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81605126       资源大小:44.22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人教版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2口答 (1)把6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六一班参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现在午餐部把110 个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认为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读题后,问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 :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 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 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 ,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出示练习题(49页 做一做)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读题后,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 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拓展练习 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张出资200元,小王出资300元。小李出资400元,他们三人各应分得奖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法 1、每份是 500÷5=100(毫升) 浓缩液有 100×1=100(毫升) 水有 100×4=400(毫升) 解法 2、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水有: 500×4/5=400 (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六、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想顺利的进行真的很难。因此在教学前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时候就会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 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比来分。根据题目当中所提供的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班级会分的多,说出你估算的根据。这位后面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例题,将此例题先后做了三次改变,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关键。打破了学生解题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2:2023人教版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 长港路小学徐红梅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 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案上确立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算法实践与应用。 一、研究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研究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教材出现的例题一般都是现成的,学生看看就懂,实际运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又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例如:根据“糖和水的比是19”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为学习探索新知做好充分铺垫。 课标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实现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这一形成过程,需要老师的“授之以渔”。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 篇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3=36(棵) 12×2=24(棵) 第二种:2+3=560×3/5=36(棵)60×2/5=24(棵) 注: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 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 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推荐第2篇: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3=36(棵) 12×2=24(棵) 第二种:2+3=5 60×3/5=36(棵) 60×2/5=24(棵) 注: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推荐第3篇: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会用两种方法解决分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解决,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屏:李明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1)李明和黄华都投资20万元,一年后盈利15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2)如果李明投资20万元,黄华投资30万元,一年后盈利200万元,那么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合理呢?为什么?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那么第二种情况呢?也是平均分配吗?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不合理,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分配,于是引出今天的课题:比的应用) 学生齐读: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出示浓缩液和稀释液的图片,告诉学生他们的作用。注意引导学生理解“1:4”是什么意思?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1”代表浓缩液的体积,“4”代表水的体积。 师:谁能说说其它比例? 请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比的意义 (2)出示题目:我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自学: 1、认真读题,思考“500ml”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 2、要求的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第 1、2题(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回答,集体订正,老师再次根据课件分析题目 (3)学生完成 3、根据你的理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4、怎样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 请四人小组汇报解题方法,两位学生写,两位学生补充 方法一:每份的体积:500÷(14) = 100(ml) 浓缩液的体积:100×1 = 100(ml) 水的体积:100×4 = 400(ml) 方法二:总体积平均分成的份数:14 = 5 浓缩液的体积 水的体积: 注: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再次看大屏,回顾知识两种方法 2、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3、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屏出示,学生更加明确。 三、巩固练习 1、六(4)班要举行联欢会,班委决定买12千克水果,据调查,爱吃苹果的同学人数和爱吃梨的人数的比21。请你算一算,苹果和梨分别买多少千克 2、(1)把20根小棒按2:3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 )根,另一堆( )根。 (2) 把20根小棒按1:1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 )根,另一堆( )根 3、 面包 100g (1)小明今天早餐是按怎样的比例搭配的? (2)小明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吃了大约420g的早餐,算算妈妈今天早晨各种食物大约分别吃了多少。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名学生回答,然后集体回答 鸡蛋 50g 牛奶 200g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利润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我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出发,介绍什么是浓缩液?什么是稀释液?先让学生明白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3、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是安排从简到难,一共三个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感受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4、在授课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刚开始的导入那道题,虽然提出来了,但是在最后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课程感觉不完整,这是这节课的一大遗憾。 推荐第4篇: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2口答 (1)把6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六一班参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现在午餐部把110个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认为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读题后,问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 :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 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 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 ,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出示练习题(49页 做一做)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读题后,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 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拓展练习 1.小张、小王和小李合伙买彩票,结果他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金额为9000元。奖金应该 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张出资200元,小王出资300元。小李出资400元,他们三人各应分得奖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法 1、每份是 500÷5=100(毫升) 浓缩液有 100×1=100(毫升) 水有 100×4=400(毫升) 解法 2、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水有: 500×4/5=400 (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六、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想顺利的进行真的很难。因此在教学前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时候就会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比来分。根据题目当中所提供的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班级会分的多,说出你估算的根据。这位后面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例题,将此例题先后做了三次改变,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关键。打破了学生解题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推荐第5篇: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比尾巴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时目标】 、认识1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摸尾巴”游戏: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脑袋,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2、导:昨天晚上,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给老师打来电话,它说森林王国里今天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小朋友们去参加,还想请咱们做小裁判呢!想去吗? 3、师:咱们现在就出发吧!到了到了,就是这了。你看,小动物们早早来到这里作好了准备,连牌子都竖起来了。谁来读读牌子上的字啊? (教师用课件出示背景为森林的图片,然后图片上有“比尾巴”。) 4、师:你读得真好!原来小动物们今天是要进行比尾巴大赛。(师板书课题:比尾巴)指名读课题,齐读。(指导读好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出六种小动物的名称) 1、师:比赛马上开始了,究竟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狮子大王说了,这些参赛的小选手们跟咱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呢,它们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面。要细心的小朋友认真读才能找得出它们。现在,我们就读一读、找一找吧!小朋友们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读,可以大声地读,还可以轻轻地读。现在就开始吧!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找到参赛小选手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隆重地请出它们吧! 4、学生充当播音员,大声读出课件上的动物名字。 5、我们的狮子大王还给每位选手准备了一件参赛服,可是负责发衣服的小狗将这些衣服弄错了,他可着急了,不过每件衣服上有参赛选手的名字,可小狗不认字,你能帮帮他吗? 6、课件出示六个词语,指名认读。 7、再读巩固。 三、再读课文,学习问句。 1、师:狮子大王给我们列出了六个比赛项目,(师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六个问句)要求各位小裁判先认真读一读。 2、生自由读六个问句。 3、指导认读生字。 4、师:现在谁把你读得最拿手的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六个问句) 5、师:我也想来读读了。请仔细听,好吗?(师选择一句读) 我读得和他们读得有哪里不同呀?再听听。(师再读六个问句) 6、师:小朋友们再来看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7、师: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这种有问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问句。在读这种句子的时候声音就要扬起来。下面你象老师那样再把这六个问句读一读吧。谁想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呢?(两到三名学生读) 四、趣读课文,学习答句。 1、师:咱们已经把比赛的项目弄清楚了,到底谁是比赛的冠军呢?小朋友们现在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比赛的冠军吧!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肯定知道比赛的结果了。谁来说一说啊? 4、生一边说师一边将“长”“短”“好象一把伞”“扁”“弯”“最好看”板书在对应图片的下面。 5、师:小朋友们都同意吗? 6、师:那我们就一起把这个结果宣布一下,好吗? 7、生宣布比赛结果。 8、师: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你瞧,现在所有的小动物们都知道了比赛的结果了。只有一个人不知道,他是谁呀?原来是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还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把评选的结果汇报给狮子大王吧!我来当狮子大王,你们来向我汇报结果,好吗? 9、师生一问一答读。 10、同桌互相问答。 11、男生扮演狮子大王,女生扮演小裁判,一问一答。 五、课外拓展 1、比尾巴大赛这么好玩有趣,其他的小动物也很想参加呢,看有哪些小动物报名了! 2、他们的尾巴怎样呢?谁来当当这些小动物,帮他们向小评委介绍介绍自己的尾巴。 3、谁能象课文里一样,当当小记者问一问,当当小裁判评一评? 4、这些小动物都有可爱的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他们的尾巴却不见了,他们可伤心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它们把尾巴画上去吗?(课本P85读读画画:给动物加上尾巴) 六、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