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docx
-
资源ID:81583656
资源大小:13.6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docx
2023年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 做为一名学生,当读完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肯定都有不少感想,那么读书笔记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的参阅。 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 今日我读了一篇文章,名为三顾茅庐,讲的是公元206年冬至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这篇文章含着许多的道理。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不错的成语,故是探望的意思,茅庐是草屋的意思。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方真心诚意,一再邀请。这个成语故事也揭露了深刻的道理,并且言简意赅,含蓄隽久,引人深思。 这个故事是一段佳话,用来表示求贤若渴的一种看法和做法。表示对贤才的渴望和诚意。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我用了一首诗来概括:"三次来去诸葛庐,顾得三次得孔明,茅中卧龙之三分,庐内军师肯定策。” 诸葛亮在闻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狂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仰慕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恳切的心情。 每当我读了这个故事,都会特别钦佩刘备的人品,它为了请到诸葛亮三四坚持去拜见他,不顾天气寒冷,不顾路途遥远,最终把诸葛亮请来了。他这种真诚、耐性、虚心的优秀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阅读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我有了许多收获:对待挚友以诚相待,做任何事情持之以恒,不居高自傲,这样的人才是能成就大事的人。 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 公元207年,刘备遭曹操追杀,屯兵新野,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自相邀,却被其拒之门外。但刘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最终同意出山,助其一臂之力。 在人们赞许刘备求贤若渴的同时,我不免为诸葛亮备感忧虑,假如不是徐庶的举荐,刘备的探望,试问诸葛亮,你能毛遂自荐吗?你的满腹韬略何时得以施展?你心甘情愿看着自己的国家自生自灭吗?值得庆幸的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刘备呢? 西方有句谚语: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建时机,依此推断,诸葛亮岂不是弱者?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为何不敢脱颖而出?莫非要空怀满腹略,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吗?到那时,将诲之晚矣,只好怀抱生不逢时,明珠暗投的慨叹死去,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谁让自己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供手相让呢? 当今社会崇尚学问,学问就是力气,学问就是每个人前途命运的主宰,可一些人总是受传观念的影响,坚守古人的高风亮节,含而不露好像虚心得将自己贬低,才算维护清高。谁料结果弄功成的,事态反而南辕北辙,使得他人对自己的真实状况知之甚少甚至产生误会,岂敢录用?所以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唯有义不容辞,舍我其谁的那种志气,才不致让自己有不好意思或过分虚心中客客气气地机会拱手让人。 人们,不须要再等待刘备,只需打破陈规陋俗,努力驾驭自己的命运,把握时间,主动进取,适时夸奖一下自己吧,让社会对我们进行选择。亮出自己的风采。 学生三顾茅庐读书笔记500字 第一缕光射到我眼里,我便被这一缕光惊醒。外面的大公鸡也起先鸣叫,一切都醒悟了。我兴趣盎然地拿起三国演义读起来了。 它讲了东汉末年三国的起先和结束。我读了很多篇目,但让我叹为观止记忆犹新的是三顾茅庐这一篇。 刘备屡屡失败后,遇到司马徽,他告知刘备:“你虽已有猛将,但唯独缺谋士,你假如能得到卧龙,雏凤其中一人即可得天下。”没多久,一个叫单福的人前来投靠刘备,他帮助了刘备多次战胜曹操。曹操见其才华便以他母亲来要挟单福,单福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走时告知刘备:“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居住,君主可寻他做军师。”于是刘备便与关羽和张飞一同前往。时间很巧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第三次遇到了,刘备在经过重重考验后最终请出了诸葛亮。 从今故事中,我读到了刘备坚持前去的求贤若渴的精神和在请诸葛亮时的诚意。但我又何尝又这份坚持的信念能?在学校我仔细学习;在生活中我报了古筝,跳舞,奥数等等课程,我经常偷懒这不练,那不跳,这些不会算得都去问哥哥,从不好好想想这题我会不会。最终报复来了,跳舞和古筝越来越差,奥数考试也不及格。但我读过了这一篇目,我懂得了坚持。于是我从新起先学习,这些课程也复原了原来的成果。 最终,我想再说一遍,无论每一个人都必需坚持,假如不坚持,则可能失去胜利。忘着窗外的美景,我暗自起先努力,打算迎接今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