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_理综」.pdf
四川省成都市 22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1 至 6 页,第 II 卷(非选择题)7 至 12 页,共1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 12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1 N4 16 Na23 a137 本卷有两大题,共1 小题,每小题 6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直接由下丘脑所控制的神经来完成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的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D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坏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图为动物体内的细胞凋亡及清除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识别和传递功能 B.细胞正常凋亡是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时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D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属于特异性免疫.某实验小组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由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A.葡萄糖是肝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肝细胞中可能发生了脱氨基作用进而产生尿素 C.葡萄糖经氨基转换作用可以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D氨基酸和葡萄糖在肝细胞内都可以转变成脂肪 我国科学家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病人体内的某种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进行“杂交”,研制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这种疫苗能够“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癌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能呈递抗原的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且处于激活状态 B人体内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有细胞、细胞和记忆细胞 可用灭活病毒诱导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杂交”D.“肿瘤疫苗”注入人体后可以直接杀死绝大部分癌细胞 5.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O2并贮存在细胞中,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下图表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蝴蝶兰O2吸收速率的昼夜变化,下列据图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叶肉细胞在 O4 时不能合成 ATP 和H .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06 时不吸收 CO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 1016 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全部停止 D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在 620 时间段内光合作用都强于呼吸作用 6.天宫一号舱内所用的绝缘材料-酚醛树脂,是苯酚与甲醛聚合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型的酚醛树脂具有热塑性 B.苯酚可作食品消毒剂 酚醛树脂是一种易降解材料 D.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若 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克水中含有价电子数目为A B24 L 的2和 C2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 3 C.1 mol FeC3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产生的胶体中粒子数目为 NA .含有中子数为 6X62 O23个的甲基(一13CH)中,其质子数为 9N 8.右图为干冰及其晶体的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构成干冰的微粒是 C 原子和 O 原子 BC2为极性分子 C干冰溶于水时有共价键要生成 D.干冰中只存在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9.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2 S 溶液呈碱性:B.向饱和 Na2CO溶液中滴入少量 FeCl溶液:C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与e()3反应生成 Na2eO4:D.用惰性电极电解Cl2水溶液:1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 的能量低于 1 mol H2 B.量热计可测量 HCl 的能量 C反应热指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 .由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1 由反应关系式:,其中为有机物。下列分析一定不正确的是)(A取适量 A 于试管中,加入 NOH 溶液后加热,试管中始终有油层 B.若与 AgNO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则 A 可能为氯代烃 C.若 B、C均为有机物,则 A可能既不是酯也不是氯代烃 .若 B、C 均为中学常见有机物,反应条件为酸催化,A 不可能为烃类 1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A2(g)和2(g),发生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n 点的温度低于点 C.m 点反应达到平衡点 Dm 点的转化率高于点 13分别取等质量的镁、铁细小颗粒进行下列操作:.将少量镁铁混合均匀后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得到图 A、B;II分别向盛镁、铁的两试管中逐滴缓慢滴入等浓度稀硫酸(滴速相同),得到关系图为、D。则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严禁超速,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秒、摩尔、安培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分子很小,任何情况下都可把它看成质点 D.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时,减小两板间的距离,两板间的电压将增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时,其内能必定增加.分子 a 从远处由静止释放向固定不动的分子靠近,当受到 b 的分子力为零时,a、b 的分子势能最小 C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因此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它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16下列关于人造卫星与宇宙飞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媒娥一号绕月卫星的圆轨道半径和周期,可以算出月球的质量 B.在地面上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速度应大于 11.km/s C神舟七号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D神舟八号是在天宫一号运行的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后,再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的 17.在电荷量分别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两点电荷连线(水平方向)的中垂线上有 a、b 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为水平向左 .a、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b 两点的电势相等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 a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在 6 点时大 18.如图所示,、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A、间接触面粗糙,它们以沿斜面向上的相同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在 A、B 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B 物块受到沿接触面向上的摩擦力 B.下滑过程中,A、B 两物块将发生相对滑动 C上升和下滑过程中,物块始终不受摩擦力 .A、B 两物块上升至最高点时,它们均处于平衡状态 19如图所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 A、B 相距 8 m。在 t0=时刻,、B 开始振动,它们的振幅相等,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A、B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右传播,B 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左传播,波速均为 ms,则()=.2 s 时刻,两列波相遇 B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大于 1m 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B 连线中点 C 处的质点的搌动速度始终为零 Dt2=0.8 s 时刻,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0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内阻为,A、B、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均为 2r/3,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下滑动时)(A 灯变暗,B 灯变亮,灯变暗 B.A 灯与 C 灯的电流改变量的绝对值相等 A 灯与灯的电压改变量的绝对值相等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减小 21如图所示,左端面定有轻弹簧的物块甲以 3 m/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块乙以 4/s 的速度向右运动,甲、乙的质量均为 2kg。当乙与弹簧接触后(不粘连)()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J 当甲、乙相距最近时,物块甲的速率为零 C当乙的速率为 0.8m/s 时,甲正在做加速运动 D.当甲的速率为 s 时,弹簧为自由长度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22.(17 分)()小张利用教材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将重物连接在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的纸带上,让重物无初速度下落来研究重物的运动情况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直。他按正确的操作打下并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 O 是起始点,A 到 E 之间的各点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各个点。已知打点频率为,该同学测得到 A、C、E 各点的距离分别为1,d2,3 打点计时器打 D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2)现要测量一节电动势约为V,内阻在 010.之间的旧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 1 k B.电流表 A1,(量程 00.6A,内阻 03)C.电流表(量程 0A,内阻.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