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火烧云》-教案.pdf
-
资源ID:82114368
资源大小:370.5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火烧云》-教案.pdf
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1 页 共 1 页 4 火烧云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4 课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 5 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2.2过程与方法 1 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2 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3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3.1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3.2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4 教学目标依据 4.1教材分析 1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 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2 页 共 2 页 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 文章作者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先后顺序写的,全文可分为三段。作者把天空中出现了的自然现象看得十分真切,在描写时又非常细致,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和它们的变化描写得非常的具体而生动,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由于人的想象,想象它像个什么,再仔细看看,又可能觉得它并不像,而且看的时间稍长,就会眼花。所以文中说,“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这句话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3 本文作者着重观察了火烧云颜色、形状及其变化。同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还要学习作者留心周围的事物,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及其变化特点,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注意通过不断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4.2学情分析 平时学生对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熟视无睹,缺少细致的观察,特别是关注火烧云的自然现 象。学生要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象与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结合起来加深理解。课文中作者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学生要深入体会云变化的有趣。学生 会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再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说说课文中没 有提到的景象。如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的什么形状等,让学生通过想象,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一 番描述,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5 专家建议 1 课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云的自然现象。2 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自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达到流利朗读全文的程度。3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读文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4 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中,与作者一道“观察”,一同“赞叹”,读出自己对 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3 页 共 3 页 火烧云的喜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5 学习本课之后,可以建议学生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其他自然景象,并充分展开 想象,然后记录下来。或者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如,了解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以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6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合作探究 7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 2 学生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什么叫“火烧云”?(2)火烧云是怎么样的?(3)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2.解题。(1)什么事火烧云?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2)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4 页 共 4 页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有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二、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火烧云 喂猪 笑盈盈 高寿 红彤彤 百合 茄子紫 跪着 模糊 凶猛 镇静 揉眼 庙门 蹲着 必须 紫檀色 恍恍惚惚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檀、盈、惚(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4.理解以下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威武威猛 模糊隐约 镇静冷静 反义词:凶猛温顺 沉静活泼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5 页 共 5 页 三、品读体验 (一)朗读课文,思考与讨论问题 1.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给课文分段。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作者观察到的天空中火烧云的变化。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答,教师补充。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 依据火烧云的活动划分段落。第一段(1):火烧云上来后霞光的特点。第二段(2-6):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7):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二)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这一部分。2.这一段是写火烧云刚现出时的情景。请大家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烧云上来:霞光照,地面景物变颜色 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如:(1)“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2)“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红的 红公鸡金的 黑母鸡紫檀色的 小白猪金的 白胡子金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提示:与事物原本颜色有关,与火烧云变幻的颜色有关。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6 页 共 6 页 (三)学习二部分 1.快速阅读课文第 2 6 节。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颜色、形状)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先写颜色变化,后写形态变化。火烧云的变化:(1)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向别人描绘火烧云的颜色,你会用什么词语?(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2)形状多:马跪着 狗跑着 狮子蹲着 课文写火烧云变化多,用了几个“一会儿”?一会儿这种颜色,一会儿又另一种颜色,说明火烧云的变化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语?变化快 (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瞬息万变)3.小结: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是:颜色多、形状多、变化快。(四)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第 7 自然段。2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理解:恍恍惚惚 文中哪句话解释了“恍恍惚惚”,生齐读。人教版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 第 4 课 火烧云 第 7 页 共 7 页 “一时恍恍惚惚的,觉得像这个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可见,火烧云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3.火烧云变化那么多,作者眼睛都看累了,想揉揉眼睛呆会儿再看。但是,怎么样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火烧云很美丽,美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孩子们对火烧云的喜爱及留恋之情。(五)总结全文。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四、感悟中心 本文以形象生动地语言描写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万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激发我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五、拓展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好一个“极多”!除了课文写到的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外,你一定还看到过别的形状变化了。打开你的记忆长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也写一段火烧云。长段小段都可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