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docx
-
资源ID:81530438
资源大小:14.4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docx
2023年【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摘 要】近年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如何运用好这一平台,更好的扩大审计的影响力,提高审计效率,加强结果运用,也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几方面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相识,希望与各位同行沟通。【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建议企业或部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部审计一项重要的审计项目形式,近年来,在公司管理层面和被审计单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力逐年扩大,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利用好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平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创新审计方式,拓展审计的影响力,使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拓展和创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提高和创新该项工作。一、创新审计内容、拓展审计内涵以企业为例,传统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包含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主要工作业绩状况、主要经营指标的完成状况、资产保值增值状况、被审计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法纪状况、个人廉洁自律状况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其任期内履职状况进行评价和责任界定。在实践中偏向经济指标的完成和执行状况及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方面的审计。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客观上就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要在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基础上进行拓展,而且从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削减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益的角度来讲,内部审计都应当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和规定的范围内不断创新审计思路,拓展审计内涵,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发展。从国家审计的实践中,也给我们内部审计供应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做法。如:河北省审计厅对张家口原市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提出了“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综合实施相关审计项目试点”的审计原则,在审计中,确定了财政管理、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土地管理、环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等18项重点审计内容。可以说审计内容有了极大的拓展。就内部审计而言,仍以企业内审为例。我认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拓展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审计人员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对企业内部全部经济事项进行梳理,抓大放小,提纲挈领,将企业的“三重一大”审计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从审计方案的制定上,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细化公司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运用方面的审计方案。审计实施中,以此为基础,通过公司概况的了解、“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审查,结合财务资料,具体审查有关问题的执行状况,决策的民主性、透亮性等内容。其次,内部审计要更多的关注企业职工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职工住房问题、子女安排就业问题、职务升迁制度、职工劳动爱护、工作平安等等。从表面上来看,这些问题好像不属于经济范畴,但职工所关切的一些热点问题,基本上都是涉及切实利益问题,假如不能妥当的解决和处理,则干脆影响着员工主动性的发挥,甚至队伍的稳定。因为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事实上担当着一些不行替代的社会职能,其公司“一把手”所担当和履行的也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职能,还包含着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职能、甚至社会职能。因此,对以上热点问题的解决效果应逐步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二、创新审计组织管理方式良好和高效的组织管理是保证审计高效率的一个必要保障。在当前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由于企业跨越式、扩张式的发展战略,客观上造成了组织机构及人员变动常见的事实,有些下属单位的领导甚至一年变动数次,这就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的增加,以至于经济责任审计在一些内部审计部门中超过了常规财务收支及其他专项审计。但同时,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为领导全面了解下属单位的实际状况供应了第一手的资料。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支配审计工作时要统筹兼顾。当涉及领导干部任期审计,要有“一盘棋”的思想。也就是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专项审计服务既独立又服务于经济责任审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解决重复和交叉审计的问题,提高审计效率。专项审计项目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共同开展,但可以分别制定审计方案,分别出具审计看法和审计确定书,但在形式上是一个整体。三、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在审计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内外结合。主要解决一些涉及大型建设的项目。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在配备上,工程技术人员较少,因此,可以采纳借助外部力气,包括公司内部其他工程管理部门,外部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内审中熟识财务方面的审计人员共同组成审计小组,以解决这些项目中遇到的专业工程技术问题,工程管理问题,项目筹建问题等,保证审计质量。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结果。对一些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审计过的单位,要充分运用审计成果,事半功倍,重点就在落实审计整改状况。三是主动探究计算机协助审计模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以利用专业审计软件系统开展计算机协助审计为开端,逐步从电子数据审计向计算机系统审计和电子数据审计并重过渡。四、创新制度建设一是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法。对于大型的公司制企业来讲,出台这样的实施方法是完全有必要的。它可以解决实践中“有法可依”的问题,实施方法主要应当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权限划分,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程序、内容、方法、违规责任、基本原则等事项。二是制定各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目前,对于一些跨行业的大型集团化公司来讲,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还缺少一个科学规范的标准,以致于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营业绩、经济决策水平、经济管理实力和廉洁自律状况的评价往往依据不充分,标准不统一,是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大潜在风险。因此,迫切须要依据不同行业,相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以及相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这一不足。五、创新结果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应当起到“一果多用”的功能,公司领导可作为了解下属企业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的重要参考依据,组织部门可作为干部管理和任用的依据,纪检监察部门可作为企业内部反腐败、抓源头的线索,上级国资部门可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及评价保值增值的依据。详细来讲一是干部管理部门应将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对领导干部今后职务变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审计结果存入领导干部本人的档案。二是要通过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召集有关部门对审计成果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剖析,找出所发觉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重点单位和问题较为严峻的单位,以审计专报的形式单独向党委、或董事会报告,提高审计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对审计查实的问题,构成违规的,要移送纪检委等机构进行处理。四是要借助公司内部新闻媒体,借鉴国家审计公告制度,适时公开审计结果,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效应。五是要跟踪审计看法和审计确定落实状况,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大审计结果的利用力度,并将其列入对单位的考核。以上,就是笔者对内部审计,特殊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创新方面提到的一点粗浅相识,不妥之处,望指正。参 考 文 献1郝素珍,姚驰,汤珮营造内部审计环境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有益探究J中国审计2023(10)3党政部门内部审计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23(1)4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探讨2023(2)5关煜华关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缘由的探讨J企业导报2023(3)6经济责任审计要在创新中发展中国教化网http:/www.iaudi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3420,7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