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求谏教学简案.docx

    • 资源ID:81636534       资源大小:15.8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求谏教学简案.docx

    2023年求谏教学简案 求谏教习简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益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重点难点: 1、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2、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益成分。 学习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介绍政治,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 1 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结合说明,介绍内容: 贞观政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四、阅读全文,读清句读: 1、自读。 2、自主学习。 3、合作解疑。 4、学习反馈。 5、提醒注意: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幸诸公数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等数人勖之 纂组伤女工 五、小结内容,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积累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内容。 二、齐读全文,读清句读。 三、借助注释自学第一段, (一)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二)视疑问讲解,提醒注意: 1、匡正:纠正 卒令(之)不闻其过 遂(终于)至灭亡 寻:不久 公等:你们 各位 2、问:这一节主要有哪两层意思? 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3、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4、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四、自主学习第二段。提醒注意: 1、致:得到 数:多次 2、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3、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及举例论证。 (1)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组合、正臣和邪主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2)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3)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五、总结强调,布置作业:朗读 一、二段并翻译。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翻译句子。 1、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二、学习 三、四段。 1、朗读后自读。 2、翻译句子。 3、概括段意。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4、提醒学生注意字词。 三、学习 五、六段。 1、齐读。 2、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字词句。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或在其渐,或已将终。 竟不为停改。 4、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四、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五、总结内容,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四。 六、板书: 七、反思: 求谏教学简案 求谏 求谏 求谏学案 求谏学案 求谏教案 求谏阅读答案 求谏优秀教案 求谏导学案1 求谏练习题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求谏教学简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