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教育.doc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学生的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进行的,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文中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阐述得很清楚,层次很明确,但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只重形式或是只注重少数人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而忽视做人的最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脱离多数学生实际,造成名高实低,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进行,阻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当前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教育工作者需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正确、合理的方式落实德育工作。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与大家共享。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xxx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这一宏观的角度看,我们的德育的确是任重而道远的。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丑恶的、缺乏道德的现象,因此,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使学生懂得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他们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现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庭中被父母宠着,事事都由父母替他们解决,他们往往处于中心地位。这样就使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他们缺乏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现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下进行,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以学生为本,合理开展德育工作1.要尊重学生。在实施德育工作时,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外界的考验,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不要挫伤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近年来,学生与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主体者变为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寻求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3.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境中慢慢被感染,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着促进作用。学生大多数时间处在学校和教室中,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建设班风的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的、具有感染力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4.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导航者,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育人,使学生能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作为教师,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单单只是学生参与,而应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进步的过程。5.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动摇情感发展的因素。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参加实践活动越多,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非常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应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组织学生探讨,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完成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另外,德育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还要吸取多方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方法,寻找契合点,以加快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施。总之,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要发挥德育工作的主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同时要与家长合作,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