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三篇.docx
-
资源ID:81561328
资源大小:17.4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三篇.docx
2023年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三篇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带给人很大的震撼,致良知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看完之后不妨写一篇读书心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吧,以下是我和大家共享的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三篇的参考资料,供应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1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间或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仔细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将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化,感慨颇多,须要感谢的人也许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 同修从起先的欣喜、到困惑、到苦痛、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改变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实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宏大而奇妙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掩传而思,我共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浮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假如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同流合污,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决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根据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比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其次点:去傲。 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虚心而受益,傲慢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胜利的人越虚心、越是无知的人越高傲。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高校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气,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起先宁静下来,变得更有力气,不再轻易受物所奴,起先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2 当我仔细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气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日的社会,假如每个人都专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井井有条,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高校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气。“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学问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胜利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胜利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须要学会、驾驭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假如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当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胜利。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聚永无缺。”此心光明白,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很多人全力以赴攫取财宝,却不清晰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溢挫折与焦虑,没有平安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才智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仔细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擅长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当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来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惊奇的时代,论“善”好像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澄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欢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将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专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读书心得锦集范文3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间或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仔细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化,感慨颇多,须要感谢的人也许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同修从起先的欣喜、到困惑、到苦痛、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改变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实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宏大而奇妙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共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浮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假如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同流合污,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决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根据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比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其次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虚心而受益,傲慢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胜利的人越虚心、越是无知的人越高傲。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高校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气,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起先宁静下来,变得更有力气,不再轻易受物所奴,起先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宏大力气,经营好家庭,进而经营好企业,为公司员工伙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华蜜,为公司成为最具华蜜感互联网企业而付出努力,立志帮助100名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传播1000名同修学习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