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单元检测(一).doc
高一化学单元检测(一)第一章命题人:姜旭(张掖三中)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是2以下类型的反响中,生成物中确信有单质生成的是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4以下物质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B.乙醇C.氢氧化钾D.硫酸5以下有单质生成的反响中,化合物作复原剂的A. Zn+H2SO4=ZnSO4+H2 B. Br2+2KI=2KBr+I2C. 2Na+2H2O=NaOH+H2 D.CuO+H2=Cu+H2O 6以下化学反响中,不属于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但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Cu2(OH)2CO3=2CuO+ H2O+CO2 B. CaCO3+2HCl=CaCl2+ H2O+CO2C. 2FeCl3+Cu=2FeCl2+CuCl2 D.4Fe(OH)2+O2+2H2O=4Fe(OH)37以下反响:8NH3+3Cl2=6NH4Cl+N2,氧化剂和复原剂的质量比是A. 8:3 B. 213:136 C. 34:213 D. 213:34 8. 以下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够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 B.硝酸钠、盐酸、氯化镁、氢氧化钾C.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 D.氢氧化钡、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9现有X.Y.Z.W四种元素,彼此间能发生如下反响:2 Y+ W2 =2 W+ Y2 ; 2 Y+ X2 =2 X+ Y2; 2 W+ X2=2 X+ W2 ; 2 X + Z2 =2 Z+ X2 其中氧化剂的氧化才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X2 > Y2> Z2 >W2 B. Y2> W2> X2 > Z2 C. Z2> X2 > W2 >Y2 D. W2>X2 > Z2 >Y210以下反响中需要参加复原剂才能进展的是AH2H2O BZnZn2 CFe3Fe2 DCuOCuCl21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Cu2+的氧化性比H+强 B. H2O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复原剂C. Fe3+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 D. Na的复原性比Mg强12以下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 NO3 Cl OH B. Ca2+ NO3 HCO3 Cl C. K+ NH4+ Cl SO42- 2+ Cl SO42- CO3213.以下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铜 B.水 C.酒精 D.食盐二、填空题解答题14已经知道单质硫与强碱共热发生如下反响:3S + 6KOH = 2K2S + K2SO3 + 3H2O在此反响中,氧化剂是_,复原剂是_,氧化产物与复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 _。15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l、OH、SO42-、CO3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假设溶液中还存在相当浓的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_;假设溶液中还存在相当浓的Ba2+,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16只选用一种试剂鉴别NaNO3、Ba(HCO3)2、BaCl2、Na2CO3四瓶无色溶液,应选用做试剂,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 _。17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可能是NO3、Cl、SO42-、CO32中的某一种。假设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A盐的溶液呈蓝色。假设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参加盐酸,则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C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依照、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A_,B_,C_,D_。 18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是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 电子,本身发生 反响,复原剂 电子,本身发生 反响。19指出以下方程式书写错误的缘故,并改正。 (1)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错误的缘故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碳酸概中参加盐酸:CO2-3+H+=CO2+H2O错误的缘故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0将Fe片、Cu片同时放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响后,Fe仍有剩余,请写出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根本缘故是: ,假设能发生: 者则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发生: 。22. g NaCl的物质的量是_ _mol,配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 _ mol/L。取出50 mL该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将50mL该溶液稀释到1000mL,其中含NaCl_ _g。在此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 _。23用双线桥标出以下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情况:2Cl2+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KClO3 + 6HCl = 3Cl2 + KCl + 3H2O(4) WO3 + 3H2= W+ 3H2O (5) Fe2O3 + 3CO = 2Fe + 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