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故事情节练习(word版有答案).pdf
-
资源ID:82100579
资源大小:1.29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故事情节练习(word版有答案).pdf
红楼梦:把握故事情节 1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2简述红楼梦中香菱的身世。3 红楼梦前五回幻境与现实交织,亦真亦假,真假难辨,这给读者带来了不小的阅读障碍。但作为小说的总纲,前五回对后文故事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红楼梦 第十八回)贾政为什么采用宝玉所题的匾联?匾联上题有“有凤来仪”四字的地方,后由元妃赐名什么?5关于红楼梦悲剧产生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主要可以归纳为性格、命运和文化三个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原著具体人物及相关情节,谈谈你对红楼梦悲剧成因的理解。6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小题。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7元妃省亲后下令宝玉和姐妹们入住省亲别墅大观园,从第 23 回到第 80 回,大观园是红楼梦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大观园远离世事的污浊和尘世的喧嚣,是曹雪芹为红楼男女构建的一个“乌托邦”。有人说曹雪芹为每位住在大观园里的红楼人物提供了“专属庙宇”,试举一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红楼梦 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争吵出现在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并对林黛玉的这一行为作简要分析。9“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是红楼梦中关于晴雯的判词,小说中能体现其“心比天高”“灵巧”的情节分别是什么?“毁谤”她的又是哪些人?【31/74/51 回】10“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被当今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意,多以自嘲地口吻谐谑自己或者他人。请用简要文字还原事情的真相。不少于 100 字。11 红楼梦中很多经典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如“木石前盟”“海棠诗社”“宝玉挨打”等。请从中任选其一,简述其故事情节,不超过 100 字。12“黛玉葬花”是一个经典意象。请使用适当的修辞描述黛玉葬花的情景。不少于 100 字。13晴雯和袭人是宝玉房中两个重要的丫鬟,在红楼梦研究中,有“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之说。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晴为黛影”或“袭为钗副”的理解。14欣赏红楼梦,要学会品味日常描写之物。比如古代生活常用的“手帕”,却在曹雪芹精巧的构思中,成为爱情的信物、“伏脉千里”的线索。“小红遗帕”“宝玉赠帕”等都是 红楼梦 中的经典情节。请你简述“宝玉赠帕”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探究宝玉为何送两块“旧帕”给黛玉。15 红楼梦中有两朵“带刺的玫瑰花”探春和尤三姐,她们都是兼具思想和主见、魄力和勇敢的女子,请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情节加以印证。参考答案 1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压缩概括的能力。在第二回里,作者通过冷子兴之口,把贾府的重要人物都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让大家对他们的情况都略知一二,并且知道了贾家荣宁二府现在的状况,是一个总括式的章节,属于 红楼梦序幕的一部分。“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了宁荣二府几代人的情况,冷子兴还介绍了贾府三春的情况出身、读书、取名和贾夫人的名字,贾雨村才明白林黛玉把“敏”字念作“密”字、写到“敏”字时又减少一二笔的用意。同时还特别提到了两件奇事贾元春在大年初一降生;贾宝玉出生时口中衔玉,周岁时抓取脂粉釵环,七八岁聪明乖觉,见到女孩感到清爽。贾雨村向冷子兴介绍了金陵甄宝玉的奇异之处尊崇女孩的清净,在女孩面前温厚和平。冷子兴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现在的宁荣二府,表面上还荣荣耀耀,但实际上,已经好景不再,就像一座大厦,外面的架子还在,但里面差不多被掏空了。所以,这一回还是伏脉之笔,点明贾府现时的萧条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内容: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2香菱的身世:香菱,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先被卖给公子冯渊,冯渊死后,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随薛家进住贾府,曾拜黛玉为师学诗。香菱为薛蟠正妻夏金桂所妒,备受折磨。夏金桂本想毒死香菱,谁知反而误喝毒药而死。薛蟠出狱后,薛姨妈要儿子把香菱视为媳妇,但香菱最后还是因难产而死。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香菱原名甄英莲,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女儿,贾府通称香菱。她是整部小说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甄英莲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做小妾,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后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她最著名的事迹便是师从黛玉学诗。薛蟠娶夏金桂后,香菱被改名叫秋菱,饱受虐待。后四十回夏金桂下毒害她,结果却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因难产而死,甄士隐亲自接她归入太虚幻境。3前五回暗示情节发展走向,比如“还泪说”暗示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为后文情节发展提供合理性,如交代了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的原因,让宝、黛、钗三人的相聚合理自然。展示社会环境,提供故事背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描写贾府环境,通过“护官符”写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及关系,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暗示人物命运,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暗示了众多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精华,是小说的序幕,也是小说的纲,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也在此基础上展开。第 1 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 2 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 3 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 4 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 5 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4元妃十分怜爱宝玉,时时从宫中传信,要贾府的人好好教养宝玉;贾政觉得让宝玉题写匾额,不负元妃素日切望之意。匾额上题有“有凤来仪”四字的地方,后由元妃赐名“潇湘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元妃还有一个最关心的人,那就是宝玉。宝玉的一切,宝玉的生活、读书教育、婚姻等一切事情,元妃都是很上心的。元妃“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千万好生抚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我们从红楼梦中处处可见元妃的“宝玉之心”。贾政采用宝玉所题的匾联是因为贾宝玉是贾元春亲自启蒙的,贾元春入宫以后也很挂念宝玉,常常带信给父兄敦促宝玉读书,贾政用宝玉题诗的用意是让元妃知晓他的才情,不负元妃素日切望之意。“有凤来仪”是贾宝玉起的名字,贾元春看了后觉得太过张扬,便赐名“潇湘馆”。贾元春的格局是贾府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的,也许是在宫里待久了,容易比别人想的多,贾元春也是最开始担忧贾府命运的人,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代表着贾府,所以对得失荣枯特别的敏感。在宫里的这些年,贾元春看透了很多事情,对于那些看起来繁华极致的东西,元春更多的是谨慎。贵妃这个地位,元春一开始是敬而远之的,在得到了这个位置后也是担心忧虑多于幸福开心,她知道这个位置来的特别不实在,她比任何人都害怕一脚踏空,因为她的一举一动,牵扯到的是整个贾家,整个家族。于是,见到了贾宝玉定的“有凤来仪”的名字,便觉得不妥,这应该是元春的常态,不喜欢高调,觉得一不小心就会犯错,然后就会牵扯到家族,也不难理解元春会直接改掉宝玉起的这个名字。5从性格来看,宝玉是个品性独特的公子哥儿,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此外,由于宝玉一直生活在纯洁的少女世界,体会到少女世界里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而对俗气虚伪的男性世界产生了厌恶,不肯与官场中人如贾雨村之流来往,“奇谈怪论”的形式来批判男权社会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道德价值,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然而宝玉虽然认识到了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他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少女世界的纯洁之中。在纯洁的少女中能够理解宝玉思想的人也是极少的。宝玉寻寻觅觅,也只找到了一个知音,那就是林黛玉。他们都一样地有叛逆的思想,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他们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对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之后唯一向往和追求的。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我相关内容、情节以及主旨能力观点的能力。性格:宝玉的性格透视,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的一个典型形象,然而,旧世界里出现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疯、痴、呆、傻。这正是先觉者们普遍的命运,宝玉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此外,由于宝玉一直生活在纯洁的少女世界,体会到少女世界里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而对俗气虚伪的男性世界产生了厌恶,不肯与官场中人如贾雨村之流来往,并发出了令当时人震惊的评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些实际上是以“奇谈怪论”的形式来批判男权社会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道德价值,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贾宝玉的这种种叛逆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传统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宝玉的父亲贾政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人物,对宝玉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深恶痛绝。有时仅因一些小事,贾政便要将宝玉“堵起嘴来,着实打死”“要绳索来勒死”。然而宝玉虽然认识到了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他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少女世界的纯洁之中。在纯洁的少女中能够理解宝玉思想的人也是极少的。宝玉寻寻觅觅,也只找到了一个知音,那就是林黛玉。他们都一样地有叛逆的思想,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他们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对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之后唯一向往和追求的。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文化:(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宝黛两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爱情这个题材,在红楼梦里,被空前地用社会性的、政治性的内容充实起来,提高起来,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这正是红楼梦不同于此前全部的才子佳人小说之所在,也就是红楼梦为何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二)封建社会文化的冲击,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蔑视功名富贵,不谈“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的。这样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来说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叛逆者之间的爱情。黛玉作为宝玉唯一的知已,两人相知相恋理顺成章。他们的爱情来自于本身的真情实意,具有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纯真,所缺乏的正是封建家庭最为看重的“妁之言,父母之命”!自然,贾府的统治者们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是不允许这样的爱情存在发展的。他们可以采取一切残酷的手段来摧毁宝黛之间的爱情。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告终。“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是封建家族之间利益维系,相互利用和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的结果,为了贾府乃至史、薛、王等封建家族的利益,吞噬了林黛玉苦苦追求的爱情,也吞噬了这位“心较比干多窍”的多愁多泪的少女的生命。在封建社会,用婚姻达到利益的维系比比皆是,吞噬美好爱情也多有记载。林黛玉身上所体现的是美丽失落,爱的失落、青春的失落,叛逆的追求,现实与理想,在这万般矛盾和煎熬中,她只能让人感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金玉良缘是她一生的痛,木石前盟却使她流尽最后一滴泪,“冤冤相报自非轻,万象离合皆前定”,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现实的执着,对人生的执着与封建社会的所宣扬的礼教相违背的,也是与贾府利益相抵触,在封建社会,悲剧不仅存在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家仆之间,也存在于贵族中,悲剧是无所不在的,而悲剧的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制度。命运: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其角色满载作家浓郁的悲剧情怀。石头由空寂之境坠入红尘,历经悲欢离合、世态炎凉之后重回青梗峰,暗示了宝玉生命的轮回。钟灵疏秀却不堪补天,注定了他可悲的一生。于昌明隆盛之邦,却不愿坐享贵族公子的荣华富贵,“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于花柳繁华、温柔富贵之中“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常常无端地产生莫名的忧愁。敏感之心经不起外来的一点点刺激,别人无心之言、无思之态都会让他浮想联翩,就连四季变换、草长莺飞都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变化。对易逝的生命,他更有着一种本能的无奈和伤感一一由聚想到散,从花开想到花落,在得中想到失,看生悟到死。这种与生俱来的悲伤情怀,使他比贾府的女儿们更加多愁善感。但自然界的枯荣给宝玉带来的哀愁毕竟还处于浅层次的感伤,当他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个人爱情的幻灭、大观园众姐妹的夭折以及贾府的衰败之后,悲伤情绪便内化为一种特有的悲剧气质,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因此,“在被生命的痛楚所包围的同时,他不得不在如何面对人生,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上做最后的挣扎”。曹雪序将虚幻的情感悲剧和无常的生命悲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用宝玉的眼睛,引领我们看尽人世间的种种不幸与无常,在痛楚与愤怒中找寻不到出路。6 探春聪敏有才华,见识高远,又有理家才能。抄检大观园时打王善保家的及说的一番话,看出她的魄力和胆识,对于家族兴亡,有忧患,有责任感。主持理家,能兴利除宿弊,开源节流,公平处事,才干突出。所以她要不远嫁,主理贾府内务,应该可以使贾府保有根基,即使遇到磨难,也能维持生活,不至于家败人亡。所以脂砚斋的评价很恰当。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首先明确观点,同意脂砚斋的说法。材料中显示探春能干有才、志向高远、志趣高雅、大气阔朗。“才自精明志自高”可知她能干有才、志向高远;看屋内布置,“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可知她喜爱书法艺术,志趣高雅;结合“探春素喜阔朗”及对联内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意为天性风流闲散似烟霞一样,山野人的生活常以泉石为伴,可知她大气阔朗。总之她聪敏有才华,见识高远。从小说中抄检大观园和探春理家的情节也能看出她的见识和才干。“绣春囊”事件引发了抄检大观园。大观园本来是一个芳香美丽的女儿国,但是抄检大观园意味着这一块仅有的清净之地也不幸地遭到荼毒了。探春痛心疾首指出这一事件的严重性,“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她预料到抄检大观园的严重后果,一针见血指出抄检大观园是抄家的先兆,可谓敏锐至极,有政治家风度。其二,在具体的战术上,探春也做到了积极应对,敢作敢当,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当抄检大观园的队伍来到探春的住所秋爽斋时,书中写道,“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了。其三,面对恶势力的肆意行恶,“该出手时当出手”。当王善保家的行为大大伤害了探春的自尊心,“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接着又趁势骂王善保家“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当凤姐说侍书“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借机发表议论,“我们做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在抄检大观园这一回中,探春的形象更加凸显出来了,她有魄力和胆识,对于家族兴亡,有忧患,有责任感。主持理家时,娘舅去世,按旧例给了二十两,并痛斥赵姨娘;蠲除了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和纸笔钱;蠲除每月支付给买办采购小姐们的头油脂粉钱。把大观园的花草竹木池塘等的管理承包给个人,并要求其上缴一定数量的钱物。她兴利除宿弊,开源节流,公平处事,才干突出。所以如若她一直在贾府,贾府则会有不同的局面。故脂砚斋评价是很有道理的。若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7怡红院: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怡红公子”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赤霞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院外绕过碧桃花,竹篱花编的月洞门,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内游廊相接,几块山石,一边种植数本芭蕉,一边种植西府海棠。树下两只仙鹤,廊上各色异鸟。上面五间抱厦,一色镂空新鲜花样隔扇,上悬一匾,上书四个大字“怡红快绿”,后院满架蔷薇、宝相。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桥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怡红院最能突显贾宝玉富贵闲散的特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大观园是红楼梦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院落“专属庙宇”,所住“庙宇”的特征也都能体现人物自己的性格。这就需要在答题时注意:建筑环境、建筑布局及装饰风格与人物性格相匹配;结合具体事例,指出某一红楼人物的住所特征;指出该住所与特定红楼人物性格匹配。例如:A 怡红院: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怡红公子”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赤霞宫神瑛使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院外绕过碧桃花,竹篱花编的月洞门,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内游廊相接,几块山石,一边种植数本芭蕉,一边种植西府海棠。树下两只仙鹤,廊上各色异鸟。上面五间抱厦,一色镂空新鲜花样隔扇,上悬一匾,上书四个大字“怡红快绿”,后院满架蔷薇、宝相。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桥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怡红院最能突显贾宝玉富贵闲散的特点。B 潇湘馆:从潇湘馆的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翠竹婆挲,粉墙黛瓦,一派江南园林的情调。从院外可见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得门来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潇湘馆所见之景。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C 蘅芜苑:蘅芜苑最大的特点就是门口有一块玲珑山石,这块山石完全遮挡住了蘅芜苑的内部房屋,这块巨石遮住了蘅芜苑的大部分建筑,所以初看之时,会觉得并没有什么参观的价值,顺着这块玲珑山石往前走,正房这才进入视野之内,曹雪芹用这块巨石,给蘅芜苑酿造出一种空间对比,让蘅芜苑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是内部却精彩纷呈,仙藤异草的香气纷纷扑来,给人以“深藏不露”的奇异感,而这种欲扬先抑的态度,正是读者对薛宝钗这个形象的理解进程。薛宝钗是藏愚守拙,罕言少语,“事不关己不张口,不问摇头三不知”的女子,这样的女子似乎缺乏趣味,太过懂事、成熟,反而丧失了女孩身上应有的青春气息,这也是目前很多读者不喜欢薛宝钗的原因所在,他们认为宝钗心机太深,不够纯净,事事总要考虑利弊得失。宝钗的住所蘅芜苑,是依据“极简主义”而设计的住所,贾母看到薛宝钗的住处如此简洁,忍不住叹息起来,还让鸳鸯去拿些古董来给宝钗,可以想象蘅芜苑内部的装饰该“极简”到什么地步。“淡极始知花更艳”亦如宝钗。D 稻香村:是李纨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院门外是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篱门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院内是数楹茅屋,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李纨的性格,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又超然物外。如深巷古井,如暮霭晚钟,沉静、从容,却也沧桑。E 秋爽斋:“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这里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息。原著中对于秋爽斋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梧桐,有夜月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临沁芳溪。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贾元春题“桐剪秋风”匾额。内饰:“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探春室内的几个特点:一是阔朗,二是充满书卷气。室内空间的开敞亮堂,是探春精明爽朗性格的反映;室内大量文具的描述也用来反映其性喜读书、阔朗豪爽的性格特点的。8(1)情节简述:贾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大展风采,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宝玉把自己送他的“荷包”也给了小厮们,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后来经宝玉解释,她方知那“荷包”宝玉一直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最后禁不住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2)行为分析:乍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小性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额,大获成功。刚出园门就遇上了贾政的一群小厮来邀功请赏,身上的女红配件都被他们抢了去。从袭人的口中表露,这样的事也非止一朝了,袭人倒是见怪不怪。林黛玉却大为不安,因为贾宝玉身上有她所做的一个荷包。林黛玉气性大,反应快,没有仔细确认,以为宝玉把自己送他的“荷包”也给了小厮们,就回里屋把给贾宝玉的,做了一半的香袋给剪碎了。原文为:宝玉见她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她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她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它罢!”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贾宝玉特别珍视林黛玉的一切,所以把她所给的荷包带在里面,就是怕人拿走。林黛玉了解了宝玉的心意,知道自己误会了宝玉,又愧又气。宝玉也气黛玉把香袋铰了,说着气话,两个人相互斗气,最终在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后和解。较之袭人的坦然处之,林黛玉的反应显得过于小题大做。袭人或者也给贾宝玉作这些配饰,而且做得更多。那是因为袭人是丫环,服务贾宝玉是她的分内之事。也许她永远也理解不了林黛玉在这小小荷包里安放着的复杂的精神和情感寄托,那是林黛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她的多愁善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朦胧期望和不安。所以,林黛玉的表现在他人眼中却成了好弄小性,行动爱恼人。别人不能理解,但贾宝玉却不但理解,更同情而又欣赏林黛玉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他们是彼此的知己。贾宝玉特别珍视林黛玉的一切,珍视她的美好品德,她对爱情的专一,她的痴情,她的强烈的自尊心。9“心比天高”撕扇,抄检大观园时的“翻箱”。“灵巧”病补孔雀裘。“毁谤”晴雯的是:袭人、王善保家的。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心比天高”:第三十一回,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抄检大观园,晴雯“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灵巧”:第五十一回:晴雯因为和麝月闹着玩冻病了。贾母赏了一件雀金裘给宝玉,令他转天穿。不料当天就烧了一个指甲盖大的洞。全城的裁缝都没有认识这衣服的,不敢接活修补。而怡红院中也只有晴雯能用界线之法修补。晴雯在病中用了半夜时间,将雀金裘补好,几乎看不出补的痕迹。袭人是王夫人的耳目。在抄检大观园之前,王夫人先把晴雯叫来给训斥了一顿,她说:“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好在晴雯非常聪明,机智的回答王夫人。晴雯干的事,王夫人怎么会知道?明摆着是袭人告密了。袭人的举动贾宝玉都怀疑。抄检大观园之后,宝玉厉声问袭人:“怎么咱们私底下说的玩的话,太太都知道了。怎么太太别人的毛病都挑了,就单不挑你,还有秋纹、麝月。”因为不把婆子们放在眼里,以前晴雯就得罪过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了晴雯。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所以“毁谤”晴雯的是:袭人、王善保家的。10因为第一次去荣国府“打秋风”,刘姥姥一家获得了贾府的资助。因此,第二次,刘姥姥向贾府送土产品,以表示远房亲戚的心意,贾母邀请刘姥姥在大观园吃住游玩。其间,贾府及大观园的荣华富贵让家境贫寒、没见过奢华豪富生活的刘姥姥大开眼界。后来,“刘姥姥进大观园”被用来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或用来揶揄那些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情节的能力。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写到了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一次是在元春封妃之前,一次是在元春封妃之后。如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活命,那么她二进荣国府,更多地则是为了感恩。在刘姥姥一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贾府伸手推了一把,正是这一推,刘姥姥一家感恩戴德,没齿不忘,田里摘了头遭的新鲜瓜果菜蔬,第一个想到送给贾府众人尝尝鲜。也是这一次,刘姥姥在贾母这个养尊处优了半辈子的老寿星的带领下,进入大观园,见识了贾府的贵族气派,见识了平时只在画中才能看到的景象。但贾家虽帮助刘姥姥,王夫人、王熙凤等人却一直瞧不起刘姥姥这个穷人。这一点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夫人的不见,王熙凤的不甚待见和在大观园时王熙凤、鸳鸯等人对刘姥姥带有羞辱式的打趣和玩笑中可以看出。如,在宴席上,大家一起行令喝酒,结果,王熙凤和鸳鸯一番策划,取来了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的木制酒杯,那大的足足的像个小盆子,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凤姐让刘姥姥用大的,刘姥姥吓的忙道:“这个不敢!好姑奶奶,饶了我罢。我还是小杯吃罢,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刘姥姥的酒令是“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姥姥鼓着腮帮子不笑,众女人都笑了。由此可见,刘姥姥是个知足乐观的人,到荣国府后,她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当作笑料,供贾府人民玩耍。刘姥姥这样做,是为了感受贾府上下对自己的恩情。11木石前盟: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后神瑛侍者顺带着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来报答。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木石前盟,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讹缘,“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绛珠仙子成为林黛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及其通灵宝玉。12一阵风过,树上的桃花不情愿地飞下一大半来,落得满地皆是。只见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绢袋,手内拿着花帚。她把落花扫了,装入袋里,细细地埋入园中一角的花冢。看着花冢,黛玉不禁呜咽起来,哭得好不伤感。她一面哭,一面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阅读与简述能力。本题要求描述“黛玉葬花”的情景。黛玉葬花在小说的二十七和二十八回。只要认真读过,黛玉葬花的情景不难答出。简述时,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概括时要结合黛玉的个性及所处环境,注意表述清楚黛玉葬花的前因后果。还要点出葬花时,黛玉吟咏的葬花词来排解心中愁思。如果能记住其中的经典句子也可写出,比如: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凉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试题要求使用一定的修辞,可以考虑用拟人手法,描述桃花花瓣被风吹落时的情景;也可以考虑用比喻手法,来描述黛玉的言行举止。13示例 1:“晴为黛影”是说晴雯有黛玉的风格。首先,晴雯眉眼与黛玉有些相似,二人都巧心慧思,风流灵巧。其次,二人品性相近,黛玉由于寄人篱下,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因此,爱使小性子,有时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这儿,她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众人笑说扮小旦的戏子“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她就恼了,责问宝玉:“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同样,晴雯性格也很纯真,爱使小性儿,如她和别的丫头拌了嘴,迁怒不肯为来访的黛玉开门。第三,二人对宝玉的感情都很真挚。黛玉爱宝玉是发自肺腑的,她并不像宝钗那样希望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而晴雯对宝玉的感情也是纯真热烈的,不具世俗的功利性。总之,黛玉和晴雯在容貌、才华、品性、心智追求以及对宝玉的感情方面都很相似。示例 2:“袭为钗副”是说袭人和宝钗有许多相似性。首先,二人性格相似,袭人性情温柔和顺;宝钗的性情也稳重和平,二人都有一个“和”字。其次,在思想观念上,袭人和宝钗一样,都是封建礼教真诚的维护者,也是自觉的遵守者。宝钗多次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也多次教导姊妹们“你我只该做些针瑞纺织的事才是”;袭人也依仗宝玉对她依恋不舍之情,或与家人要为她赎身之论,劝宝玉百事检点,读书上进。二人在才干、性情、观念方面有许多相似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可以从“晴为黛影”或“袭为钗副”中选取一个进行回答。“晴为黛影”,是说晴雯有林黛玉的风格。首先,晴雯眉眼与黛玉有些相似。林黛玉是贾府小姐中的出类拔萃者,容貌上“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气质是“风流袅娜”,且才思敏捷,堪为大观园中的一等诗人。晴雯是贾府丫鬟中的佼佼者,凤姐说过,“若论这些丫头,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晴雯的气质是“风流灵巧”。其次,二人品性相近。林黛玉敏感而自尊,爱使小性子,说话有时比较尖刻,如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这儿,她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众人笑说扮小旦的戏子“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她就恼了,责问宝玉“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而晴雯身为丫鬟,从来不会低眉顺眼,低声下气,性格纯真,爱使小性儿,她因和别的丫头拌了嘴,生气迁怒,不肯为来访的黛玉开门,害得黛玉独自在花下垂泪;宝玉训斥晴雯,晴雯生气,之后宝玉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第三,黛玉和晴雯对宝玉的感情都很真挚。黛玉爱贾宝玉是发自肺腑的,她不像宝钗那样希望贾宝玉走经济仕途之路;晴雯对宝玉的感情也是纯真热烈的,不具世俗的功利性,不是看重宝玉的地位。她爱宝玉,临死前晴雯“剪下指甲赠与宝玉,又与他交换了贴身小袄”,这些读来都让人感到动容。因为林黛玉和晴雯在容貌、才华、品性、心志追求以及对宝玉的感情方面都很相似,所以有“晴为黛影”之说。“袭为钗副”,是说袭人和宝钗有许多相似性。首先,二人性格都乖巧和顺。袭人的容貌不似宝钗,是“艳冠群芳”的一等美人,但她的性情温柔和顺。宝钗的性情也稳重和平,二人都有一个“和”字。宝钗在贾府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融洽,尤其对湘云、黛玉、岫烟等人更是关怀体贴。其次,在思想观念上,袭人和宝钗一样,都是封建礼教真诚的维护者,也是自觉的遵守者。宝钗恪守“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教条,多次劝谏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时时劝导姊妹们“你我只该做些针带纺织的事才是”。在第二十一回,袭人也依仗宝玉对她依恋不舍之情,或以家人要为她赎身之论,趁机劝谏宝玉百事检点,读书上进;或以赌气不理宝玉之法,规劝他不可总在姊妹群里厮混。总之,宝钗和袭人都是颇具心计的人,只不过宝钗的心计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袭人的心计表现在人生道路的设计上,然而二人在才干、性情、观念和心计方面,二人颇有许多相似点,所以有“袭为钗副”之说。作答时,考生能够对“晴为黛影”或“袭为钗副”做出准确理解,说明两个人的相似点即可。14情节: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让晴雯送两块旧帕,让黛玉放心。黛玉大为感动,在旧帕上题诗三首,从此两人感情愈深。(相关情节应包含起因、经过、结果,意对即可)原因:“旧帕”而非“新帕”,表明自己不会因为新交(宝钗)而遗忘旧知(黛玉),希望她放心;宝玉心知黛玉为自己被父亲责打而伤心哭泣,故送帕替她拭泪以示安慰;两条“旧帕”,寄寓了宝玉能和黛玉未来成双配对的期盼;手帕中纵横的丝线也代表了宝玉对黛玉深切的相思,诠释了他对黛玉的一腔深意和满腹柔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