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王昌龄简介精选.doc

    • 资源ID:82281333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王昌龄简介精选.doc

    王昌龄简介 篇一: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那么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截了当材料,大概是由于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因此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由于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由于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由于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因此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因此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因此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觉察,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特别欢乐,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如此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 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现在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材料却特别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详细时间和缘故也不太明晰。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如此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由于诗名早著,因此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特别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兴隆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概,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参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风格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确实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故,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 ·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龄诗文便只这些了。 古诗:出塞 参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 咏浣纱溪 送郭司仓 参军行 参军行七首 答武陵太守 闺怨 塞下曲 塞上曲 送柴侍御 采莲曲二首 采练曲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横吹曲辞·出塞 青楼曲二首 长信秋词五首 箜篌引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长信怨 春宫怨 九日登高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长歌行 赠宇文中丞 一作畅当诗 琴 录自文镜秘府论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出塞 夏日花萼楼(酉甫)宴应制 乌栖曲 一作李端诗 驾幸河东 裴六书堂 胡笳曲 段宥厅孤桐 失题 城傍曲 行路难 送欧阳会稽之任 送李棹游江东 送魏二 送裴图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旅望 一作李颀诗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西宫春怨 万岁楼 初日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听弹风入松 赠杨补阙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江上闻笛 古意 过华阴 寒食即事 送朱越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题净眼师房 相和歌辞·长信怨 送程六 谒焦炼师 客广陵 静法师东斋 小敷谷龙潭祠作 送刘十五之郡 放歌行 风凉原上作 杂兴 参军行二首 青年行二首 留别岑参兄弟 宿裴氏山庄 斋心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观江淮名胜图 送任五之桂林 塞上曲 殿前曲二首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龙标野宴 浣纱女 观猎 途中作 沙苑南渡头 城旁 送别 题朱炼师山房 卢溪别人 失题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 朝来曲 箜篌引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送乔林 还山贻湛法师 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 咏青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 寄是正字 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 杂曲歌辞·青年行二首 段宥厅孤桐 巴陵送李十二 河上老人歌 别辛渐 送柴侍御 送吴十九往沅陵 送崔参军往龙溪 送郑判官 别陶副使归南海 素上人影塔 赵十四兄见访 甘泉歌 听流人水调子 宴春源 送李十五 参军行 西宫秋怨 青楼曲二首 青楼怨 岳阳别李十六越宾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代扶风主人答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秋兴 灞上闲居 独游 太湖秋夕 越女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一作刘慎虚诗 留别武陵袁丞 悲哉行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赠史昭 秋山寄陈谠言 变行路难 题僧房双桐 题灞池二首 送张四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征询易因题 寄陶副使 至南陵答皇甫岳 西江寄越弟 九江口作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一作孟浩然诗。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重别李评事 春怨 上侍御七兄 留别 赠李侍御 又 秋日 录自海录碎事 录自河岳英灵集 秋思 奉赠张荆州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征询诗) 送人归江夏 句 送李五 别皇甫五 闺怨 梁苑 梅道士水亭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诗) 又 失题 上同州使君伯 留别司马太守 送单十三毕五归 送李五 送十五舅 留别郭八 送窦七 送姚司法归吴 送高三之桂林 送万大归长沙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大梁途中作 山行入泾州 李四仓曹宅夜饮 萧驸马宅花烛 寄穆侍御出幽州 梁苑 别李浦之京 送狄宗亨 送薛大赴安陆 送谭八之桂林 击磐老人 送胡大 咏史 别刘諝 送韦十二兵曹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山中别庞十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巴陵别刘处士 就道士征询周易参同契 诸官游招隐寺 宴南亭 何九于客舍集 上马当山神篇二:七绝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宇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那么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他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出塞从写景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同时慨叹守将无能,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悲壮而不凄凉,大方而不浅露,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概,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由于诗名早著,因此与当时名诗人如李白、孟浩然、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维等交游颇多,交谊特别深。其中,他与孟浩然的交游最让人感慨。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游襄阳,同时寻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当时已经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特别欢乐,一见如故,孟浩然欢乐地以酒助兴,谁明白由于喝酒过多而旧病复发,竟因此而死。与孟浩然如此的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篇三:(新)诗人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将领。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大方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主要著作有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一剪梅·中秋元月稼轩词等。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展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明显阻碍,到清初那么阻碍尤大。 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概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发奋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由于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字璱(sè)人,号定庵(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青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方式多样。不管是议论,仍然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张继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静,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阻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志和 张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中国唐朝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张志和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其代表著作有玄真子集。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征询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家、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祖咏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张假设虚 张假设虚,生卒年不详,但有些典籍推算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著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髦在世。张假设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受。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 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赵师秀 赵师秀(1170年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进者。 郑燮 郑燮(又名: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清代画家、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清新脱俗,朴实泼辣。代表作品为板桥全集。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 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在鸦片战争迸发后,张维屏目睹了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材料。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曾赞扬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 最具

    注意事项

    本文(王昌龄简介精选.doc)为本站会员(de****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