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 资源ID:82302093       资源大小:34.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doc

    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摘 要 文章探寻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在传播内容、知识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上所发生的变化,直面科学传播内容混杂,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的问题,思考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提出加强制度管理、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完善传播主体等策略。关键词 新媒体;科学传播;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36-0180-02第一次提出“科学传播”这一概念至今,科学传播始终伴随着媒体的发展与变革。以网络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出现,给科学传播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知乎网、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受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却也带来了科学谣言、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泛滥。本文探寻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所发生的变化,直面科学传播的发展瓶颈,思考科学传播未来的发展。1 科学传播的现状在新媒体语境下,出现了大量的科学传播主体,既有官方机构开办的科学网站,如中国科普网;也有社会资本和商业机构在门户网站下设置的科学频道,如新浪科技、腾讯科学等;民间科学组织如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此外还有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科普类App、微信公众号等。1.1 传播内容的转变传统的科学传播在政府主导下宣教色彩浓厚,语言表达公式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内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科学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1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在内容定位上贴近公众的现实需求,语言风格个性化、生活化。如2020年4月10日,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果壳网以黑洞你好:第一次拍到你前,我已经无数次描绘过你的样子为题进行报道,在文中不仅使用幽默的网络语言,如“爱因斯坦叕对了”等,还将受众熟悉的好莱坞影片星际穿越引入文中。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公民对科技发展信息感兴趣的情况分别为:“环境污染及治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新能源开发及利用、宇宙与空间探索、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2。从这些备受关注的科学传播议题可以看出,更多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内容逐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流内容。1.2 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众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前者是信息发布的把关人,代表官方和权威,而后者则是普通大众。只能被动接受官方传播的信息,传播信息通常是单向流动的。即使受众能够通过某些渠道反馈,也是间接和滞后的。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传受主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受众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傳播者。除了官方主体之外,还包括科学爱好者和科普作家等,集结在论坛、社区、群博客和个人博客。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受众,通过像“知乎”“维基百科”这样的知识分享和问题解答平台,自主创造科学传播的内容,知识生产方式也经历了由专业到协同的变化。1.3 传播路径的转变传统的科学传播,是一种“点对面”“一对多”的传播过程,信息从传者发出,到达普通受众,把普通受众视为一个整体,无法兼顾受众的个性和特征,难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路径由过去的“一对多”转变为节点式、裂变式的模式。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交织在一起,所有对信息的接收都不再是单次的行为,每个受众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是相互联通的,点赞、转发、朋友圈分享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扩大,多次信息传播累积,可以实现“病毒式”的传播效果。2 科学传播面临的问题新媒体的互动性为科学传播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使得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走近大众,惠及大众。然而科学传播依然存在对新媒体的数字特性了解不够,只是简单地进行传播载体转移和内容搬家。内容呈现形式仍然以文字为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超文本形式较少,新媒体的形式下包裹的依然是传统媒体的内容。2.1 传播内容鱼龙混杂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对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带来了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大量无用虚假的信息掺杂其中,干扰公众的判断,各种纷繁复杂,自相矛盾的信息,让人们难辨是非,阻碍了人们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核污染的恐慌,甚至引发了超市抢盐风潮。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方舟子与崔永元各执一词,将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演变成道德与人品的谩骂,科学的讨论变成了一场闹剧。2.2 传播形式单一,互动不足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形式虽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的问题,浏览官方主办的科学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账号,可以发现其一般按照部门职能设置板块,内容多为科普活动、科技动态和科技政策等政务类信息,新媒体沦为宣传栏。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应用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内容的简单平移,没有紧跟技术潮流自主开发新媒体科学传播产品,如网络直播、科幻影视作品、科普手游、短视频等都还比较欠缺,尤其缺少科学性、娱乐性结合得较好的科学传播作品。2020年年初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热映,尽管网友指出片中存在不少违背科学常识的错误,也不妨碍大众对它的喜爱,充分体现了公众对高质量的科学传播作品的需求。3 科学传播未来发展根据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02020)的数据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科普能力指数的增长点。“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城市的调查,科普信息获取渠道已经转移到手机端和电脑PC端,分别占96.8%和87.33%”。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现实需求。3.1 加强新媒体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科学传播的客观、公正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doc)为本站会员(de****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