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docx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 大家知道,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特别名确,就是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那么,如何培育提高学生的这种实力呢?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从九九年起先,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老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加,分组轮番写作,按部就班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爱好,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实力。培育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实力。 一“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酷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始终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而很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忱。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行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需另僻佳径,这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学生感到新颖好玩,加上老师事先主动组织发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2.真情是生活的结晶“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少讲规则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谛视身边的人和事,谛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隐私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3.竞争是激励的手段“循环日记”诞生后,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还要接受同学的指责,优劣高下便自不待言,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这样,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全力以赴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竞争中,不断吸取别人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写作实力便也不断提高,这唯恐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二.“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试验程序。一建立组织1.全班分若干组,明确组长及组员依次,可定期调整。2.推选若干学生任评委,语文老师担当指导老师。二明确要求1.一组一本日记,各组内组员依次轮番写作,每天一篇,内容、体裁不限。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并定下评语,然后在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供沟通。2.一轮回一评比,评委在老师指导下公开公正操作。3.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4.评比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最佳作者若干名,最佳读者若干名。三若干组学生同时创作四评委记录1.总体创作状况评价。2.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名单及中选的理由简述。3.合理化建议。五嘉奖措施1.课堂表扬,公开朗读。2.校刊登载或县、市文学刊物举荐。三“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试验效果。1.一石激起千层浪活动伊始,学生热忱高涨,群情激昂。两年多来,大家仍旧保持着剧烈的写作欲望,更难能珍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深厚的爱好,把写作当成一种须要,视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循环日记”如一股清爽的风,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更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朝气,实现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化。2.小荷已露尖尖角学生习作内容和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写人、叙事、状物、绘景;小说、诗歌、散文、杂感这里给他们供应了一片广袤的天地,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文章在校刊蓝天,县办文学刊物蒲园上多次发表,尝到了胜利喜悦的他们,更是信念十足,热心倍增。读他们的文章,我们总惊异于他们对事物的敏感,以及推断的精确和爱憎的分明。3.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对他人写出的文章评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谴词造句-可谓全面、细致,结果是既提高了写作实力、鉴赏水平,更对大家的写作热忱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对于批改者而言,同学作文的优点,能加以汲取;缺点,则加以摈弃,对被批改者来说,因看法中肯,也经常成为“美芹”。总之,受益是双方的,更是大家的。“循环日记”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视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可以说,“循环日记”使学生健步踏入了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它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这一做法,不仅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转化传统写作观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