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石吟》.docx
2023年化石吟 化石吟 化石吟1 学习目标 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品位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学法指导 学习本诗时,要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在查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想像力,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要培养起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幻 ( ) 裹藏 ( ) 葱茏( ) 卓越( ) 骸骨 ( ) 潜行 ( ) 躯壳 ( ) 档案 ( )猛犸 ( ) 幽 yun ( ) 海 k( )石烂 引jng ( ) 长吼 将横线处的汉字表述替换词语 (1)前些天我参观了一个宁静美观而不落俗套的地方 ( ) (2)这件事他做的让我们称赞而佩服 ( ) (3 )哈里·波特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异而虚幻的世界 ( ) (4)青翠茂盛的树木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 ) 3判断正误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 ) (2)化石吟是一首称赞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 )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理解什么是化石,2什么是古生物化石,3理解“吟”的含义。 答: 4给全诗分层,5并概括分段大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6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生命之驱的证据,7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8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答: 9 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学习·研讨 练习·延伸 纯金难留 (美) 弗罗斯特 自然的新绿是纯金, 她这种色彩最难保留。 她的新叶象一朵花; 但只能持续一刹那。 然后就还原为叶片, 乐园就这样沉入哀怨, 曝光就这样堕人白昼, 是凡纯金都难留。 1这是一首赞美青春的诗,诗人将青春比喻为 表现了青春的珍贵与美丽。 2“是凡纯金都难留。”美好的青春难以长留,诗人暗示我们 。 3请写出你所掌握的劝人惜时发奋的诗句 。 化石吟2 一学习目标: 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预习环节: 听写词语。完成导P58二1-3题。 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导入,观看化石图片。 二:畅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2、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预设的问题: (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1)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3)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 (5)学生积极想像,可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补充。3、4、5、6节是化石的“话”。 (6)诗歌共七节,可分三层。其中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 4学生集体诵读全诗,读出对自然高妙的赞叹。 三、品味、积累(任选一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做好积累)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3、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研读诗文,你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或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提出来,共同分享。 四、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反馈检测: 听写词语。 2、完成导学导练P60 化石吟3 一、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 奇幻( )_远古( )_骸骨( )_乌有( )_潜行( )_裹藏( )_葱茏( )_幽雅( )_叹服( )_造物主( )_海枯石烂( )_日转星移( )_ 二、化石吟中“吟”是_的意思。本文作者_,本课选自_ 。本文是一首赞颂化石的科学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_与人类的_。 三、问题解析: 1、诗中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一连串问句有什么作用? 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你”是指谁?这一句话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运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 3、“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4、诗的最后一节有什么特点?与诗中第二节构成了什么关系?这样结尾好在哪里? 5、诗中“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中“珍贵的密码”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化石所重现的逝去的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7、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课外延伸: 1、关于“发展进化”的名言: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 B、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2、学海无涯,请写出两则有关勤学的名言。 _ _ 化石吟4 教师寄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要点点拨: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骸( )骨 葱茏( )( ) 2、 解释词语 奇幻: 潜行: 裹藏: 葱茏: 幽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3、 课外积累 你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三、理解探究 7、“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8、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9、“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四、赏析语言 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 六、学习小结 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 )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 )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 )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3)逝去万载( )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 )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他激动起来脸会涨( )得通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谁如果jiànshàng(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那里原来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ynrán( )成为绿洲。 (3)全校同学都聚精会神地língtng( )着科学家精彩地学术报告。 (4)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qqiao( )。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可以不按顺序,但每个词语都要用上,字数不少于150个。 五彩斑斓、津津有味、栩栩如生、不得而知、纹丝不动 (二)拓展阅读。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诗中的“无价的珍宝”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它称作“无价的珍宝”? 2、“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和“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话各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3、你认为此时你的梦才“开出娇妍的花来”的意思是什么? 4、诗中的哪一句话与“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这句话相照应?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问题探究。 1、简析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 (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写两个例子,构成排比句式。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来衡量。远的有抗金英雄岳飞,我们在千年之后望去,仍可见他在山河破碎之际高唱满江红;近的有 ;再近的有 。 16、化石吟 答案 学习过程 1、hái cnglóng 2、奇幻:奇异而虚幻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秘密行走。 裹藏:包裹隐藏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日转星移:斗换星移。意思是感叹时光飞逝,事物在变化,物是人非。 3、略 4、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5、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6、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7、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8、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9、“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10、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11、略 12、言之成理即可。 13、略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1)kéqiào(2)qio;qio(3)zi;zài(4)zhng;zhàng 2、(1)鉴赏(2)俨然(3)聆听(4)蹊跷 3、例文:我纹丝不动地站在五彩斑斓的花圃边上,听弟弟津津有味地述说着昨日足球场上的见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可是,几个球迷竟在这时把弟弟拽走了,昨天比赛的结果怎样,我不得而知。 (二)拓展阅读。 1、金色的贝;因为“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还能“吐出桃色的珠”,这是一个美好得让人心醉的世界。2、反复;第一句强调艰辛的寻找,第二句强调艰苦的磨砺。3、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生的努力,即使明知梦开出娇妍的花的时候,正是自己衰老的时候,诗人仍执着地寻找自己的梦,表现了寻梦的崇高和伟大。4、与“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和“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相照应。5、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付出一生的努力。 (三)问题探究。 1、(1)科学家终于让沉睡在地底的化石发挥出见证历史遗迹的功能,所以就好像睡着的人醒来一样,继续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2)科学家从化石里了解到人类的历史,每一种化石都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就好象是时代的标记一样,所以作者形象地把它比作“密码”。 2、示例:戊戌君子谭嗣同,我们在百年之后看去,仍可见他在国运衰微的关头大呼“我自横刀向天笑”;民族作家鲁迅,我们在多年之后想去,仍可见他在国破家亡的日子疾书“我以我血荐轩辕”。 化石吟5 化石吟课堂实录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 教学目的:1.了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化石的了解比较少,教学时要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一定难度;2.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化石的形成涉及到生物知识和地理知识,对学生在展开联想表述时学科融和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与化石相关的资料;2.教师收集化石实物和化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首先我们观看一部影片的片段(播放影片侏罗纪公园)。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 生:侏罗纪公园。 师:这部影片大家非常熟悉。我们知道恐龙是生活在亿万年以前的动物,现在人们是怎样知道恐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可以通过化石。 师:好,化石。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化石没有?请看到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生: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我看见了恐龙化石。 师:有些同学看到过,有些同学却没有看到过,不要紧。老师这儿有几块化石,展示给大家看看。(教师出示化石实物:5500万年前湖北江汉鱼化石和45亿年前震旦角石。) 师:有同学会说太远,看不清楚。这也不要紧,下面我们再观看几幅化石的图片。(教师展示化石图片课件:树叶化石、龟化石、猛犸化石、鹦鹉嘴龙化石。) 师:有位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到了化石,他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化石吟。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诵这首诗。读完了诗歌,大家说一下题目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生:赞颂、赞美、吟咏。 师:化石有哪些地方值得诗人去吟咏、赞美呢?让我们一起朗读,在诗中寻找答案。 生:诗歌第三节“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生:诗歌第四节“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生:我认为诗歌第六节中的“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这几句最能突出诗人对化石的赞美。 师:诗人对化石的赞美之情贯穿着全诗。是的,各种各样的化石是地球地质史和生物史的见证者,它们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师:诗人不仅对化石洋溢着赞美之情,还充满着好奇之心。从哪些诗句你可以感受出来? 生:在诗歌的第一节,诗人提出了四个问题。 生:诗歌的第二节有“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两句,也是诗人提出的问题。 师:从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都能感受出诗人对化石的好奇心。下面我们一起深入地品味一下。 师: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节,注意读出诗歌的语气来。(教师范读第一句。学生齐声朗读。) (1)怎么没下巴、怎么嘴长牙、怎么没有腿、怎么不开花连用四个问号,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2)你看到化石的实物以及图片的时候,产生过和作者一样的疑问没有?(学生说有。) (3)你能不能像诗中的语句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采用男生女生接龙比赛的形式。) 女生1:最早的大象为什么毛很长? 男生1:最早的鸟儿怎么不会飞? 师:有人说“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就是拿到了一把把钥匙。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用钥匙打开科学之门,继续研究。 师:不仅诗歌的第一节体现了诗人对化石的好奇心,第二节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们首先看第一句,请同学们齐读,注意读出语气。(学生齐读:“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1)“万载”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很长的时间。 (2)逝去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遥远世界会重现吗? 生:不会。 生:我认为会。人们可以把化石组合起来,再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复原远古的世界。(很多学生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3)诗人站在化石旁,他并没有借助高科技手段,他看到了逝去万载的世界吗? 生:看见了。 (4)从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出来? 生:从诗歌的第三节“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可以看出。 生:还有诗歌第六节中“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5)“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诗人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古的世界。(教师展示课件中一幅远古丛林的图片。)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下面请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热烈地讨论。) 生:远古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海水是蔚蓝的,陆地上到处生长着绿色的植被,高大挺拔、直入苍天的树木随处可见,林间是如茵的绿草,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儿。 师:这位同学运用“如茵的绿草”、“五彩缤纷”等词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远古世界。 生:我心目中远古世界的情景与他们不一样。从课外书上我了解到远古的自然气候有时候也非常恶劣,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很频繁: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天色越来越黑,像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幕布一样。火山又开始喷发了,一条火龙从山顶窜出,森林燃烧起熊熊大火,林中的各种动物们惊恐地四处逃散,有的来不及逃的,就和树木一起被火龙吞噬了。 师:第二节的第二句同样也体现了诗人的好奇之心。(学生朗读“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1)诗人听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没有呢? 生:听见了。 (2)从诗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 生:从诗歌的第二节“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两句表明化石苏醒了,并开始向诗人讲述了。 生:第七节写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最能体现诗人已经听到了化石的述说。 (3)化石会向诗人诉说怎样令人神往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4)这并不难,我们和孙悟空学个法术,把自己变成一块化石。至于要变成哪一块化石,你可以从老师刚才展示的化石实物或者投影的图片中选择,也可以是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化石实物或资料图片。(再次展示课件中的化石图片。) 师:选择好了吗?记住,现在你就是一块化石了。把老师当作诗人,向我讲述一下你的经历和遭遇。 (5)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做准备。 (6)请学生发言,讲述化石的故事。 生:我是一块菊石,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至2.5亿年前的中生代海洋中,是一种介于章鱼和贝类之间的动物。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沉入海底最深处避暑并且玩耍。在沙里钻来钻去,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比赛跑。我们玩得多高兴玩累了,我们倒在软软的沙子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我好像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了。周围也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摇动,难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晃动越来越剧烈,灾难来临了!剧烈的地震光顾了全球,海底火山爆发,一阵阵的巨浪掀起,横扫整个海洋。就在那一晚,我掉进了无底的深渊。不知过了多少年,待我再次感受到阳光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块化石。 师:逝去万载的世界不能重现,诗人却看到了;沉睡亿年的石头不能说话,诗人却听到了。诗人有什么秘诀呢? 生:想象。 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展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齐读。) 师:我们不仅要把这句话记在脑海中,更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心灵的长空中翱翔。 【反思】激趣导入也要得法 为了上好这节示范课,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还上了试教课。然而,试教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下课时,我的课还没有结束。最后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时,许多学生认为“了解了什么是化石”和“学习了很多关于化石的知识”。为什么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为什么学生收获的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发现问题出在第一个环节。由于担心学生不了解化石而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了准备的化石标本。多媒体课件中穿插了大约3分半钟侏罗纪公园片段,确实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兴趣。但我想既然学生对影片是熟悉的,就可以不必放那样长,我将片段截为2分钟。在展示化石标本时,我让学生互相传阅,拿到化石的学生在看,而没拿到的则无事可做。后来,我先让学生介绍在生活中见到的化石,然后采取教师展示的方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避免了浪费时间。 对第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后,我执教的示范课很成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上完课后,我再次反思了这次示范课,觉得第一个教学环节还可以简洁些,多媒体课件中已经有了好几幅化石的图片,教师就不必展示化石标本,因为教室大、学生多,化石标本又小,许多学生未必看得清楚。 这次教学经历让我对语文课堂“激趣导入”有了新的认识。激趣只是开端,仿佛点燃一根引线,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主体部分释放出炫目的礼花;激趣不是重点,醉翁之意在于后,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才是根本目的。 化石吟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感知诗歌内容。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性语句整体感知课文,赏析文句,体会、理解课文所蕴涵的科学精神。 2.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加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展示鱼、树叶、始祖鸟、猛犸、恐龙等化石图片)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各自练习诵读。(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体会文章的节奏韵律美。) 如: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4.每小组找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朗读中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读的出色的进行表扬,给予掌声。) 5.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只要敢说,就多鼓励,让学生大胆发言。) 6.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大意如何概括?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诗歌分为三层: (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 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四、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1.集体诵读1-2-7节 2.思考: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六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连续不断地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首尾圆和。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一人称,感觉亲切。 五、结束本节课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奇幻的神话”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把谜底揭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 阅读36节,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话”变成自己的文字。写写“苏醒的化石”到底说了什么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交流作业成果 1.学生齐读课文,再次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和总分总的结构以及对化石的赞美之情。 2.学生交流自己写作的文字(写“苏醒的化石”到底说了什么话),择优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品。 二、研读36节,探究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2.怎样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造物主即是上帝,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就是否定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否定世间万物是由上帝所造的观点。平凡的真理指的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所说的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低等向高等进化而来的观点。) 3.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问题。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集体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和充沛的感情。 2.讨论: (1)诗歌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作用。 (2)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分析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a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化石引起人们想象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b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化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 c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化石能够记录生命演化的历程) 四、总结课文 1、内容: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作者以诗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那令人神往的让人惊叹的生物世界。诗人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化石。文章开篇就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进而将读者引入对远古生物世界的探密中,具体抒写了遐思的内容。最后回答问题,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总之,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颂,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学习这首诗,让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同时,还让我们增长了生物科学知识。. 2、写作特色: 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表现科学内容,节奏明快; 用第二人称、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可说话的人来写,显得自然亲切;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示有关化石的知识; 最后一节回应开头,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基础训练作业。 2.课余搜集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根据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化石吟 张锋 (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 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