涛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行,表明自己不愿为官的看法。后世学者大多确定了这方面的缘由,然而很多人仍旧认为在这之外也有着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嵇康选择不仕。一种观点认为是处于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的自保。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少有出于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通过不仕来表达出与司马氏的不合作,还有观点进一步认为他是因忠于曹魏而选择不与司马氏合作。3.绝响与身后嵇康好友吕安的妻子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将其灌醉并施行了奸污。吕安愤恨之下想要告发吕巽,而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嵇康。嵇康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有交情,结识吕巽尚在吕安之前,故劝吕安不要揭发这桩家丑,以全门第清誉。吕巽当即立下重誓,吕安也出于对嵇康担保的信任而打消了告发吕巽的想法。然而事后吕巽仍感担心,于是先发制人,暗地里诬告吕安不孝。而吕安因为信任吕巽之前的誓言,没有揭发吕巽的恶行,而被判处有罪,流徙至偏远的边郡。吕安写信给嵇康诉说自己的冤屈,嵇康得知后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并毅然出面为吕安作证申冤,也因此与吕安一同下狱。嵇康入狱马上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豪杰名士纷纷表示愿与之一同入狱,以此来抗议政府要求释放嵇康,有关部门出面劝解他们才遣散开来。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为他请命,恳求让他去太学执教。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成果,当时正受到权臣司马昭宠信的司隶校尉锺会向司马昭进言,嵇康这个人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会对司马氏夺取天下的安排产生威逼,劝司马昭当趁此机会将嵇康铲除。于是援引孔子戮少正卯的春秋案例判决了嵇康和吕安死刑。嵇康在狱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幽愤诗,并为告诫儿子嵇绍写下了家诫。临到行刑那天,嵇康于刑场上顾视日影,向兄长嵇喜要来了一把琴,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罢叹道:从前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总是吝惜而不情愿传授,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被处死在洛阳东市,时年四十。嵇康死后,他的好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于景元四年冬季过世。而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则接受司马昭的征召出仕。嵇康之子嵇绍,后来由山涛举荐出仕为官,后成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爱护晋惠帝而殉难,成为晋朝闻名忠臣。方东树说:中散以龙性被诛,阮公为司马所保,其迹不同,而人品无异。 嵇康人物介绍 1.相貌风度嵇康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晋书上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世说新语.容止中写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好友山涛称其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 哥哥嵇喜在嵇康别传里,夸耀他是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特别之器。然而,嵇康却有土木形骸,不自藻饰的特性倾向,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记载,当时上层男士,崇尚阴柔之美,特别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于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与那些脂粉扑面, 轻移莲步的矫柔做作者相比,嵇康的不自藻饰是特别独立特行的。2.狂放任性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常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嵇康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情: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钟会陷害吕安时,给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3.鄙视权贵钟会身出名门,是曹魏大臣,书法家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钦佩有加。世说新语中说: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接着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最终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记恨在心。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实行不合作看法,因此颇招忌恨。4.隐于竹林嵇康回来自然,超然物外得自由,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意。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围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美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亵渎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5.服食养生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服食养生之道,有自己的养生诀窍。他认为,人之所以能长寿,在于留意平常在微小之处保养自己。这就好比为稼于汤之世(当时天下大旱),偏一溉之功者,必一溉而后枯,而一溉之益固不行诬也。养生之道与此相仿,关键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修养,不使自身为七情所伤、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体强健,得以长寿。但世人恰与此相反,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这可真是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所以,世间多闻早夭之人,难见皓首之翁。嵇康认为人是可以长寿的。他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但世皆莫精(其术)故莫能得之。嵇康认为,正确的养生应当是: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出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进行实践颇有心得,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但当时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存在: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行能,假如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看法。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形神兼养,重在养神。他举例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二、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赐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主动争取长寿。三、指出若不注意养生,耽声色,溺味道,七情太过,则易夭折。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念,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主动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嵇康自己也身体力行,其友人言: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 嵇康的作品一览 1.音乐书法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见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作有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又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闻名琴曲。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品为草书其次。又善丹青,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俱已失佚。2.文学创作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律诗为多,占一半以上。 嵇康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同,但篇数削减。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张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等。1920xx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 卷中。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除校、注外,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评论材料。3.诗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诗七首、杂诗一首4.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5.赋琴赋、酒赋、蚕赋、怀香赋6.论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及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难自然好学论7.其他琴赞、灯铭、卜疑、太师箴、家诫、圣贤高士传赞、春秋左氏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