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2023年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三班 王敏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想。 师:多少个? 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好! 学生汇报: 生1:1×12=1 2师:他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 生2:2×6=12 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 3×4=12 师:他又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 的倍数。这里还有两道算式,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汇报:任选一道回答。 生1: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1的倍数。 师:说的多好啊!虽然有点像绕口令,但数学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明确: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自然数,(0除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12的因数一共有哪些? (生边说老师边有序的用课件出示12的所有的因数。)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 5、 18、20、36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学寻找因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师:说出几个36的因数并不难,关键是怎样找的既有序又全面,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师:老师提个要求: 1)、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交流。 2)、把这个数的因数找全以后,把你的方法记录在下面。并总结你是怎样找的。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名有代表性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 师:他找对了吗? 生:没有,漏下了一对。 师: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生: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师:那么要找到36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 生:有序。 师生共同边说边有序的把36的所有的因数板书出来。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生: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找到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 生:再接着找就重复了。 师: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生:找到重复了,就不在往下找了。 师、生共同总结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一直找到重复为止)。 师:有失误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调整。 3、巩固练习。 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4、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非常喜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 四、教学寻找倍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像刚才一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吗? 生:能! 师:试试看,找个小的可以吗? 生:行! 师:找一下3的倍数。30秒时间,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写不完。 师:为什么写不完? 生:有很多个! 师:那怎么才能全都表示出来呢? 生:可以加省略号。 师:你太厉害了!你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太真聪明了!难道不该再来点掌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从小到大依次乘自然数。 师:你真会思考! 课件出示3的倍数。 2、找 5、7的倍数。 师:我们再来练习找一下5的倍数。 生:5的倍数有: 5、 10、 15、20、25 生:7的倍数有: 7、 14、 21、 28、35 师: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一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生:能! 学生总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时,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合作交流,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丰富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 四、知识拓展 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 1、 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小结:其实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秘密还有很多,它们在等待着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研究、去探索。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反思;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如果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就更好了。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学之前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认识因数和倍数这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出示,实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课上还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教师应该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