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2023.docx
-
资源ID:81839760
资源大小:20.0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2023.docx
2023年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2023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尊敬、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把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精选,盼望对你有所关心!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1 大班音乐活动玩偶进行曲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依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及不同的旋律,依据音乐特点,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木偶与小老鼠的形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玩偶进行曲教案吧。 教材分析: 乐曲玩偶进行曲选自俄罗斯有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乐曲的旋律欢快活泼、诙谐好玩。乐曲为ABAC的结构形式,A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优美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木偶兵们吹着小喇叭,仰头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B段音乐诙谐好玩,富有动感,就好象老鼠王带着一群老鼠兵东瞧瞧西看看,鬼鬼祟祟出洞捣乱的样子;接着A段又重现,表现了木偶兵在操练的紧急场面;C段的音乐激烈、改变丰富,让人仿佛亲临到激烈的战争场面,并能通过起伏的音乐来了解木偶兵与老鼠兵紧急的战况。音乐跌宕起伏的旋律、诙谐好玩的形象以及木偶兵与老鼠兵激烈的战争场面,深深地吸引幼儿。幼儿通过观赏活动,有助于感受乐曲优美活泼、诙谐好玩、紧急激烈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世界名曲的观赏,打开了幼儿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为今后观赏世界名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依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及不同的旋律。 2、依据音乐特点,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木偶与小老鼠的形象。 3、体验乐曲诙谐的风格,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 活动预备: 1、幼儿有音乐观赏的基础,能够辨别不同旋律的音乐 2、自制教具:木偶、老鼠等音乐形象。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学木偶进教室。 (点评:幼儿仿照木偶进教室,生动、好玩。而听音乐学木偶进教室,使音乐的旋律自然地走进了幼儿的记忆,为幼儿观赏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 2、结合图谱观赏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 (1)幼儿听音乐教师画图谱。 (2)观赏后提问: 小伴侣听完音乐之后有什么感觉? 你在听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点评:图谱的运用会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这我们已达成共识。而图谱如何与音乐完善结合,利于幼儿理解、记忆,便成了我们思索的重点。本节活动教师图谱的恰当运用应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如跳动的旋律教师用短线进行表示、连贯的旋律教师用连线进行表示,当表现故事战争时教师则运用“曲线“表现激烈的场面看似简洁的图谱,没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没有教师对幼儿深层次的解读,是很难设计出的。而教师随音乐恰当精确现场画图谱,更使得音、形与想象自然驰骋,到达表现艺术美与领会音乐神韵之目的。) 3、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并描述音乐的思想内涵。 教师边讲解并描述故事边出示音乐形象。(提供图片) (点评:此环节教师运用“故事导入法关心幼儿理解音乐。教师将作品背景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呈现给幼儿,让冗杂的旋律简洁化,让幼儿在了解木偶兵与老鼠兵战争的起因、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观赏,从而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4、观赏音乐 (1)第一遍分段观赏乐曲 每段观赏后提问:请小伴侣将图片贴到相应的图谱前方。 (2)第二遍完好观赏乐曲 鼓舞幼儿边观赏音乐边自由地表演动作。 (点评:此环节教师是为了了解幼儿在以上两个环节中对作品的理解状况,同时让幼儿主动的参加到活动当中,打破以往“教师教,幼儿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5、分段观赏乐曲。 (1)分别观赏每段音乐的旋律。 (2)引导幼儿说出每段音乐的不同旋律及旋律改变。 (3)尝试用动作表现各种旋律改变及不同的音乐形象。 分段观赏后教师的提问: 第一段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小木偶兵是怎样操练的?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第二段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小老鼠出来干什么?用动作怎么表现? 第三段的音乐和第几段的音乐是一样的?木偶兵会怎样来迎战? 第四段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动作来做出来。 (点评:“如何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中如何表达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思想?此部分教师用教学实践给予了我们很好的解答,如:听完第一段音乐,教师提问:小木偶兵是怎样操练的?听完第三段音乐,教师提问:“木偶兵会怎样来迎战?通过这些问题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另外,为使动作既来源于幼儿,又能准时给予提炼指导,教师采纳了放手让幼儿创编共同商讨确定的方法,既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目的,又到达了教学目标。) 6、完好听音乐分角色表演。 (点评:此环节教师运用“情境表演法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了一个表现的平台,使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幼儿提供了契机。在轻松开心的情境中,幼儿心情高涨,其乐融融,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附: 1、故事提示: 有一天一个木偶兵吹起了小喇叭,号召玩具橱里的木偶兵和他一起出来操练,他们仰头挺胸可神气了。突然,老鼠王带着他的老鼠兵出洞捣乱,他们东瞧瞧西看看,特别可恶。木偶兵决不能让老鼠兵来捣乱,于是加紧操练,确定把老鼠赶跑。于是,木偶兵和老鼠兵的战争开始了,一会木偶兵占了上峰,但是一会老鼠兵又占了上峰。最终木偶兵团结一致,战胜了老鼠兵,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活动反思: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培育幼儿的各种能力往往比幼儿获取单纯的学问有益的多,这些能力、情感与看法对幼儿是终身有益。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2 大班音乐活动萝卜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好玩、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萝卜歌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好玩、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击乐器若干。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洁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1、这个故事好玩吗?哪些地方好玩?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终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 三、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终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 四、自编儿歌节奏词。 1、请小伴侣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好玩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欢乐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欢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伴侣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五、活动延长: 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 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下次再参与欢乐大比拼。 1、请小伴侣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好玩的词? 2、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3、大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欢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伴侣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育、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3 大班音乐活动音乐喷泉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活动延长,活动反思等内容,主动参加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音乐喷泉教案吧。 设计意图: 假日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议论,他们都对音乐喷泉的奇妙、好玩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 2.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感受合作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 2.幼儿现场观看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阅历。 活动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起回忆 师:你们见过音乐喷泉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些像水母的脚,有些像火箭。 幼:在音乐伴奏下喷泉就像在跳舞。 幼:音乐响它就喷得高,音乐轻它就喷得低。 师:你们看得真认真,喷泉还像什么呢? 幼:像皇冠。 幼:有的像楼梯,有的像金字塔。 幼:还有的像桥。 二、感受音乐,引发联想 师:音乐喷泉真好玩,今日我们就来表演好玩的音乐喷泉吧。 (师幼共同观赏音乐出水芙蓉,有的幼儿边听边做动作,教师准时给予确定与回应。) 师:喷泉高低与什么有关? 幼:与音乐的轻重有关。 师:音乐温柔舒缓的时候喷泉是怎样的? 幼:低低的。 幼:渐渐的。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 (幼儿自由表现,如用手在胸前交叉舞动等。) 师:音乐剧烈的时候喷泉会怎么样? 幼:喷得很高。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幼儿自由表现,如做双手快速向上举的动作等。) 三、倾听音乐,自由表现 1.自由表现。 师:如今你们每个人都是音乐喷泉,请你们依据音乐强弱,用动作表现喷泉喷水的样子。(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有的跪在地上用手做起伏动作,有的坐在地上做蹬腿动作,有的不停地扭动身体,有的做下腰动作。) 2.商量创编。 师:我们来看看你的喷泉是怎么喷的? (一幼儿演示双手由低到高交替摇摆的动作。) 师:为什么一开始你的手离地面很低,后来渐渐高起来了? 幼:因为一开始音乐很轻,后来音乐响起来了。 师:水喷得高还可以怎么表现呢? (幼儿集体商量、创编,大多数人用手和腰来表现。) 师:除了手和腰动起来很像喷泉外,还可以用哪些身体部位来表现喷泉?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 (幼儿有的双脚并拢向上提,有的全身扭动、转圈、跳动,男孩做的动作比较有力。) 四、观看录像,合作表现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如今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片。 1.观看喷泉是如何随音乐强弱而改变的。 师:喷泉是怎么改变的? 幼:音乐响起来时,喷泉像火箭一样喷得很高。 幼:音乐轻下来时,喷泉像荷花一样。 2.定格观看音乐喷泉的改变。 师:刚刚的喷泉是怎样改变的? 幼:像水母一样,一会儿合拢,一会儿打开。 师:你们会做水母一样的喷泉吗? 3.尝试合作表现。 师:请你找几个好伴侣商议一下做怎样的喷泉,用什么动作来做。 (幼儿找到合作同伴,并商议做什么造型,如何分工。) 师:音乐喷泉开始表演。 (幼儿随音乐开始表现。有的组围成圆圈上下起伏,有的组像花一样开合,音乐强的时候他们还会用起伏、扭动、转动等动作来表现。) 师:你们刚刚是怎么改变动作的? 幼:听见音乐强起来了,我们就喊“一、二、三一起跳。 幼:开始我们都跪在地上做动作,后来音乐变响,我们就渐渐站起来了。 师:刚刚,每个组做的动作都不一样,说明大家很动脑筋。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喷泉还有哪些改变,怎么来表现。 4.再次合作表现。 师:请听清晰音乐的强弱,喷泉要开始表演了。 (表演时,有的组围成圈,一个幼儿站在中间随着音乐的改变做由低到高的动作,外圈幼儿随音乐一起下腰,像一朵荷花;有的组随音乐做上下起伏的动作,音乐剧烈时就一起跳动,等等。) 活动延长: 可引导全体幼儿合作表现此起彼伏、更为冗杂的喷泉造型。 活动反思: 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识,但却不肯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阅历的基础,又有探究的空间,孩子们很感兴趣。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随笔4 大班音乐活动节奏乐小乐队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幼儿通过打击各种生活用品,懂得不同质料的东西敲击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的道理,学习动作表示节奏乐中的休止,培育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节奏乐小乐队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打击各种生活用品,懂得不同质料的东西敲击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的道理。 2、学习动作表示节奏乐中的休止,培育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铁盆6只,塑料碗6只,瓷杯6只,不锈钢盆6只,节奏条4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伴侣今日大3班来了几位新伴侣,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闭上眼睛,听一听?(分别敲击杯子、盆子、碗) 师: _| _|_ _|×- 你听 你听 谁在 唱歌 呀 我听 我听 小碗 在唱 歌 师:今日我们来了这三位伴侣,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小结:不同材料做成的东西敲击后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就请这三位伴侣来唱歌。 怎么唱,你们知道吗? 二、幼儿分组尝试 1、师:桌子有小碗、小盆与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还有一根节奏,请你用这些东西正确地敲出这些节奏。来,去试一试。 2、幼儿自己尝试。师:假如你们一小组觉得困难,请你们大胆地去寻求老师的关心。 3、师:请小伴侣拿着你的东西坐好,把东西放在椅子下面,谁来告知我,你们一小组打的那一条节奏。 4、师:等等,我突然有个问题。“这儿怎么有那么多的,这是什么意思? 5、师:噢,明白了,请你试试吧。(幼儿分条打节奏,幼儿学一学) 6、师:打得不错,能把这四条节奏连起来吗?试一试。 幼儿将节奏条连起来打。 三、利用肢体语言,表现节奏 师:小伴侣,请你们认真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打这个节奏的。我在哪些地方做了哪些动作? 师表演,在休止的地方用扭腰表示。 师:你们想用这样的方式试一试吗?(幼儿自由表演) 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四、总结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好玩吗?还想玩吗?下课以后,自己和伴侣一起再玩一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直接给幼儿呈现打击乐器,让幼儿通过两次击打,发觉随便的击打和在音乐伴奏下的敲击之间的不同,接着复习各种幼儿自己打出的节奏,既充分引导孩子体验了节奏中蕴含的秩序性,又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由以往按老师出示的节奏谱合奏转变为按自己创造的节奏型演奏,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 返回大班随笔列表展开剩余欣赏支持本文地址: s:/ ARTICLE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随笔精选2023NEXT ARTICLE最新大班教育笔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