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烟囱翻模施工技术措施--精选.pdf
-
资源ID:82026647
资源大小:267.1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钢筋混凝土烟囱翻模施工技术措施--精选.pdf
1/7 钢筋混凝土烟囱翻模施工技术措施 一、烟囱翻模装置的设计和翻模施工准备 1、滑升施工平台钢结构设计:本工程滑升施工操作平台钢结构采用下弦式空间结构,翻模平台起拱高度为 1/500,施工拉杆采用16 圆钢,0.5m 组装时采用 20 榀提升架,翻模主次辐射梁各 10 榀,翻模主副辐射梁上用起重为6tGYD60 型千斤顶,然后继续滑升施工到 50m,进行翻模施工平台改装即拆除辐射梁,更换围圈和模板,保留 10 榀主辐射梁、14 只千斤顶。耐火砖及胶泥,人员上下垂直运输采用烟囱中间吊笼,由两台 1.5t 卷扬机带动。翻模壁所用砼和钢筋的垂直运输用安装在平台上的 2 只扒杆解决。2、烟囱滑升施工装置设计的荷载项目及其配值:本烟囱翻模施工工程操作平台重约 195 吨,同时考虑到翻模荷载和在烟囱翻模施工中会出现偏荷载,整个滑升施工平台2/7 总重量约 40 吨50 吨,而 20 只千斤顶只计算一半也可承受 60 吨,根据测算,认为本滑升施工平台可满足使用要求,原烟囱设计每组主辐射梁设 1 根16mm 悬索拉杆共 10根,根据多年来烟囱翻模施工观察发现加拉杆的辐射梁挠度小,没加拉杆的辐射梁挠度大,为改善这种状况,本烟囱翻模施工工程又加 10 根拉杆,即每根辐射梁都架悬索拉杆进一步增加了烟囱翻模平台的风度和稳定性,原翻模施工设计的支承杆为25mm 的 Q235 圆钢,本烟囱翻模施工工程改为在主辐射梁上采用48 壁厚3mm 的焊接钢管,支承杆每次接长时,先用水泥砂浆灌实后再焊接或浇至牛腿部位时用水泥砂浆灌实后再焊接(即每 10m 灌实一次)。二、烟囱翻模施工前的翻模施工准备工作 1、基础面清理凿毛,清理表面松散混凝土和杂物。2、测定中心点、弹线标明提升架、内外围圈、辐射梁位置。3、翻模设置沉降观测点(烟囱翻模使用模板内的筒身3/7 予埋铁不可遗忘)。4、翻模施工液压设备进场后在安装前应严格按下列事项进行检查核对:(a)油管逐根加压试验并清洗干净,油管接头不得漏油。(b)千斤顶应逐个作行程检验,将行程帽统一确定一个固定尺寸。(c)液压控制台应先行全面检查做好加压试运转工作。施工前应先行检查基础的实际位置和尺寸对设计位置和尺寸的误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烟囱基础中心点对设计坐标的位移 15mm 烟囱筒壁内径的误差杯口内径的 1ngt;40mm 烟囱环壁的壁厚 20mm 三、烟囱翻模施工操作平台及翻模滑升装置的组装 翻模施工设备组装前应对照组装图对各部件的规格和质量进行详细检查校对编号。4/7 组装顺序:(a)中心鼓圈提升架辐射梁拉杆,要求提升架安装垂直,辐射梁应确保起拱高度,鼓圈中心与烟囱中心重合。(b)翻模模板安装顺序:内模绑扎钢筋外模。固定围圈调整装置固定围圈活动围圈 顶紧装置活动围圈活动模板及收分模板、模板安装完后,应对其半径、坡度、壁厚、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进行滑行设备的安装。(c)随升井架安装,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1/200,井架中心应与筒身园心一致,井架安装好以后,随之安装斜撑、滑轮座、柔性滑道、吊笼及扒杆,扒杆位置应避开吊笼的出料口并应将烟囱永久性爬梯安装在扒杆的半径之内。(d)安装液压系统及电力系统液压设备系统采用分级并联油路,由于该油路已使用过数,不再另行出图,插入的支承杆的起始位置拟位于筒壁外环筋内侧,这样对支承杆的稳定较为有利且又可控制钢筋的保护层,操作平台铺5/7 板,按平台尺寸配制定型板,安装时按编号铺设于辐射梁之间。(e)烟囱滑升到一定高度后,安装内外吊脚手,随之安装外侧围栏及悬挂安全网。四、烟囱翻模施工技术工艺流程 本工程起始点为+0.5m 进行施工翻模平台组装,滑升至50m 时进行翻模平台的改装。1、烟囱筒身滑升、调径、模板收分与抽拔。(a)初升阶段:当砼分层浇灌厚度达到模板高度的2/3,控制在 2 小时内浇捣完毕即可进行初升,提 1-2 个行程观察检查各组装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砼强度达到0.20.4Mpa 即可转入正常滑升。(b)正常滑升阶段:操作顺序:按绑扎钢筋提升模板收分半径浇捣砼放下吊笼,放松导索检查结构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之外,然后提升循环进行。(c)根据支承杆数量、稳定情况、筒身的坡度,确定6/7 每次提升高度 300500mm,提升后拉紧导索再行上料。(d)停滑措施:本工程采用一班制施工,停滑时砼应浇灌到同一平面,模板每隔半小时提升 1-2 个行程直至模板与砼不再粘结为止。继续滑升时,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应先清除松动的石子,冲洗干净,再铺加 2030 毫米厚的 1:2 水泥砂浆层或采用石子减半法,然后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e)滑升速度:根据气温掌握好提升的间隔时间和进度是保证滑出模板的砼不再流淌,不坍落,表面光滑的关键,滑升速度控制计算依据:V(H-h-a)/t 式中:V-模板滑升速度(m/h)H-模板高度(m)h-每个浇筑层(m),40m 以下取 0.3m、40m 以上取0.5m a-砼浇筑后其表面到模板上口的距离,取 0.1m t-砼从浇筑到位至达到出模强度所需的时间(h)40m 以下模板滑升速度:V(1.2-0.3-0.1)/37/7 0.27m/h 40m 以上模板滑升速度:V(1.2-0.5-0.1)/30.20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