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足球活动-丛林探险》.pdf
小足球:丛林探险(运控球练习)教学设计 水平一:二年级 一、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丛林风景”为故事主线,以增强学生保护意识,助人为乐,相互合作为出发点,并根据水平二小学生对游戏和足球喜爱的身心特点,通过故事设置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本课以分组练习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控球的能力,塑造认真细致、服从规则,培养积极主动参与足球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足球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有着显著的效果。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欲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足球课学习有了一定的小足球活动能力,并对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专注力及持续练习的坚持力还不足,在练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因此,本课设置主教材“丛林探险”,辅教材“砍竹子”等四项综合素质练习,以小组自主练习为主,以讲解示范为辅,通过运控球练习,贯穿到环环相扣的游戏设置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熟悉球性,培养运控球能力。同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依据学生运动基础设置不同的练习难度,激发学生超越自我、展示自我、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三、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2、生理效果预计:本课负荷适中,练习密度较大。平均心率为 120140次/分。四、教学特色 1、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练习中。2、让学生在玩中学,避免枯燥乏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运控球能力。3、田字模块化体能轮换练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4、通过相互关联、难度逐步升级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完成教学目标。五、上课场地设计 1、学生穿四种颜色的分队背心,场地也对应四种颜色划分,让学生更有区域感。2、分成四个区域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分组练习更利于老师观察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3、场地布置适用于课中每个教学环节,过程中不用再布置场地,减少时间浪费。六、课程内容设计(一)准备部分游戏:“锻炼身体,增强耐力”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感热身,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能够充分热身,减少肌肉粘滞性,避免受伤,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铺垫。(二)主教材设计游戏:“丛林探险”1、通过不同的障碍物,锻炼学生运控球中的观察能力;2、通过不同的口令,锻炼学生运控球时的反应灵敏能力;3、通过练习难度的升级,让练习更有趣,更全面。(三)辅教材设计游戏:“砍竹子”“制作竹筏”等 1、通过模块化的轮换练习,让练习更有趣,更全面;2、通过专项体能练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四)结束部分设计放松活动 1、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进行放松活动。2、课后小结:对本节课当中学生练习优秀的地方进行表扬、鼓励,不足之处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布置课后作业。后附教案:小足球:“丛林探险”教案:小足球“丛林探险”(运控球练习)教师单位 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水平一 学生人数 男:20 人 时间 二年级 女:20 人 40 分钟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控球能力和观察预判避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与协调素质。2.学会相互合作,提高生活和适应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参与足球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塑造认真细致、服从规则,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重点难点 重点:触球部位准确;运控球中反应灵敏,注意预判观察和避让。难点:触球力量把握;上下肢协调配合。教学准备 足球 41 个、标志桶 36 个、标志盘 28 个、标志杆 12 个、标志垫 16 个、分队背心 40 件、音箱 1 台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引导、强调、纠错 课程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强度 开始部分 2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要点 3.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 4.让学生到指定场地 1.U型列队,向老师问好 2.队伍整齐、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3.检查服装,遵守纪律,无打闹现象 4.按要求到指定场地 80-100 次/分钟 准备部分 4 锻炼身体,增强耐力 1.场地分为四个区域,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区域 2.带领学生一起热身 1.按老师要求到各自区域站位 2.跟随老师一起热身 130-150 次/分钟 练习方法及游戏规则:(场地约 25mX25m,图中“”是标志桶,“”是标志盘,不同的障碍物在区域内布点,作为丛林不同地点)1.学生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2.时间到,老师宣布练习结束。课程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强度 基本部分 主教材 15“丛林探险”1.让学生留在各自区域 2.讲解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示范如何“探险”4.组织学生练习 1.按老师要求留在各自区域 2.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集中注意力看示范 4.按老师要求练习 不同障碍物在区域内布点,作为“丛林中的不同地方”130-150 次/分钟 练习方法及游戏规则:8(场地约 25mX25m,图中“”是标志桶,“”是标志盘)练习重点:运控球时反应灵敏,注意预判观察和避让 练习难点:运控球中保持抬头观察 1.学生各自区域内运带球;登山时用脚底踩球,正常行走时用脚背正面运球,在过索桥时脚内侧敲球,穿越灌木丛时用脚内侧运球,四种运控球技术;2.运带球到“灌木丛”的时候用脚内侧运球快去通过灌木丛;3.运带球学生通过“灌木丛”完毕,就继续用指定的运控球技术运带球,直到到达下一个丛林地带 升级练习方法和规则:7(结队登山)1.当老师说 3 人登山的时候,3 个人要快速排队运用脚底踩球通过标志杆 2.难度再升级,当看到标志杆空间中有标志垫时,三个人要快速在脚内侧运球和脚内侧敲球切换;3.其它规则不变。课程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强度 “砍竹子”1 号场地 运控球巩固练习 140 1.让学生站在自己区域的一条边线上 2.讲解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示范如何“砍竹子”4.组织学生练习 1.按老师要求站位 2.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仔细观看老师示范如何“砍竹子”4.按老师要求练习 -160 次/分钟“制作竹筏”2 号场地 登山爬 130-150 次/分钟 1.五个人一组,让学生站在标志盘处 2.讲解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示范 如何“制作竹筏”4.组织学生练习 1.按老师要求站位 2.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仔细观看老师示范如何“制作竹筏”4.按老师要求练习 “搬运物资”3 号场地 交叉步、侧滑步 150-170 次/分钟 1.让学生对应站在标志盘处 2.讲解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示范 如何“搬运物资”4.组织学生练习 1.按老师要求站位 2.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仔细观看老师示范如何“搬运物资”4.按老师要求练习 “划竹筏”4号场地 仰卧举腿 150-170 次/分钟 1.让学生对应站在标志盘处 2.讲解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示范如何“划竹筏”4.组织学生练习 1.按老师要求站位 2.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游戏规则 3.仔细观看老师示范如何“划竹筏”4.按老师要求练习 基本部分 辅教材 14 练习方法及游戏规则:8(场地约 25mX25m,图中“”是标志桶,“”是标志盘)1 号场地,砍竹子(运控球巩固练习)2 1.每人对应一个标志盘;2.老师宣布开始后,每人用“脚内侧敲球”“脚底踩球”两种”方式砍竹子,在区域内标志盘之间来回运球,并循环练习,直到老师宣布结束;3.砍竹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避让,保障“自身安全”;2 号场地,制作竹筏(登山爬)2 1.4 个人一组,共两组,在标志盘的一头排队;2.老师宣布开始后,采用“登山爬”的方式制作竹筏,做 15 次,起立和对面人交换位置,继续练习,以此循环进行,直到老师宣布结束;3 号场地,搬运物资(交叉步、侧滑步)2 1.每人对应一个标志盘;2.老师宣布开始后,两组同时开始步伐协调练习,一组侧滑步伐,一组交叉步伐,两组首尾衔接,循环练习,直到老师宣布结束;4 号场地,划竹筏(仰卧举腿)2 1.每人对应一个标志盘 2.老师宣布开始后,两人相对,每人双腿夹起足球(竹桨),进行仰卧举腿练习,每做10 次,放下足球起立和对面人交换位置继续练习,以此循环进行,直到老师宣布结束;讲解示范 3;每组练习1 分 30 秒,轮换间歇30 秒,共进行4 组。每组练习结束后,四组进行顺时针循环,1 号场地转到2 号,2 号转到3 号,以此类推;“整理物品”4 1.示范 如何“整理物品”游戏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标志盘等器材回收 1.认真观看老师示范 2.按要求进行游戏,回收标志盘等器材 90-120 次/分钟 课程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强度 结束部分 5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2.认真听老师的讲评 3.下课,与老师再见 1.跟随老师进行放松活动 2.认真听老师的讲评 3.下课,与老师再见 80-100 次/分钟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预计 120-140 次/分钟 运动密度预计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