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含答案.pdf
-
资源ID:82195641
资源大小:2.73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含答案.pdf
理综试卷第 1页共 16 页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理综理综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Fe 56Zn 65Sr 88第卷(选择题,共第卷(选择题,共 126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细胞核和细胞器的退化,不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B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多种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转化光能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有利于染色体的分配D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进而破坏细胞导致硅肺2生物学观点是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提出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选项生物学结论或观点实验证据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鲁宾和卡门用念珠藻做实验,用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并检测产物的放射性情况BDNA 具有双螺旋结构威尔金斯等提供的 DNA 衍射图谱和查哥夫发现的 DNA 中嘌呤量等于嘧啶量C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红眼、白眼性状的遗传研究把特定的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3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有些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是在 mtDNA(线粒体 DNA)上,而线粒体中另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受核 DNA 调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mtDNA 和 tRNA 中均存在氢键B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该 mtDNA 的基本骨架C核 DNA 可进入线粒体中调控 mtDNA 上基因的表达D线粒体中的基因的表达需要 mRNA、rRNA、tRNA 的参与4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组图谱。经对比发现现代人的祖先智人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都存在过基因交流,其中藏族人群适应高原气候的关键基因 EPAS1 来自丹尼索瓦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中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可遗传变异不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进化成现代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理综试卷第 2页共 16 页C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时,EPAS1 基因可被激活,触发合成更多的血红蛋白D利用尼安德特人基因组 DNA 序列设计“引子”可定位现代人基因组中与之相同的基因5“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描写的是鄱阳湖鸟越冬的场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种鸟类共同构成了鄱阳湖区生物群落B人类的捕捞不会影响鄱阳湖中鱼类的环境容纳量C比较不同鸟类种群密度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是否一致D岸上和湖中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6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制作生态缸时,放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缸越稳定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 3-5cm 长的根尖进行解离C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中,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土壤样品中的小动物都可用吸虫器采集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工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K2CO3B我国实现海上首飞的“鲲龙号”使用的燃料为航空煤油,航空煤油属于一种烃类化合物C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文中的“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D“天宫二号”空间站所用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8贝诺酯是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酯化产物,是新型的消炎、解热、镇痛、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贝诺酯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A分子式为 C17H13NO5B与足量 H2加成后,所得产物结构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C与 NaOH 反应,可生成 4 种有机水解产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9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A向含 Fe2+、I-、Br-各 a mol 的溶液中通入 a mol Cl2:2Fe2+2I-+2Cl2=2Fe3+4Cl-+I2B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3ClO-+SO2+H2O=Cl-+SO42-+2HClOC乙二醇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HOCH2-CH2OH+2MnO4-+6H+=2CO2+2Mn2+6H2OD向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 SO42-恰好完全沉淀:Al3+2SO42-+4OH-+2Ba2+=2BaSO4+AlO2-+2H2O10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理综试卷第 3页共 16 页AT 时,向等体积的饱和 AgCl、AgI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 AgNO3溶液所得沉淀 n(AgCl)n(AgI)T 时,Ksp(AgCl)Ksp(AgI)B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2 mL 0.1 mol/L 的草酸溶液,分别滴加 2 mL 0.01 mol/L、0.02 mol/L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观察褪色的时间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将 两 支 分 别 盛 有 5 mL 0.1 mol/LNa2S2O3与 5 mL 0.1 mol/L H2SO4的试管放入冷水,同时将同样情况的另外两支试管浸入热水,一段时间后混合经过热水浸泡的试管冒出气泡较快不能说明温度越高,速率越快D含 5 g 油脂的酒精溶液中加入适量40%NaOH 溶液加热 5 min,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滴到盛热水的试管中液面无油滴出现油脂已完全皂化11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M 是一种高效消毒剂,M 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电解 DE 的水溶液制备 E 的单质BA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 B 的氢化物的沸点C简单离子半径:CBDE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电解质1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水系 ZnC2H2电池(图甲),既能实现乙炔加氢又能发电;同时开发新型催化剂,实现 CO2电催化加氢制备 C3H6(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装置相互连接时,a 电极应接 d 电极B离子交换膜 M 与 N 不能选择相同的交换膜C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2H2+2e+2H2O=C2H4+2OHD甲、乙两装置相互连接时,理论上每生成 1molC3H6,b 极质量增重 48g13常温下将 0.2 molL的 NaOH 溶液滴入 20 mL 0.2 molL的 NaHA 溶液中,溶液中 HA-(或 A2-)的分布系数、NaOH 溶液体积 V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H2A 为二元弱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理综试卷第 4页共 16 页HA-分布系数等于 HA-的物质的量除以所有含 A 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A0.2 molL的 NaHA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H+)c(A2-)c(OH-)Bm 点对应的溶液中 c(Na+)0)的小球以初速度以与水平面成角的速度射入复合场中,经过时间t后回到分界面的上方,小球的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轻质小球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Bqmt2B.仅增大入射速度,其它条件不变,小球在复场中运动时间t将变大C.仅增大磁感应强度B,其它条件不变,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t将不变D.当满足cos0BEv时,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t为Bqm18.最先和最完备的哈雷彗星纪录皆在中国。据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 240 年)5 月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 29 次记录,因其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且外形酷似扫帚,中国古人称之为扫帚星,其轨道是一条非常扁的椭圆形轨道,其近日点距离为 0.586AU(1AU 表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986 年 4 月哈雷彗星回归时,科学家对其进行的全面的观察和分析。根据以上信息估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运动轨道时,由于其外形特殊,不能将它视为质点B.今年(2023 年)年底,哈雷彗星到达远日点附近C.哈雷彗星的远日点距离约为 35.3AUD.在相同的时间内,哈雷彗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19如图所示,A、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极板,C 为静电计,开始时闭合开关 S,静电计张开一定角度。不考虑静电计引起的电荷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开关 S 闭合,将两极板间距减小,板间场强减小B.保持开关 S 闭合,将 R 的滑片向左移动,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不变C.断开开关 S 后,紧贴下极板插入金属板,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减小D.断开开关 S 后,将两极板间距增大,板间电压增大20如图所示是安装工人移动空调室外机的情境。刚开始,两工人分别在与窗户边缘等高的 M、N 两点通过 1、2 两根绳子使空调室外机静止在 P 点,然后他们缓慢放绳,使空调室外机竖直向下缓慢运动。已知开始时 P 点到 M 点的距离小于 P 点到 N 点的距离。绳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在空调室外机到达指定位置前的一段时间内关于 1、2 两绳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绳的拉力一直小于 2 绳的拉力B1、2 两绳的拉力都在减小C1、2 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空调室外机的重力D1、2 两绳的拉力之比保持不变21.如图,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左端接有定值电阻 R,导轨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 MN 垂直放在导轨上,给金属棒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金属棒向右运动最终停在虚线 b 处,虚线 a 为金属棒向右运动到 b 的中间位置。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金属棒、导轨的电阻,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虚线 a的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为1W,安培力的冲量大小为1I,从虚线 a理综试卷第 6页共 16 页运动到虚线 b,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W,安培力的冲量大小为2I,则A.12IIB.122IIC.123WWD.124WW第卷(选择题,共第卷(选择题,共 174 分)分)三、非选择题(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 分分22.(5 分)某同学利用一根压缩的弹簧来弹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与滑块刚好接触(但不连接,弹簧为原长),然后将光电门固定在木板上靠近滑块处。实验步骤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其示数如图(b)所示,d cm;(2)将光电门连接计时器,让滑块压缩弹簧至 P 点(图(a)中未画出),释放后滑块被弹开并沿木板向右滑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再测量滑块停止时的位置与光电门的距离 x,则可用表示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大小;(3)改变 P 点的位置,多次重复步骤(2);(4)若用21xt图像处理数据,所得图像如图(c)所示,设重力加速度为 g,则由图线可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3.(10 分)某简易欧姆表的电路如图 1 所示,其内部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表头的满偏电流为 3mA。(1)测量电阻时先将,调节调零电阻,使电流表满偏,然后再将两表笔接入不同的待测电阻。(2)得到电路中电流 I 与不同的待测电阻的阻值 Rx关系图像如图 2 所示,则根据该图像中 IRx图线做理综试卷第 7页共 16 页出的解释或判断中正确的是A因为函数图线上电流与电阻值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欧姆表表盘上的刻度线是均匀的B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表盘上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C测量中,当 Rx的阻值为图 2 中的 R2时,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左侧D测量中,当 Rx的阻值为图 2 中的 R2时,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右侧(3)此欧姆表刻度盘上的中值电阻应为。(4)该欧姆表用久后,电池老化造成电动势减小,内阻增大,会让测量值真实值(大于,小于,等于)。为了减少电池老化造成的误差,可以用一电压表对原电阻刻度值进行修正。先欧姆表的两表笔短接,调节 R0使电流表的指针满偏。再将电压表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98V,欧姆表的示数 1000,则欧姆表刻度盘上,电阻刻度值 500处应该修改为。24.(12 分)学校科技小组设计了“e”字形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该轨道由两个光滑半圆形轨道 ABC、CDE 和粗糙的水平直轨道 EF 组成,末端与竖直的弹性挡板 OF 连接,轨道 CDE 半径 r0.1 m,轨道ABC 半径为 2r,A 端与地面相切。现将质量 m0.2 kg 的小滑块从光滑水平地面 P 点以速度 v02 3 m/s沿轨道上滑,运动到 F 点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已知直线轨道 EF 长为 L0.5 m,小滑块与轨道EF 的动摩擦因数0.5,其余阻力均不计,小滑块可视为质点(g=10m/s2)。求:(1)小滑块在 ABC 圆轨道运动时对轨道 C 点的压力;(2)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到 F 点的距离;(3)若改变小滑块的初速度,使小滑块能停在 EF 轨道上,且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则小滑块的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25.(20 分)水平面上 O 点的左边光滑,右边粗糙。材料不同、密度均匀的长方体物块甲和乙,乙的质量m2是甲的质量 m1的 3 倍,两物块的底边长均为 L=1m,甲乙分别以=2m/s 的初速度先后从 O 的左边向右运动进入粗糙面,甲停在 O 点右端,其左端距离 O 点 S=1.5m,乙恰好停在 O 点的右边(如下图)。重力加速度 g=10m/s2。(1)分别求出物块甲和乙与右平面的动摩擦因数1,2。(2)保持乙在 O 的右侧,再次将甲从左光滑面上以 8m/s 的速度匀速向右滑动,t=0s 时刻甲与乙发生弹性碰撞,同时在甲的左边光滑面上固定一挡板(甲与挡板碰撞后会立刻原速率返回),经过 0.5s后,甲和乙再次发生弹性碰撞,求甲乙都静止时两者相隔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4.314)26(14 分)铟(In)是一种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屏和半导体生产的重要稀有金属。从铅、锌的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铟烟灰(主要含 ZnO、PbO、Fe2O3、In2O3、In2S3)中提取铟的流程如图:理综试卷第 8页共 16 页已知:滤液中铟以 In3+的形式存在,In3+与 Al3+相似,易水解。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两种可以加快“氧化酸浸”效率的方法_。(2)“氧化酸浸”过程中 In2S3的硫元素被氧化为 SO,滤渣除含过量 MnO2外,还有_(填化学式),“氧化酸浸”过程中 In2S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置换”后所得浊液,需要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铟,洗涤的具体操作为_。(4)“萃取”过程中的萃取剂可用 H2A2表示,使 In3+进入有机相,萃取过程 In3+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In3+3H2A2In(HA2)3+3H+,平衡常数为 K。“萃取”时萃取率的高低受溶液的 pH 影响很大,已知与萃取率(E%)的关系符合如下公式:lg=lgK-lg。当 pH=2.35 时,萃取率为 50%,若将萃取率提升到 95%,应调节溶液的 pH=(已知 lg19=1.28,忽略萃取剂浓度的变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理综试卷第 9页共 16 页(5)盐酸的浓度与铟、铁的反萃取率的关系如下图 1 所示。则“反萃取”过程中应选择盐酸的最佳浓度为molL-1。图 1图 2(6)在提取过程中得到了副产物 FeSO47H2O(M=278g/mol),取 6.95g FeSO47H2O 固体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上图 2 所示。取适量 380时所得的样品 P,隔绝空气加热至 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 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7(14 分)氮化锶(Sr3N2)是工业上生产荧光粉的原材料,遇水剧烈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常用 Sr 和N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某研究团队设计以下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已知:锶与镁、钙同主族,锶能与水、CO2、O2、NH3等快速发生反应;H3BO3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露置空气中无变化,能随水蒸气挥发;硼酸酸性很弱,硼酸溶液达不到甲基橙变色的 pH。回答下列问题:氮化锶的制取(1)仪器 a 的名称是,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E(填大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连接顺序中间装置 E 的作用是。(2)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产品纯度的测定理综试卷第 10页共 16 页实验步骤如下:向锥形瓶中加入 50.00 mL 某浓度的 H3BO3溶液,滴加甲基橙,用 0.25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x mL;称取 2.0 g 装置 D 中的产品,加入到干燥的大试管中,如下图装置所示,再向锥形瓶中加入步骤中相同体积浓度的 H3BO3溶液;通过分液漏斗向大试管加入蒸馏水,通入水蒸气,将产生氨气全部蒸出,用 H3BO3溶液完全吸收(吸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量取 25.00 mL 的吸收液,滴加甲基橙后,用 0.25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16.00 mL标准溶液。(3)装置中,氮化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实验步骤作用为。(4)产品纯度为。28(15 分)CO2与 CH4催化重整制合成气是研究热点之一,重整能获得氢能同时能高效转化温室气体。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反应:CH4(g)+CO2(g)2CO(g)+2H2(g)H1反应:H2(g)+CO2(g)CO(g)+H2O(g)H2=+41kJmol-1反应:CH4(g)C(s)+2H2(g)H3=+75 kJmol-1(1)CH4-CO2重整过程中的积碳是反应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积碳反应除反应外,还发生反应:2CO(g)C(s)+CO2(g)H4=-173 kJmol-1。积碳反应能迅速到达平衡状态。CH4-CO2重整反应中催化剂上产生的积碳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1H1=_kJmol-12温度低于时,积碳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的原因是。理综试卷第 11页共 16 页图 1图 2图 3(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CO2与 CH4,测得平衡时,压强对数 lgp(CO2)和 lgp(H2)的关系如图 2。T1_T2(填“”“c(OH-),依据电荷守恒 c(Na+)+c(H+)=c(HA-)+2c(A2-)+c(OH-),所以c(Na+)T故 A 错误;B根据正弦定理可得122121sinsinsinTTmg化简可得11121sincostanmgT其中12222211sintan1OMOPOMONONOMOPOMOP因此可知1121sincostan变大,则1T变小,同理2T也变小,则 1、2 两绳的拉力只能减小。故 B 正确;C由于空调室外壳缓慢移动,处于动态平衡,则 1、2 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空调室外机的重力。故 C 正确;D设 OM=s1,ON=s2。由1221sinsinTT得222212121221sinsinsshTsTsh可见,h 变化,1、2 两绳的拉力之比也变。故 D 错误。故选 BC。21.AC【解析】AB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虚线 a 的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为1IF tBILt安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有qIt设金属棒运动的距离为2x,则通过金属棒中的电荷量为BLxqRR联立得到221B L xIR同理可得2221B L xIIRA 正确,B 错误;CD设初速度为0v,金属棒在虚线 a 速度为av,根据动量定理,从虚线 a 运动到虚线 b 有20amvI 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虚线 a 的过程有01amvmvI 联立得到02av根据动能定理,从虚线a 运动到虚线 b 有22102amvW 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虚线a 的过程有01112222amvmvW 联立得到123WWC 正确,D 错误;22.11.【答案】1.02(2 分)dt(1 分)22adbg(2 分)【解析】(1)1游标卡尺的示数1cm2 0.1mm1.02cmd .(2)2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大小为dvt(4)3物块从光电门到停止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得22vax由可得2212 gxtd结合图(c)可得图像的斜率22agbd解得22adbg23.【答案】每空每空 2 分分 红黑表笔短接 BC 500 大于 490【解析】(1)1测量电阻时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使电流表满偏,然后再将两表笔接入不同的待测电阻。(2)2AB因为函数图线是曲线,则电流随电阻并不是均匀变化,所以欧姆表表盘上的刻度线不是均匀的,故 A 错误,B 正确;CD当测量电阻为1R时,此时指针指在表盘中央位置,当 Rx的阻值为图 2 中的 R2时,且21RR此时电流比测电阻为1R时的更小,则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左侧,故 C 正确,D 错误。(3)3欧姆表刻度盘上的中值电阻应为3g1.55003 10ERrI(4)45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gg1xxxI RIEIRRRRRR由于电动势减小,内阻增大,则gERI减小,所以测量同一电阻xR时,电流I变小,则电阻xR的测量值变大,大于真实值;设电压表内阻为 Rv,g内EIR3mA 则11.5500 1000I980内ER21.5500500I内xERR解得490 xR 24(12 分)(1)小球从P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4r12mv2C12mv201 分在 C 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v2C2r2 分解得FN2 N1 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 2 N,方向竖直向上。1 分(2)从P点到EF轨道停止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mg2rmgs012mv201 分解得s0.8 m(L0.3)m所以小球最终停在离F点 0.3 m 处。1 分(3)小球刚好经过最高点C,则mgmv22r,解得v 2 m/s1 分小球从P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4r12mv212mv21,解得v1 10 m/s2 分当小球第一次从挡板弹回,到达小圆的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时,对小球从P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3rmg2L012mv22,解得v24 m/s,2 分所以小球的初速度范围为 10 m/sv04 m/s。25.(20 分)答案:(1).甲乙开始进入粗糙面时的摩擦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设甲乙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由动能定理2011111210)(21vmLSgmugLmu2 分2022221021vmgLmu2 分得:1=0.12=0.42 分(2)甲乙发生弹性碰撞,设速度大小分别为3v和4v1 21 324m vm vm v,1 分2221 21 324111222mvmvm v1 分代入数据得3v=4m/s,(向左),4v=4m/s1 分碰撞后,乙在 O 的右边做匀减速运动,0.5 秒时的速度和位移:2222amgmu得2a=4m/s2tavv245得5v=2m/s1 分此时乙向右运动的位移mtatvx5.1212241 分甲与挡板碰撞后返回以原速率进入粗糙面:设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6v,进入粗糙面的过程中加速度在增大,全部进入时加速度1a,amgmu111得1a=1m/s2设与乙碰撞时的速度为6v,由运动学公式:6v2-3v2=2aL+21a(x-L)2 分得smv/1461 分甲乙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6v和,5v52615261vmvmvmvm1 分25226125226121212121vmvmvmvm1 分解得6v=(3-214)m/s=1.13m/s5v=(1+214)m/s=2.87m/s1 分由运动学公式:11262xav得1x=0.64m1 分5v2=2a2x2得2x=1.03m1 分可知不会发生第三次碰撞mxxx39.0121 分33.(1)BCE【解析】A水分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水管中水的流速大小没有关系,A 错误 B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 正确;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若0rr,它们的分子力也减小,0rr时,它们的分子力增大,故分子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C 正确;D根据公式UWQ可知,物体对外界做功同时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D 错误;E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E 正确;2.【答案】(1)L;(2)83L【解析】(1)未放重物 C 时气缸 A 中气体的压强1002mgpppS1 分气缸 B 中气体的压强20pp放上重物 C 后两部分气体混合,压强为0023mgpppS1 分气缸 B 中活塞平衡时,由平衡条件可得0pSkx pS2 分解得弹簧的形变量 x=L1 分(2)两部分气体混合后的总长度设为 y,由玻意耳定律可得123pLSpLSp yS2 分解得73Ly 1 分由几何关系知气缸 A 中的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hLLxy1 分代入整理得83hL1 分34.(1).【答案】BCE【解析】A根据题意,质点 a 的振动方程为10sincm2yt,可知图示时刻 t=0 时刻的波形图,在之后质点 a 会向 y 轴正方向运动,则波会向左,即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12m,根据质点的振动方程可知2,则可得24sT可解得3m/svT故 B 正确;C由图可得波的方程为10sincm6yx 代入当5cmy 且对应图像,可得7mx 故质点 b 的平衡位置在 x=7m 处,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 t=0 时刻,质点 b、c 都在 y 轴的5cmy 处,则根据Fkx 可知质点 b、c 所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故 D 错误;E已知4sT,可得在 010s 时间内质点 c 运动了 2.5T,所以质点 c 在 010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542.540.1m1msA 故 E 正确。2.【答案】(1)3;(2)93.5 10 s(1)由几何关系知3tan3RL所以301 分sin603sin30n2 分(2)全反射的临界角 C133sin32Cn所以60C 2 分所以光束在 B 点会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所示2sin30RPBR1 分由几何关系可知光束在元件中的路程7sPBBMMNNQQPR1 分光束在元件中的传播速度83 10 m/scvn1 分光束从入射至离开光学元件所用的时间93.5 10 sstv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