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pdf

    • 资源ID:82026966       资源大小:622.8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pdf

    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中国古代文学 是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 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文学类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 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是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国古代 文化、培养较强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并行课程为古代汉语,后 续课程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共同形成中国文学体系。2课程设计 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 性,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立足于作家和作品分析,通过诵读 和欣赏使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美感,教会学生探索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理论、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分析,依据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教学中重 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突出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课程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史、文学运动及文学流派。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 交融等状况。掌握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 认识。能够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评价古代作家及古代 文学作品。能够借助有关资料及工具书阅读一般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具备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写出观点清晰的文学欣赏短文,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作品 领悟能力。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2 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勤奋刻苦的品质,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四、课程内容标准 毕节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第一编 先秦文 学 第一章 诗歌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文学的源头。理解东西方神话与思想的差 别。掌握先秦诗歌的风格特色。掌 握诗歌的内容和特点。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内容。能声情 并茂地朗读诗歌。能在语文教育教 学中渗透人文精神。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 代文学的兴趣。1.理论教学内容 诗经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及地位、影响。楚辞的文体特点。屈原的生平及创作。2.实践教学内容 诗歌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第一编 先秦文 学 第一早 散文 1.知识目标 理解先秦散文的特点。掌握诸子散文各自的艺术要点 和思想要点。2.能力目标 会分析一般散又的思想内容及最 突出的特色。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 想感情。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理论教学内容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 国策。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 子、孟子、庄子、ITT、韩 非子。2.实践教学内容 散文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第一编 先秦文 学 第三章 寓百 1.知识目标 理解先秦寓百故事的主要内 容。掌握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2.能力目标 会分析故事的主要内容,并深刻体 会其中的哲理。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灵活运用寓言故事 中的道理。1.理论教学内容 寓百故事:染丝楚王好细腰 搜苗助长攘鸡者蒙鸠歧 路亡羊曾参杀人。2.实践教学内容 散文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3 第二编 汉代文 学 第一章 汉赋 1.知识目标 了解赋的体裁,了解汉赋的作 家体系。掌握汉赋的文体特点。2.能力目标 会分析赋的思想内容及特点。能够 运用符合思想内容的感情诵读文 章。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的情感。1.理论教学内容 汉赋代表作家(贾谊、枚乘、司马 相如、张衡)及作品介绍。2.实践教学内容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第二编 汉代文 学 第一早 散文 1.知识目标 学习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并理解史记汉书的体例。2.能力目标 会分析散文的思想内容及特点。能 够运用符合思想内容的感情诵读 义早。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语言文字的情感。1.理论教学内容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贾 谊论积贮疏。2.实践教学内容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第二编 汉代文 学 第三章 诗歌 1.知识目标 学习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 首。掌握汉代诗歌的题材分类。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内容。能运用 与作品思想内容 T 的情感朗读 诗歌。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 代文学的兴趣。1.理论教学内容 汉乐府:东门行十五从军征 有所思陌上桑。古诗十九 首:行行重行行育育河畔早。2.实践教学内容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 用。第三编 魏晋南 北朝文 学 第一章 诗歌 1.知识目标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体风 貌。理解历史对文学的影响。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风 格特色、内容及所体现的思想情 感。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内容。能运用 与作品思想内容 T 的情感朗读 诗歌。1.理论教学内容 建安诗歌、正始诗歌。左思、陶渊明。谢灵运、谢跳。宫体诗、民歌。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朗读、欣赏、分 析、归纳、应用。诗歌写作练习。4 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 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迎 难而上、勤奋刻苦的品质。培养学 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 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第三编 魏晋南 北朝文 学 第一早 散文辞 赋 1.知识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散文的作家体 系。理解本时代的文学理论内容。掌握赋的主要作品。2.能力目标 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 抓住要点来分析文章、阐述个人思 想。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理论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赋。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第三编 魏晋南 北朝文 学 第三章 小说 1.知识目标 了解历史背景对小说的影响。理解人物塑造的多样性和典型 性。掌握早期小说的特点。掌握虚 构的特点。2.能力目标 能够对所学知识清晰明确,分类肩 条理性。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理论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第四编 隋唐九 代文学 第一章 诗词 1.知识目标 了解隋唐五代文学的主体风 貌。理解历史对文学的影响。掌握隋唐五代时期诗词的风格 特色、内容及所体现的思想情感。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内容。能运用 与作品思想内容 T 的情感朗读 诗歌。1.理论教学内容 按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顺序依次介绍代表诗人(王勃、骆宾士、杨炯、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贺知章、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士翰、崔 颍、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卢 纶、刘长卿、孟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杜牧、李 商隐、杜荀鹤、温庭筠、李煜)和 5 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 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迎 难而上、勤奋刻苦的品质。培养学 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 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代表作品。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第四编 隋唐九 代文学 第一早 散文 1.知识目标 了解本时期散文的体系。理解个人遭际和文学创作的关 系。掌握各种散文的要点。2.能力目标 能够抓住要点分析一般散文的思 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深刻领会 作品的思想感情。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理论教学内容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杜牧。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第五编 宋代文 学 第一章 诗 1.知识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文 学发展的关系。掌握诗的风格特色。掌握诗歌 内容和特点。2.能力目标 能分析诗的特点和内容。能声情并 茂地朗读诗。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1.理论教学内容 北宋诗歌(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南宋诗歌(范成大、杨万里、陆游、文天祥)。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第五编 宋代文 学 第一早 词 1.知识目标 掌握这一时期词的风格特色。掌握词内容和特点。2.能力目标 能分析词的特点和内容。能声情并 茂地朗读词。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1.理论教学内容 北宋词(范仲淹、晏殊、欧阳 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南宋词(李清照、张元干、张 孝祥、辛弃疾、姜夔)。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6 1.知识目标 1.理论教学内容 第六编 了解这一时期小说、戏剧的主 明代四大奇书。元明清 要作家作品体系。二百二拍。乂字 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和文 聊斋志异。第三章 学创作的关系。儒林外史。明清小 掌握小说主要情节和主题的美 红楼梦。说戏剧 系。(6)精忠谱、风筝误、长生 2.能力目标 殿、桃花扇。第五编 宋代文 学 第三章 散文 第六编 元明清 第六编 元明清 弟早 散曲 1.知识目标 了解本时期散文的体系。理解个人遭际和文学创作的关 系。掌握各种散文的要点。2.能力目标 能够抓住要点分析一般散文的思 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深刻领会 作品的思想感情。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知识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戏剧的主要作家 作品体系。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和文 学创作的关系。掌握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能力目标 会分析戏曲中的人物形象。能够理 消各个知识点的关系。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1.知识目标 掌握这一时期散曲的风格特 色。掌握散曲的内容和特点。2.能力目标 能分析散曲的特点和内容并能声 情并茂地朗读。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1.理论教学内容 宋代散文大家(王禹俑、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大 祥)及其作品。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1.理论教学内容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关汉卿窦 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 牡丹亭)。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1.理论教学内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成哨 遍 高祖还乡)。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戏曲 7 能够分析主要作品的人物性格。能 够和现实审美相结合把握作品。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有追求高雅向上 生活的意愿。2.实践教学内容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第六篇 元明清 乂字 第四章 诗词 1.知识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诗词主要作家作 品体系。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和诗 歌创作的关系。掌握诗歌的风格特色。掌握诗 歌内容和特点。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词的特点和内容。能声情 并茂地朗读诗词。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 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1.理论教学内容 明清诗歌概况介绍。主要作家作品。纳二性彳惠。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分析、第六篇 元明清 乂字 第五章 散文 1.知识目标 理解本时期散文的体系。掌握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散 文的要点。2.能力目标 能够抓住要点分析一般散文的思 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能深刻领 会作品的思想感情。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真情的生 活情趣。1.理论教学内容 明清主要作家作品概况介绍。归有光。桐城派散文。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附录 近代文 学 1.知识目标 了解本时期的诗歌散文体系。2.能力目标 能够抓住重点分析一般诗歌散文 的思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能深 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真情的生 活情趣。1.理论教学内容 龚子珍己亥杂诗 魏源海国图志序 2.实践教学内容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材料,交流心得。8 五、学时分配表 中国古代文学总课时 144 学时,理论 100 学时,实践 44 学时,具体学 时分配见下表: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 厅 P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原始诗歌、神话传说 诗经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9 7 2 2 楚辞的文体特点 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8 6 2 3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6 4 2 4 孔子、老子、墨子 孟子、庄子 荀了、韩非子 7 6 1 合计 30 23 7 第二编:汉代文学 1 汉赋文体特点 主要作品 4 3 1 2 政论、记事散文 抒情议理散文 史传散文 11 9 2 3 乐府诗、文人诗 r 6 4 2 1 合计 21 16 5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厅 P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建安诗歌、正始诗歌 左思、陶渊明 谢灵运、谢跳、宫体诗 民歌 10 8 2 2 主要赋作家 代表作品 3 2 1 3 主要散文作家 主要散文作品介绍 3 2 1 4 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3 2 1 5 主要文学理论家 主要作品介绍 2 2 0 合计 21 16 5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1 初唐诗歌、盛唐诗 歌、中唐诗歌、晚 唐诗歌 12 10 2 9 2 韩愈 柳宗元 5 3 2 3 传奇小说 3 2 1 4 小说主要作家作品 P 3 2 1 合计 23 17 6 第五编:宋代文学 厅 P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北宋词 南宋词 10 7 3 2 北宋诗歌 南宋诗歌 3 2 1 3 宋代散文主要代表作家介绍 主要作品介绍 2 2 0 4 话本小说 2 2 0 合计 17 13 4 第六编:元明清近代文学 厅 P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 元散曲主要作家作品 8 6 2 2 诗歌、散文主要作家作品介绍 2 2 0 3 四大奇书 二百二拍 5 4 1 4 戏剧主要作家作品介绍 2 2 0 5 诗歌主要作豕及流派介绍 2 2 0 6 散文主要作家及流派介绍 2 2 0 7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 楼梦 5 4 1 8 桃花扇清忠谱风筝误 4 3 1 7 清代诗歌介绍、纳兰性德 桐城派散文 1 1 0 9 近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简介 1 1 0 合计 32 27 5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课程主要采取“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体 验引发学生的情感,以学生自主式、交互式学习为主,教师起组织、引导、总结 作用。学生可适当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小组讨 论、整体交流来达到学习目标,教师总体评价。该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 主性的特点,其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师生、同学之间良性互动,重在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2.教学方法 运用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10 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中引入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讨论古 为今用等问题,讨论古代名著的影视人物塑造等问题。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表一家之言,撰写小论文,培养文学研究的意 识、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与学生进行电子邮件交流。注重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3学习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学习各朝代文学名家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体 裁的作品,时代虽不同,但作家的思想、作品的内容艺术有传承性和共性,学生 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要点,学以致用,培养语文从教技能,在学习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死记书本上的知识,要在研究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去获取知识。理清各段文学风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以及作家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熟练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文学特征和代表体裁。勤于诵读,经常揣摩作品,品味作品,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力。学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途径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查资料、多交流。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过程 性考核的权重为 60%,其中出勤 10%,学习态度 10%,作业 10%,阶段测试 30%;终结性考核的权重为 40%,在期末时采用试卷考试进行评价。2考核要点 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作品理解能力、知识 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选用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上),蒋人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版。中国古代文学(下),沈惠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3 月版。2.教辅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12 月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3.网络教学资源 中国文学网,网址:.cn/中国古代小说网,网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址: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pdf)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