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洛阳都城遗址_洛阳都城遗址新篇章.docx
-
资源ID:81521027
资源大小:15.2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洛阳都城遗址_洛阳都城遗址新篇章.docx
2023年洛阳都城遗址_洛阳都城遗址新篇章 【文物钩沉】洛阳重大考古发掘回顾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洛阳都城遗址新篇章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崔晓彧 专家考察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资料图片) 对洛阳历史感爱好的读者应当记得,2023年11月,一场高规格的大遗址爱护高峰论坛曾在洛阳召开。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走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无不感慨洛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震惊洛阳拥有闻名遐迩的五大都城遗址。 当时他们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后,洛阳都城遗址的数量和规模竟再次发生了改变:随着市文物工作队对一个大型祭祀遗址的考古发掘,一个新的都城遗址轮廓更加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2023年6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经过深思熟虑后面对公众宣布:洛阳将拥有“六大都城遗址”。 “扯”出洛阳第六大都城遗址的这条“红绸”,便是位于河科大林业职业学院院内的西周洛邑祭祀遗址。它的出现,掀开了洛阳都城遗址的新篇章。 遗址简介 西周洛邑祭祀遗址位于瀍河回族区河南科技高校林业职业学院院内。从2023年起,为协作学校基建工程,市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地总发掘面积为1440平方米,地层分为6层,主要为唐代和西周时期文化堆层。 这次发掘共发觉西周灰坑90座、沟1条、墓葬20座、唐代灰坑73座,其中37座西周祭祀坑和1条西周沟的发觉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此外,市文物工作队发掘出西周陶器、铜、石、骨和蚌器等遗物,主要器物有陶鬲、陶簋、陶罐、陶盆、陶甑、铜削、石斧、骨锥和骨簪等。在祭祀坑中,考古工作者发觉有人骨、马骨以及卜甲,发觉多处分布密集的人骨、兽骨坑。 发掘人员推断,此处应属面积较大的西周早期祭祀场所。 发掘意义 西周时期的东都成周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次发觉的西周祭祀遗址是目前发觉规模最大、保存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遗址内发觉有牛坑、人马组合坑、马坑、车马坑、狗坑、猪坑、人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等,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觉,为深化探讨西周东都成周的历史地位、城市布局等问题供应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也为洛阳的都城发展史增加了新的内容。 该遗址被评为2023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觉之一。 遗址故事 大型祭祀遗址“现身” 西周洛邑祭祀遗址,位于河科大林业职业学院大门口东北方向。2023年6月,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为避开遗址遭遇风吹日晒雨淋,市文物工作队便在其上方搭建了爱护棚。不经允许,一般市民今日已无法近距离观看到遗址的全貌。 其实,即使能亲眼看看这个遗址,估计很多读者也和我第一次看到时的心情一样:满是惊恐和迷茫。 惊恐的缘由是,2023年6月,当我置身于这片将近1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大小不一、形制不同的灰坑,多数灰坑内,白花花的人和动物骨骼清楚可见。当我试图从一个灰坑移步到另一个灰坑时,甚至须要从这些遗骸上跳过。每跳一下,我的心就不免一颤。 迷茫,则是因为看着这些灰坑,我实在弄不明白,这里安葬的动物或人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人和动物为何还能“同穴而眠”? 我跟着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周立围着遗址走了一圈后,虽然惊恐还在,却不那么迷茫了。原来这些灰坑多是用于祭祀的,那形式颇像每年十月初一“送寒衣”时,都市里的人们在大街小巷为烧纸而画的小圆圈。灰坑里埋的那些人和动物,则是作为祭祀用品而存在的。 周立告知我们,对这个遗址的发掘始于2023年2月,由于遗址面积大,遗迹非常丰富,整个发掘工作持续了一年多。工作人员共发觉了6层地层,包含近现代、唐代和西周3个时代,在这6个地层中,共发觉西周灰坑90座、沟1条、墓葬20座和唐代灰坑73座,其中37座西周祭祀坑和1条西周沟的发觉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依据发掘状况,考古人员推断,此处应为一个大型的西周祭祀遗址。 祭祀遗址为何属西周? 那么,考古人员是如何推断遗址包含的地层,又是如何得出这些祭祀坑是属于西周的结论的呢? 周立说明说,在考古学上,大家通常将那些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自然积累的土层叫生土,人类活动形成的叫熟土。在日常考古发掘中,只有挖到生土后挖掘工作才算结束。挖掘结束后,考古人员会依据土的颜色对土层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各个土层内出现的遗迹来确定其所属年头。 在发掘该祭祀遗址时,考古工作者用的同样是这种方法,由于每个土层的颜色不同,考古人员很快便依据所驾驭的土层颜色学问推断该遗址区域内曾有周人和唐人活动过,而后依据各土层中出现的器物种类、形制以及材质等,对其详细年头进行确定。 我们了解到,在该遗址挖掘中,出土的随葬品主要为陶器,器形有陶鬲、陶簋、陶罐、陶盆、陶甑等。看着这些瓶瓶罐罐,人们不禁要问,假如是两个相距较为久远的朝代,各种器物的形制或许会有一些差别。但西周和东周属于相邻的朝代,在器物的运用上确定有很多相像之处,对此,考古人员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别焦急,探讨多了,自然就能辨别得出。”周立说。事实上,史料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状况显示,西周的器物与东周有很大区分,比如西周以泥质灰陶和夹沙灰陶为最多,也有少量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陶器的器形,做炊器主要有鬲、甑;做饮器的主要有爵、觚等,但已经很少;做食器用的主要有豆和簋;做盛器用的主要有罐、盆、盂等。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篦纹、弦纹、刻划三角纹等。拿出土的器物与这些特征比照,其西周的时代特征就很明显了。 知道遗址属西周后,大家最感爱好的莫过于祭祀对象了,何况还有人祭这种高规格的形式。 周立说,古代祭祀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级别达不到,想越级享受祭祀用品,门儿都没有。最能体现等级的就是祭祀的规模和祭祀用品了,通常状况下,哪个等级用哪种祭祀用品有详细规定,比如一般老百姓和一些小贵族一般会采纳羊来祭祀,级别略微高的会用到狗。 让人惊异的是,这个祭祀遗址放弃了羊和狗,采纳了规格更高的马、牛、猪等,甚至还有人祭现象,这就将其级别提高了很多。“至少应高于大夫,或为天子。”周立说。 此外,通过现场勘探,考古人员发觉在发掘区域内,祭祀遗迹特别集中,这里可能是祭祀活动的核心区,祭祀规格可能已上升到“国家行为”。 西周成周城雄姿更清楚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祭祀遗址不仅在洛阳,在全国范围内也非常罕见。 我们了解到,在该遗址考古发掘研讨会上,来自洛阳本地以及北京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探讨所、河南省文物考古探讨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一样认为,本次发觉的祭祀遗址是目前发觉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发觉意义特别重大,最明显的莫过于向公众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西周成周城即周公营建的洛邑的详细位置。 那么,西周成周城与东周王城又是什么关系呢?据了解,公元前11世纪后期,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从今时起到公元前8世纪周幽王被杀的200多年中,周朝的都城是在镐京(今陕西西安旁边),以西安为主要都城,史称西周。由于西周继承了商的体制,是一个有着广阔统治区域的统一王朝,但周都镐京远处西土,而中原是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因此周武王建都镐京后,仍以洛邑为其统治中心之一,以镇服东方部落小国。西周后期,洛邑地位不断下降,渐渐失去了统治中心的地位。西周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内外交困,周王室不得不迁都洛阳,重新建立了都城,史称东周。 周立介绍,依据史书记载,周公营建的成周(洛邑)应在涧水东至瀍水两岸。近年来文物专家也始终依此说法在苦苦找寻,但事实是,通过在市区涧水东岸与洛河交汇处一带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只发觉了东周王城,并未发觉西周王城。 令人惊喜的是,在市区东部的史家沟(古涧水)至瀍河两岸,考古专家已发觉大规模的西周遗址和墓葬,这些发觉和史书记载的成周城的详细位置特别吻合,即西周成周城的详细位置就在今日我市的洛河和邙山之间的瀍河两岸。 考古工作者在此范围内能发觉如此大规模的西周祭祀遗址,这也使成周城(洛邑)的详细位置更加明确。周立说,依据这一思路,成周城的详细位置将进一步得到明确,这也预示着,洛阳由此将拥有“六大都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