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_.pdf
-
资源ID:82033765
资源大小:354.5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2011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_.pdf
中国担当 设计主题 中国担当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整体思路设计:顺应教材的内在逻辑,紧扣“积极有作为 贡献中国智慧”,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思路,将本课教学分为两大板块:“中国作为 共担风雨”和“中国智慧 点亮世界”。通过案例材料、视频等素材加以辅助,以问题为引导,由浅入深的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中国担当背后彰显的中国智慧,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最终着陆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依据说明:本课采用了“逻辑心理”交融组织法,既兼顾了学科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顺序,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又重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以知识为载体达到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以课标中“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为依据,教学中通过整体化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致力于构建“思维型课堂”,以及促进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情感的自主体验、实践的自主参与、人生的自主发展。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选自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的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对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本课共包含两小目:“积极有作为”和“贡献中国智慧”。本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旨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让学生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承接、扩展上一单元的基础上,为下一框题及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起到奠基作用。学生情况分析:初三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前有所提高,加之因获得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元,使他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有所了解。但在由于他们社会阅历较浅,受思维局限性影响,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时,容易片面化,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让学生感受到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又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3.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依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确中国全球性危机与难题的态度;(2)了解中国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3)知道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4)了解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目标;(5)知道中国为全球性危机与难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并了解一些主要的贡献;2、能力目标:(1)能过通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提炼出中国对待全球性问题的态度、行为、战略和目标。(2)能过通过分析中国对全球性难题的解决以及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和评价,知道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3)增强对全球性问题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5.课前准备、教法与学法 课前准备:教师精心准备、完成教学设计,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并搜集相关资料。教法与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步骤 1】【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结合上一框题的所学知识,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怎么了?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学生回答(略)师: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中国方案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师: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人类面临的这些共同的挑战,也是中国的责任。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第一框 中国担当。【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本课的新课讲授做好知识铺垫。【步骤 2】小组合作参照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完成自主预习(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师所出示的问题,迅速通读课本相应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可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大字慢读,小字快看)师:积极作为,是我们的担当,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来来看看中国做了些什么?【设计意图】在导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参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中国担当,感受中国智慧,初步完成教学知识目标。【步骤 3】1、视频:联合国感谢中国维和部队 设问:(1)中国维和官兵在守护什么?(2)从维和行动可以看出中国面对全球性问题是怎样的态度?学生回答(略)师:中国态度: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责任。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多媒体出示)设问:(1)中国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了哪些贡献?(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举措?学生回答(略)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补充阅读资料 师:中国行动: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追问:中国的倡议和举动为什么能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响应?学生回答(略)3、教师出示一带一路成果篇相应材料,问: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师:一方面:互利共赢,这些倡议对各国都有好处;另一方面:中国敢于担当,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师:中国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过渡)从中国面对全球问题的态度、行为、战略当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生:有担当、有贡献、积极作为的中国 师:这也正是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目标,就是努力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守护者。(过渡)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和大智慧的引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方案,领略中国智慧。【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材料分析,引导学生联系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回答相应问题,将中国担当更加明确的概括为“中国态度、中国行动、中国战略、中国目标”,在一问一答中使学生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担当。【步骤 4】视频: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设问:1.视频中,中国为世界性难题的解决贡献了哪些智慧?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学生回答(略)(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补充阅读资料:中国在世界经济、安全、环境等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智慧 教师小结:1.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和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2.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3.中国也在广泛参与国际事物,在承担责任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设计意图】在前一个环节学生对中国担当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结合问题引发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补充相应的资料辅助学生理解,使学生通过领略中国风范,感受中国智慧。【步骤 5】问题合作探究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中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倡导各国共同承担起全国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温室气候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 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权利的想法。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从中国的立场和坚持中你又看到了中国怎样的担当智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并派代表发言。小结: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拓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既量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更能强化学生对中国担当的理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步骤 6】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2、学习完本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担当是什么?担当是职责。担当是什么?担当是气魄!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大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共担风雨,共享美好。【课堂检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材,清晰把握教材的脉络,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积极合作探究,当堂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优点:1、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所用材料新颖高效,极大地吸引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体现了学科的时政性特点。2、问题的设置难易合理,对学生的指导到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回答中生成部分,及时有效的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引导,成为课堂生成的亮点。3、对重点的解析和难点的突破清晰。通过时政材料及视频等多种素材,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水到渠成的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不足:1、教师的有些语言稍显重复,有些总结可以让学生去概括。2、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问题可以更明确的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