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pdf

    • 资源ID:82059064       资源大小:3.37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pdf

    .xxx 中学国家教育考试(校级)标准化考场 技 术 方 案 .目 录 第一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功能设计.2 1.1 业务分析.2 1.1.1 组织模型.2 1.1.2 业务模型.2 1.1.3 用户分类和用户模型.4 1.2 功能设计.5 1.2.1 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5 1.2.2 各级指挥中心的功能模型.7 第二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方案.8 2.1 概述.8 2.1.1 系统建设内容.8 2.1.2 系统技术标准.9 2.1.3 系统设计原则.10 2.2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12 2.2.1 系统结构.12 2.2.2 系统性能.17 2.2.3 校级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19 2.2.4 系统可扩展功能建设.25 2.2.5 系统功能.33 2.3 标准化考场网上巡查系统资质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2.3.1 山东省内地市平台用户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2.3.2 山东省考试院平台合同(复印件).错误!未定义书签。2.3.3 巡查系统自主创新产品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2.3.4 中央电教馆认证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2.3.5 SIP 网关3C 证书及检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2.3.6 流媒体服务器检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2.3.7 9600 巡查系统软件 测试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2.3.8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2.4 标准化考场核心设备技术参数.42 2.4.1 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与山东省、滨州市一致).42 2.4.2 流媒体服务器 .72 2.4.3 巡查系统管理平台软件.46 2.4.4 教室内视频音频编码设备-网络摄像机.47 .第一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功能设计 1.1 业务分析 1.1.1 组织模型 各级考务指挥中心分级设置,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及工作相关性,将全国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管理体系主要划分为五级,在国家级设置一级中心,省、直辖市等考试中心设置二级中心,市级考试中心或考务部门设置三级中心,区县校校级招考办或考务部分设置四级中心,各学校考点监控中心设置五级中心。我省标准化考点建设要建设成为多级实时的巡查指挥体系,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考点级,其组织模型如下:1.1.2 业务模型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并完善考试综合业务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开展标准化考点相关设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建设形成安全、实时、高效的国家教育考试运行体系,全面提升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其业务应用平台包含: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指挥系统、考试业务管理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五大系统。(1)网上巡查系统 网上巡查系统是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考试管理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功能包括实时图像采集、点播、远程控制、存储和备份、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2)作弊防控系统 配备金属探测器,将作弊设备阻止在考场之外。配备手机屏蔽仪,屏蔽手机信号,防止考生利用手机传送答案。配备电子探测狗,发现考生作弊信号。配备无线电侦测和阻断设备,对考场周边无线电信号全频段侦测,对非法作弊信号进行有效阻断。利用无委会无线电侦测车,对考点周边无线作弊信号进行侦测、跟踪和压制。(3)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考生身份识别 使用公安部指定的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鉴别仪进行身份证真伪鉴别。配备相应软件和配套设备,对读取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存储到系统中,通过系统进行“人证同一性”信息认定,鉴别被认证人员的身份得真实性。.考生生物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 在考生的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可在考生进入考点或进入考场时采集考生生物特征,通过识别身份证或准考证进行记录。通过自动识别或人工鉴别的方式对考生生物特征与报名过程所采集的考生生物特征进行识别比对,对不能对应或可疑不对应的考生生物特征做好原始记录提供有关部门最后鉴定。1.1.3 用户分类和用户模型 角色是系统之外于系统能产生交互作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这里的用户结构(角色)就是从业务职责的范畴来对使用系统的用户作一个基本的归类和划分。标准化考点的用户包括各级考试考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职能部门用户,可实现对监控资源的访问和控制,用户的行为受到监控中心的管理和授权。教育部用户当需要调取、控制相关的考点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时,可作为特殊权限及功能的用户实现。用户可分为以下几类:教育部用户、各级考务中心管理员(如各省、市、区管理员)、各级考务中心一般用户。用户模型如下:.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应包括用户注册、用户查询、用户增加和删除、用户访问权限管理、用户锁定和解锁、用户分组管理、用户访问记录查看等功能;对系统的管理、视频浏览、前端设备控制、历史音视频流资料的删除、复制、浏览等操作行为可设定权限,权限可被收回。1.2 功能设计 1.2.1 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 标准化考点由若干考场和考试工作所需的办公室等组成,包括考场、保密室、考务工作室、指挥监控室、试卷分发(回收)室等。标准化考点建设包含网上巡查系统、视频应急指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考试信息发布系统等。.通过视音频监控系统实现考场图像实时监控、录像回放等考试巡查功能;通过作弊防控设备可有效检测和屏蔽无线电作弊信号;通过身份验证设备可实时识别考生身份,避免替考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视频会议及考试考务管理平台,可实现与上级巡查指挥中心的即时通信、视频指挥等功能。通过公共广播等考试信息发布手段,实现考试通知、考试打铃等功能。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如下:.1.2.2 各级指挥中心的功能模型 各级指挥中心的建设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我省已在省、市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建设考试考务指挥中心,有条件或有必要的可扩大到县级教育考试机构,并实现与上下级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对所属标准化考点和考务指挥中心的统一、集中业务管理,确保考试期间的视频实时监控、应急指挥和考务综合信息查询等。各级指挥中心功能符合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功能要求,具体如下:各级视频指挥中心建设包括:巡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矩阵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录播系统及配套机房建设等。.第二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方案 2.1 概述 2.1.1 系统建设内容 标准化考点建设主要内容: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指挥系统、考试业务管理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五大系统。考试综合业务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基础应用软件考点端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指挥系统、考务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有害信息防控系统基本硬件要求视频指挥终端、专用电话、广播系统、应急电源、专用计算机、考场端网上巡查设备、金属探测器、无线通讯设备探测器、无线通信信号屏蔽器、身份认证设备、有害信息防控系统基础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存储、统一的数据接口基础网络平台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业务应用平台基础软件平台基础硬件平台国家教育标准化考点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建设(1)网上巡查系统:建设国家-省-市-区县-考点五级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可实现实时图像采集、点播、远程控制、存储和备份、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等功能。(2)视频指挥系统:在各级巡查中心基础上建设视频指挥系统,建设多级统一的考试指挥、管理和监控系统,可实现视频会议、网上巡查、应急处置、考务指挥等功能。(3)考试业务管理系统:可实现对考生、考点、考场、试卷、监考老师、巡考人员、考试机构、违规处理、阅卷、成绩处理和考试评价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实现考试数据信息的充分共享。(4)作弊防控系统:利用金属探测、无线电信号检测及屏蔽设备,实现.准确探测定位各种类型无线通讯设备及采用相应的屏蔽措施。(5)考生身份验证系统:采用身份证、指纹等识别技术,准确对考生身份进行验证,并能把考生数据实时上传到考试业务管理系统。2.1.2 系统技术标准 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 符合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暂行规范 符合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 并遵循以下标准:GB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YDT 1666-2007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 YD/T 1171-2001 IP 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RFC 3261 SIP:会话初始协议 RFC 2327 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ISO/IEC-13818-1(2000 edition)MPEG音视频封装标准 ISO/IEC-14496-2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 ISO/IEC-11172-3 MPEG 音频编码标准 2.1.3 系统设计原则 在建设整个系统时,须秉承技术先进、扩展性、系统实用、稳定性、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安全可靠性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1)技术的先进性 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2)扩展性 为使本系统能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及未来系统互联的方便性,在该系统的设计时,采用先进开放的技术和产品。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可扩展教学应用,充分利用标准化考场建设好的环境,配合教学精品课程录制系统,形成教学资源积累。与安防监控系统无缝地结合,实现报警信号的联动,报警设备的自启动;当报警信号产生时,可实现多种可用通道的信息传输。3)实用性 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电子巡查系统建设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4)稳定性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切合实际,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国家教育考试监考业务工作需求。该系统应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子监控录像的应用,技术开发及信息管理的需求,要具有充足的备品、备件。.5)架构合理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个子系统组成稳定可靠的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6)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建设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先重点、后一般,分期投入、分期建设。7)规范性 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教育部颁布的技术规范。8)可维护性 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并且,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9)可管理性 前端现场设备,各分系统集中于中心统一控制,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靠的发挥其管理职能。10)安全性 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非法访问、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等,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11)可靠性 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应有备份、冗余措施,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2.2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可实现全省、全市、全县(区)考点考场巡查监控,满足各级各类教育考试远程巡查功能。能满足多种网络的接入要求,能适应多种考试类型的要求,包括研究生考试、四六级、高考、自考、成人考试、中考、会考等;同时向管理人员提供音视频,考试信息等。这些信息自动保持同步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地数据录入、查询、管理方法,在考试结束后,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查询定位录像文件。标准化考点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实时、高清晰的视频指挥调度,从而高效的应对考场的紧急事件。该功能的实现方案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针对考试的应急指挥需要,各级巡查指挥中心需要针对考场某一紧急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指挥,需要把巡查系统的监控视频同步发送到各相关会场,这就需要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整合,故本公司提出巡查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建设,通过巡查指挥统一平台,实现考场巡查及应急指挥的功能。2.2.1 系统结构 2.2.1.1 应用总体架构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是以考场为基础、以考点为独立单位、多级考试中心(包括多个考点)统一管理的结构,该结构与现行考试体制完全适应。为保障系统的安全保密性,系统的逻辑结构为四级(或五级)单向树型结构,考试巡查按授予的权限进行巡查。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是包括了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教育考试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成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四个组成部分,监控资源是系统监控信息的来源,传输网络是连接监控资源、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的媒介,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用户终端是系统的信息服务对象。分别等同传统的区域视频监控概念上系统可以分成前端、传输/变换、控制/管理、处理/显示.四个部分。国家考务指挥中心地市级考务指挥中心地市级考务指挥中心 省级考务指挥中心省级考务指挥中心一级考务指挥中心二级考务指挥中心三级考务指挥中心图像采集设备声音采集设备报警设备监控资源教育系统用户其它社会用户用户终端区、校考试监控点区、校考试监控点 四级考务指挥中心网上巡查系统应用总体架构 监控资源 具体体现为信息采集前端,既可以是前端设备,也可以是区域性监控系统。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可以是专网、公共通信网络,也可以是专为网上巡查系统建设的独立网络;是建立在通讯设备之上的IP 网络。监控中心 网上巡查系统各级考务指挥中心是指由教育考试部门管理和使用的、具有显示、存储、报警处理、指挥能力的考务指挥中心。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包括各级考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职能部门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设备实现对监控资源的访问和控制,用户的行为受到监控中心的管理和授权。2.2.1.2 系统整体结构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包含教育考试巡查系统和视频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考试巡查、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功能。这两个系统可以独立建设,也可以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由考场视音频信号采集、编码、传输、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组成;区县、市、省级巡查指挥中心由传输、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组成。实现了多级架构的教育考试视频巡查监控功能。视频指挥系统由视频会议终端、视频指挥服务器、视频指挥管理平台组成,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视频会议功能。但是,作为教育考试应急指挥系统,需要能够实现指挥时灵活调用考场视频,作为统一的巡查指挥中心,也要能通过统一的解码设备完成考场及会场视频的解码。故建议两个系统建设时要统一考虑,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或要求两个系统进行整合开发,以达到使用要求,要将两者无缝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统一操作管理界面和统一解码显示,便于用户操作和管理,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两个系统统一建设可以复用多种设备,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又方便了用户操作管理。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整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巡查系统包括视音频编/解码设备、SIP 网关及媒体分发服务器、巡查管理平台、显示设备、网络存储等设备;视频指挥系统包括视频指挥管理平台、视频指挥服务器、视频会议终端。如两个系统采用统一平台来建设,巡查和视频指挥管理平台可以合二为一成巡查指挥管理平台来建设,通过管理平台融合,实现巡查和视频指挥系统的统一管理和参数设置。.2.2.1.3 SIP 网络直联结构 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内的设备、系统(包括监控中心之间、监控中心与前端设备/用户设备之间)通过SIP 网络互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基于SIP协议的IP网络SIP设备SIP网关基于其他协议的IP网络基于SIP协议的IP网络 1)基于SIP 协议的IP 网络:支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SIP 协议的IP 网络。2)SIP 设备:支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SIP 协议的设备。具体的设备是:前端的流媒体服务器、客户端、管理服务器等。3)基于其他协议的IP 网络:不支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SIP 协议的IP 网络。4)SIP 网关:能实现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 SIP 协议与其它协议相互转换的设备。2.2.1.4 系统互联互通模型 互联互通是指上级教育考试巡查中心的远程客户端(可能是网管系统、远程巡查客户瑞、数字画面分割器、存储服务器)在双方SIP 网关的协调下从下级巡查中心的远程服务端获取视频流,并实现相关的控制。跨级调用视频数据时(如国家级远程客户端调用市级巡查中心数据)处于中间级的考试巡查中心也能够在.SIP 路由器的协调下从下级巡查中心获取视频流,并转发到考试巡查中心。互联互通抽象模型描述了各级巡查中心间的接口关系,利用该抽象模型可很好地实现各级巡查中心的互联互通,整个系统通过各级SIP 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及逐级认证逐级转发,抽象模型如图所示:互联互通示抽象模型 上图所示的上下级巡查中心互联互通示抽象模型,通过SIP 协议交换控制信令,下级监控中心通过RTP/RTCP 协议向上级监控中心发送音/视频数据。中间级巡查中心结构最为复杂,是巡查系统互联互通的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省级巡查中心、市级巡查中心、县(区)级巡查中心可看作中间级巡查中心,而学校级巡查中心位于整个巡查系统的最下层,是巡查系统的基础单元,要实现互联互通需从基础单元建设抓起。2.2.2 系统性能 2.2.2.1 网络带宽 网上巡查系统监控中心网络带宽包括四部分:前端设备接入第四级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之间级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和预留的网络带宽。网络带宽的计算方法如下:.a)前端设备接入第四级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至少为允许并发接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b)监控中心之间级联网络带宽至少为并发级联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c)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至少为并发显示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d)预留的网络带宽根据网上巡查系统的应用情况确定。CIF 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500kbps 估算,2/3D1 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800KBPS 估算,4CIF 或 D1 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采用1500kbps估算。2.2.2.2 IP 网络端到端的性能指标“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指挥系统”要实现全省范围的考试网上巡查指挥必须依托于高性能的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可以是专网、公共通信网络,也可以是专为网上巡查系统建设的独立网络,是建立在通讯设备之上的IP 网络。为了保证网上巡查指挥系统中信息的实时传输,要求IP 承载网络的QoS 等级要达到通信行业标准YD/T 1171-2001 中所规定的1 级(交互式)或1 级以上。具体指标如下:端到端通信的网络时延上限应小于400ms,视频会议系统小于50ms;端到端通信的时延抖动上限应小于50ms;端到端通信的丢包率上限应小于110-3。2.2.2.3 报警联动响应时间 在本级监控中心内,视频与报警信号的直接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2.2.2.4 系统图像质量 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应不低于三级,高风险对象的图像存储、回放质量应不低于图像显示质量。图像质量分级标准参见GA/T367-2001。.按照国标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如下表所示: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评分表 5 级 不觉察 4 级 可觉察,但并不令人讨厌 3 级 有明显觉察,令人感到讨厌 2 级 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1 级 极严重,不能观看 一般要求,图像质量不能低于4 级。2.2.3 博兴县第三中学校级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 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的最后一级就是校级中心,也是最重要的一级。网络摄像机方式:考场前端通过网络摄像机、拾音器进行视音频采集,网络摄像机采用集中供电模式或本地取电的模式,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利用网络进行传输,音频信号直接接入网络摄像机拾音接口模块进行与视频同时编码处理;主控中心通过网络对巡查系统设备进行管理,接收数字视音频码流进行集中存储、解码显示、并转发到上一级平台。本系统共设置高清摄像机30 台,高保真拾音器30 套。该标准化考点系统在校内通过校园网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利用 SIP 网关和公网,将信号向滨州市考务指挥平台(为xx)市级指挥中心进行传输。系统利用本次采购的存储设备进行教室内图像的集中存储,新建的电视墙配合本次采购的数字画面分割器实现考场图像的实时上墙解码显示。2.2.3.1 校级巡查系统建设(数字方案)标准化考点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由考场视音频信号、数字编码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组成。前端考场由E 系列网络摄像头完成视音频信号采集、数字化编码,数字视音频数据流经过校园网送入监控中心处理并显示。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结构如下图:.为每个考场配置1 台网络摄像机,完成视频采集、编码和传输,通过网络把数字化的视音频信号传输到校级监控中心。同时配合SIP 网关及注册/媒体转发服务器,使所有考点考场都能够与各级指挥中心互联互通。校级巡查中心配置:.配置1 套校级巡查系统软件:网管软件:对系统用户及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管理;对用户权限以及设备等进行远程管理;主要对对前端端流媒体服务器、巡查中心的网络数字矩阵、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的管理及配置,以及巡查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等。最高管理员可以设定各个分级管理人员的权限,不同权限的人员具有独自的用户名和密码。数字监控软件:完成考场监控图像的多画面观看、切换、控制,录像文件的回放和后期处理等功能,支持1、4、9 画面分割显示,支持自动分组循环切换功能。根据监视器的类型和数量配置网络数字矩阵(数字画面分割器),通过网络直接接收考点内任意考场的监控信号,解码后多画面分割输出到显示系统显示。为校级巡查中心配置1 台 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实现SIP 路由、SIP代理功能、信令转发、NAT 穿透以及媒体转发的功能,实现与上级之间的互联互通。利用本次采购的存储设备实现考场图像的集中存储,存储容量按照每路700 兆*7 天*10 小时配置,或按学校实际要求配置。校级巡查系统通过传输网络接入各级巡查中心,在各级巡查指挥中心可以自由调取任意考场的实时监控图像,建成后全省、全市、全县(区)所有区县考点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2.2.3.1.1 视音频信号采集、编码 考场视音频信号采集、编码部分由网络摄像机、拾音器组成。一般为每个考场配置1 台网络摄像机和拾音器完成考场的视音频信号高清晰的采集。采用网路摄像机,可采集考场的视频,并把来自拾音器的模拟音频信号,进行同步编码,视音频编码完全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采用MPEG4/MPEG LAYER2 标准对视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数字视音频码流通过网络传输,由本级或上级管理平台进行接收及控制。.2.2.3.1.2 网络传输 本系统建立在TCP/IP 计算机网络平台之上,数字视音频信息、控制指令、数据信息都是通过校园网传输的。建议向上级巡查中心转发时采用CIF 分辨率,每路带宽500Kbps。同时每个校级巡查中心配置1台 JYD-STS9600/R SIP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实现校级巡查系统和上级巡查中心进行SIP 指令和音/视频流的交互,通过媒体转发服务进行视音频流媒体的转发,实现考场监控信号的远程传输。为了确保系统长时间稳定的运行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采用嵌入式技术,低功耗,采用Linux 操作系统也避免了病毒及黑客的攻击。完全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校级巡查系统所需网络带宽:根据上级巡查中心需要同时观看的监控画面数量*500Kbps 来计算所需带宽;一般为国家级接收1 路、区级接收1路、市级接收1 路,共计3 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传输路数);IP 地址分配:每个学校建议配置1 个公网IP 地址用于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实现与上级之间的互通。校级巡查中心管理服务器、网络数字矩阵以、客户端计算机及录像存储设备只需要配置内网IP 地址就可以,如:192.168.*.*等。2.2.3.1.3 控制部分 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由监控网管、SIP 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来完成,实现集中控制、集中管理。配置校级管理中心软件,通过管理中心网管系统,设置协调流媒体服务器及远程监控客户端间的通信流程,控制监控客户端对流媒体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实现对本级系统用户以及本级系统设备的控制管理功能。监考人员只需要在校级巡查中心通过巡查系统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对考场视音频信号的监控,从而完成教育考试网上巡查功能。能够实现报警设置、定时和手动硬盘录像。实现历史记录的回放、检索查询等各种功能。.同时还可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管理,如网络摄像机、网络数字矩阵、SIP网关/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的配置管理等功能。2.2.3.1.4 显示部分 在标准考点控制中心建设一套显示系统,实时显示前端考场的监控画面,本次项目选用6 台大尺寸液晶电视建设电视墙进行显示。通过画面分割矩阵设备将前端网络摄像机信号解码还原,实现VGA 信号输出,VGA 信号连接到液晶电视设备上进行墙显示。2.2.3.1.5 网络视频存储 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存储备份方式,DAS、NAS、SAN(IP or FC SAN)。(1)存储技术选择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通过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I/O 总线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架构。该存储设备由应用服务器独享。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一种文件共享服务,由专用的服务器通过专有文件系统管理存储空间,对外通过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或者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ervice,公共因特网文件服务)等文件共享协议提供文件级的访问功能。NAS 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同一个文件。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对外提供块(block)级的存储数据共享。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互访,数据可以通过SAN 在多个服务器和多个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在视音频流媒体应用的系统架构及扩展上,SAN 及 NAS 系统优于DAS 系统。SAN(Storage Area Storage,存储区域网)是一个高效的子网,今天,构建存域网SAN 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传统的Fibre Channel 协议,叫做FC-SAN,目前主要工作在2Gbps 速率上,2006 年将逐步升级到4Gbps。另一种是.在以太网基础上,使用基于TCP/IP 的 iSCSI 协议,叫做IP-SAN,目前主要工作在1Gbps 速率,2007 年将全面升级到10Gbps.IP-SAN 并不需要使用专门的iSCSI交换机,服务器端和存储端的软件或硬件协议将SCSI指令打包装入TCP/IP包,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即可传输。IP 存储为第三代存储设备,基于ISCSI 协议,主要是基于IP 全交换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可接近无限扩容,达到数千TB 级(PB 级)。目前在大型数据中心中为主要有广泛使用。IP SAN 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的SAN 架构,通过iSCSI(Internet 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来实现存储数据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它继承了IP 网络开放、高性能、高可靠性、易管理、可扩展性强、自适应性强的优点,实现存储网络与应用网络的无缝连接,并提供了优良的远程数据复制和容灾特性。IP SAN 可以根据实际具体的监控录像存储保存期限和保密级别的要求,完成影像资料在不同的磁盘系统、磁带库、光盘等存储设备之间的实现多级归档与数据备份保护。综合标准化考点巡查系统的存储业务需求,监控平台存储系统的设备选择IPSAN网络存储设备。可通过校级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一方面提升数据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大大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3)存储容量计算 为了保证录像文件的清晰度便于回放时识别细节画面图像,建议每路视频信号可采用4CIF(D1)分辨率(704*576),1.5Mbps 码率进行录制存储,也可以采用 CIF 分辨率,500Kbps 码率进行录制存储。存储容量计算公司如下:数据容量(单位TB)码流(Mbps)8 3600 秒24 小时天数视频路数1000 1000 磁盘容量(含冗余)=数据容量0.93 其他冗余考虑:如Raid 消耗.2.2.4 系统可扩展功能建设 2.2.4.1 巡查系统应用于日常教学 该功能实现需要另外选择配置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众所周知,巡查系统主要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学校考场监控系统的建设,如能充分考虑和兼顾学校的巡查及日常多媒体教学活动,使系统既适用于考试巡查又能为教学提供方便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需要扩展配置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通过配置相关教学软件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凡拥有合法帐号的远程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教室的实时图像,便于学校各级领导掌握师生的上课和学习情况。学校可以使用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课件录制、直播、以及课堂教学资源的积累,供课后学生点播温习课堂重点。特别是在进行示范教学、教学评估、资源点播以及结合日常教学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巡查系统功能的充分扩展,使巡查系统在教学模式下就是一个全面的多媒体资源教学系统,使系统的利用价值更高。具有如下的多媒体教学应用模式:双视频流教学评估系统:在教学期间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计算机通过配置的双视频流软件就可以实现老师计算机课件与教室监控画面同屏显示的功能,可以进行直观的听课点评,能够随时掌握老师教学课件的质量以及课堂听课纪律等。同时通过双视频软件还可以实时的录制教室的教学情况,可以讲计算机画面及老师授课的肢体愿意按以及学生听课的画面同步录制存储下来,供课后学生自主温习课堂教学内容。强制式教学实况直播:可以选择任意一间教室作为主讲教室,选择其他几间教室为听课教室,通过配置的多媒体网管系统可以将主讲教室的教学实况直播到选中的教室计算机上,通过投影机等显示系统在听课教室直接显示主讲教室的教学实况。该方式的直播,无需听课教室进行任何操作只需要通过网管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直播的功能。可以允许多间教室同时作为主讲教室,进行任意分组直播的功能。.校长视频直播:可以为校长配置直播服务器,架设DV 摄像机拍摄校长的讲话场景,通过网络就可以将校长的视音频图像传输到任意教室,实现视音频通知、校长讲话、家长会等现场直播的功能。资源点播平台:通过配置资源点播平台可以将巡查系统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录播系统,录制存储的教学课件资源实时发布供学生课堂点播;还可以将老师制作的计算机课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平台进行发布,老师在课堂就可以随时点播课件;同时还可以将教室的监控图像直接直播到任意听课教室实现示范教学的功能可以讲一些比较好的老师一学期的教学课程都录制下来,做学教学资源保存,通过资源点播平台给学生网上点播学习。教学资源点播平台支持但画面的教学录像资源的点播,也支持双视频的课件资源点播功能。文件远程分发:将课件通过网络传至授课教室,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浏览即将上课教室的课件内容。IP 可视化对讲: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便于教室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可以配置硬件IP 电话系统,为每间教室配置1 套 IP 电话,同时在巡查中心或校领导办公室分别配置1 套 IP 电话,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实现教室呼叫巡查中心或校领导,或校领导呼叫任意教室的IP 电话。当在教室端呼叫巡查中心或校领导时,在电话接通的瞬间,系统会自动弹出该班级的视频图像,控制中心老师或校领导直接观看该呼叫人员的监控画面,还可以远程控制教室的摄像机、云台,与教室实现可视化的IP对讲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视IP 电话的功能。远程协助:一个远距离问题处理平台,多媒体教室网管人员在面对数量庞大的教室端计算机时,无须逐台进行程序安装、软件更新及客户端问题解决等繁琐工作,在主控端通过配置的多媒体网管系统即可集中化统一操作,并同时监看教室端的教学情况,以实时提供在线支持。当教室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IP 电话呼叫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在主控室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接管教室计算机直接帮助老师操作计算机处理系统故障。.2.2.4.2 教室监控并入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教室视频监控是校园安防监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对教室的盗窃及安全事件进行视频监控。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本次建设的巡查监控系统可并入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如学校已有校园安防监控平台,巡查系统供货商需提供开发的SDK 等,但目前考试的建设标准要求和平安校园的建设标准不是太一致,建议如果要实现此功能,应该优先保证考试信号的安全,或平安校园产品的选型上与考场的设备选型保持一致。通过统一的校园安防监控平台,可实现实时调用教室各摄像机视频图像和声音、查询设备状态。2.2.4.3 舞弊行为智能分析系统(省级已建设)在可以在省级巡查中心配置1 套舞弊行为智能分析软件,对可疑的考场录像文件进行智能分析,从录像文件视频画面中自动分析发现舞弊现象。这不但能提高监考的准确性、公正性、实时性,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逐个画面进行查找的工作量,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广大考生一个公平无私的考试环境。2.2.4.3.1 智能视频分析概述 智能视频(IV,Intelligent Video)技术源自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 Vision)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t)的研究,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用户可以根据的视频内容分析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监控工作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音,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报警信息,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组并采取相关措施。智能视频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将操作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解脱出来,由机器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另外一个是为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找的图像。.2.2.4.

    注意事项

    本文(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pdf)为本站会员(ylj18****7094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