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docx
-
资源ID:81658557
资源大小:15.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docx
2023年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申报重庆市重点专业 自评报告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渝教职成20235号)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并对照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要求,认真进行了自评自查,认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满足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的条件。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的、以培养中高级工和技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施中专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目前实行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交职业教育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是重庆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显著的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178亩,教师203人、在校学生4046人,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机电技术、模具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农村电气技术、客户信息服务(呼叫中心、金融数据处理方向)和计算机应用等十余个专业。主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3年制中专中级工和4 - 12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3)对接产业,按需培养 近年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紧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坚持每年市场调研,并围绕重庆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从2023年起,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开始从初中招收4年制高级工班,在2023年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年制预备技师班。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不断完善专业内涵,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度发展为了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数控铣床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数控编程技术等专业。 2.专业规划及规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同时认真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在十二年的建设中,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 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行业要求为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贯彻学校专业发展精神,明确建设目标。学校计划以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运用好“数控技术应用”这个专业平台,以此带动“机械制造”、“模具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发展,本专业发展的总目标为:近期成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专业,中期成为重庆市示范性专业,远期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 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特点,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加大配套力度,使专业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专业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我校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专业面最广、毕业生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该专业已开办12年,有总计4000余人的9届毕业生。09年-11年的学历教育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12人、711人、601人,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502人。 三、基础条件 1.师资队伍 (1)教师数量及结构 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包含18名外聘教师在内的专职教师76人,其中:其中专业课教师 48 人,占专任教师的 63.2 %;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23人,占专任教师的31%,中级以上职称55人,占专任教师的72.3%。其中,理论教师 - 56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保证了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设备。 (2)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建有数控车工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中心实训车间、数控铣床实训车间、模具实训车间以及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场地,购置有包括加工中心、数控平面磨床等在内的先进大型机床,其总值达896.75万元,设备生均值为5970元,设备自开率97%,开出率100%。 学校在校企合作上不遗余力,结合专业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作为学生定点实习基地,并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保证学生参加对口专业生产实习,学校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人才储备库”,企业成为学校师资培训、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的基地。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外实训场地充足,设备先进,能保证学生充分的操作训练。 四、规范管理与专业改革 1.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另外设置了教务科、教学督导研究办公室、机电专业科、基础教学科等教学职能部门及各职能部门下设的教研组,协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 各教学职能部门不仅设置了科长、教学干事等岗位,还在教研组里设置了组长,各部门机构健全,职责明确。 为规范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制订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习教学管理等制度且执行良好。 我们一直重视基础建设,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和指导,认真收集、定期检查教学文件,科学分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实习指导书、实习实施方案等教学档案齐全且装订规范。 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出台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落实教学副校长听课、科长听课、教研组长听课等环节,坚持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学生座谈会以掌握教学信息和维护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管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坚持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并重原则,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邹长明等人多次获得各级荣誉,其中邹长明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劳模”的称号,高承明获得了“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称号,王丽霞获得了 “永川区名教师”称号。 学校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学校一方面出台教师教学 - 910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同时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数控职业技能鉴定数车高级工)的要求,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的优化,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数的35%,专业技能课占总课时数的52%,专业基础课占13%。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数控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要求,把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并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保证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实际要求相一致,突出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 五、质量效益 1.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根据岗位职业的需求,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综合培养来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结构,将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进行必要的整合,突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三年,我校数控专业知识测试合格率97.3%,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98.2%; 在2023年重庆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派出的学生选手全部获奖,其中数车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2023年,学生参加永川区技能大赛获得数车第 一、二名,钳工第三名,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两人获三等奖。 2023年,学生参加永川区技能大赛获得数车第 一、三名,钳工第一名,普车第二名,参加重庆市第四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两人获三等奖。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与身体素质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锻炼、德育课、职业讲座和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同时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面提高其身心素质。近三年,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99%,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96%,体能良好。近三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中,平均就业率为98.1%,平均对口率为70.5%,就业后三个月稳定率为97.2%,毕业生质量好,获得了用人单位很高的评价。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满意。 近年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踊跃参加,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在2023年重庆市“庆铃-华中杯”数控技能明星大赛中,我校获团体第1名,其中两名教师分获职工组第1名和第10名;在2023年重庆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派出的教师选手获得数控车工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在市经信委直属学校技能大赛中,2名教师分获数控车工教师组 二、三等奖;在2023年重庆市职教优质资源 - 1314 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 会计专业申报市级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茂名卫校药剂专业申报省重点专业自评报告 重点专业自评报告艺术设计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专业申报表及自评报告 专业自评报告 神经外科申报重点专科的自评报告 治安重点地区自评报告 专业成长自评报告 申报资料() 06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