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pdf
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学方案 2021.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 6 班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学生数 36 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还是比拟喜欢的,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十字绣,使学生了解十字绣等技法。2、初步认识和学习十字绣技艺,学会制作几件十字绣作品。3、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十字绣的乐趣。4、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实物。5、初步认识和学习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并进行模仿制作。6、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7、加强学生在制作过程的平安教育。四、教学措施: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教给他们科学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加强与学生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2、重视三结合的教育,使教学工作正常化、全面化,对学生因材施教。认真学习与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标准。3、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学生实践材料。4、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5、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6、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效劳的劳动工程进行训练和实践。7、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8、加强纪律和平安教育,确保劳动实践平安。五、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那么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开展性评价、鼓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 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根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创造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开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安排 上课时间 备注 五 6 1 始业教育 1 课时 2 爱心十字绣直线绣 1 课时 3 爱心十字绣曲线绣 1 课时 4 爱心十字绣平面绣 1 课时 5 小风扇的制作让小风扇转起来 1 课时 6 小风扇的制作给小风扇装支架 1 课时 7 小风扇的制作让小风扇更强劲 1 课时 8 金属丝饰品制作铁丝花篮的制作 1 课时 9 金属丝饰品制作铜丝纸巾盒的设计 1 课时 10 金属丝饰品制作铜丝纸巾盒的制作 1 课时 11 帆船的探究与设计 1 课时 12 热风帆模型的制作 1 课时 13 热风帆模型的调试与改良 1 课时 14 回力车的设计 1 课时 15 回力车的制作 1 课时 16 让回力车开起来 1 课时 17 学生创作 1 课时 18 期末考试 1 课时 主题一 爱心十字绣 第一课 直线绣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十字绣:名字的来历、表现题材及它的实用性。2.让学生知道“十字绣所需的工具。3.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根本针法 二、教学准备:绣花针 彩色线 网格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刺绣吗?今天,让我们学绣一种又简单又实用的刺绣方法:“十字绣 2.“十字绣简介:十字绣,因其针法皆为打“斜十字,故称“十字绣。又因其技法简单,被戏称为“傻瓜绣。源于土耳其,后传至意大利,经西方传教士流入中国,故又称“北京挑花。3.“十字绣的表现题材及它的实用性 表现题材: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花卉,风景,中国画,油画,甚至卡通等等 实用性:靠垫和包包 装饰画 纸巾盒 桌 布 挂件 钥匙圈。、讨论:你会把十字绣应用在哪些装饰中呢?4.了解一下“十字绣需要的工具 二教学技法 1.大家来学习一下“十字绣的根本技法:针法:全针、半针、14 针、12 针 2.十字绣的起针、收尾针 1十字绣布上得方格形成无数得小孔,每个小孔都是插针得位置。2十字绣的起针不同于一般手缝,它是不能打结的,否那么影响作品质量。3起针发法:第一针的线头在反面留出 1 厘米左右,按照步骤,用全针绣法或半针绣法压住流出的线头。4收尾针:别打结,在反面穿过几个针步,剩下得剪丢掉。3.走针顺序 1方法 1:完成一个交叉十字,连续绣几个,就完成了直线绣。2方法 2:先绣连绣半针,再用连绣回针法完成直线绣。三学生练习 在网格上设计“五字图案,要根据它的字形大致以一竖为中心的特点,先确定网格布上的中心线,然后根据外框来确定字的大小。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一个图案。四交流评价 评价学生作品 评价标准:起针平整 色彩明快 针脚均匀 设计美观 第二课 曲线绣 一、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十字绣,培养兴趣。2、介绍十字绣的有关历史。二、教学准备:绣花针 彩色线 网格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了解十字绣吗?说说你是从哪儿了解十字绣的?你认为十字绣的作品美不美?老师出示几幅十字绣作品,让学生欣赏。看了这么美的十字绣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绣一幅?二、欣赏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十字绣作品。三、学习根本针法 1、四分之一针1/4X:在布的中间及其中一个孔洞里面,用这种针法会使绣图里面的过渡更自然。例如人物图脸的边缘。四分之一针由图中和颜色表上的彩色三角或半个全针符号表示。选在“1的位置上向上绣,然后在织物的纱线中间,即在“2的位置向下绣。四分之一针的方向依照图中所示各有不同。2、四分之三针:是由一个二分之一针和一个四分之一针组成的。3、勾边针法:直线代表勾边。轮廓局部勾边图中和颜色表上黑色或彩色线条所示 应在所有十字针局部完成之后才进行,最后勾勒边线,会是绣图更突出、美观。勾边用一股线,按数字标的位置顺序走针法。四、学生制作 1.先在网格布上设计“爱心形图案 2.根据爱心是以上、下两个中心点的连线为对称轴的特点,在网格布上先确定中心线上下两个点,然后根据它的形状设计爱心图案。3.学生根据设计图进行十字绣的创作。五、交流评价 评价学生作品 评价标准:起针平整 色彩明快 针脚均匀 设计美观 第三课 平面绣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十字绣作品,了解十字绣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它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十字绣的艺术魅力。2、体验针、线、布等工具材料,学习十字绣的根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3、通过参与作品的绣制和展评,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十字绣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感受力。难点:图案的设计和颜色的搭配,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工具,处理好布面中的图案效果。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十字绣?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范例作品、示范用具 学生准备:针、彩色线、图案、匙扣、网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欣赏名家优秀十字绣作品。播放十字绣影像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今天看到的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创作的?3.归纳:现在欣赏到的这些画面与平时欣赏的中国画、油画远看效果差不多,但它们的创作工具不同,这些画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是十字绣作品。二新课内容 1.感受同伴作品 前面欣赏的是名家十字绣作品,现在来感受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觉得十字绣不光是可用肉眼来看,还能亲手做。2.研究十字绣的绣制方法和步骤 教师先分别介绍十字绣所需要的工具图 1,然后再示范十字绣的根本绣法和步骤:(1)个十字绣法 :十字绣就是在绣布上绣上十字交叉即可。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让学生跟老师一起绣,选择 1 股自己喜欢颜色的线,穿过针眼使两端一样长,不要打结,在网布的反面留 1 厘米左右的线头,先由洞眼 1 穿上来,再由洞眼 2穿下去,再由洞眼 3 穿上来,由洞眼 4 穿下去,那么完成了。将单个的十字组合成英文字母、汉字、图案 图案上所标每格颜色即为单个十字绣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选择与图案上颜色一致的线,从中间部位开始绣,刺绣时十字局部线重叠的方向要一致,线不要拉的太紧。教师示范字母 I 的绣法,让学生一起练。绣好图案再勾边 下面的樱桃,绣图案用双线,勾边用单线,学生准备好线后跟着老师一起练。第一针由洞眼 1 穿上来;第二针由洞眼 2 穿下去,再由洞眼 3 穿上来,回到洞眼1 穿下去;第三针由洞眼 4 穿上来再回到洞眼 3,除了第 1 针,其余每一针都是以回针方式回到原穿上来的洞眼中,一般用于绣边线、轮廓和字母。将绣好的图案放到匙扣里 图案绣好后,正反面都整理一下,然后再放到匙扣里。3.研究十字绣的构图、用线及装饰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十字绣在构图、用线及装饰时应该注意的方面。十字绣在用线的时候尽量选择颜色鲜艳、比照强烈的线,绣的时候要先数好格子再动手绣。线中间容易打结,一次不要用太长的线。由慢到快的练,不要太急,注意平安。4.根据自己所准备的工具、材料,单独或和朋友合作进行绣制。为学生准备一定的图案,让学生参考选用。注意根据网布大小选择图案,搭配颜色及装饰。帮助学生合作完成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三、作业展评 请小组推荐有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的作业集合到一起,通过电脑扫描制成十字绣作品展示的课件,学生们通过自评、他评及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快乐,鼓励学生将自己绣的十字绣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主题二 小风扇的制作 第一课 让风扇转起来 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风的成因和作用。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材料:小电动机、电池、小叶片、导线假设干、回形针、细铁丝、透明胶带。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能说说风有什么作用吗?2.看老师带来的电风扇范作。3.揭题:?制作电风扇?。二、学习方法 1.自主研究 从老师的电风扇中你能读到哪些制作电风扇的信息?观察后与同学说一说。2.讨论反应 A、需要哪些材料?B、制作步骤有哪几步?C、要注意哪些事项?3.小结汇报 交流、汇报有关电风扇的制作步骤和考前须知。三、实践操作 1.把 2 根导线的一端分别接在点击的 2 片金属片上。2.将 2 根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一节电池的两端上。观察一下,电动机中间的轴转起来了吗?3.将叶片安装在电动机的转轴上,让叶片也能跟着转起来。四、作品展评 评价标准:导线连接牢固 电扇风向正确 第二课 给小风扇装支架 教学目标:1.了解电风扇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特点。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材料:小电动机、电池、小叶片、导线假设干、回形针、细铁丝、透明胶带。教学过程:一、导入 1.根据风扇的装置和摆放位置的不同,可以把风扇分为吊扇、台扇、壁扇和落地扇。2.欣赏各种各样的电风扇 3.想想,这些风扇是怎样放置的呢?说说他们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特点。4.你能用铁丝给自己的小风扇设计并制作一个支架吗?二、设计 1.看小明的设计方案,你觉得他设计得如何?2.小明的制作步骤:1用尖嘴钳剪取一段长短适宜的铁丝。2在铁丝的中间位置,绕小电机三圈,以便固定小电机,如图2-9课本 3用尖嘴钳玩去铁丝,制作成一个支架。如图 2-10课本 4讲小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并接上电池。如图 2-11课本 3.自己设计支架 三、学生动手制作 四、交流 在制作过程张碰到了哪些困难?又如何解决?五、评价 评价标准:摆放平稳 制作精细 外形新颖 第三课 让小风扇强劲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动机转得更快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 1.小风扇制作完成了,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风力不够强劲,那怎样才能加强小风扇的风力呢?2.学生交流 二、交流方法 1.让风力更强劲可以有几种方法呢?2.完成书中的表格。3.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加大叶片、更换电动机、增加电池等。4.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选择一种可行的、能实现的方法很重要。5.你觉得哪个方案最合理?三、方案步骤 1.拿 2 节 5 号电池,串联在一起放到宽度适宜的纸条上,如图 2-13书中。2.用纸条将 2 节电池卷在一起,注意要卷紧,如图 2-14书中。3.用胶带纸将纸条边缘贴好,不要让卷好的纸条松开,如图 2-15书中。4.将导线两端用胶带纸贴在电池组的正负两极上。5.通过 2 枚回形针的连接对小风扇进行开和关的控制,如图2-16书中。四、学生动手制作 五、评价 评价标准:选材适宜 作品牢固 作品美观 创意新颖 主题三 金属丝小饰品的制作 第 1 课时:铁丝花篮制作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铁丝编花篮的根本方法。2、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掌握铁丝编花篮的根本方法。教学难点:编篮身的方法。教学准备:金属丝、饮料瓶 1 个、纸巾 1 包,装饰小花和小挂件假设干、钢丝钳、剪刀。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师出示形状各异的纸藤编制的花篮。2、师导语:铁丝小花篮,精巧又玲珑,放进小花朵,艳丽又夺目。我们用纸 铁丝编一个小花篮,学习铁丝编技术,体会铁丝编的乐趣!3、师板书课题 二、分组观察,讨论方法 1、观察右边的花篮,你发现铁丝编制的花篮有什么优点?2、学生分 4 人小组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4、师小结归纳。三、分组实践,体验方法 1、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提出要求。2、播放轻音乐,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自评,展示成果。2、生生互评,欣赏成果。3、交流编制圆形花篮的经验,讨论编制其他形状花篮的方法。4、小组合作,用铁丝编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二件生活用品。例如:盘、箩 第 2 课时:钢丝纸巾盒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利用金属丝造型精美的纸巾盒。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利用金属丝和废旧丝袜制作纸巾盒方法。教学难点:丝袜布绷制纸巾盒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细金属丝,丝袜,尼龙线,剪刀,针,尖嘴钳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示纸巾盒图片 这些色泽鲜艳、造型精美的纸巾盒好看吗?它们是用金属丝和废旧丝袜制作的。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观察思考 这些纸巾盒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分成几局部完成?三、学习做纸巾盒方法。师边演示,生边学做。视频出示 1将一根金属丝对折后,用尖嘴钳弯折成半只纸巾盒形状。2将纸巾盒底部翻开,调整好形状,中间按“十字交叉法用尼龙线将其绑紧。3将丝袜套入纸巾盒的一面,用尼龙线将丝袜紧紧绑住。4用针线将丝袜固定,检查并整理纸巾盒各部位。提示:丝袜要绷紧,线也要系紧。四、小结。板书设计 金属丝造型纸巾盒 第 3 课时:钢丝纸巾盒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利用金属丝造型精美的纸巾盒。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利用金属丝和废旧丝袜制作纸巾盒方法。教学难点:丝袜布绷制纸巾盒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细金属丝,丝袜,尼龙线,剪刀,针,尖嘴钳等。教学过程:一、常规教学。师生问好,开始上课。二、检查学生材料工具的准备情况。指名学生说说准备了哪些材料、工具。三、动手实践。1、先说说制作方法。2、动手制作,小组合作完成。3、老师巡视指导。四、交流展示。1、比一比,哪小组的作品做得好。2、比一比,谁会玩,玩给大家看。3、小结本节课学生活动情况。板书设计:金属丝造型纸巾盒 主题四 热风帆船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第 1 课时 帆船的探究与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木质横帆船的相关知识。2掌握简易仿真帆船模型制作的根本方法和步骤。二、教学准备 1木质西洋多桅横帆船实物模型,供学生制作时参考。2材料:木块 1 块(最好选择椴木、松木或桐木)、竹质牙签 7 根、大头针 18根、深色丝质线 2 米、薄木片 1 片,硬纸板。3工具:有条件的可以人手一套,也可数人一组一套。包含刀(削船体的刀应比拟锋利)、直尺、圆杆铅笔、乳胶、砂纸、剪子(一定要人手一把)、斜口钳、锤子、锥子(可用自行车条制作)、镊子(一定要人手一把)。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西洋帆船有横帆帆船(图 111)、纵帆帆船(图 112)和混合性帆船 3 种。2帆船的主要部件包括船体、桅杆、横桁、帆和索具等。3制作西洋帆船模型船体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方法和真船的制造相同,即先制作龙骨、肋骨骨架结构然后蒙船壳板,这种制作方法现在比拟多见,另一种是用整块木料挖削成型,后者用来制作小型的木模型比拟方便,本课采用的就是用木块直接挖削成船体的方法。(二)教师初步演示并辅导制作过程 (三)学生在对西洋帆船制作了解的根底上掌握热分帆船制作的原理 (四)师生共论 第 2 课时 热风帆船模型的制作 预设目标:注:预设目标制定应根据教材、学生、教师实际,表达“三位一体的思想 1、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并初步了解各局部的功能。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并初步了解各局部的功能。教学难点 选择适宜的制作帆船的材料。课前准备 泡沫块、吸管、牙签、薄纸、铁垫圈、透明胶带、双面胶、保鲜袋、橡皮泥、剪刀、水槽等。教学过程:一船体制作:(1)将甲板形状(图 113)中的实线用复写纸拓描在一张硬纸板上,程序是先画出中线,再画出甲板边线,一定要做到准确,然后沿线剪下。(2)在木块上画出中心线。(3)将纸板样板上的中心线和木块中心线重合后在木块上画出甲板边线。(4)可使用锯、小刀、木锉等沿甲板边线外侧将多余局部削去。(5)将图 113 中虚线(船底形状)拓描在硬纸板上并剪下,做成船底样板。(6)用船底样板将船底形状描画在木块下面,描画时注意应使船底中线与甲板中线对齐,艏部上下距离大约为5 毫米,再用小刀将四周多余局部削掉。(7)根据图 114 模型侧视图在木块侧面画出船艏冲角并用小刀削出形状,再用砂纸打磨光滑,船体局部就制作完成了。需要说明的是,按上述方法做出来的甲板是平直的,图纸中船甲板前后应有弧度(在船体纵舯位置低约 1 毫米),后用砂纸打磨,方法是将砂纸放在桌子的边沿,将船体纵向在砂纸上均匀打磨,使之过度平滑。初学者也可不做这一步。(8)用小木片按图 11-3 形状将甲板上的舱盖裁出,然后粘在相应位置上。老师也可以先制作出一套硬卡纸模板,让学生直接在木块上画甲板和船底的轮廓线,然 后加工。二桅杆制作:(1)按照图 113 甲板中线上的小圆孔画出桅杆位置,并用锥子扎出孔,注意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扎裂船体,孔的直径与牙签制作的桅杆粗细一致。注意孔一定要扎垂直。扎好孔后应检查一下,方法是在四个孔内分别插入一根牙签(三根竖桅杆分别为主桅、前桅、后桅与一根艏斜桁),此时四根桅杆应在一个平面即一条直线上,不可左右歪斜,注意艏斜桁不要翘得太高,水平夹角小于15 度为宜。桅杆选择的原那么与标准应该是:主桅杆应最粗最长,前桅杆较粗和较长,后桅较细较短;上桅杆较细,下桅杆较粗。艏斜桁最细,与后桅上桅杆相当。(2)桅杆的绑扎方法是:选择粗细一致、圆型好的竹牙签,按图 115 的尺寸将桅杆长度量好,在量长度时应注意将上下桅杆交接处的长度和插入船体的深度计算在内,然后截断。(3)按图纸取上下两节桅杆交错对齐(交接处长约5毫米),在交接处涂抹少许乳胶,然后用棉线一匝一匝地紧密缠绕 46 圈,上下各一匝,中间留出空白位置。最后在线头处点一点乳胶,待干后用小刀齐根切掉。为给下一道工序帆的粘贴打好根底,每做好一根桅杆要和图纸上进行相应的对照,使它的长短与联接处的位置和图纸一致。检查无误后在桅杆底部涂乳胶然后插入相应孔内固定。三安装索栓架:在系绳索之前先要在船舷两侧安装索栓架,方法是:(1)按图 11 一 4 所示在船体两侧低于甲板 2 毫米处用铅笔画出一条贯穿直线,然后按图 11-4 上的位置画出索栓架的位置(左右两舷必须严格对称)。(2)将大头针钉入画好的位置,钉入时要有一定的深度,露出船体的局部留下 2毫米,多余局部用斜口钳去掉,注意所有索拴架露出的长度均应一致。四绳索的牵系:绳索的牵系是本课的难点,要求操作时认真细致,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1)课前可以让学生练习绳结的打法,三种绳索拴结方法如图 116 所示:单扣(用表示),活扣(用 0 表示),丁香节(用表示)。本模型固定在船体上的静索用单扣;固定在桅杆上的绳索用活扣或丁香节。(2)按图 11 一 5 上的标号顺序牵系,其中第 1,3,6,10,11,12 号绳索先在中间打好活扣套在桅杆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左右两侧拴好,注意活扣的结应朝向船艉方向。(3)所有绳索都应拉紧、绷直,用力以不使桅杆变形为准。(4)绳索头要点乳胶,干后在线根部切掉。五帆的制作:(1)用稍厚一些的白纸(复印纸即可)按图17 帆图的形状制作。(2)先将前桅与主桅之间的三面三角帆剪下,用圆柱形铅笔将帆卷一下,不要让它有死褶,点上乳胶用镊子辅助粘在线上。(3)分别将前桅、主桅、后桅的横帆剪下,用铅笔卷一下后粘在桅杆的相应位置,注意胶应点在帆上下沿中间和桅杆接触的位置,量不要太多。(4)将艏斜桁上的四面三角帆剪下,卷成弯曲状,按顺序粘在相应位置上。(5)将后桅上的纵帆剪下,弯曲后粘上。注:从整体上看帆的形状应该一致,上下距离要均匀,保持帆的整洁。(三)提问 1 西方帆船大致上分哪两种?2你能说出帆船上各局部的名称吗?第 3 课时 热风帆船模型的调试与改良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己和他人制作的帆船的外形区别及功能区别。2.通过使用发现自己的帆船的缺乏并进行及时调试和改良。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发现自己在制作中的缺乏并进行改良,进行仔细观察并比拟他人,善于发现他人制作的优点和自己的缺乏。三教学过程:1.实验:在水槽中试航自己的小帆船。航行顺利吗?存在什么问题?改良小帆船。如:小帆船怎样才不容易翻倒、如何提高航行速度、如何控制航向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中自己积累和提高。2.讨论:帆船个局部作用?这些局部各起什么作用?缺少某一局部可以吗?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和航行,从而认识帆船各局部的作用。3.讨论:为什么有些现代轮船上装上了风帆。引导学生讨论风帆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能源的短缺,人们对节约能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节约燃料,减少废气排放,古老的风帆又出现在了现代化的轮船上。4.问题:帆船是靠风来行使的,如果是逆风,帆船还能前进吗?通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思考和兴趣,使局部学生能更深入研究。主题五 回力车的设计与制作 第 1 课时 回力车的设计 预设目标 知识目标:围绕?回力车?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获取回力车的概念,了解回力车的根本原理。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分工操作、集体汇报演示的根本方法,提高打孔、穿线、扎铁丝、美化作品的实际操作能力。情感渗透: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回力车的了解与分析,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学生对机械动力知识的关注,形成初步的逻辑判断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孩子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的兴趣、热情。教学重点 不但学会制作回力车的技能,还要在操作过程中探究回力车的自动回来的原理。教学难点 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对科学原理有所感悟。课前准备六人一小组 教具:一辆用两个光盘做轮子、透明圆杯做车身的回力车,另一辆是与前一辆外观相仿但因不具车心而没有回力的车。车身用同种颜色的纸包起来。;橡皮筋回力实验器材;为每组准备一辆制作好的简易回力车;材料工具“百宝箱、废弃物“回收站。学具:1、材料:一次性纸杯、23 根橡皮筋、废旧光盘、一枚 5 号小电池或螺帽、一段 56 厘米长的细铁丝、牙签;2、工具:老虎钳、铁锥、剪刀、透明胶带。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目的:熟悉工具材料,作好准备。一、游戏导入 1.上课!师生问好 今天很快乐和大家一起学习。学习什么呢?学做和“车有关的一样小玩具怎么样?板书:车 昨天晚上我自己动手做了两辆小车。仔细看看它有哪几局部?车身、车轮师板书:车身 车轮。想玩玩吗?想!2.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玩玩,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轻推小车先请看第一辆推出去之后就停下来了再玩第二辆推出去自己又回来啦!学生发出奇怪惊叹的声音!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第一辆车推出去过了一会儿就停下来,而第二辆车推一下会回来。3.师:是啊!举起第二辆车我们把这辆推出去能自动回来的车取个好听的名字就叫 生:回力车。在“车前板书:回力 二、自主探究 1、猜一猜 师:这车推出去以后,怎么会自己回来呢?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第一辆车推出去过了一会儿就停下来,而第二辆车推一下会回来。3.师:是啊!举起第二辆车我们把这辆推出去能自动回来的车取个好听的名字就叫 生:回力车。在“车前板书:回力 二、自主探究 1、猜一猜 师:这车推出去以后,怎么会自己回来呢?师:是风把它吹回来的?生:不是!师:是电动机的力量推回来的?生:也不是!师:那到底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呢?师:谁来猜猜看?生:电池。生:橡皮筋。生:磁铁小朋友猜得到底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看!2、比一比 1师揭开两车车身的包装纸:你们看见了什么?生:回力车里有一条橡皮筋拉着,还挂着一节电池。2师:小朋友真棒,真的猜对啦!原来回力车有一个很重要的心脏。课件展示比拟板书:车心,为什么回力车有它就会自动回来呢?想不想这节课马上弄明白?想!怎么弄明白呢?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师: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边做边发现其中的奥秘。那么小小回力车是怎么做成的呢?1、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1在这里我们已组成了快乐的学习小组,先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制作方案课件出示方案设计样式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可以拆一拆发下来的回力车看个明白;鼓励学生拆一拆 也可以根据准备的材料和书中“巧手站的提示,讨论讨论。2交流方案 生:材料运用:光盘轮子;一次性纸杯车身;、细铁丝、废电池“车心 制作步骤:1、钻洞居中;2、挂小重物居中、扎紧;3、装轮子;4、美化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这是你们小组的方案,还有哪个小组也想把你们的制作方案与大家分享?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看来,你们制定的方案真棒!第 2 课时 回力车的制作 一,尝试制作 师:说说容易做做难,在这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课件出示注意点 1平安使用工具,合理运用材料;2可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3边做边研究,回力车为什么推出去自己会回来?遇到困难先小组商量着解决,解决不了过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做好了,先在小组里玩一玩,比一比,你们做的回力车都能自己回来吗?开始吧!音乐起,师巡回指导。二、发现原理 1请做成回力车的同学高举你们的手,祝贺你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2回力车好玩吗?很好玩!师:那你可弄明白它能自动回来的道理了吗?指名答复你说呢?你认为呢?师:原来是橡皮筋扭紧和放松产生的结果。机动 3小实验:我先来做个小实验:红绿两块毛巾,我先往右拧紧。然后我放开一只手,你们说会怎样?会松开,向左转回来 小结:这种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回力板书原理:回力 课件出示:回力车就是运用了橡皮筋扭动而产生回力,这个原理制作出来的 4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使小车产生回力?弹簧、绳子 师:我们边做边发现回力车能自动回来的原理,真好!三、改良作品 1、刚刚,还有些同学没有完成,你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师生释疑 1捆扎的电池总要滑落,急啊!师: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太好使,以后自己做的话重物不一定选择电池。你是怎样解决的?拿胶带纸粘上是好方法,不信试试 2橡皮筋很难穿进小孔,所以速度减慢。师:动作快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好方法?穿针引线真是个金点子!3小车回不来,拿上来看看!做成功的同学帮着分析一下原因?师:先轻推试试。拆开,大家找原因:重物太轻跟着牛皮筋转动而没有回力作用到轮子;重物挂得太长,与车身碰到产生摩擦等。师示范纠正。小结:看来要让回力车回来,做好车心是关键,跟重物的挂装有直接联系啊!2、做成了我们要争取美观些才好。结合欣赏示范作品:看,这里的回力车是怎么美化的?剪、贴、画。你还有好的美化方法吗?试一试。3、已经做完的同学再改良美化,给回力车再取个好听的名字,比方“创造号也可以以你的名字命名。没有成功的同学老师再给你们 5 分钟时间,根据大家给出的方法再做一做 5 分钟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小小展示台。创设展示平台一场回力车大赛正等着我们呢?学生改良作品 第 3 课时 让回力车开起来 一竞赛展评 1、小组选代表,并制定比赛规那么:好,时间到了,小朋友也都完成了,现在回力车大赛正式开始,我们先来制定比赛规那么吧,你们觉得应该比什么?师板书:来去自如、美观牢固 2、先小组比一比,再推荐一名代表上来。开始!音乐起 1小组比一比。2各组代表上台演示。各就各位,老师和其他同学做裁判,来去自如、美观牢固的发小奖牌 5、师小结:这节课快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感想和收获吗?生:1弄明白了回力车推出去后能自动回来的原理;2学会了做一辆来去自如的回力车 师:四1 班的同学真棒,在这儿董老师将“心灵手巧花奖给全班同学!班长领取 二、拓展总结 1、小小回力车,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微妙!课件出示怎样可让回力车开得更远、开得更快?如何创新美化回力车?2、今天我们学的小本领其实蛮管用的,我们在玩具店里看到的有好多玩具就是利用这个回力制造的出示课件:很多迷人的玩具回力车。3、课外拓展: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外寻找身边各种废旧材料,利用学到的回力知识,制作与众不同的回力车。4、德育渗透:出示课件只要我们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能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三、收拾整理 在下课之前,大家把工具和还可利用的材料放回百宝箱,把要丢弃的放进回收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