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弟子规孝经篇心得(锦集4篇).docx
2023年弟子规孝经篇心得(锦集4篇)第1篇:弟子规孝经篇心得 弟子规孝经篇心得 引言:古云:“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孝敬篇就教会人应该学会感恩,和孝敬父母。学习完弟子规孝经篇,小编都深有感触。 弟子规孝篇心得(一)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才是人们行善业的开始。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意是说: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做儿女的若在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就要赶快去做,不要拖拉或延误时间,更不应该懒得不去做。父母教我们做儿女的学好、教传我们做人之道的道理时,必须恭敬而听,并且要将话听记到心里。如果我们做儿女的做错了事或犯了错时,父母责备、训导我们时,我们应当顺从父母的责备、倾听父母们的训导,并且承担做错了的事所造成的损失,且不可悖逆父母,让他们伤心不满。 学习圣贤教诲之前,我觉得自己以前很孝顺父母,很知道疼爱父母,从不做让他们担心受怕的事情。学习弟子规后我反省到,看似很容易遵守的孝道,但我却做的不够完好,我时常问自己,现在我的父母虽然不在了,但回想起来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不够孝顺。有时候对父母的问话不够精心倾听,有时侯还常以不耐烦的口气和父母说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寞机。父母不和儿女计较长短,但做儿女的做的不够孝道时真是太不应该了。 弟子规孝篇心得(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最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席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 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平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公务员之家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弟子规孝篇心得(三)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学习了入则孝,孝的观念更深入我心。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和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 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知恩图报、满怀感恩的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我们才会知道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社会。 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每一人都应该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第2篇:弟子规孝经篇 教案模板(精选4篇) 第1篇: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郭杖子小学 王永东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弟子规总叙的内容吗?哪位同学能将它背诵下来呢? 2、都会背吗?那大家一起来,好吗? 二、新授 1、读了总叙,我们就知道了弟子规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训诫和规范,那我们在家里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乖的孩子呢? 2、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入则孝(一)(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读完的请举手。(指导朗读: 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语气。) (2)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3)指名读 (4)同桌互读正音(你读读,我听听;我读读,你听听。)男女同学比赛读。 (5)教师范读。(有感情朗读)(6)拍手读,读出节奏。(7)看译文,猜原文 三、巩固练习 1、师生接龙:老师出上句,你们填下句。 2、同学接龙:向老师这样练习对填。 3、试着背一背。 四、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孝敬父母? 希望同学们都像弟子规入则孝中说的那样关心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板书)孝顺,感恩 1、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2、为父母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 布置任务:今天回家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 入则孝教学反思 1、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入则孝是一篇古文,但时代不同,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说说父母生病时你该怎样做?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怎样孝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积极表现,达到了预提的效果。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这是一篇古文,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如何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研究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3、不足之处 (1).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交流怎样孝敬父母时有些缺乏真实。 (2).没有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4.改进设想 (1)、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懂得尊重他人。 第2篇: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郭杖子小学 王永东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弟子规总叙的内容吗?哪位同学能将它背诵下来呢? 2、都会背吗?那大家一起来,好吗? 二、新授 1、读了总叙,我们就知道了弟子规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训诫和规范,那我们在家里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乖的孩子呢? 2、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入则孝 (一)(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读完的请举手。(指导朗读: 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语气。) (2)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3)指名读 (4)同桌互读正音(你读读,我听听;我读读,你听听。)男女同学比赛读。 (5)教师范读。(有感情朗读)(6)拍手读,读出节奏。(7)看译文,猜原文 三、巩固练习 1、师生接龙:老师出上句,你们填下句。 2、同学接龙:向老师这样练习对填。 3、试着背一背。 四、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孝敬父母? 希望同学们都像弟子规入则孝中说的那样关心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板书)孝顺,感恩 1、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2、为父母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 布置任务:今天回家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 入则孝教学反思 1、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入则孝是一篇古文,但时代不同,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说说父母生病时你该怎样做?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怎样孝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积极表现,达到了预提的效果。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这是一篇古文,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如何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研究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3、不足之处 (1).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交流怎样孝敬父母时有些缺乏真实。 (2).没有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4.改进设想 (1)、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懂得尊重他人。 第3篇:入则孝弟子规教案 入则孝弟子规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之“入则孝” 【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教学过程】 【一】学习“总叙” 1.诵读文本: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讲解文本: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3.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二】学习“入则孝” 1.诵读文本: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讲解文本:/ 6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 6 事业,用心经 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弟子规中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6/ 6/ 6/ 6 第4篇:弟子规入则孝 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男女同学对答:“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与经典为友”! 2、师生对古诗文: 师诵上句,生对下句。 3、播放动画孝感动天的故事。 谈观看后的感受? 板书课题:弟子规入则孝(节选)齐读课题。 (4)简介 弟子规 二、初读经典 1、听录音范读。 2、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 3、领读。 4、生自由读文本,师巡视。 5、检查自读情况。 6、全班齐读。(注意读出韵味) 7、交流理解 三、朗读体会 (一)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件出示) 1、指名读。请同学来读这两句。 2、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1、课件出示图片 2、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3、引出这两句话,全班一起齐读。(读正确) 4、领读。 5、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6、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四、复习巩固 1、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2、指导有(韵味)感情地朗读: 3、小组赛读 4、哪个同学能流利的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 五、升华情感 1、展示资料:你收集了哪些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生讲故事。 3、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4、师讲故事 5、播放歌曲母亲MTV。 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母亲这首歌。再次用心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5、此时此刻,反思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父母的?今天学习了“入则孝”之后,打算怎样对待父母? 六、总结 百善孝为先。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弟子规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弟子 规中说的那样做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的知书达理的人。 七、课外作业 为父母做一件好事 第3篇:孝经心得 中华经典 孝经学习心得体会 王艳丽 朱固社区小学 2023年10月 中华经典孝经学习心得体会 孝经是经典中的经典,记录的是孔子与弟子曾参的对话,自古以来被奉为儿童启蒙的入门读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孝经呢?“孝,德之本也。”人的根本就是“孝”。“根”是祖先,是父母,我们是他们的孩子,要靠父母的哺育长大,“乌鸦反哺,羊跪乳”,做为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所以要孝敬父母,如果一个人不孝敬父母,那这个人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了。 这次培训使我能有幸与大家一起诵读了五十遍孝经,琅琅的读书声响彻耳畔,有收获、有感悟,更多的是遗憾。 一为如此经典,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而我今日才读,枉为我人民教师的称谓。特别是耳熟能详的这些话语:“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未完,继续阅读> 第4篇:弟子规孝篇心得 弟子规孝篇心得 导语:常言道:一时的尊规,一世的文明;一时的破规,一世的悲哀。所以学习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显得非常必要的,它能改变人的一生! 弟子规是一本凝聚了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的教科书,下面是弟子规. 弟子规孝篇心得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才是人们行善业的开始。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意是说: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做儿女的若在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就要赶快去做,不要拖拉或延误时间,更不应该懒得不去做。父母教我们做儿女的学好、教传我们做人之道的道理时,必须恭敬而听,并且要将话听记到心里。如果我们做儿女的做错了 未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