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81617011
资源大小:94.58K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工艺美术总结 工艺美术 本质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还具有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民族性,手工性等相关特征造型艺术之一。(用途:日用工艺,陈设工艺;材料:陶瓷,玉石,金属,漆木,牙雕,丝毛棉织物等) 2.生活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工艺美术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按服务队象分类:宫廷工艺美术文人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等。用途分类:生活日用品,工艺美术品。如:陶瓷,花布,家具,漆器等。装饰陈设工艺美术品。如牙雕,玉器,景泰蓝,缂丝等) “工艺”一词引进于日本,之前我国没有,所以我过之前的实用与审美的陈设属设计,现被归属于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也是工艺造物的萌芽时期。工艺美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工艺美术特点:就地取材;工具的创造日趋美观,实用;装饰纹样具有浓郁的宗教意义,几何化,图腾化,抽象化;装饰趋向于形式美感;技术成为工艺美术发展的主导因素。 制陶技术,经历:泥条盘筑法。捏制法。轮制法(选土-拌泥-发酵-塑性-装饰-晾干-焙烧) 陶器 彩陶 1.指绘有黑红色的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2.在河南渑池仰韶存发现彩陶,故称这个时期的文化为仰韶文化,即彩陶文化。3.彩陶的红色和黑色纹样装饰来自赤铁矿和锰化物颜料。 4.先民用于手捏或者泥条盘出造型,用木片,卵石等工具将表面打磨光滑,再画上装饰图案,入窑烧成。其工艺体现出先民的伟大创造力。 装饰: 1.编制的模拟 2.琅东的节奏感 3.图腾表现化 4.自然物抽象化 彩陶艺术特点分类: (1) 仰韶文化半坡型:分布在渭河流域,陕西西安以东,到甘肃天水,平凉地区。卷唇盆,圆底盆最典型,还有小口尖底瓶,船形壶等多种造型。装饰一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瓣形纹等。最具代表鱼形纹,人面纹。表现手法,由写实到抽象,很少用曲线。风格朴实。 (2) 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壁体较少用白色陶衣。多是直接施黑色彩绘。鸟纹应用更多。直线和曲线结合,纹饰黑白双关。 (3)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造型以小口的罐,杯,豆,勺居多。装饰内容丰富。以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曲线和直线结合。技法熟练,装饰丰满,流畅,繁彩,内彩。 (4) 马家窑文化半山型:装饰有两种,1)用漩涡纹组成装饰,2)用葫芦形做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分数各单位。曲线为主,锯齿纹流行,彩绘黑红相间,节奏感强。一改以前黑色为主的局面,大量运用红色彩绘。风格富丽精巧。 (5) 马家窑文化马厂型:小口双腹耳罐又提梁,双连,带流单把杯,豆等器皿。装饰有四大圈纹,直线折线纹,回纹,网格纹。风格:刚健粗犷。 黑陶 1.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黑陶文化。2.因最先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故称“龙山文化”。其代表器物是黑陶。 3.黑陶才去轮制法。 4.封窑技术使窑温增强,提高了器物的硬度,并产生灰色和黑色陶器。 特点:器型浑圆工整,厚薄均匀。黑:乌黑的色彩;薄:薄入蛋壳,又称“蛋壳陶”;光:器表光泽明亮;纽:器物多用穿绳和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青铜器 青铜器发展:在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到人化的转变,商代和西周的早期青铜器追求宗教,祭祀,是神化的。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成为等级标志,权力象征,是礼化的。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功能朝着为人所用,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功能转变。商晚期与西周早期最为高峰,春秋晚期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器逐步衰退。青铜器功能内容的演变,制约,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发展。 青铜:是指自然红铜与铅,锡等化学元素的合金。颜色呈灰青,故名青铜。 造型:商,周烹饪器,食器(鼎,鬲,甗,簋,豆),酒器(爵,斝,角,觚,觯),水器(盘,鉴) 五爵:爵,斝,角,觚,觯 纹饰:商:饕餮,夔纹,回纹。周:重环纹,环带纹,垂鳞纹,瓦纹。春秋战国:蟠螭纹。 青铜器加工: 金银错:产于春秋战国时期,工艺方法是在青铜器的表面依照图案纹样凿刻出浅槽,然后再嵌入金银丝,经过捶打后磨平,这种装饰方法是青铜器呈现出华贵绚丽的效果,宗教气息较少,世俗气息更加浓郁。 失蜡法:用蜡作原料制模。外包泥浆,用火烤干即可。此种方法能产生和设计复杂的容器。 铜镜:使人们关注自身的美。战国时期:山字纹是铜镜的代表性装饰。汉代: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规矩镜也成为“TLV镜”,流行于王莽时期,常装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案。 考工记 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1)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1)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1)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1)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陶瓷 新时期陶器:灰陶,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 商代陶瓷: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 唐代瓷器:进入瓷器时代,形成“南青北白”。越窑(南方浙江省绍兴)青瓷,特点: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刑窑(河北邢台)白瓷,特点:土质细润,器壁坚硬而单薄,线条流畅。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的黏土作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作为着色剂进行上釉,再经过800温度的烧制,在器表上形成色彩斑斓的釉色装饰,十分绚丽。特点: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等) 战国陶瓷:暗纹陶(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也称压花陶),彩绘陶,原始青瓷,陶塑,瓦当。 汉代陶瓷:釉陶,彩绘陶,早期瓷器,砖瓦,陶塑。 纹饰分为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釉陶:涂有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因而也称铅釉陶。 画像砖:分空心砖,方砖。 瓦当:建筑用的一种陶器,是瓦德头端,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形的挡片,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既便于屋顶漏水,起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建筑美观。 窑变:由于原料中有铜的元素,经过还原焰烧纸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种色釉的单调,形成对比艳丽的艺术风格,这就是窑变。 六朝时期:进入瓷器时代。有青瓷,黑瓷,画像砖。其题材,由动物向植物(莲花纹)过渡。 宋代瓷器 特点:1.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鱼虫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宋代武大官窑:定,汝,官,哥,钧 北方:定窑(白瓷,印,刻,划花);汝窑(青瓷);官窑(青瓷,粉青);耀州窑(碗);钧窑(挂釉不到底,窑变);磁州窑(民间窑,黑白对比);北方最大民窑体系磁州窑 南方:景德镇窑(影青);哥窑(冰裂);龙泉窑(器型高大,胎体厚重,釉色青透,光洁如镜);建窑(兔毫,鹧鸪斑);吉州窑(民窑,用木叶和剪纸粘贴)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主产黑釉瓷器 样式:梅瓶,玉壶春等。体现了新颖典雅的艺术特点。 瓷窑官:辽代设立了专管窑务的。 元代陶瓷 景德镇:元代开始,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贡献:在于青花和釉里红的烧纸完成,同时卵白釉,铜红釉和蓝釉等烧成。 器型:硕大,厚重,粗犷。 装饰:刻花,画花,印花,贴花,堆塑,镂雕主要用于青白瓷,乱百次,青瓷装饰;青花,釉里红,五彩等主要采用绘花手法。(“青花凤首扁壶”为元青花经典之作) 青花瓷的优点:1.着色力强,色彩鲜艳,呈色稳定,2.青花属于釉下彩,纹饰用不脱落。3.钴土原料储量丰富,抑郁采掘。4.白底蓝色,明净素雅,又由于用色的深浅浓淡,各有丽质,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制作方法:将钴矿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加水调成墨汁状,用它在干燥的生胎表面上绘制所需要的纹饰,然后施以长石为原料的矿物釉,在1250-1400高温下烧成。属于釉下彩技术,这种技术的决定因素是火焰性质的掌握和钴矿物原料的性质。 元-钧瓷:特点:胎质粗松,釉光泽差,多棕眼,以月白为主,很少见有红紫交融的玫瑰紫和玫瑰红釉色。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其釉层较厚,白中微泛青色,有如鹅蛋色泽,故称卵白 琉璃:是一种铅釉陶在汉代已普遍制造。六朝用于建筑上,元代山西的最为著名,广泛用于供电和寺庙建筑上。 明代陶器:以前釉色为青瓷,以后是白瓷。 明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永乐时期:白如凝脂,素尤积雪,青花呈色鲜艳。成化时期:青花加彩,分为斗彩和填彩。嘉靖:流行葫芦瓶。德化窑,佛像。宣德:浓;成华:淡;弘治,正德:暗。嘉靖,万历:紫。 釉里红:就是釉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放置在1200-1250高温中烧制,是将铜材加热,使其表层氧化,即取得“铜花”。然后将铜花研磨很细,形成 铜红料。 青花釉里红:将釉下彩青花和釉里红结合起来,用钴料和铜红料描绘或涂抹颜色。 釉下彩:有釉里红和釉下青花。 青花:早(永乐,宣德为代表),中(以成化青花为代表),晚(以嘉靖,万历为代表)三个阶段。 釉上彩:分单彩,红绿彩,三彩,五彩。“素三彩”为三彩中特殊品种。 斗彩:又称逗彩,指忧伤彩和釉下彩拼逗成彩色画面。成华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完美之作。 紫砂陶:在明代宜兴窑以制作最具特色,以“供春壶”最为著名。 五彩:“五彩”并非五色,是多色的意思。明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主要有两类:一是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二是以青花最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 官窑作品:特点:器物造型规整严谨,用料考究,制作精工精致,装饰风格细致,程式化,具有较高的水平。 民窑青花作品:造型不拘一格,以实用为主,造型简洁,厚实耐用;其装饰朴实大方,随意自然,形成了一种大写意的风格,无论人物,花鸟禽兽,均一笔挥就,潇洒自如。 清代陶器 康熙:青花呈色浓艳,翠蓝色调,并且清澈透底。成色稳定,能表现出光线的强弱,暗淡分明,所绘图案有深有浅,层次分明富于立体感,有中国的山水画,墨分三色的效果。 雍正陶瓷装饰:花纹以花鸟为主,风格雅致,此时还有脱胎漆,被称为四绝。淡雅,柔和美丽。 乾隆时期:珐琅彩始至年代是康熙,所用材料色彩晶莹,质地凝厚,花纹有微凸堆起之感,多内廷密玩,所以极其精细,有轻薄坚细几个特点。珐琅彩以前俗称“古月轩”。 墨彩:有深浅浓淡的水墨效果。 乾隆陶器特点:富丽繁密,细致精巧,风格繁缛。 粉彩:创于康熙时,流行于雍正时期。颜料中加玻璃白(砷)使眼色烧成后软化,柔和,淡雅,故称软彩,格调文雅,深受宫廷喜爱。 漆器 漆器的发展:河姆渡时期为漆器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青铜艺术之后,漆器工艺发展逐渐兴盛,取得伟大的成就。其前期是木器,黑红两色,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实用漆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方便灵巧的成套漆器已渐成风气。 春秋战国:实用漆器得到发展,其实用功能,耐酸耐碱防腐,造型轻巧灵便,易于清洗,胎体牢固结实。其审美功能,纹样生动优美,色彩鲜艳斑斓,装饰语言丰富多样,制作比青铜器简便,材料资源丰富,造价低廉,自发明以来的第一个高峰。 秦,西汉:已经达到了功能与艺术美的结合,实例性和欣赏性的统一。第二个高峰期始于宋代。 汉代灯具特点:(1)功能合理(尺度适宜,消烟除尘,挡风调光)(2)结构科学(3)造型生动,灵巧生动,优美活泼(4)装饰华丽,纹样丰富,色彩灿烂。 六朝:夹纻:魏晋南北朝时期甚为流行,它是用漆直接造型的工艺方式,从木胎一脱胎,标志工艺本身的成熟。 隋唐:金银平脱:用薄金片或银片做成花纹贴在漆器上,加漆两三层,再研磨平整,显出金银花纹(又称推光)富丽华美。 宋代:手工业,个体工商业发达呈现两极分化。民间漆器商品化:以使用性为主,工艺复杂,制作精细,注重装饰,为漆器发展的主流。(漆雕为代表) 金漆:有戗金,描金,戗银,螺钿等。 雕漆:以前在木胎上雕刻再上漆,到唐代后,现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剔红,剔犀,剔彩,名家:张成,杨茂。)当时刀法快,古拙,不如后来纤细圆滑。 戗金:宋代的一种新的工艺,先用特制的工具在漆面上刻花,再在刻纹中上漆,最后填以金粉。填银称为戗银,填彩成为填彩。描金是用金粉在漆器上绘画花纹,又称“泥金”。 明清:漆器生产达到第二个鼎盛期的最高峰。由官方作坊不惜工本,精心制作的漆器已脱离实用,成为堆积贵重材料,显示技艺精湛的珍宝奇玩。 明髹饰录: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漆艺专著,由安徽新安著名的漆艺家黄大成所作。全书共分乾,坤两集,是一部漆艺的创作实践总结。叙述了制漆的工具及材料,制漆的各种弊病,色漆支配及装饰方法,阐述漆艺制作原则。 清代:形成了几个制漆中心,各具特色,如北京雕漆,扬州螺钿(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粘贴在素镜上),福州的脱胎。 家具 家具的发展: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漆木家具逐渐流行,直至唐代,漆木家具一枝独秀。唐,五代: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改变中华民族自商代以来的跪地而做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时期。宋代:家具受建筑影响,改变以往的“箱型壶门”结构,大多采用洗练单纯的梁柱式框架结构,方方正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明代:家具造型简洁,庄重质朴,不事雕琢,装饰洗练,注意自然纹理和材质美感。特点:简,厚,精,雅。清代:家具是清代宫廷文化的物化,是清代豪华高丽的宫殿建筑的产物。其风格:造型体硕,形状豪华厚重,装饰华丽富贵,雕琢繁缛。 丝织工艺 汉-品种:锦,绫,绮,罗,纱,绢 “经锦”:汉代一种,经丝彩色显花丝织品的通称。 汉-印染:涂染,浸染,套染,媒染。 刺绣,唐之前,多为实用及装饰用,宋代趋向于观赏性,将就绘画性的传神意境表现。清代形成许多地方刺绣。(有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 汉-刺绣:针法运用辩法,称锁子绣或辩绣。 隋-染织:设专门机构管理,分司染署和司织署,后并为织染署。 唐-染织:丝织,麻棉织,毛织丝毯,印染(夹缬,绞缬,碱印,拓印),刺绣 宋-缂丝:我国传统工艺之一,新疆楼兰曾出土汉代缂丝,也称刻丝,克丝。现仅苏州制造。制作方法“通经断纬”。 元-纳矢石:指古代加金织物。又称织金锦。一般有片金和捻金两种,约始于战国,元代时期极为盛行,为统治者独享的织物。也叫“纳克实”,“纳石失”,“纳失思”等。 黄道婆贡献:松江女艺人黄道婆想海南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经自己改造后带回家乡。其贡献主要在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两方面,推广和改进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自黄以来,棉织业迅速发展,对改变中国人民穿衣习惯有重大意义。 明-顾绣:技法体现:1.半绣半绘,画绣结合。(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为摹本,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2.针法多变,时创新意。3.间色晕色,补色套色。(明秀采用的种种彩绣线,是宋绣中所示见过的正色这处的中间色线) 云锦:明清时为宫廷织物,用于服饰,赏赐,富贵华丽绚灿如云霞。(有妆花,库锦,库缎等) 金属工艺 隋唐时,以金银器和铜镜为主。 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景泰年间多用蓝釉做底色,故称“景泰蓝”。(过程: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 宣德炉:是明朝王室祭祀宗庙及陈设玩赏的铜制器皿。 推荐第2篇:工艺美术 1.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冶铜术出现,因而自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前这一阶段被称为“金石并用时代”。 2.在欧洲各地出土的这些奥瑞纳文化期的女裸小雕像,基本上都是用质地较软的石灰石和泥灰岩雕成的。 3.在德国的福格赫德,发现了距今3万多年的属奥瑞纳文化的牙雕工艺作品。 4.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鹿角雕刻两只驯鹿,出土于法国的布尔尼圭。 5.古梅尔尼查彩绘陶器在公元前5000年的后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态势。 6.欧洲的彩绘陶器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公元前30世纪前半期,考古学家称之为“坎比尼亚文化期” 7.欧洲南部,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和意大利南部,由于海上交通的便利,接触西亚文化较早,故而制陶艺术和装饰水平在欧洲大陆最为出色。 8.日本最早的陶工艺出现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绳纹文化”时代早期,此期的陶瓷底部呈尖形或圆形,器壁上用篦尖刻画出精美的纹样, 9.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耶莫陶器出现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耶莫陶器一开始即为彩纹陶,它并非起源于当地,而是由邻近的、比它更早出现陶器的伊朗地区引进的。 10.继哈森纳文化之后,在幼发拉底河支流卡布尔上游又出现了哈拉夫文化。 11.现藏开罗埃及艺术博物馆的一批黑顶陶器,约制作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其造型与装饰皆相当简洁大方,具有古朴典雅之风韵,代表了埃及早期陶工艺的面貌。12作为纪念性公用的化妆石板名作还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在这块盾形石板上,前后两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现了美尼斯王统一埃及全境的各种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时代开始的历史性作品,其内容和形式都极为完美。 13.一般认为,玻璃是由古代埃及人发明创造,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玻璃材料和制品皆发现于埃及。 14.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玻璃鱼形容器,出土于阿玛那,是一件最能代表古代埃及玻璃工艺水准的佳作,其艺术效果和工艺技巧均达到了极高程度。 15.睡莲纹玻璃杯也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典型的玻璃工艺制品,出土于底比斯。16.在古代埃及的玻璃工艺中,还有大量作为首饰的作品,它们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更为精致典雅,令人耳目一新。 17.在底比斯的“王家之谷”(专门埋葬王室家族的陵地)出土了一件很有趣的木工艺作品,它被认为是第十八王朝时按照图坦卡曼王的形象制作的木制模特儿,是专为国王试装的用具。 18.古埃及坐具的造型主要有靠背扶手椅、无扶手靠背椅、折椅和矮凳几种,以靠背的高低区分尊卑。 19.木椅是古代埃及家具中极为别致而杰出的范例。它和其他椅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弧形的椅面和后倾的椅背,有意识地使椅子使用时更舒适一些。 20.公元前29世纪左右,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期文化期。 21.两河流域虽然因缺乏石材而未能留下像埃及那样规模宏大的建筑,但有大量制作精致的石工艺作品留存下来,它们既有实用功能,同时也极具审美性质,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有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珍品。 22.到苏美尔时期(公元前2900前2500年),两河流域的石工艺继续大力发展,制品趋向于大型化,且以具有纪念意义的奉献用品和石碑为主要内容。著名的奉献用石板,代表了初期苏美尔石工艺的风格特征。 23.苏美尔时期的纯金工艺制品,以在乌尔出土的金盔和黄金短剑最具代表性,其精致细腻的工艺和奇巧的意匠,以及所呈现出的华丽而雅致的美感,着实令4600年后的人们叹为观止。 24.波斯的陶工艺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们在扎格罗斯山脉的盆地里,发掘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甘尼·达勒。 25.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的陶工艺,主要体现在作为建筑材料的釉面陶砖或釉陶浮雕方面。 26.早在前波斯时期的埃兰王国时代,波斯的金属工艺就相当成熟了。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候,这里已经出现了造型单纯、装饰典雅的银器,现藏于伊朗德黒兰考古博物馆的公元前30世纪左右的人物纹银杯。 27.银盘也是萨珊王朝时期有代表性的制品,它之所以驰名于世的重要原因,就是银盘的平面为展示工匠们的巧妙创意和高超技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少银盘的装饰画面都有主题性是情节,常见的有国王狩猎、神话故事及表现宫廷生活的题材;也有不少有关“圣树”和“圣兽”的纹饰或花鸟动物的内容。 28.织毯工艺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 29.早在前波斯的埃兰王国时期,既有生动而精致的石工艺制品问世。石雕女立像是此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件。 30.在莫亨佐·达罗出土的距今约4500年的一批陶制玩具中,已经有了经装配组合后,由人工牵引而活动的玩具,其设计意匠和制作技艺十分令人惊异。陶制活动玩具便是其中一例。 31.随着佛教的诞生,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工艺也处于为佛教服务的地位。32.在莫亨佐·达罗遗址,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0世纪的青铜工艺作品舞蹈的少女,在在这件不足12厘米高的铜制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具有的神秘而松动的特征。 33.约1万5千年至1万年前之间为“中石器时代”。 34.据记载,为现代人所熟知的黄金加工工艺,在古代埃及都已有尝试。 35.古代印度陶工艺中的这种“写意”手法,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陶艺发展和风格形成,成为印度陶工艺的优秀传统。 36现藏美国波斯顿艺术博物馆的药叉像,便是桑奇佛塔上的一部分装饰。 37.早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期间,腓尼基的象牙工艺已相当成熟,并大量出口。 38.作为实用容器,现藏土耳其安卡拉博物馆的黄金嘴形注口水壶极具代表性,这种充满流线形的造型饱满而大方,并具有动感。39.莫克罗斯坟墓的出土文物中,尚有大量金属工艺作品,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克里特美”的诞生。 40.黑纹式陶器的繁盛地仍然是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 41.铜镜是古希腊金属工艺制品的又一代表性类型,狂舞的密涅便是一件出色的作品。42.银器最初是由东方传入罗马的。从共和末期到帝政初期,残留下来的名称,多以“希腊人”、“亚历山大”等东部地区的人为主,生产地为首都罗马,而更多的是罗马统治下的各领地。 43、大约在5万年至1万5千年之前的“晚期旧石器时代”。 44、埃及陶工艺产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 45、第十九王朝后半叶以后,埃及陶工艺的质量明显下降,这不仅表现在所选用的陶土材质上,也反映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 46、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药叉像,便是桑齐佛塔上的一部分装饰。作品造型丰满,体面的变化微妙,体现了印度造型艺术独有的风格特征 47、织毯工艺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因其优质的材料、精致的做工、变化多端的编织技巧而享誉全球,以致于后来受其影响的整个伊斯兰地区生产的地毯皆被称为“波斯地毯”。 48、一直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耶莫陶器出现在公元前6100年之后。 49、作为纪念性功用的化妆石板名作还有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 一、.简述古代希腊工艺发展的五个时期: 1、几何纹样期(公元前9前8世纪) 2、东方纹样期(公元前7世纪), 3、黑色纹样期(公元前6世纪) 4、红色纹样期(公元前5世纪) 5、彩色纹样期(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二、玛雅陶艺的成就:玛雅人的文化成就丰富卓越。玛雅人以桦树皮和加工过的鹿皮当纸,以365天为1年,全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岁余5天为忌日,以手脚指总数为基础,创造出20进位法,但在向第三级进位时,以18进位。玛雅人长于建筑、雕刻、绘画。玛雅的陶工艺十分发达兴盛,艺术价值很高,尤其是彩绘陶器被誉为“玛雅艺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玛雅壁画高度发展,直接给工艺美术带来重大影响,陶器上出现壁画的翻版。 三、解释巴洛克一词的出处:“巴洛克”一词的出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三: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为“畸形之珠”、“不合常规”等,二是中世纪拉丁文的“baroco”,意为“荒诞的思考”、“繁缛可笑的神学讨论”;三是意大利文的“barocchio”,意为“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 四、罗可可的风格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以及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构成。 五、包豪斯时期的工艺美术:包豪斯的创立、发展到结束可分为三个时期: 1、魏玛时期是包豪斯初创和奠定基础的时期。 2、德绍时期是包豪斯的理想得到实现,取得累累硕果的时期。 3、柏林时期是包豪斯在纳粹的统治下渴望争得一线生机的时期 六、简介翼狮与牡鹿的艺术手法:是一件著名的大型青铜工艺作品,它制作于杰姆狄特那斯尔末期至苏美尔王国初期,在高107厘米、宽238厘米的长方形铜板上,装饰着一头正面的翼狮和两只对称而且是侧身的牡鹿,构图以翼狮的头和身体为中轴线,呈严格的左右对称状,因而,作品被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翼狮突出的头部和鹿角的“出格”的表现,打破了长方形带来的局限和呆板之感,翼狮的头部及翼纹的刻画和鹿角的枝条状的细腻表现,体现了工匠卓越的工艺技能。 七、简介印度狮形石柱头:这组狮子像,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其光洁莹润的程度,完全可以与玉石相媲美。其造型设计亦极具艺术色彩,且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意趣,因而备受后人仰慕,现在印度的国徽纹样,就是采用的这个四狮雕刻形象,可见其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 八、介绍欧洲中世纪陶工艺:欧洲陶工艺主要以拜占庭为代表。白地彩绘陶器的发展和剔刻装饰陶器. 九、介绍古代印度金属工艺的风格特征: 十、简介新古典主义:一: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风格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对浮华矫揉的罗可可风格进行了修正,对古典艺术进行了新的挖掘和揭示。它的出现标志没洛的宫廷艺术即将进入尾声 二:新古典主义工艺风格的出现,给繁缛奢华并充满着脂粉气的罗可可式工艺风格所笼罩的欧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装饰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文艺复兴”.三:新古典主义工艺风格的产生,使人们有机会冷静的回顾并温习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真谛,从中领悟古典艺术的品味和魅力,体验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法则,对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好和文化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四“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出现为欧洲现代工艺和现代设计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以崭新的审美观念和工艺美学思想,构筑了通向现代工艺文化的道路,它是欧洲现代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前奏 推荐第3篇: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人类用砖、石、瓦、木、铁等物质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构筑内外空间、用来居住和活动等的艺术。建筑艺术则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phos(光线)和 graphis(绘画、绘图)或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推荐第4篇:工艺美术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设计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尊基人,生于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去世,是正真实现英国理论家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 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使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震惊了整个世界。 约翰·拉斯金(1819-1900)。理论家、作家。 拉斯金在提出以上的观点之后,认为设计只有两条路: 一、对现实的观察; 二、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思和创造能力。前者主张观察自然,后者则要求把这种观察贯穿到自己的设计中去。从这一点来看,拉斯金是主张回归自然的最重要理论家之 一。他的口号之一就是“向自然学习”。 拉斯金同时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作为最早时期的社会主义者,拉斯金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他强调设计的民主特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受到他的思想影响最深刻、并且通过自己的设计实际体现了拉斯金的精神,是英国设计威廉·莫里斯。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他是在实践中实现了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 红屋的构成,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改变设计中流行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来势汹汹的工业化风格。 1864年成立了莫里斯设计事务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艺术家领导的设计事务所。 1883年,莫里斯在莫顿·阿比设立了自己的染织工场,生产各种地毯和挂毯,称为“汉姆史密斯式”。 “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要的设计范围是平面设计。 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平面设计代表是一本季刊玩具马,是由重要的设计家马克穆多的世纪行会设计和出版的。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从它的产生背景来看,与1860到1890年左右在英国和美国产生的“工艺美术” 运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它们也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两个运动之间比较不同的地方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图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格。 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德国则称这场运动为青年风格;奥地利的维也纳,它被成为分离派;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 法国的“新艺术”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这场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两个中心,一个是首都巴黎,另外一个是南斯市,后者主要集中在家具设计上。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对于欧美的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一个是巴黎,另一个是小城市南斯。南斯的家具自成体系,成为设计史上颇有影响的南斯派,而巴黎则是从建筑到平面设计无所不包的集大成之中心。 巴黎的“新艺术”运动 其中影响最大的位于巴黎的“新艺术”运动设计中心有三个,即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新艺术之家: 萨穆尔·宾强调“回到自然去”这个口号。 现代之家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是一个热衷于自然风格的设计赞助人。 南斯的“新艺术”运动 南斯市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中心。这个中心的“新艺术”运动发展与设计师艾米尔·盖勒的创造是分不开的。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 大约在1900年前后,比利时也进入了“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成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在比利时进入“新艺术”运动的时候,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家就提出了“人民的艺术”的口号。 比利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无疑应该推亨利·凡德·威尔德。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是安东尼·高蒂 1904-1906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的一个重要的公寓建筑巴特罗公寓。他的另外以这个同期的公寓设计米拉公寓。在他的所有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之投入43年之久,并且至终仍热没有能够完成的圣家族教堂。 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的青年设计家、建筑家察尔斯·马金托什与他的合作人组成的所谓格拉斯哥四人。他发掘他称之为“旧的精神” “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 英国平面设计上的“新艺术”运动 比雅兹莱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非常前卫、非常突出、非常激进的人物。他受日本平面风格影响,采用黑白单线描绘方法,大量为书籍做插图。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都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是受到以下几个非常特别的因素影响而形成: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装饰艺术”则从古代埃及华贵的装饰特征中寻找借鉴。原是艺术的影响。简单的几何外型。舞台艺术的影响。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玻璃器皿设计 装饰艺术风格玻璃设计师有拉里克。他的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首饰与时装配件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重要设计成就之一就是首饰与时装配件设计。保罗·布瓦列特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时装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时装设计师。 20世纪20年代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