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pdf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 野外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 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以下是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览!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为期十一天的野外实 习生活,我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见 证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领略了大山的雄伟,感受了河 流的生生不息,更加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深深 地重新认识了两个字团结。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踏 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在这 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来 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很原始的 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 篷,也搭建成功。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搭上遮雨的塑 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所有人都进入了 甜蜜的梦乡。之后真正的野外实习也渐渐拉开了序幕,爬山、采集 标本、鉴定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出发的那一刻一直 进行到睡觉。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出发,一路上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 采集标本,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平时 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太欠缺,但是在这里观察、记录后认识 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说是在动手中 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登山,成了我们采集标本最基本 的条件,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但她还是不愿意有 太多人进入其中,不想因为太多的人而破坏她的美丽的容 颜。所以,采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山羊走过的 山路,大家一起前后照应前进。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说 得确实不错,看似平坦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行进中不停的传来同学们之间的提醒,听起来简简单单的 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友情。尤其是走在河滩的石头上 时,电影里常见的探险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拉我一把,我牵着你前进,也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得到的友情,在同学 们彼此间的帮助和关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们六 十个人是一个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动 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 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暧人的安慰,虽然只是 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觉得危 险,因为大家在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却是 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一次感情的升华。当我们背靠大山,前面有一条虽然不宽,但是水流很急的河时,有男生毅然 脱掉了鞋子,卷起裤腿踏进了冰凉的水中,一块块大石头 在水中形成了一座简易而牢固的桥,两旁的栏杆是站在水 中男生的手,一个又一个女生安全的到达了对岸。水确实 很凉,但是大家的心却是热的,没有人注意自己的鞋和衣 服已经湿透,大家都笑了,笑的是那样的开心。通过几天来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上百种植物,多为当 地常见物种。在大一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 各科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而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 能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也 能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当初在背为什么菊科 是双子叶的第一大科时,我们只是明白纯文字性的知识,而对于具体却没有一点概念。在我们这次认识的百种植物 中,许多都是菊科的,这就为我们印证书本上的知识提供 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对于诸如枝刺和皮刺的区别,我们 用手去感知这样的学习,不只是眼睛和大脑的学习,更是 全身心地学习,我们将记得更多,记得更牢,将其化为我 们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忘记那些忙碌在灶台边的美 丽身影,没有人会忘记在风雨中盖篷布的英俊身影,没有 人会忘记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耐心讲解的伟岸身影,没 有人会忘记那条河,没有人会忘记阿吾赞,没有人会忘记 那年的夏天,没有人会忘记那次终身难忘的野外实习。野外实习心得体会【2】20 xx 年 9月 11号至 10月 7号,我们 11级生态学的 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 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 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 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 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 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 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 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 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 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 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 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 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 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 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 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而还是住宿方而,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 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 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 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 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 的安排的变更。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 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 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 历和回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1 澄江帽天山之探索发现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3篇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3篇 6月 19 H,我们踏上了本次野外实习的最后之旅,这一天我 们来到了闻名世界的特异化石库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动物 化石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的各 种生物化石,这些来之不易的化石不仅保存完美,而且种 类繁多。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时生物的形态特征,使我们 如实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动物原貌。澄江动物化石 博物馆的参观,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动物起源的奥秘,认识 了动物演化的漫长历程,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类占据地球 的来之不易。2.圆通山动物园之行 参观了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龙之后,6月 25日我们又 来到了圆通山动物园,虽然之前也曾来过,但是这次总感 觉和以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带着专业的知识来学 习参观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 的,或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我们的观察和普通的游客 不同,我不仅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识别每种动物是 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的动物,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并且详细了解它们的各种特征。通过对动物园动物的观察,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培 养了同学们对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圆通山动物园之行,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深刻 的体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笼子里面供人们观赏 的动物中,有很多的种类野生型已经灭绝了,由于人们对 坏境的破坏和滥猎杀,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动 物灭绝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学会养成保护动物的意 识,宣传保护动物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的知识,也是我们 本次参观动物园的最大收获之一。3.昆明动物博物馆之参观学习 时隔几日,6月 26号这天我们来到了昆明动物博物 馆来参观,在各位动物学专家的详细介绍下,我们又充实 了不少。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 时,我们不由自主的惊叹动物学专家们那精湛高超的手艺,简直就是巧夺天工。动物博物馆的参观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收获良多,我们不仅了解了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等知识,而且知道了保 护动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也知道保护动物的困难性,同 时明白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4.禄丰恐龙谷之初探 6月 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 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 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 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 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 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 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彖就是 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 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 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 2 亿 3500 万年至 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 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 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 系统超过 1亿 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岀现在约 2 亿 4 千万 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 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 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 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 10 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 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 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 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 从地球上消失了。本次野外实习心得:此次野外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我们的专 业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文化知识,是理论与实际的 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学习 和组织的能力和对动物学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