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化内镜岗位职责培训总结(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81615094
资源大小:67.26K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消化内镜岗位职责培训总结(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消化内镜岗位职责培训总结(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内镜医师岗位职责 1.熟悉掌握内镜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各项内镜检査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2.热情接待病人,诊疗前充分/解病情,阅读有关检査资料,必要时亲自询问病人及体检,并将重要病史、体征补充于申请单上。3.诊疗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陈述利弊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患者自愿接受并签字,不能勉强或强行操作。4.诊疗细心,操作轻柔,严防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疑难或可疑病例(镜下与病理不一致、镜下与X片不一致、本院与外院结果不一致),应请上级医师或其他有经验的医师镜下会诊,避免漏诊和误诊。诊疗后应充分观察,对可能发生意外者要留院观察。5.检查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检查,及时处理。6.检查后应详细书写或打印内镜报告,向病人或家属交代病情、检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进一步治疗的建议。认真填写病理或细胞学检査申请单。7.各种登记、记录要及时齐全(包括设备故障登记),对少见特殊病例要详细补记病史、体征,必要时随访。8.认真做好培养轮训及进修医师工作,把好关,放手不放眼,既要为送培单位负责,更要为病人负责,还要保障仪器安全。9.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诊疗水平。10.认真总结经验,保存并总结资料,撰写论文,参加专业会议。 推荐第2篇:消化内镜医师培训细则 消化内镜医师培训细则 一、培训目标 消化内镜医师培养以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能力训练为主,以培养具有坚实雄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的临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 要求完成培训后的医师达到以下能力: 1.全面系统掌握消化内镜学、消化病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2.必须具备将内镜检查结果辅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评价的能力。 3.必须熟知适应证、禁忌证,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以及检查利弊进行透彻分析。 4.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内镜检查过程,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5.掌握内镜的检查方法。 6.掌握内镜的结构、内镜设备的技术特征以及辅助技术,包括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图像摄影、内镜治疗方法等。 7.能够正确识别、解释内镜检查结果。 8.能够对内镜检查结果和内镜治疗方法进行文字描述,并可与相关人员进行该方面的交流。 9.全面了解镇静剂/麻醉药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副作 用。 10.能够安全熟练地完成所授的操作。 二、培训方案及考核 1、新晋人员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安排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有较强责任心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受训医师的指导教师。实行主任负责管理,导师负责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指导的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学员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确保培养质量。 2、理论学习计划安排 每月由消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授课2学时,教材以消化内镜学2为蓝本结合当前内镜进展论著论文等。 每月安排一次专题讲座,23次临床病例讨论及所有人员参加的质控会议。 内镜医师必须保存好各种学习成绩、培训计划、操作日志等,建立档案,作为晋升等参考。 3、考核 由科室组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及考核小组”组织,每年考核一次,对内镜人员的培训执行情况、基地理论、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及其综合分析检查结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 思想品质及工作表现等进行严格的综合审核和考试。 消化内科内镜质控组 2023-10-4 推荐第3篇:内镜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分管院长领导及医务科指导下,组织各级人员完成内镜诊疗工作。承担部分内镜诊疗工作。2.制订轮转医师、进修人员培训计划,落实受训人员培训措施。3.负责科室行政管理工作,接待上级检查和外来人员的参观。4.检査监督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5.组织内镜诊疗过程中疑难病例会诊。6.组织内镜医师、护士的业务学习,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相关科研工作。7.安排医院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推荐第4篇:内镜护师岗位职责(推荐) 1.在医师指导下配合医师完成各种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内镜室护士除要掌握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技术外,还需掌握内镜方面的知识和技术。2.做好病人的接待工作,对病人进行预约、登记、宣教,负责各种资料及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并进行保存。3.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性能,严格按操作常规进行各项诊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内镜的附件、使用前的准备,以及病人的术前准备(如核对姓名、术前用药等),保证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4.认真配合医师进行各种内镜检查及治疗,包括安排病人体位,准备n垫和弯盘,配合取活检、息肉摘除等。5.术中做好病人的安抚、指导工作,随时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师,协助医师处理病人。6.收集病理标本及时送检,及时收集病理结果。7.完成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吹干、保养及保管,做到每月大检查,每周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8.及时清领器材、物品,并做到定位存放、定人保管。 推荐第5篇:内镜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内镜中心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心护士长职责 1、在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制定本中心的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 4、负责督促护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组织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积极开展 新业务,新技术,撰写护理论文和开展护理科研。 6、加强落实护理人员的形象工程,健康宣教工作。 7、督促各类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进行消毒物品及空气的监测,严格把好消毒质量关,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8、负责中心内人员的分工和派工工作,优化劳动组合,合理安排人力。 9、加强急救物品及剧麻药的管理。 10、负责中心内药品、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的领取,并分别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养、维修。遇有损坏应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镜检室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和镜检医生的业务指导下,熟练配合医生开展各项内镜检查和治疗操作技术。 2、热情接待病人,解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推荐第6篇:内镜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内镜中心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心护士长职责 1、在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制定本中心的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 4、负责督促护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组织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撰写护理论文和开展护理科研。 6、加强落实护理人员的形象工程,健康宣教工作。 7、督促各类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进行消毒物品及空气的监测,严格把好消毒质量关,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8、负责中心内人员的分工和派工工作,优化劳动组合,合理安排人力。 9、加强急救物品及剧麻药的管理。 10、负责中心内药品、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的领取,并分别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养、维修。遇有损坏应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镜检室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和镜检医生的业务指导下,熟练配合医生开展各项内镜检查和治疗操作技术。 2、热情接待病人,解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差错。 3、检查前必须确保室内各种设备和物品准备齐全,性能良好。 4、摆放适合病人检查的体位,注意病人的安全、舒适和保暖。 5、选择清醒镇静检查的病人,给予缓慢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注射过程中,要注意病人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6、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 7、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关注病人的感觉、感受。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8、取活检,电切等镜下治疗需另收费的,要填写收费单。并做好化验标本的查对处理工作。 9、特殊仪器的使用要做好登记。 10、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和卫生员工作。 11、登记、统计每天检查的人数。 12检查完成后进行镜室内各种物品清理,定位放置,保持镜室整齐、清洁。 三、治疗室护士职责: 1、清点麻醉药及贵重物品,并保管锁匙。做好剧麻药的使用登记。 2、检查急救车,保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做到定位放置,定基数,定时检查,定人负责。 3、清点无菌室及治疗室物品,定位放置,有无过期失效,作好登记。并保持治疗室整齐、清洁。 4、检查各镜检室氧气及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每天更换使用过的湿化瓶,并注明更换时间(年月日)。 5、负责无痛内镜检查前病人的穿刺工作,穿刺前要做好三查七对。 6、负责更换输液盘内消毒瓶、消毒液及止血带,并凉干后套回。领取一次性无菌物品,如注射器、针头、手套等和各种消毒液。 2检查每间镜室物品使用情况并及时补充。 1 五 1 逢周二检查治疗室、各镜室的针剂、大型输液有无失效。 预约咨询台人员职责: 热情接待,微笑服务,实行全天候检,对无需进行胃肠道预备或特殊准备的病人,一般即来即做。 2 作。 3 诊。 4 按顺序安排病人进入术前准备区,并指引病人做好换鞋、更衣等准负责发检查报告给病人,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引病人到所属专科就病人预约时要尽早帮病人安排,并详细交待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备工作。 5 6 维持候诊区的秩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下班前必须把门窗锁好,关空调、关灯后才能离开。 三术前区护士职责: 1 2 全面统筹安排各项检镜工作,及时通知医生。 做好病人检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病人更衣,磅体重,签手术同意等。 3 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检查禁忌证以及镜检前各种准备工作是否准备齐全。如血常规、X光片报告的准备,胃肠道预备工作是否满意等。 4 5 6 7 六 1 嘱病人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除下饰物,金属物品和活动性假牙。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恐惧、不安的情绪。 为咽喉部局部麻醉的病人,喷局部麻醉药。 按先后顺序安排病人入镜室检查。 清洗室护士的职责: 负责所有器械、镜等仪器的清洗、消毒。包括物品浸泡消毒,高压灭菌工作,以确保镜检需要。 2 3 4 足。 5 6 每件浸泡消毒的物品必须登记开始浸泡的时间和结束浸泡的时间。 负责仪器的保养,维修工作。 负责指导、督促、清洗室工人的工作。 负责每天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做好登记,并定期更换浸泡消毒液。 负责环氧 乙烷物品的包装灭菌工作,ERCP的用物一定要保证充7 作为一名机动人员,随时协调各岗位的工作。 四术后休息室护士的职责: 2 主动热情迎接检查后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保暖工作。 3 4 保持休息室整洁、安静,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施行麻醉检查的病人,按所施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常规护理,负责病人安全,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以及病情的观察,待病人清醒后方能离院。 5 注射清醒镇静药物的病人,要特别向病人和家属交待使用这些药物后必须注意的事项。 6 7 协助治疗班进行静脉穿刺。 下午协同治疗班执行各项工作。 内镜中心各项工作制度 一、工作制度 1、进入内镜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必须更换中心内所备的衣服、口罩、帽及鞋,需外出时要穿外出衣、帽、鞋。 2、中心内工作人员应严肃认真,有高度责任感,不得在室内闲谈,对待病人做到和蔼,关心体贴。检查前给予耐心解释,解除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 3、实行24小时值班,在家值班待命的人员必须留下可靠的通讯工具并保持通畅,做到随呼随到,不得私自换班。 4、中心内环境保持安静、整洁、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定期对镜室内空气和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培养。 5、中心内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器械及设备。并固定位置,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并保证性能良好。 6、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每天有专人负责检查无菌物品和督促浸泡消毒和灭菌工作,严格把好消毒灭质量关。 7、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8、各种毒麻药有明显标志及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加锁,护长定期检查。 9、留取的化验标本,要妥善处理,标本瓶外要写清楚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时送检并与送检人员严格交接手续,做到准确无误。10中心内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完成岗位职责,做到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合作协调。 11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爱护中心内的一切仪器设备,做到定期检查,定期保养检测,及时维修。 12镜检前应除下假牙、饰物等所有贵重物品。交家人或上锁妥善保管好。 13搞好清洁卫生工作,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抹台和物品表面。每月对镜室内空气和无菌物品抽样培养。 14凡用过的器材,设备和所有物品必须清洁、整理、归位放置,不能随意移位。 15下班前必须关灯、关空调,锁好门窗,做好防火、防盗工作。16外来人员及病人家属不能随便进入镜室内。 二消毒隔离制度 1 进入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穿室内专用的衣服、鞋、帽,带口罩。外出时要穿外出衣、帽、鞋。 2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接台检查时,必须更换手套,无戴手套的要洗手或用消毒液抹手。 3每天用消毒液拖地,抹桌,抹治疗车和所有物品的表面,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类放置,标记清晰,必须有消毒日期和失效期,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 5清洗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内镜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处理。 6每天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做好记录,如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 7必须严格掌握各种物品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和时间,浸泡时,须设计时器,记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遇有传染性疾病如:表面抗原阳性、结核、爱滋病病人使用过的物品,按规定延长浸泡时间 三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1 每件贵重仪器设备建立各自档案,包括领用日期、型号、价格、使用情况,损坏原因,维修情况,报废日期等。 2 定期请设备专家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测。对检测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给予纠正。确保使用性能良好。 3 定期给全科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要求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和维修,保养的常识。必要时请专家进行授课培训。 4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组。 5 仪器设备维修必须经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登记,填好设备维修单。 6 中心内的仪器设备一般不外借,如需外借需填写好借还登记卡。 7 贵重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定位放置。 8 新引进设备,特别是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使用前,操作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学习,熟练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考核不合格或外来实习进修人员不能单独操作。 9 未经培训擅自操作或有章不循造成仪器故障或医疗事故者,责任自负,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推荐第7篇:内镜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内镜室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内镜的日常诊断和治疗工作。 2、不断学习新的内镜知识,掌握新的内镜技术,如十二指肠镜、小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各种内镜诊疗项目的开展。 3、做好对下级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制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做好病人诊疗前的思想解释工作,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争取病人较好合作。 5、内镜检查及内镜治疗时,专心专意,思想高度集中,操作准确,动作轻快,保证工作质量,必要时申请会诊。 6、严格掌握内镜适应症、禁忌症,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7、内镜报告书写及时、正规、完整。 8、必要时,要做好活检、涂片、彩打、录像、HP检查。择期内镜治疗预约工作。 9、协助做好内镜使其他各项工作,资料整理、仪器维护、水电安全等工作。 内镜室(护师)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 ,做好内镜的经常性整洁、消毒、细菌监测及培养。 2、认真做好日常内镜检查和治疗的仪器及附件的准备,包括冷光源、内镜、附件及清洗、消毒装置等。 3、做好各项仪器设备的清点保管、维护,一般故障及时通知相应部门,及时维修,保证日常工作的完成。 4、做好病人检查前思想解释工作,术前咽喉部麻醉及必要的术前用药。检查治疗术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师,协助医生处理病人。 5、配合医师进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及时督促处理病人排泄物、废纸、废物及一次性用品。 6、严格执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制度,保证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7、及时做好每日工作量登记,内镜报告单及有关资料归档、整理、登记,每月清理检查一次,并每月上报信息科有关工作量等数据。 8、做好内镜室消耗物资及用品的领取及报废。 9、按照内镜室药物、医用气体管理制度,及时做好用药,用气的检查准备工作。 10、发送内镜报告,交代报告中的医生建议、解答患者咨询。 11、协助主任做好内镜室各项工作。 临床药学科药剂师岗位职责 1、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请领、保管、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等工作。 3、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药品的制剂工作,检查科室制剂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4、担负药剂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指导。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经常检查和校正天平、冰箱等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临床药师岗位职责 1、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2、提供药品信息,协助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经济用药。 3、结合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4、完成医院和科室交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药剂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管理药剂科的工作。 2、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监督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拟定药品供应目录、采购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4、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指导或亲自参加复杂的药剂调配,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 5、督促和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工作,领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6、经常深入科室,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有危重病员抢救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7、领导所属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8、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9、组织各级药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10、组织及指导药学院校学生生产实习和医疗单位药剂人员进修的技术指导工作。 11、组织实施药品登记、统计工作。 12、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推荐第8篇:消化内镜相关制度 消化内镜相关制度 一、消化内镜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病人候诊区、诊疗区、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二、内镜室建筑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功能相匹配,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不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清洁消毒应当分槽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附件数量及清洗消毒设备,保证所用器械与使用前达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四、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五、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胸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入皮损皮肤、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应当达到高水平消毒,弯盘一人一用消毒。 2、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3、采用化学消毒剂经浸泡灭菌的环境,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照无菌储存,储镜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4、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清洗;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23)的规定。 5、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化学消毒剂侵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每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消毒,刷净,干燥备用;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工作台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并进行空气消毒。 7、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有条件应配备防护镜和面罩,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8、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诊断、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六、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应每日定时消毒监测,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保证消毒效果并有记录。 七、从事内镜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内镜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八、医疗废物处置,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二、胃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分室明确,布局人物流向要合理。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活检钳要一人一用灭菌。 4、一次性活检钳严禁重复使用。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6、内窥镜可选用2%戊二醛侵泡消毒或灭菌,并每日监测其浓度。 7、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灭菌高校、中校等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置时的有效浓度等。 8、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侵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三、消化内镜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标准: 1、诊疗操作按照相关消化内镜及时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 2、检查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3、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执行。 4、检查报告及时、描述准确、结论科学,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者以病理报告为准。 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二、措施: 1、操作医师必须了解相关病史,把握检查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检查前必须进行必要 的准备(如心理、胃肠道等等)。 2、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铣槽、冲洗槽、台面及地面进行清洗消毒。接污袋、口垫等用具应为一次性,一人一用。每天监测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 3、对发现异常组织必须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4、对个别高危病员必须进行此检查,应在临床科室做好充分的现场抢救准备,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后进行。 5、检查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和相关医疗文书。 6、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出现医疗纠纷,经调查确有过错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四、消化内镜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是高风险科室之一,人人要高度重视,加强责任心。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流程制度及洗消制度。 三、严格掌握各类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四、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术中、术后处理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房交至接诊医生后方可离开。 五、认真执行内镜检查及无痛内镜八防制度。 六、内镜下治疗及微创手术住院的患者,一定要执行查房制度及随访制度。 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定期检测,专人专管。 八、科室实行定期考核,奖罚分明。 九、严谨行业法规和劳动纪律,禁止在患者面前乱议论。 推荐第9篇:内镜室岗位职责(修订版) 腔镜室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腔镜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 二、指导本科室人员做好检查前登记,检查术前病人和器材准备情况,注意有无禁忌症。 三、指导和做好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避免漏诊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检查后观察和随访工作。 四、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国内外动态,新技术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做好进修和轮训医师的带教工作。 五、指导护士做好器材使用、消毒、维修、保养工作。 六、检查和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七、认真做好院长及分管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腔镜室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腔镜室日常的诊断、治疗及所分配的其它工作; 二、与护士一起,组织实施有关腔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 三、负责对下级医师和进修医师的指导与带教; 四、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诊疗的各项规程、规章; - 1 推荐第10篇:消化内镜清洗消毒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 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试行)(2023年7月)的要求,为确保内镜诊治安全有效,对医院内镜检查治疗的消毒方法作如下规定。 1内镜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1)必须灭菌的内镜及其附件 腹腔镜等进入人体无菌部位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的内镜(术中内镜),以及进入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2)必须消毒的内镜及其附件 如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子母镜、喉镜等。 (3)内镜消毒与灭菌方法 内镜的消毒与灭菌应首选物理法,对不耐湿热的内镜可选用化学消毒法。 (4)压力蒸汽灭菌 121作用2030min,用于金属直肠镜与直接金属喉镜的灭菌(但灯泡与导线部分的消毒采用化学消毒方法)。 (5)环氧乙烷灭菌 在环氧乙烷灭菌器内消毒6h(于5560,环氧乙烷800mg/L,相对湿度60%80%)。可用于各种内镜的消毒与灭菌。在空气中放置8h以上方可使用。 (6) 2%戊二醛浸泡消毒与灭菌 消毒为1020min;灭菌需10h。 (7)电解酸性离子水消毒1 050mV以上高氧化还原电位产生的离子水,在pH (8)煮沸消毒 煮沸20min,可用于金属内镜部分的消毒及某些内镜附件的消毒。 (9)其他消毒方法 经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消毒剂和消毒器,具体用法见产品使用说明。 2内镜室消毒的基本设置 (1)内镜检查应在内镜室中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应分室进行。对于检查数量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在X线检查室进行,用于作ERCP的十二指肠镜更应严格消毒。 (2)应划分清洁区和检查区,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消毒室,检查区内配置内镜消毒专用槽(四槽:清洗槽、洗涤槽、消毒槽、冲洗槽),应使用含酶洁液洗涤。流动水洗涤是内镜消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水洗流量应达到24L/min以上,并保持排水通畅。清洁区作为存放内镜及其附件用。镜房或储存柜内应每周清洁消毒1次。 (3)内镜清洗消毒槽本身也要进行清洗消毒,其方法为: 清洗/洗涤槽: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 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60min;HBsAg阳性患者检查后应用2 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60min,消毒完毕后刷洗干净备用。 消毒槽:更换消毒液前须彻底洗刷槽内壁,注意槽内橡皮垫、槽底及槽角处残垢的刷洗,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始可更换新配制的消毒液。 清洗消毒过程中所用海绵垫也应每日消毒或更换,以防其内隐藏病原微生物。 (4)每日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并对地面、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环境类标准。每周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消毒。内镜室应备有消毒工作记录本。 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1)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穿工作衣、戴手套(每例1副),对要求灭菌的内镜操作应按外科要求进行穿戴与消毒。内镜操作过程中应以一手操作操纵旋钮,另一手插入内镜,插入过程中此手已被镜身污染,一般不再接触内镜操纵旋钮,如操纵部已被污染,检查结束后,操纵部也应消毒处理。 内镜检查过程中如要向活检孔道内注水,必须使用消毒注射器,注射器应每日更换,所注入的用水应为无菌水。 (2)床单、枕套应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调换。 (3)消毒液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使用浓度和时间,低于有效浓度和超过使用期限者不得使用。应有消毒液测试记录,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 (4)每日检查前应先将要使用的内镜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20min,为保证内镜管道的消毒效果,应拔去注水注气按钮,换上专用活塞,以保持连续注气状态;去除活检孔阀门,装上专用阀门,用注射器反复抽吸23次,使活检孔道内充满消毒液。洗净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后,分别用消毒纱布和75%乙醇纱布擦拭镜身后备用。 (5)内镜清洗消毒方法 擦净与水洗: 内镜检查结束后用纱布擦去附着的黏液,放入清洗槽内充分清洗。方法为去除活检孔阀门,在流水下清洗镜身并抽吸活检孔道,再用清洁刷刷洗活检孔道23次。为保证活检孔道被充分刷洗,洗刷中必须两头见刷头,水洗时间不得少于3min。 含酶洗涤液刷洗:洗刷程序同清洗槽,槽内含酶洗涤液须每日更换(8ml适酶1 000ml清水)。使用含酶洗涤液可预防有机物和蛋白质凝固,避免注水注气孔道堵塞和内镜表面发黄、结痂,从而增强内镜消毒效果。 水洗:用水擦洗镜身和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的含酶洗涤液。 浸泡消毒:清洗后将内镜放入消毒槽内,按规定时间将内镜在消毒液中浸泡10min以上(消化道内镜)或20min(支气管镜)。 洁净水洗:去除残留消毒液,洗毕以消毒纱布擦干镜身,再以75%乙醇纱布擦拭后备用。如进行ERCP、内镜下乳头切开(EST)、治疗性内镜手术(息肉摘除、注射硬化剂等),要求用灭菌用水冲洗活检孔道,用量不少于300ml。 内镜检查结束后的终末消毒:清洗消毒过程同上,但内镜浸泡时间不短于20min。 (6)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 活检钳:要求一人使用一钳,每日检查结束后集中灭菌处理。方法为清洗后即浸泡于稀释的含酶洗涤液中,用小牙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再将活检钳放入超声振荡器中振荡10min,清洗后挂起晾干或擦干,钳瓣处滴硅油,处理完毕后将活检钳集中浸泡消毒(2%戊二醛10h),以无菌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后放入双层治疗单内备用,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将活检钳清洗后,放入消毒袋内,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活检钳更安全可靠。 注射针:采用一次性注射针,用后剪断丢弃。 其他附件:如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在应用过程中接触破损黏膜的机会大,均应彻底清洗后进行灭菌处理。 清洗刷:每次使用前必须在流动水中用手指揉搓刷头,以去除黏液等。使用后立即浸泡在消毒液中;全天检查结束后置2%戊二醛液内浸泡消毒10h后取出,悬挂晾干,减少细菌滋生。鼓励按活检钳消毒法,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牙垫:可使用一次性牙垫;反复使用者在清洗后,可用煮沸法消毒,也可浸泡在1%过氧乙酸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洁净水反复冲洗后放入消毒桶内备用。 弯盘:可使用一次性弯盘;反复使用者在清洗后,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30min,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备用。凡一次性用品均须先消毒,后丢弃。 内镜注水瓶:应每日清洗消毒1次,方法为倒尽瓶内余水,将注水瓶和连接管完全浸泡于2%戊二醛液中30min后取出,用灭菌水反复冲洗后,吹干连接管后旋紧注水瓶盖备用,注水瓶内的灭菌用水应每日更换。 敷料缸:应设三缸,分别装有消毒干纱布、75%乙醇纱布和灭菌水。敷料缸应每日清洗及高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